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十三次相亲45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M君的相亲小记!
其实,他也不是每次都能坚持原则。很多时候,人要想坚持原则,也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换句话说,人们对坚持原则这件事也是量力而行的。
比如:满清朝廷对待西方列强的无尽勒索。按照华夏传统,中国的朝廷是位于世界顶点的天朝上国,绝对不可以接受他国的威逼利诱。
满清皇帝以及亲贵、大臣们在一开始是想着坚守这一原则的。可是,英夷在鸦片战争中大获全胜,让满清见识了什么叫船坚炮利,什么叫所向披靡。此后,满清再没坚持过什么原则,甚至都不敢叫英国人为英夷,只敢称之为英吉利人。
当真是丢尽了历代大一统王朝的脸面。连带着整个中华文明圈的列国,诸如日本、朝鲜、越南、缅甸、不丹诸国都颜面无光。
在生活中也曾多次像满清王朝一样,面对生活中的艰辛、不公、柯难一次又一次妥协退让,一次又一次丧失原则。
他事后静下心来琢磨:不退让可以不可以?坚持本真,坚守原则可以不可以?
答案是:不可以。
为什么不可以?
实力不允许!
往大了说,秦国的连横为什么比三晋的合纵有效?
是因为秦国历代国君都是圣人明主吗?
当然不是。
以政绩来说,有两位君王是秦孝公死后与秦始皇帝登基前最有作为的两位秦王。
他们是秦武王和秦昭襄王。
秦武王打开了秦国进入三晋的通道,在事实上打垮了韩国,真正开启了秦国灭亡六国之路。
秦昭襄王肢解了楚国,打垮了赵国,颠覆了齐国,进一步蚕食了韩魏,是秦始皇帝之前,吞并六国土地最多的君主。如果不是有邯郸城下的大败,他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位一统天下的秦王。
但是,我们得看到,秦武王事实上背弃了连横之策,而是实行纯霸道,也就是不顾政治环境去强攻。
他当政时期,连横政策著名的推行人张仪被驱逐出秦国。秦武王取得的辉煌成就与连横政策无关。也就是说其成就与富有弹性的伐谋无关,完全是伐兵,任力的结果。
而昭襄王的丰功伟业完全是因人成事。他的一切壮举都是由白起完成的。从韩魏,到楚,到齐,到赵,都是白起领兵打败的。白起不领兵,邯郸城就坚不可破。白起一死,信陵君就能带领列国联军大败秦军。
关东诸王中与他们类似的有两个。一个是以武力横行天下的宋康王。一个是有东帝之名的齐闵王。
这俩王都是身死
国灭。可他们之所以灭国,并不是自身能力不如那两位秦王。
宋康王可谓是天降奇人,以远小于齐、魏、楚的宋国对各国开战,竟然能屡次获胜,特别是接连打败魏、楚、韩诸国。以勇武彪悍用兵如神而言,远胜依靠秦国诸多名臣辅助的秦武王。他最终流亡他乡而死,国土被列国瓜分,不过是因为宋国终究是小国,人口,土地,财富有限,经不起老牌大国齐国的长期消耗战。
鹰生于雀巢,格局受限,实在不是全靠人力可改变的。尽管如此,齐国终因灭宋耗尽国力,被燕国领着列国灭亡。
灭宋的齐闵王。
人们都知道他灭了宋,却少有人知,他还灭了燕。他能被称为东帝,就是因为他统治下的齐国第二次灭了燕国。这在当时是一件足以让天下统一提前到来的大事。
事实上,若无五国伐齐这事,他的政治成就远高于西帝秦昭襄王。
此人有四大历史成绩,第一件灭燕。第二件灭宋。第三件联合韩魏瓜分楚国领土。第四件带领韩魏打进函谷关。
就在秦昭襄王的时代,楚怀王灭了盛极一时的越国,赵武灵王灭了五千乘之国中山国。
齐国灭了七雄之一的万乘之国燕,灭了号劲宋的五千乘之国宋国,是这一时代唯一灭掉两个大国的国家。西帝的秦军横扫大半个天下,却没有真正消灭掉任何一个对手。
如果置身于当时的现实环境,而不是开启史书观众视角,一连灭掉俩大国的齐国,显然比只是撕扯大块土地的秦国更加恐怖骇人!
有趣的是东西二帝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西帝的成就靠白起。东帝的伟业靠田文。
西帝没了白起就有邯郸城下之败,余生再也无力吞并六国。
东帝失去孟尝君就招来五国攻齐,迅速身死国灭灰飞烟灭。
西帝结局好于东帝是因为秦昭襄王本人能力强于齐闵王吗?
当然不是。
齐国国力远不如秦国,齐王却可以与秦王并称东西二帝。这已经能说明一切问题了。
秦昭襄王结局好于齐王不过是得益于秦国本身的强大罢了。
再来说连横与合纵。
连横的代表人物张仪。合纵的代表人物是犀兽公孙衍。
连横的倡议国秦国。合纵的主脑先是魏国,后是赵国。
从效果来看,是连横胜了合纵。但是,真的是张仪的巧舌如簧优于公孙衍的深谋远虑吗?
显然不是。
公孙衍自身的经历就能说明这一点。
他曾是执掌秦国政治的人,一度率领秦国打败韩魏。等他反过来带领韩魏攻打秦国,结果与之前就有天壤之别了。
犀首还是那个犀首,其军事才干不曾减少一分,政治地位更是不损反增,过去是秦国大良造,现在是魏韩赵齐燕楚六国丞相。为什么军事成就反大不如前了呢?
道理很简单。他主要依靠的韩魏两国国力不如秦国。其余加盟国中齐楚心怀叵测,燕赵各怀心事,宋、中山等国更是鼠首两端。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除了公孙衍的三晋伐秦。其它历次合纵,只要有韩魏之外的国家真心加入合纵,都可以很干脆的打败秦国。
比如:孟尝君带领的齐韩魏三国联军。
信陵君带领的赵魏楚韩四国联军。
其实合纵攻秦共组织了五次。还有赵庞煖带领的合纵军。这次联军因楚国春申君的临阵脱逃,只能不战而退。
以及第二次六国伐秦,迫使秦国归还魏赵部分土地。
秦国真正靠军事行动赢得胜利的就是第一次,也就是公孙衍以三晋为主力,由义渠国从后方策应的合纵战。
其余四次,庞煖那次算是没有交手。另三次秦国都割地赔款了。
从技术层面而言,合纵一旦达成,多半可以达到战术目的,让秦国割地赔款。
而秦国的连横真正发挥作用,也是唯一一次大获成功,就是沐猴而冠的楚怀王奉行了秦楚联盟。其结果就是齐、秦、韩、魏四国从东西两方向攻入楚国,把楚国从一个超级大国打成普通大国,瓜分的领土将近楚国全盛时期的一半。
由此可知,合纵的成功此时远多于连横,作为一种策略并没有输。列国君主除了楚怀王,没人相信过连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