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三百五十章 军医

第三百五十章 军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随县今天是个阴天,天黑的早。

阴云将天空密密的遮住,不见星星和月亮。

光线非常的糟糕,伸手不见五指,打着火把都看不清前面的道路。

这样的天气给守城的人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看不清敌人从哪一边杀来。但同样的,也给攻城的士兵带来了许多的阻碍。

赵统和徐盛在这城边等的烦了。

围困了随县数日,前不久才有一路溃兵败退此处,被他们绞杀一番,侥幸逃入城内。

根据赵云派来的信使传来的消息,那败退进城的将军应该就是李典。

据赵云的推测,夏侯惇、于禁和李典三人不日就要撤兵,让赵统好生盯着。

赵统和徐盛早就想等他们出来,继续的绞杀他们,和他们碰一碰。

但正是李典入城之后,派人去将夏侯惇从宜城叫回。

只因为赵统手下兵力不够,不足以将随县县城团团围住,让夏侯惇找到了机会,暗中偷偷入了城。

三员将领应该都已经知道了,新野后路被断,城中应该是军心惶惶。

赵统觉得他们应该和父亲推辞的,那样不日就要退出。

但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

赵统和徐盛都等的有些着急。眼前的李典且不说,那夏侯惇和于禁可已经是在中原成名多年的名将,若能将他们擒获,这对赵统和徐盛来说是了不起的人物。

同样的,曹操派出两万大军,如今被杀的还有一万出头,并不是全部都被绞杀了,还有许多是在逃走撤兵的路上溃散了。

这么些人跑到荆州,大摇大摆的分兵而击之,如入无人之境,好不容易被赵统、徐盛他们挡了下来,堵在这里,若是再乖乖的看他们逃走,实在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

所以,赵统和徐盛就趁夜想要趁着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机会靠着守城士兵视野遭到遮蔽而趁机夜袭随县。

可惜打了几轮却无功而返,抛下些尸体,互相交换了些生命和伤疤,也只能悻悻而退。

说的也是,固然野战之中,于禁被赵云,赵统,徐盛等人击破,但依照于禁治军之严谨,守卫一座城池是在不在话下。

于禁守护的坚城还有夏侯惇、李典辅助,可不是靠徐盛和赵统手里这仨瓜俩枣的士兵能够打的下来的。

果然是凭借着敌军视野受到遮蔽,攻其不备,杀伤了许多曹兵士卒。但是对于徐盛和赵统来说,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在这黑夜之中,他们的手下攻城偷袭也并不轻松,全副装负重十几斤,跋涉好几里,在黑夜中摸爬,在爬到敌军城墙之上,对敌人进行拼杀,遭受礌石滚木、箭雨的阻击。

这对他们的体力和精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终于在经历了几轮你死我活的惨烈拼杀之后,在赵统和徐盛的一声令下退了下来,得到了一些喘息之机,看样子似乎两位主将要放弃攻城了。

这不仅也让士兵们松了一口气。

回到营寨之后,士兵们疲惫的想要随处就要坐了下来。

赵统的本部兵马还算听话,他们经受过严格的训练,乖乖的返回该去的营帐。

受伤的自然有随军医官前去医治。

更多的是从庐江那里得来的一些兵马。大多都是一些没有经过怎样正式军事训练的。

他们横行于淮南地,一般也不过是靠的人多势众,或者一腔血勇。他们原本大多都是豪强家的部曲门客,他们那种一时义愤的血勇,来到了这尸山血海的真正的战场,绞肉机上哪里还能硬气起来?

他们被雷绪和陈兰全部都抛给了赵统,赵统这些时日对他们稍加训练,虽然行走进退之间颇有章法,但是抗压能力还不够强。这不是一时半会能练出来的,需要一场场血战。

所以他们从战场上退下来之后,回到了营寨之中便立刻散漫了起来,身上的疲惫让他们不想动弹,四处散乱的随便坐着。

有那些受伤的,便坐在原地随意的处理自己的伤口。

或者自以为自己的伤口里全是污血,而不由自主的用手指往外翻挤。

或者有身上中箭还没来得及拔出来的,用小刀剔着箭头,小刀在皮肉之上穿出,剔下缕缕血肉,终于将箭矢拔了出来。那种剔肉的疼痛让这士兵扭曲了整张脸。

剧痛之下,他浑身的肌肉都紧绷起来。这样他剔肉也更加的困难,疼痛也又加剧。他嘴巴里忍不住发出剧烈的喘息声,却一直在压抑着自己的痛苦,绝对不能喊出来。

污血顺着胳膊在地上流淌着,留在地上,渐渐与其他人身上流下来的鲜血混成一团。

许多人都在用自己幻想中的处理伤势的方法进行处理伤口,或者有一些有经验的只用一些老道一点的娴熟手法将伤口草草处理。

这些都少不了痛苦和煎熬,但是大多数人都压抑着自己的呻吟和惨叫,很少有人愿意喊叫出声。

战场之上,他们与真正的沙场英豪的差距已经够大了,相比之下,保持着自己的血勇和硬气似乎是他们最后的脸面。身为男儿,身为武人,他们绝不允许自己的软弱,自己的哭泣显露在众人面前。

“起来!起来!不许擅自脱队,不许擅自乱坐!”

赵统的军法官在那里叫嚷着,让这些人听从军法,不许恣意行事。

军法无情人有情,军法不允许他们随便的坐着,军法官也是铁面无私,将坐着的人全都赶起来,要求他们返回该去的地方。

不过,执法需要严,但是执法却有方法。军法官虽然催促着他们,但并不耀武扬威,非打即骂。

军法官也知道,这些士兵从战场上险死环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都是难得的好汉。自己与他们都是袍泽,都是战场上生死依托的战友。

因此他们虽然铁面无私的将人赶起来,却绝不做出对他们有伤害和侮辱性的动作,同时为了维护军法的尊严,也绝不嬉皮笑脸的细声安慰,只是铁面无私,只是简单的公正。

明明正在坐在地上休息,被这样赶起来难免有点让人有些唉声叹气。

但是,军法是不允许商量的,而赵统也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告诉这些人,什么叫做规矩,什么叫做军法无情。

战场之上对他们仁慈,其实就是在害他们。快速的将他们整合成型,说不定将来他们都可以在惨烈的拼杀之中有机会活命。

同样的,赵统面临的是最受人拥戴而出名的夏侯惇和治军严谨而出名的于禁。

那个李典虽然没听见有什么名气,但是能成为夏侯惇和于禁的副手,想来也是十分有本事。

与这样人的交战,赵统军队军法不严,怎么能行呢?赵统是绝不允许自己的军中有这样一个巨大的破绽的。

按照赵云的说法,已经派人去荆州搬兵合围夏侯惇,但是等了这些天,还没有等到,为了应对于禁、夏侯惇等强大的压力,赵统只能从江夏郡调来更多的士兵。

有些时候打仗靠精锐,有些时候打仗靠人多,有些时候,那多余的士兵就是破绽,有些时候,那多出来的士兵却可以提供有力的辅助。

打仗总是一件复杂的事,赵统手下的人太少了,不足以应对三名将军。

尤其是其中两位还是成名多年的夏侯惇和于禁带给赵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不得不增加兵马,以弥补荆州兵迟迟不来,而阻碍夏侯惇逃走。

只不过,这调来的兵马就相当于往自己的精锐之中掺沙子。很容易就会被于禁这样熟知兵法、治军严谨的人找到破绽。

如果不赶快让手下这些散兵游勇知道什么叫规矩,个个严肃起来,他们就会成为巨大的破绽,不仅是害了他们自己的性命,也会害了赵统。

这样害人害己的事情,是赵统和徐盛全都不能容忍的。

不过,对于这些有些怨气的士兵,并不能全面以高压而为之,松松紧紧才是治病的好方法。

当然,这里的松并不是说让他们自由,给他们放松,而是给予他们一些好处和关心,也就是所谓的打一棒,给个枣。

“所有受伤的士兵前往后方,后方有医官的帐篷里,可以给大家进行治疗。”

军法官在这些有些怨气的士兵之中重复了好几遍。

当然,能坚持回到营地的兵,要么就是一些轻伤。夸张点就是一些中等程度的伤势,重伤的都已经倒在城墙下面回不来了。

不过即便如此,这样有的消息也让那些淮南兵和江夏兵感到惊诧。

江夏兵还好一些,毕竟都是正规部队。虽然在黄祖这里训练可能是放松了一些,但是军队之中到底是有一些医官的,只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照顾。

而且那些医生的手艺实在是不咋地,有的时候让他们去处理,和士兵们放着不管的结果差不了多少。

而对于那些淮南兵来说,这些纵横两淮之间的匪寇,就很少能够得到这样有医生照顾的待遇了。

淮南匪寇之中鱼龙混杂,什么成分的人都有。唯有雷绪和陈兰是当初在袁术手底下打过大仗、当过正规兵的人,自然也知道军中有医官是不一样的。

但是知道归知道,雷绪和陈兰在淮南的纵横本身少有敌手,而淮南又民生凋敝。

雷绪和陈兰还很少面临曹操的压力,曹操还没有精力去处理他们,所以他们的压力小,对于军队的建设要求就比较小。

淮南地算得上是千里无人烟,既是没有建造有医生的军队的必要,也真的是找不到什么医生。

当这些士兵半信半疑走到那后面的时候,看见那一个亮着火把的帐篷,一排排穿戴整齐的医生,也都感觉非常的心安。

他们虽然还不知道这些医生的医术到底怎么样,和不和自己的土方法、坏坏习惯造成的结果一样。

但是看见那么多医生在这里,这个阵势就不一样。

派遣于军队中的医生,其实并不全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医生,这里的专业训练是指在华佗和张仲景手下进修过。

里面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从华佗和张仲景手下出来的,另外一部分算是二代传人,但更多的其实是从军中选拔的士兵。

对于一些简单的外伤告诉这些士兵关于卫生的概念,可以由他们简单的进行清创以及陪护,也可以在医生的指挥下进行熬药、换药。

不过无论如何,哪怕只是经过最简单的训练的,也比那士兵们草率的处理伤口的方式要专业的多。

董良是花了大力气在军中推广军医的。

这项政策实施起来确实遇到了不少难处,因为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相比于后世的军队,在董良的军中,医生的比例甚至要更高一些。

因为必须承认,古代的治疗手段,比如后来的效率要低的多得多。

而董良认为,这种投入绝对是很有必要的,有这些数量可观的军医,士兵们的士气将会提高非常多,而且一些简单的伤势也可以快速的恢复,再次获得战斗力。

从长远的来看,这样留下的具有战斗力的士兵,比之从漫山遍野里随便抓壮丁从头训练形成的战斗力,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天底下的人虽然看似杀不绝,一茬接一茬的。但是一个壮年劳动力从无到有到成长,花费的时间是很多的。

无论是乱世还是盛世,人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而董良的这些军医把伤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控制到一定范围之内就可以保证获益。

同时,董良也并不仅仅是为了外伤而将这些军医推广。

据董良所知,乱世必出瘟疫。因为死人多,没人收埋,卫生条件差,尤其是董良他们现在还在南方作战。

蚊虫滋扰,污水遍地更加的容易滋生细菌。

而董良这种判断和张仲景的判断不谋而合。

张仲景通过地方志的查阅查找资料以及自身经历和四处探访做出判断,认为近十几年来瘟疫横行直以往几百年来都要迅猛频繁。

所以,董良大范围的推广争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治瘟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