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移明皇帝 > 第253章 风箱中老鼠,两头受气

第253章 风箱中老鼠,两头受气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移明皇帝!

“造反,改朝换代,解决不了问题。”

朱慈炫把话圆回来。

“自秦始皇一统华夏,一个王朝不过两三百年。循环往复,造福的是野心家,苦的始终是百姓。”

“所谓‘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概莫如此。”

扫一眼东暖阁内众臣,他一脸坚定道:“朕欲改变王朝更替规律,让华夏民族源远流长,让大明百姓生生不息,不再为一口饭而愁白头。”

“陛下圣明,臣等必追随陛下成就伟业。”

阮大铖马屁一起,其余大臣跟着表态称颂。

连孙可望也不例外,并且比其他人更显激动,毕竟是初次亲耳听到皇帝的豪言壮语。

朱慈炫摆摆手,回归正题:“我大明算得上精锐的军队,也不过十五六万。仅留少部拱卫京师,歼灭海盗、倭寇及江东叛军,应当没任何问题。问题在于,会有多少将士埋骨江北,有多少将士因此伤残。”

“孙可望,你认为当如何减少兵马损失?”

朱慈炫也没为难孙可望,在召见时,吩咐方正化提点过他,在哪些方面要事先思考下。

令朱慈炫感到可笑的,年少的孙可望竟然学官场老手。

他做作沉吟一会,方回答:“陛下,海盗、倭寇和山匪水寇,长在独战、近战,而我大明军队则擅长军阵、团体配合作战,武器装备上也强叛军不少。”

“臣以为,我军应善用神臂弓、火绳枪和弓箭,尽量发挥远战优势,尽可能歼灭更多敌人。”

“反击时,利用我军骑兵的机动优势,在敌人逃上船前,将之分割包围,再全歼之。”

只要了解大明军情,通些军略就能得出此结论。

孙可望的回答中规中矩。

但以他这小小年纪,又没系统学过军事理论,能在没看过江北战役规划之下想到这些,诚难可贵。

孙承宗满意地点点头,问道:“雨季不利大规模战斗,火绳枪将无法使用,但倭人却有可能于雨夜偷袭,当如何防范?”

江南雨季过后,长江流域雨天不会少,在江北大营攻防中,必须要事先规划好预案。

战役规划中当然有,但孙承宗却想考究下这个学生。

朱慈炫找他谈过此事,希望他能为大明培养出一位宰相之才。

他不明白,乾圣为何如此看好这少年,不过对陛下识才之能,他却是敬佩万分。

至少到目前为止,乾圣尚未用错过一人,几乎每个人都能人尽其才。

“老大人,除严密防守外,狭路相逢勇者胜!”

这个回答,符合他年轻好胜的性格。

这个时代,应付雨夜偷袭,似乎也没什么好办法。

营外陷阱当然有,并且还布置了三道战壕,以加大战略纵深。

对于雨夜偷袭,最终还得靠兵将意志,以及小团队配合,将散兵游勇的倭寇和海盗给歼灭。

孙承宗没为难他,笑着问道:“孙可望,打完江北战役,你可愿离开卫队,向政务方向发展?”

孙可望很紧张,望了望方正化,而方正化只是微微一笑,没给他什么建议。

他现在是卫队大队官,未来前程可期,让他转向政务,其中得失需要自己来权衡。

孙可望想了许久,朝朱慈炫拱拱手道:“小臣唯陛下之命是从,陛下让小臣去哪,小臣就去哪。”

嘿,这小家伙,哪学来的老臣套路?

朱慈炫暗暗感到好笑,直接表明自己态度:“孙可望,卫队是朕的利剑,替朕平叛、开疆拓土,但朕还需要一大批治理人才。经与孙老大人商议,朕决定从卫队中招募一批年轻才俊学习政务,未来辅佐朕治理天下。”

这绝对是除卫队外,又一批乾圣嫡系,前程同样远大。

而他单独受到召见,并且政务大臣亲口提出,说明已简在帝心,是未来心腹中的心腹。

孙可望闻言大喜,拱手道:“陛下,臣愿向政务方向发展。”

“好。”朱慈炫顺口道:“那朕就作主,让孙老大人收你为学生,跟随其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小臣遵旨。”

孙可望更是大喜,对乾圣的感激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拜师的事,你们私下办吧。”

朱慈炫让孙可望告退,然后传阁臣和吏部尚书周应秋,商讨乾圣远年会试进士派官的问题。

会试结果出来,朱慈炫按惯例出席殿试,但对这批新晋官员的分派有自己想法。

毕竟他们算得上大明读书人中精英,他哪怕不太待见,但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成才的。

因此,他希望他们去陕西这些艰苦地区,在基层得到足够锻炼,然后再以政绩定升迁。

状元、榜眼和探花都不例外。

这的确不合惯例,没人敢置喙,私下里意见却很大。

录取的三百五十来人,仅仅三甲中二十三人,响应朱慈炫号召,前往洛阳和韩城,做移民工作。

其他人都不愿去陕西,跟泥腿子打交道。

尤其是一甲和二甲前几名的进士,在“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潜规则下,心愿都是进翰林院,成为清贵,将来有入阁机会。

可朱慈炫压根没这打算,翰林院他是要取消的,以后改为皇家文学院,一则供奉一批文学上有很大造诣的文人,二则要培养文化方面人才。

皇家文学院归属教育部。

二月会试、殿设结束,现在都三月中旬,除那二十三个同进士外,其余新晋官员都未派官。

内阁和吏部多次上疏,请求觐见。

这段时间心都用在军事部署上,朱慈炫也没心思处理这事,趁空闲下来,给此事作过定论。

现在内阁专职有五人,分别是首辅施凤来、次辅韩爌,以及张瑞图、李国普和钱龙锡。

说内阁权利被削弱,其实也不是。

他们地位是下降了,但与先前相比,权利倒大了不少,要管的事务也更多。

但与上书房大臣相比,他们的确是后娘生的。

大事、要事,朱慈炫全交上书房处理,内阁最多也是配合,比如去登莱海上,拦截曲阜孔府粮船等等。

他们是老官僚,缺乏上书房大臣的进取心,适合和稀泥的角色。

新晋进士不愿下基层,没乾圣首肯,内阁又无法如新晋进士们的意。

他们如风箱中老鼠,两头受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