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刘辩,雄主 > 第五十二章 截胡

第五十二章 截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刘辩,雄主!

黄盖?怎么会?黄盖在历史上是孙坚的部将啊……莫非是同名同姓?刘辩睁大眼睛看向奏章,上面亦有王匡对黄盖出身的简述。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此前任零陵郡郡吏,于王匡追击区星时,奉零陵太守刘度之命率军协助王匡,因勇猛擅战而得到王匡赏识,征求为都尉。后在与王匡一同追击区星时,截断区星投奔周朝与郭石的去路,斩其于零陵昭阳,因此王匡特地为其上奏表功,表黄盖为别部司马。在看完王匡的奏章后,刘辩便意识到这黄盖确实就是历史上孙坚麾下的部将黄盖、黄公覆。原本刘辩还不大清楚历史上黄盖是几时成为了孙坚的部将,现在他知道了,就是在孙坚成为长沙太守,征讨区星、周朝、郭石三贼的时候,而这一次王匡代替孙坚出任长沙太守,征讨区星三贼,这就使得黄盖错过了与孙坚相识的机会,却意外得到了王匡的赏识。确切地说,王匡赏识黄盖不算意外,毕竟历史上王匡也是善于挖掘人才的,在出任河内太守时,前后招募了方悦、韩浩二人为将。而这一次,王匡不出意外失去了方悦、韩浩两员部将,却得到了黄盖,刘辩也不知他算是赚了还是亏了,毕竟黄盖固然是猛将,但方悦、韩浩也不差,前者勇冠三军,后者善于统率军队,未必就比黄盖差了。当然了,这种比较毫无意义,关键在于给刘辩敲响了警钟:一旦他出手干预了历史进程,历史就会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他此前所熟悉的汉末那些人物的关系,也会发生改变。这让刘辩立刻就联想到了目前朝中正在争议的并州叛乱一事。当真要调袁绍或袁术前往并州平叛么?要知道并州不止有丁原,还有吕布、张辽、张杨等人,万一袁绍或袁术去了并州,说不定就顺势招揽了这些人,这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刘辩当即放弃了设法将袁绍或袁术调去并州一事——有丁原在,并州的叛乱势必能得到平定,二袁若去了并州,白捡功劳不说,还有可能顺便招揽道丁原、吕布、张辽、张扬等一干人,哪有这么便宜?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截胡。稍作思忖,刘辩转头吩咐赵淳道:“你去请我二舅进宫,我在甲房殿等他。”“是。”赵淳躬身而去。回头看到张让困惑的神色,刘辩笑着敷衍几句,将张让打发走。旋即,他走入殿内,将王匡的奏章交给卢植,卢植看到后也是十分欣慰。片刻后,刘辩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找了个借口暂时离开了崇德殿,返回到甲房殿,等待他二舅何苗的到来。大约一炷香工夫后,就在刘辩闲着没事在西偏殿纠缠蔡琰时,赵淳匆匆入内,佯装瞧不见刘辩对蔡琰动手动脚,恭敬禀道:“史侯,济阳侯到了。”刘辩点点头,与面色羞红、咬牙嗔怒蔡琰说了一句,快

步走到殿堂,正好看到何苗负背双手打量着屋内的摆设。“二舅。”刘辩亲热地喊道。何苗回过头来,天生阴郁的脸上微微绽放几丝笑容:“史侯如此急切将我召入宫内,不知有何要事?”“二舅请坐。”刘辩抬手请何苗入座,说起了今日上午的朝议:“……今日朝议,卢尚书推荐袁本初、袁公路出任刺史前往并州平叛,想不到最后又闹腾了起来。”“呵。”何苗意味不明地轻笑一声,隐隐带着几分嘲讽:“他兄弟二人岂会愿意……”说到这里,他皱了下眉头,问刘辩道:“朝议之后,许多人都在议论,我亦有些不解,卢尚书为何会举荐袁本初与袁公路?这不像是卢尚书会做的事,史侯近段时间与卢尚书甚为亲密,你有听说什么么?”鉴于何苗与其兄大将军何进目前还未发生矛盾,刘辩也不想打草惊蛇,遂装傻道:“卢尚书不是为了早日平叛么?”听到这话,何苗又一次意味不明地笑了一下,旋即岔开了话题:“不说这事了,此番史侯召集将我召入宫内,不知所为何事?”“是这样的……”刘辩组织了一下话语,故作忧心忡忡地对何苗道:“昔日朝廷获悉凉州叛乱,大舅与董重在朝中争吵了数日,白白耽误了不少战机,今并州各胡叛乱,大舅与董重又争吵不休,这要吵到何时?……不瞒二舅,这几个月我在崇德殿学习处理国事,并州兵曹从事丁原的奏章我也看到了,我见他在奏章中立下军令状,言辞凿凿能平定休屠各胡的叛乱,何不就任命此人担任并州刺史呢?”“这……会不会有些儿戏?”何苗犹豫道:“这丁原只是前刺史张懿手下兵曹从事,连太守都不曾当过,一下子任命他为并州刺史,是否有些不妥?”刘辩也知道此事不合常理,但历史上何进就是这么做的啊,因此丁原感激涕零,对何进忠心耿耿,倘若这次他能说服何苗推荐丁原,岂不就是截胡?所幸刘辩已提前想到了劝说何苗的话:“……二舅,我是这样想的,在朝廷选出合适的人选前,不如就先任命那丁原为并州刺史,他若剿贼有利,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如若不能,朝廷这边另派人选即可。总不能因为大舅与董重争论不下,就任由休屠各胡在并州大肆抢掠屠戮吧?……哪怕那丁原出任刺史后只能维持现状,也总好过眼下并州群龙无首、一片散沙。”“唔。”何苗微微点了点头,显然是被说服了。见此,刘辩顺势劝道:“我年幼,纵使力主推荐丁原,恐朝中大臣也不会个个赞同,还请二舅代为推荐。”“好。”被说服的何苗爽快地答应了。谈完正事,刘辩又留何苗坐了片刻,以便拉拢感情,又唤出蔡琰与何苗相见:“文姬,你还未见过我二舅吧?除了母后,就属二舅与我最为亲近。……二舅,这是我将来的皇后

,已得到蔡郎中的认可。”从刘辩的口中听到‘最为亲近’几个字,何苗微微一愣,脸上露出几许笑容。而蔡琰亦按照刘辩的吩咐,带着几分羞涩唤何苗道:“二……二舅。”她羞涩,然而何苗亦腼腆,只见他有些慌乱地摸了摸全身,最后摘下腰间佩戴的一块玉,一脸尴尬地对蔡琰道:“来时匆忙,不曾携带什么,便聊以此玉作为见面之礼,请蔡姬莫要嫌弃。”蔡琰自是不会嫌弃,双手捧过:“多谢二舅。”旋即又聊了几句,何苗便告辞离开了。次日,灵帝又设朝议,召群臣商议并州叛乱一事。何苗出列建议道:“陛下,既诸大臣争议不休,何不就任命那并州兵曹从事丁原出任刺史呢?”卢植见此一愣,不留痕迹地看了一眼刘辩。其余诸大臣也是面露惊愕,太中大夫杨彪委婉地提出了质疑,就跟何苗昨日提出的质疑一模一样。对此,何苗正色回答道:“事急从权,眼下并州刺史张懿败亡,并州群龙无首,必须尽快选出刺史,集一州之力平定叛乱。那丁原若能办到,自是最好;如若不能,也能为朝廷争取不少时日,以便选出更好的人选。”听到这话,殿内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点头,何进、袁绍、袁术、董重几人也没有意见,反正他们几个都不乐意去并州剿贼,何苗推荐丁原出任并州刺史,与他们并无妨碍。甚至于,袁绍与袁术还暗自松了口气。而灵帝显然也厌烦了再看何进、董重、袁绍、袁术几人争吵不休,当即就拍定道:“好,就依济阳侯建议,任命并州兵曹从事丁原出任并州刺史,叫他尽快平定休屠各胡叛乱,莫要辜负朕、辜负朝廷的期望。”说罢,他下令退朝,率先带着张让离开。待他离开后,何进与董重相互冷笑一声,亦各自离开。其余人亦是如此。当日傍晚,待刘辩准备返回甲房殿时,卢植唤住了他,在看了看左右后,低声问道:“史侯为何改变了主意?”“什么?”刘辩试图蒙混过关。岂料卢植笑眯眯道:“若那果真是济阳侯的想法,他在昨日殿议时就会提出,何必等到今日?考虑到济阳侯生性孤僻,他能听得进去的人并不多,再者,史侯昨日又曾将济阳侯请到宫内……”“真是瞒不过卢师啊。”刘辩苦笑说道:“好吧,我承认了。”“为何?”刘辩半真半假道:“昨日我见大将军与董重争吵不休,这样吵下去不知几时才到尽头,再想到并州臣民仍陷于心生火热之中,故向我二舅建议推荐那丁原为刺史,希望他不负其在奏章内的誓言,尽快平定叛乱。”“原来如此。”卢植微微点头,算是接受了刘辩的解释,旋即,他笑眯眯地问刘辩道:“这么说,先前史侯确实是想过要趁机调离袁本初或袁公路咯?”“我不明白卢师说什么。”刘辩故作无辜地眨了眨眼睛。“

哈。”卢植哈哈一笑,旋即正色问刘辩道:“史侯是想让老臣看到二袁的私心之重么?”“……”刘辩一怔,还未反应过来,却见卢植轻叹一口气,摇摇头道:“若非史侯,老臣此前也料想不到,袁本初、袁公路的私心竟如此之重……”说罢,他与刘辩拱手告别。看着卢植离去的背影,刘辩终于回过神来,挑了挑眉。这……算不算意外收获?同日,朝廷任命并州兵曹从事丁原为刺史,命后者尽快平定叛乱。事后丁原得知是河南尹、车骑将军、济阳侯何苗推荐他出任并州刺史,激动之余,感激涕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