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 第两百一十二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两百一十二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中华元年七月十五,弘光元年七月十五,原崇祯十四年七月十五,朱聿键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南阳。

和他一起回去的,还有那个陆振飞。

在路振飞的帮助下,朱聿键迅速整合了唐王府。

依靠着路振飞带来的人手,势力开始扩散到整个南阳。

南阳的官员倒是有几个忠心耿耿的,可大势之下,骨头再硬也是白搭。

臣服,活;反抗,死。

朱聿键虽有仁德,但只对自己人仁。

在凤阳大牢这些年里,已经让他退去了以前的青涩和幼稚。

大部分官员和当地卫所军官,几乎直接跪倒在地。

他们也要为自己的前途考虑。

南明朝廷眼看着分崩离析,不抱紧一个大腿,以后还怎么混世道?

天下局势发展至今,明眼人一眼都能看出来,天下要变了。

这是从宋朝之后,最巨大的变化。

明朝的士绅还有官员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手中的权力虽然很大,但他们在地位以及职权上,远远没有办法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相比,甚至也没有办法和隋唐之时的世家相提并论。

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想成为那样的存在,换句话说,他们做梦都想变成世家门阀。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没有人会嫌弃自己手中的权力太大。

这次周延儒做的那些事,让他们成为门阀世家,多了一些可能。

总要搏一搏,万一成了呢?

尤其是沿海的那些士绅,他们可要比内陆的那些地主士绅兴奋很多。

对于他们来讲,他们身后还有一条最大的退路——退到海外。

如果在内地讨不到好,凭借着手中的兵力,也可以在东南亚附近称王称霸。

并不是没有先例,大明初年盘踞在东南亚的陈祖义便是如此。

郑芝龙没有投降朝廷之前,基本上也是如此。

一时之间,中原、湖广、山东、南直隶,群雄并起,犹如东汉末年一般。

尤其是那些地主,他们手中的佃户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士兵。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倒也促进了地方的“繁荣”。

虽然这些士绅没有打过仗,但或多或少家中都会存有一些兵书,也知道当年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那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些地方,各种各样的小型城堡拔地而起,建筑材料价格水涨船高。

尤其是在南方的那些佛朗机人或者红夷人,趁着这个机会,大肆抛售武器。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孙杰站在富平堡的城墙上,看向南边。

很久没来过这里了,最近孙杰手中也没有什么事,所以就过来看看。

正值夏季,马上便是夏收。

今年的小麦长势喜人,眼看着又是一个丰收年。

田间地头,大量百姓带着草帽在里面劳作,为夏收做最后的准备。

明末气温较冷,夏收时间也比现代推迟一些。

孙杰走在这泛着金色光泽的田地里,阵阵微风吹来,翻滚着道道金色麦浪。

这是孙杰从现代弄来的高产种子,比这个时代的种子好上很多。

王笔走在他的身后,当年的一个账房,现在也变成了位高权重的户部尚书。

他说道:“去年一年,陕西境内,百姓人数较往年多了三十五万人,其中有二十八万人是新生儿。

随着农事渐渐平稳,以及陛下的政策落实,人口会越来越多。”

不得不说,生孩子是这个族群的天赋,只要有太平日子,以及足够的粮食,人口将会呈指数增长。

更别说孙杰还制定了非常诱人的生育奖励。

这是一个好事,对于现在的孙杰来讲,人口数量越多越好。

他接着说道:“各地的学校也修建的差不多,社学也已经普及了十之六七,县学和府学基本上已经普及完毕。

前朝时,基本上每个地方都有的县学和府学,不需要额外修建校舍,直接派遣老师过去就行!”

“大秦大学筹办的如何了?”孙杰拔了一根小麦,看了看麦穗情况,随口问道。

大秦大学是孙杰很久之前就定下来的计划。

在此之前,孙杰设立过西安府府学,但面积小,人数少,应付一时还可以,应付不了一世。

随着手中的地盘越来越大,以及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西安府学已经不行了。

孙杰不想搞科举制度,这种制度虽然也有先进之处,但对于现在来说,已经落后了。

必须要分科培养人才,该干哪一行,就干哪一行。

不能稀里糊涂一把抓,培养一些,碌碌无为,只会说圣人训的废物出来。

同时,孙杰打算用高考来取代科举。

教育部尚书杨和急忙前进一步,恭敬的道:“回陛下,大秦大学的校舍已经修建完毕,于京兆府长安城东,占地四千余亩。

下辖政务学院,工科学院,理科学院,文科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以及历史学院。”

杨和虽然也是陕西人,但追随孙杰的时间不如杨临他们。

做到如今这个地位,基本上考的就是勤劳刻苦。

他的本事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刻苦的。

四千余亩看起来很大,但也仅仅只是目前够用。

等以后占领全国,四千亩就不够了。

大秦大学下面的这些二级学院,没有高低之分,全部属于平级。

政务学院,以培养官员为主。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毕业之后就能直接当官,这也仅仅代表他们有当官的资格。

毕业之后,他们会参加公务员联考,只有考上的人,才能当官。

而且,必须从基层做起,不管成绩优劣,都是如此。

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

孙杰可不想以后的朝廷中枢,都是一些碌碌无为的废物。

剩下的工科学院、理科学院等,职责基本上和他们的名字一样。

这些学院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会给安排工作。

基本上都是一些官办工厂、地方官学、各地医院以及各个研究所和研究院。

在不远的将来,孙杰肯定会成立研究所和研究院。

在研究所和研究院之上,设立大秦翰林院。

那些有突出贡献和发明的人,可被选为院士,享受国家俸禄,以及相应的地位。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孙杰问道。

杨和回道:“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就是相应的老师和学生还没有到位。

老师目前很缺,政务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和师范学院没什么问题,工科学院和理科学院老师奇缺。

陛下的那些书籍,能看懂的人实在不多,更别说教授学生了。

还有学生,陛下设立的那些学校,目前还没有毕业生。”

政务、医、文、历史、师范以及农学院,这些学院不怎么缺老师。

这个时代的官员又或者出众的文人都能担任,郎中也不缺,多的是。

农学院的老师也好解决,三条腿的人不好找,会种地的人多的是。

在明末这个环境下,有的是会种地的文化人。

虽然明末跟拉胯,但社会风气还比较开放。

喜欢杂学的读书人不少,有写的宋应星,有写的方以智,也有写的徐光启。

找一些会种地的读书人,可要比找三条腿的蛤蟆简单多了。

事实上,孙杰刚来明末后,就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陈德,如今就是一个种地大佬。孙杰给了他不少从现代带来的农书,他也已经烂熟于心,同时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这些年带出来的学生也不少,农学院的老师压根不用担心。

工科学院和理科学院就不同了,这两个学院教授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孙杰从现代带过来的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甚至还有大学期间的数、物、化,以及机械、锻造、模具等大量工业书籍。

这些书本,没有专业知识别说学习了,看都不一定能看懂。

尽管孙杰将里面复杂的内容进行了删减,但想要掌握,也没有那么容易。

“臣带着教育部的官员研读过陛下的工、理两科的书籍,几乎看不懂。

上面的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杨和一脸惭愧。

这事也不能怪他,这玩意,别说是杨和了,哪怕是孙杰,在第^_^的时候,也是相当懵逼。

“这样吧,前一阵子,我不是从北平府那边弄回来了一些洋鬼子嘛,你们把他们用上,他们或许能帮上忙。

对了,到时候要严格监视他们,不能让他们随意走出长安城,更不允许他们走出京兆府。”孙杰说道。

倒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汤若望这些家伙掌握的工、理科知识,确实要厉害很多。

有基础的知识,看懂孙杰的那些书籍,问题不大。

太过高深的可能够呛,但入门的那些,应该差不太多。

这也是孙杰留着汤若望这些人的原因。

以后,要是遇上洋鬼子,能臣服的,就让他们当老师去。

只要保证他们逃不出去,就没什么大问题。

……

当孙杰走进富平堡的城墙后,太阳终于落下了西山。

参将府还是那样的整洁,几乎一尘不染。

这里每日都有人打扫,因为这是龙兴之地。

孙杰坐在书房中,靠着椅子靠背。

面前的桌子上,一盏台风散发着明亮的光。

风吹过檐铎,清脆悦耳。

孙杰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灯光。

“虽然玻璃镜子还有市场,但也应该把玻璃制造工艺拿出来,同时修建玻璃工厂。

到时候招募工人,提供就业,促进发展。”

孙杰一字一句的说着计划。

目前的孙杰当然能从现代往这里搬运玻璃镜子,但他不想一直这样下去。

起步阶段,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积累原始资金。

毕竟一本万利。

当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这种方式就不太行了。

必须要让百姓参与进来,提供就业的同时,为朝廷带来税务收入,推动经济的发展。

“还有钢铁厂、布厂、水泥厂,这些厂子都必须开建。这可是重工企业,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北边的科尔沁,也应该发展畜牧业,用养殖畜牧业把他们困在一处,在附近适合耕种的地方耕种青储玉米。

蒸汽机车头可以在现代生产,那东西生产起来也不困难。

但钢轨不行,这东西需求量太大了,为了一些铁轨频繁的使用金门不划算。

这东西也没有太多的科技含量,想办法让其在这个时代生产,还能提供就业,推动经济。

又不是跑高铁的铁轨,生产一些跑蒸汽机车的铁轨,应该没啥问题。

清朝都能生产的东西,没道理我不行!

对了,还有发电厂!”

孙杰睁开了眼睛。

目前,孙杰麾下的地盘,使用的灯具或者其他器械,基本上都是太阳能的。

太阳能能用一时,用不了一世。

想要点亮整个京兆府的夜空,就必须把发电厂搞出来。

在这个时代搞发电厂,难度可不小。

没有专业的人才,就算背靠现代有足够的材料,也没什么大用。

“或许,我应该在现代先修建一座小型发电厂,然后再把这些发电厂直接用金门吸过来?

以前只是搬运货物,这次直接搞一座建筑,从来没这样搞过。

根据之前的情况来看,理论上应该是可以的。

不过,弄过来之后,维护人员从哪里来?还有城中的线路布置?”

孙杰站了起来,推开书房的房门,走进了黑夜中。

檐铎在风中起舞,奏响了夜歌。

孙杰在夜中漫步,思索着未来。

“或许,我应该建造一个简单的电厂,类似于上个世纪的老电厂!”

“对,就应该这样。目前,对电力没什么需求,传统老式电厂就行!”

“效率低一些无所谓,机械结构多一些也无所谓!”

“最好没有智能系统,那东西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可靠性!”

“老式电厂好啊,维护简单,人员培养也简单,不需要掌握太多电学知识!”

将所有考虑的事情都考虑到之后,孙杰回了书房。

取来一张宣纸,平铺在桌子上。

七个大字位列其上:“第一个五年计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