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移明皇帝 > 第217章 朕命由朕不由天

第217章 朕命由朕不由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移明皇帝!

“三位卿家,我华夏自古以来,有许多非常精湛的工艺技术,但没有流传至今,为什么?”

听了朱慈炫的灵魂拷问,徐光启三人不禁陷了深思。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神臂弓,打击骑兵的不二神器!

但宋以后就失传了。

要不是茅元仪博学,要不是乾圣帝全力支持,神臂弓将消失于历史长河中。

乾圣帝也不会今日之强势。

可复制出的神臂弓,肯定并非是原样,而是凭借超高质量的钢材,方能达到今日这效果。

那么多的技艺,又为何会失传呢?

自然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陋习,技艺传承者意外身亡,或者没有寻到合适的传承者,技艺因此而失传。

但这谁都知道的原因,是陛下所要的答案吗?

他们三个都认为不是,但又想不出更好的答案。

于是,他们都像小学生般,眼巴巴地望着乾圣帝,寄希望他能解答。

朱慈炫知道难为了他们,于是道出正确答案:“三位卿家,若一门技艺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我们归纳出其系统理论及制造方法,哪怕技艺传承者意外亡故,这门技艺也能通过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复原,并世代相传下去。”

三人听了,眼睛都一亮,拱手道:“陛下圣明。”

笑着摆摆手,朱慈炫总结道:“因此,我们要建立起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将制造方法进行记载。朕所编写的教课书就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但仍需要后来者进行完善、拓展,并付诸以实践,方能发扬光大。”

“陛下放心,臣等必呕心沥血,不负陛下期望。”

徐光启三人郑重地表态,朱慈炫一番话,解开了他们一生困惑,内心都非常激动。

朱慈炫呵呵笑笑,转移话题道:“历法的事,朕不懂,但相信三位卿家,能编译出一本好历书。”

按按手,让他们不用再称颂“陛下圣明”,朱慈炫随后下旨道:“王承恩,去司礼监拟旨,撤除观察天象的禁令,并征召相关爱好者进京为官,研究天文地理。”

“陛下,万万不可!”徐光启大惊,“历朝历代,钦天监才是观察天象的唯一衙门,余者观天象皆为诛九族之大罪。”

朱慈炫挥挥手道:“徐卿,所谓君权天授,乃儒家蒙骗君王的鬼话,君王信之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朕才不信!”

这次别说徐光启三人色变,连高时明和王承恩都闻之色变。

朱慈炫扫几人一眼,掷地有声道:“朕命由朕不由天!君权天授的神话,就由朕来打破吧。”

随后又朝徐光启三人道:“三位卿家,你们编译西学,追求的就是科学,又为何要相信这等骗人的鬼话呢?我们要相信科学,只有科学才能兴明,才是扫除愚昧。”

陛下啊,别人私下说说可以,可这是皇帝统治天下的基础,可以不信,但不能明着说啊。

徐光启心里焦急,知道自己劝不了强势的乾圣,就冲高时明使眼色。

但高时明何尝不是如此,于是苦笑着摇摇头。

看到他们在自己眼皮底下传递消息,朱慈炫心下不禁一乐,却佯装冲王承恩怒道:“王承恩,你敢抗旨?”

王承恩脸色刷地一白,连说三声不敢,跑出东暖阁传旨去了。

朱慈炫知道,司礼监和内阁一定会为难,但他们绝不敢违抗自己旨意,会把圣旨核签好的。

这就是一个强势皇帝的好处!

“好了,都别苦着脸了。”

朱慈炫继续转移话题:“徐卿,你精通农学,此朕所以任卿为农业大臣的原因。朕不反对你猎涉其它学科,但不能误了农业大臣之职。”

“陛下放心,臣会逐渐从其它学科脱出,专务农业部之职。”

徐光启跟着兴奋道:“陛下,用钢渣施肥,庄稼长势喜人,产量也高,不知为什么?”

农业技术,朱慈炫仅限于一点点书本理论,见徐光启疑惑,就回道:“徐卿,庄稼所需养分最多也最缺的,就是氮磷钾三种肥料。而要炼出好钢,正要将铁矿中的磷元素用中和的方式脱离,因此钢渣就是磷肥。用其施肥,庄稼相对长势喜人,产量也高。”

“那氮、钾又是何种肥料呢?”徐光启非常好学,其他两人也是如此。

朱慈炫答道:“大豆、红花草这类豆科植物有固氮作用,其根部富含氮肥,因此可作基肥使用。至于钾肥,朕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但在化学课本上有讲到。”

三人听完,仍然一知半解,不过听说化学课本上有,他们都有了阅览的心思。

解释不清就转移话题,朱慈炫问道:“徐卿,听说你在天津庄园培育甘薯?”

一提到甘薯,徐光启两眼一亮,点头道:“陛下,若能将甘薯培育成功,当能大减北方饥荒。”

穿越前,朱慈炫看穿越类小说,对用番薯解决粮食困顿之策,很是不解。

因为他出身农村,多少知道番薯是旱生作物,同时也是夏季作物,抗旱能力强没错,但在小冰河期的明末北方,却无法耕作。

因为太冷!

番薯生长期是四至五个月,崇祯时甚至七八月份会下雪的北方,压根满足不了其生长期。

再说,番薯原始品种产量不是太高,在北方种植产量会更低,不具经济价值。

朱慈炫将自己所知说给徐光启听。

徐光启不可思议地望了朱慈炫好一会,然后感叹道:“陛下真神人也。臣在天津庄园培育甘薯,产量的确远低于南方。臣不知其然,陛下一番言语却解了臣之困惑。”

“徐卿,听说南方有洋芋和玉蜀黍种植?”朱慈炫所说的洋芋就是土豆,玉蜀黍就是玉米。

说起农作物,徐光启兴奋不已,点头道:“陛下,这两种作物,臣还没来得及往北方引种。”

听到北方两字,朱慈炫不禁笑道:“徐卿,玉蜀黍跟甘薯一样,暂时不宜在北方种植,但洋芋却可试种,培育出越冬品种,或许能增加北方粮食供应。”

在这种时代,有土豆吃,总比挨饿好。

但朱慈炫还是希望增长主打作物产量,比如水稻和小麦。

“陛下,真的?”徐光启像哥仑布发现新大陆般,两眼绽放光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