第一百九十章 立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振大明朝!
转眼就到了十一月底,清算魏阉逆党一案已经在朱友建的重视下告一段落,该杀的都杀了,该抓的都抓了,该流放的也都流放了,他们的财产也都已经在清点之中。现在还剩下的,在朝廷中的都是一些小虾米,自身都还难保;在民间的那更是瑟瑟发抖,惶惶不可终日,不可能翻起什么风浪了。
至于地方上的大员,也都表现的很懂事,奏折是一封接着一封的送进京来,全都是在歌颂朱友建英明神武,痛斥魏忠贤,把自己与魏忠贤坚决划清界限。
朱友建自然知道这其中有不少人虽然不算是魏忠贤的铁杆,但也是靠着魏忠贤的路子才坐到了今天的位子,贪赃枉法的事情可以说是一样没少做。但朱友建也明白,现在自己还不能把他们给办了,不然会搞得人心惶惶,毕竟整个大明这么大的地方,需要的地方官员可不是一个两个。把他们都撤了,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找这么多人去填坑,所以朱友建决定还是徐徐图之的好。
因为这段时间不稳定的原因,朱友建就一直推着没有上早朝。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大明从嘉靖帝一直到天启帝,这百余年的时间都很少上早朝,所以那些大臣们也都见怪不怪了。而朱友建看他们的奏折里也没人提,自然也乐得清闲。
说真的,虽然他现在还没有夜夜笙箫,也没有整晚整晚的和朴初珑她们睡在一起,但现在毕竟已经入冬,天气这么寒冷,大早上四五点让他离开温暖的被窝起来去上早朝,也有点太残酷了。虽说前世当兵时什么苦都吃过,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所以上早朝这种事情,能拖一天是一天,反正自己又不是怠政懒政。
不过没等朱友建松口气,很快就有人递上了奏折:请立皇后。这封奏折是礼部右侍郎钱龙锡上的,对于钱龙锡这个人,朱友建还是了解一些的,虽然是东林党中人,但也是一个忠良之人。
毕竟细观现在的朝野上下,都要属东林党势大,随便提溜出来一个大臣,都可能会和东林党扯上关系,所以尽管朱友建对东林党十分反感,但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必须捏着鼻子去用他们,不然自己就真的无人可用了。
对于钱龙锡的折子,朱友建是不生气的,毕竟册立皇后的日程已经进入了自己的计划中。但这已经是十二月,朱友建也是一直在犹豫,究竟是现在就进行还是等过完年再说,因为立后之前自己还要给皇嫂张皇后上太后的徽号,并请她移居慈宁宫。朱友建怕光这件事就会弄到过年,那样年前就没有时间进行册立大典了。
但他还是小看了大明朝众大臣的战斗力,众人在得知钱龙锡上的奏折之后,立刻就有无数人跟风一样的上疏,请求立后的奏折顿时如雪片一般铺满了整个御案。
毕竟之前你说皇兄大行,不忍进行册封仪式,可现在不光先帝已经入土,就连魏忠贤也被扳倒了,那还有什么事能比立后更重要呢?就连内阁的几个人也是轮流来向朱友建进言。这架势,大有你不答应这事就没完的意思。
朱友建见到这种情况,自然也不好拂逆了众臣子的好意,便下旨给了礼部尚书来宗道,让他们礼部尽快给张皇后拟定太后尊号,并命钦天监选出黄道吉日,让张皇后好移居慈宁宫。这下众人都如同打了鸡血一样,眼睛全盯着礼部去了。
钦天监的黄道吉日那是没办法,咱们更改不了,可你礼部不能拖后腿吧?总不能钦天监的黄道吉日都选好后,到了那个日子了,你礼部这边的尊号都还没定好吧?
于是搞得来宗道和整个礼部全都动了起来,在一天的时间内就定出了三个尊号,写成条子呈送到了内阁。内阁看过之后,又递到了朱友建面前,请他定夺。
朱友建看了看,最后还是选定了“懿安”两个字:“温柔贤善、德浸广大”曰“懿”,“宽容平和,敬而有礼”曰“安”,对于这个尊号,张皇后自然也是很满意的。于是在三天后她便搬入了慈宁宫。跟着朱友建便下旨命礼部和钦天监择吉日进行立后大典。
有关册立皇后这件事,孙娜恩在与朱友建交流之后便和朴初珑她们几个说了。其实对于女孩儿们来说,她们也并不在乎自己会被册封成什么地位的妃子,她们要的是能和朱友建厮守一生一世,这就足够了。
只能说,还是古代好啊,若是在现代,朱友建想要左拥右抱,享受齐人之福,虽然不说是完全没可能,但她要是想把阿粉这六个女孩儿全部收入后宫,估计可能性是为零,哪怕是他拼了性命救了她们,这种可能性也不会很大。
不过这时候朱友建可没功夫考虑这件事,他正在和内阁众人及礼部尚书商议拟定郑恩地和孙娜恩两个人的地位及封号。原本这是没什么好商议的,因为在众人眼中,孙娜恩只是个侧妃,而郑恩地更只能算是一个皇帝身边的普通侍女而已,皇帝还是信王时,她连个侧妃都算不上,就算伺候皇上有些许微功,那也是随便给个妃嫔的名号就不错了。
特别是孙娜恩,在他们眼中,更像是红颜祸水一般,当年皇帝能为她当和魏良卿在大街上大打出手,维护有嘉。即位后几个月都不说立后之事,说不定未尝没有废正室改立她的想法。所以众人对郑恩地和孙娜恩的看法和意见可不是一般的大。
但朱友建不知道这些啊,在他看来,后宫的事情乃是自己的家事,若不是打算在立后大典时同时对郑恩地孙娜恩进行册封,他根本就不会把这件事拿出来和众臣子商议。所以当他提出要给两个女孩儿贵妃的封号时,便立刻遭到了包括袁可立孙承宗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以及礼部尚书来宗道等人的强烈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