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序沉之,天法道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鉴宝无双!
这张便笺纸,和前面“小心地滑”的便签纸一样,留的字也是吴大志的字迹。
上面写着:一层都是石室,二层继续前行。
“原来如此。”吴夺看完便签纸之后道:“这么多‘门口’,进去都是石室,是封闭的啊。”
“那就没必要看了。”宁霜接口。
“走,上去。”葛亮指了指房间一角的台阶。
因为四面石壁都有“门口”,所以台阶设在房间一角;同时,二层和一层是“错位”的,二层所在其实是一层旁边的上方位置。
三人上到二层,发现二层石室不大,而且除了进来的入口,另外也只有一个通道口,便直接进去继续前行。
通道并不直,也不是完全水平的,有转折,有起伏。
这次走了不短的时间,终于又到了一间石室。
这间石室为穹顶,地面也大致是圆形。面积不小,直径得有十米开外;高度也很高,得有七八米。
吴大志、权浩然、梅小梅,此时正在这间石室里!
化肥自然也在。
六人一肥聚首。
“爷爷,到头了?”吴夺问道。
“应该原本的结构到头了。”吴大志指着石室内的各处先介绍了一番。
这间穹顶大石室,一处石壁上也有阶梯,上到石壁中间位置,相当于“二层”,有一个“门口”。
根据吴大志的介绍,里头他们看过了,里头是打通的,环绕大石室一圈,而且有多个“套间”结构。
里头也没有别的出口了。
这应该是原本的结构。
但是,正对穹顶大石室入口的方向,石壁底部,还有一道石门。这道石门,吴夺他们进来时就看到了。
而这道石门,就应该不是原先的结构了。
吴夺听完吴大志的介绍,接着便把他们三个走过见过的情况也介绍了一下,包括各种有关“借用”的分析。
接着,六人根据相互交流的信息,又简单讨论了一番,也基本厘清了:
首先,这一条很长的地下通道和通道连接的几处空间,应该是当年的古越国建造的。
建造时间应该在勾践的独山大冢之后,建造原因可能是临时“避难所”。
结合种种实际情况来看,当是没有用过。
至于为什么没用,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吴夺自己分析,很可能是无疆的上一任国君建造的,没用上就去世了;而无疆这种自信满满的以弱击强的伐楚之君,应该是不屑于用的;结果他死在疆场,越国就此亡国,就再没人用了。
第二,这条通道,没用之前肯定是暂时封闭的,无疆死后,或许一直就这么秘密闲置了。
而秘藏扬州鼎的“小分队”,发现了此处。
发现之后,决定“借用”。
“借用”之时,又进行了改造。特别是入口,肯定更为严密。还有开凿的“圆柱体”,可以在高落差的“井”中,便于“吊鼎”运送。
从入口到现在的穹顶大石室,应该就是越国建造的全部构造了;而这道封闭的石门,则是秘藏扬州鼎“小分队”搞起。
他们应该是从这里继续开凿,开凿到秘藏扬州鼎之处,最终安放了扬州鼎。
除了秘藏扬州鼎之处应该封闭,这里也被加上了一道封闭的石门。
不过,根据之前的分析,扬州鼎的秘藏之处,很可能已经因为地下河的变化和作用有了“破口”。不然,地气的影响不会这么大,竟变异出了一条近似龙形的庞然大物。
同时,虽然现在还没有定位测距,但这里距离扬州鼎秘藏之处应该不远了。他们既然“借用”此处,也应该不会再搞很复杂的“工程”。
讨论完之后,吴大志指了指石门,“这道石门,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头绪,你们来了就研究一下吧,我们也再琢磨琢磨。完事儿再碰碰。”
吴夺、宁霜、葛亮便开始研究起这道石门来。
这道石门是单扇的,长方形,高约两米,宽大概在一米八。
石门并不和石壁齐平,是凹陷的,凹陷大概有一尺;看起来,相当于在这个“门口”之后挡上的。
石门边缘和凹陷的石壁边缘贴合很紧密,同时也打磨得很光滑。
就这种情况,开启方式很难准确判定,可能是从左往右开,可能是从右往左开,也可能是上升或者下沉。
很难准确判定,却可以大致有个猜测。
因为和之前遇到的大部分情况一样,这道石门是有机关的。机关就在凹陷的两侧石壁中间、石门之前的地面上。
所以就此看起来,下沉的可能性好像最大,左右开次之,上升的开启方式可能性最小。
地面上的机关看起来是挺简单,是半球形的凸起。
一共三个。径约半尺。
半球形凸起的边缘和地面之间有缝隙,而且每个凸起顶部,和凸起前的地面上,都各刻了一个字。
这六个字的金文字体,对他们来是“老朋友”了,吴大志和权浩然也已经认出并确定。
地面上的字有拳头大小,刻痕深而清晰,从右至左是:序沉之。
从这三个字来看,开启方式人家都告诉你了,应该是选择一个顺序,依次压下三个半球形的凸起。
而三个半球形凸起的顶部所刻的三个字,却都是很细的阴刻线条,字也很小。
不过能看清,从右至左是:天法道。
吴夺仔细观察之后,不由眉头紧皱。看起来,是要给这三个字排序,依次压下半球形的凸起。
但这里头有个关键的问题,藏鼎之人只是提示了“序”,但没提示根据哪个“序”。
且不“序”的根据有很多种,比如重要性,比如关联性,比如对人的作用,等等;就算能确定其中一种,那是从前到后,还是从后到前?这同样也没提示。
天、法、道这三个字,还都有点儿“虚”,都可以衍生出很多意义。而且某些情况下,彼此甚至能相互替用。
吴夺、宁霜、葛亮研究了一会儿,一时都很难理出明晰的思路。
“爷爷,您已经有一些头绪了,是什么头绪?”吴夺最后干脆问向吴大志。
“头绪就是,这三个字,好像是不能准确排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