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战役恐怕雨季后打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移明皇帝!
义军是按地域和宗族编列,除了厂卫密探外,其他军官皆为地方人望所归者,这些人即使没受过漳浦黄氏恩德,也听过黄氏好善乐施之举。
对于黄中提出的补偿方案,大家都没意见。
这份方案,对活着人来说,其实是受益颇多。
唯独那些死者,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不过,这些人都很仗义,提出对死者家属双倍补偿。
黄中非常干脆地答应了,反正钱粮是大海商出的,而且合情合理。
一场轰轰烈烈的“民变”,就这样落幕了。
除了漳州和福州大海商外,其他人基本无损,甚至是受益。
有了郑芝龙居中作保,大海商们不敢使什么坏心眼,义民们也放心。
正月过后,福建沿海便平静下来。
而在京城的朱慈炫,一次又一次接到福建情报,这个年也过得索然无味,总是担心江北大营损失过大,不停地往上加码。
天津徐氏庄园的钢材,已经不再外售,因为要打造新式火绳枪,为陕西两万卫队装备的。
正如袁崇焕所料,陕西的两万卫队,以及京营派出的八千骑军,正押解着鄂尔多斯部落,经山西快进入北直隶境内。
有了这两万八千强军还不够,朱慈炫还下旨,令祖大乐、祖大弼和祖宽三大总兵,各率三千骑军入关,准备参加江北战役。
又与孙承宗和杨嗣昌商议,从鄂尔多斯部选拔两万作御马监蒙古骑兵营,跟随大军南下。
这场战役,对天下人来说,几乎是半公开,大家目光都聚集于江北大营,很多人甚至做好随时倒戈的准备。
毕竟,苏松常缙绅放出消息太骇人,六十余万大军攻江北,其中还有不少凶残的倭寇。
而朝廷算来算去,能动用的军队不过四五万。
与朱慈炫的担心不同,江北大营仍信心十足,认为敌军数量增加,改变不了战局。
当福建海商招募倭人的情报传到京城,时间已是二月中旬,乾圣元年的会试都已结束。
朱慈炫压根不关心会试,立马召集相关人员,商议对策。
敌军数目或许会下降不少,但战斗力却大幅增加,江北大营形势没那么乐观。
乾清宫东暖阁。
“王体乾,浙江沿海,厂卫渗透得怎么样了?”
近段时间,王体乾是压力最大之人,不断从山东、山西和河南抽调人手南下,但要布好局却没那么容易。
“陛下,厂卫已进入杭州、宁波和台州三地,但要查清浙江海商情况,尚需时日。”
虽然也不怪他,但朱慈炫对这个答案非常不满意,转问高时明:“高伴伴,内务府进展如何?”
内务府也派人前往三地,对海商进行分类甄别,然后再行收编。
“陛下,目前还没消息。”
知道自己有些心急,朱慈炫点点头,吩咐道:“不要心痛官位,只要对我们有利,尽管发放。”
“是,陛下。”
在正式商议前,朱慈炫又问:“要不要下旨?参与南直隶叛乱者,诛九族!”
这样做,或许会吓退部分人,减轻些江北大营压力。
老成的孙承宗奏道:“陛下,臣以为可。诛尽海商并不是陛下所愿,倒不如给他们一个机会。”
瞧一眼乾圣,见他没反应,孙承宗恶狠狠道:“顽固者则诛之,以儆效尤!”
“臣附议。”
其他人纷纷出声赞同,乾圣以往对谋逆者过于宽宥,他们认为这不利于震慑逆臣,也是沈柏溪之流越发胆大的原因。
朱慈炫从谏如流,下旨给王承恩:“去司礼监和内阁传旨,尽快把圣旨签发。”
王承恩领旨,离开东暖阁。
朱慈炫扫众人一眼,道:“大家都议议,对江北大营的战役规划,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参谋部无时无刻不在推演。
杨嗣昌先上奏:“陛下,兵马数量已达极限,目前能做的是尽可能快地换装,并增加神臂弓产量。”
要换装的军队很多。
京营满桂部三千骑军,赵率教部三千骑军,还有关外调入的九千骑军,都需要换装。
但钢材产量紧张,到战役开打时,未必能全换得过来。
至于御马监蒙古营,肯定是换不了装。
“杨卿,发文给天津,让他们尽全力,但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此。”
“臣明白。”
孙承宗奏道:“陛下,武库中尚有不少可用的弓箭,不若将蒙古骑兵营当弓兵用,前往支援江北大营。”
面对“六十万”叛军进攻,江北大营已经进行扩建,兵员补充也在进行,但都是近战的刀枪兵。
增加远程打击的弓兵,显然更合适。
杨嗣昌即刻赞同:“陛下,孙大人所议甚当。蒙古人善射,不如携马南下,防守时作弓兵用,反击时又是骑兵。”
一兵两用!
对这个建议,朱慈炫非常满意,即刻下旨:“高伴伴,以八百里加急,传朕旨意,令赵率教率部接管蒙古部族,令京营等八千骑军,并两万卫队,和选拔好的蒙古骑兵营,轻装快马来京。”
高时明应声领旨。
朱慈炫又吩咐杨嗣昌:“杨卿,令京营把营房和粮草准备好。”
杨嗣昌领旨后,朱慈炫又问他:“新式火绳枪,现在赶制了多少?”
“七千余杆,陛下。”
孙承宗劝慰道:“陛下,不必心急。十八芝和海盗皆招募倭人,战役恐怕雨季后打响,只要钢材有保证,打制新式火绳枪应当没问题。”
江南的梅雨季,是农历五月或六月。
若孙承宗判断没错的话,战役最早在六月底开打。
这个时段会误了农时。
但炎热的天气,或许更有利于防守。
徐氏庄园已在增加炼钢炉,二号炉钢产量会增加一半,无论是新式火绳枪,还是骑兵新装备,应该都能装备完成。
而且,两万卫队的射击训练应该也能完成。
朱慈炫放心不少,笑道:“若真如此的话,那得给宋献策他们记上一大功。”
“陛下,别忘记袁崇焕。”孙承宗笑道,“元素此人好大喜功,适时打压即可,功劳还是要给他记的。”
袁崇焕用得好,是能派上大用场的。
这次策划兵营暴动,他的确立了大功,朱慈炫不会没他的功,笑着点头道:“孙卿所说极是,记袁崇焕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