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 > 第18章 上朝如上坟

第18章 上朝如上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

新来的东宫教谕朱雄英倒是听过他。

此时见得此人。

亦如印象中的那般,长得一张国字脸。长长的胡须,在这个时代的帅哥标准里头,也算得上是排的上号的。

只是相对于外貌,朱雄英更加震惊于他的名头。

这是个流传千古的人物,也是文人中的楷模。

即便在现代社会当中被众多人误解为傻子。

甚至在历史的浪花中并没有留下太多笔墨。

但依然不妨碍他在朱雄英心目当中崇高的地位。

远远的便看见这个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方孝儒,朱雄英快步向前奔过。

只是脚下一不留神,没注意到宫殿门口有那高高的门槛。

整个人便直接摔了出去,扑倒在那方孝儒的脚下。

“哎呦呦,长孙殿下,何须行此大礼?”方孝儒乐的笑开了花,早就听闻长孙殿下尊师重道,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一上来便给自己行了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学生见过先生,能得先生教诲,朱雄英三生有幸耶。”朱雄英只好捏着鼻子认了,顺手推舟的说了一句恭敬的话。

呵呵一笑,捋了捋颌下长须。

眼前的这个文人,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方孝儒。

却见他呵呵一笑。脸上的笑容转瞬即逝。

飞快的变换着一张严肃的脸,“方某既然教导皇孙,那么长孙殿下从今往后便需得按我的要求来严格执行。”

此言一出,朱雄英顿时便知道,从今往后,自己怕是没了,好日子过了。只是刚才大礼已经行过,也再没们回退之路。“愿听先生教诲。”

……

……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雄英便很快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罪恶。

本以为朱元璋安排的立殿听政,是无上的荣光。(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可接下来便痛苦的感受到了,这是多么的疯狂。

和历史上大多数朝代一般,朱元璋的早朝也可以说是循规蹈矩,极具人性化,甚至为满朝的文武百官设置在生物闹钟时辰左右。

当每日清晨,你闻到那第一声鸡叫的时候,也就是夜里三四点。

那么狠遗憾的告诉你,你就要和你的亲爱的被窝说再见了。

应天府,也就是南京。

从城南到皇宫,路途最远。

与其相差不多的城西,也只近个1里左右。(约摸500米。)

稍微住的远一些的大臣,一般要提前一个时辰左右,便要开始起床洗漱。(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

然而上朝这一这途中也是最艰苦的。

由于古代生活水平低下。

这沿路可是没有路灯的。

别说是城里的夜间道路,就算是长长的宫中御道,在这个时辰看上去也是黑漆漆的一片。

那些年老体衰的大臣,往往需要挑着灯笼赶路。(年轻的官员,也没几个能有资格爬到金銮殿上上朝。)

由于道路漆黑,那些眼神不好,手中灯笼光线不明的官员在上朝途中,经常发生掉入河中历史的惨剧。

而由于明朝初期的官员俸禄极低,(知县也只不过粮俸50石,而且只发实物和洪武宝钞,由于朝廷滥印宝钞,造成了相当程度的通货膨胀,在此基础之上,官员们的俸禄还要实际缩水一大截。)

官员俸禄太低,也就造成了许多光源,拿不出太多的钱请奴仆,甚至购买马匹。

毕竟养马的开支比养一个奴仆还要多,低廉的俸禄,也就造成了许多官员经济上的拮据。

所以许多官员只能硬生生的靠步行的方式上朝。

诸君可以试想一下,等你七老八十,好不容易爬到了京官的位置,却要面对凌晨三四点钟起床,赶路上朝的窘境。

因为朱元璋的早朝,一般在早上5:00左右。

因此当时有许多官员,萌生了弃官归乡的念头。

当时更有一句十分流行的话:

上朝如上坟!

但朱元璋可没那么好糊弄,曹婷给你官做是看得起你,你竟然要回乡逃避,就是大不敬,藐视朝廷。

不肯入仕大明,不接受朝廷的征召,也有许多人因此而获罪。

……

每日早晨大概4:00便起床的朱雄英,先是围着坤宁宫跑上两圈儿,然后再晃晃悠悠的一路小跑到勤政殿,准备上朝。

毕竟就住在宫里,倒也不用像外头稍远一些的那些大臣一般,早早的3点多钟就要起床。

长期这么坚持一锻炼,反而觉得自己身轻体泰。

有时还能在时间富余的情况下,一路小跑跑到那城头之上。

居高临下的看着,城外的一些官员陆陆续续赶来上朝。

……

卯时马上就要到了。(凌晨5点。)

远远的便能够看见一种官员已经鱼贯进入宫门。

翰林编修(史料编纂)兼国子助教(相当于清华大学教授)钱宰不禁有些开始焦急了起来。

一路小跑的,招了招手。

“等一等,等一等。”

紧赶慢赶,总算是赶上了。

翰林编修钱宰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乱糟糟的,跟着文武群臣行礼面圣,山呼万岁!

那金銮殿,御阶之上。

长孙殿下朱雄英战力在朱元璋的龙椅一旁,如果说是第一次上朝,是算碰巧半路闯入。

这第二次确是他正儿八经参加早朝,心中激动,难以抑制。

当然也就是朱元璋这样的主,才能有机会天天现场观摩上朝的情景。

毕竟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帝王,基本上很少有君王能够保持天天上朝。

但朱元璋是个工作狂,日不上朝,便闲的慌。

……

……

群臣刚刚叩拜完毕。

朱元璋有些不满的看了看那最后闯入的翰林编修钱宰,鼻子重重的一哼哼。

“翰林钱宰何在?”

听得朱元璋亲自点自己的名,翰林编修钱宰有些慌慌张张的走出队列,心中不由得暗自嘀咕,莫非自己差点迟到?眼下这个老皇帝要发作自己了吗?

“微臣在,”翰林编修钱宰恭恭敬敬的拿着笏板行礼。

朱元璋手指头毫无规律的敲击的龙椅的把手:“钱翰林呐,之前你数次上奏,说什么…你年老体衰,恳请致仕归乡,咱不是说过吗?带你家手头《元史》编纂完毕,咱就放你归乡,可你是心中怀有怨恨,还是怎么的?”

“陛下言重了,微臣岂敢?”吓的那翰林编修钱宰哆哆嗦嗦的扑通跪在地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