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农家子的科举路 > 第136章 第 136 章

第136章 第 136 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家子的科举路!

一位面相古板, 蓄着山羊须,看起来约莫不惑之年的男人冷哼一声:“市井小儿,竟敢妄谈御策。”

何似飞张口便接一句:“乡野少年, 借胆班门弄斧。”

此话一出, 其他原本有些失望的翰林和士大夫们都忍俊不禁。这小少年挺有意思。

王大人,也就是方才讥讽何似飞的那位。此人一向刻板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时常倚老卖老,他们这些后辈往往当值时都会被王大人批判, 却敢怒不敢言, 只能默默忍了。

没想到这少年居然能灵活应对。

王大人听到何似飞说自己‘乡野少年’, 后面又‘借胆’、‘班门弄斧’, 虽说是回答他那句话, 却也算把在场所有大人都恭维了一遍。于是, 他眼睁睁看着在场除了他的所有人都因为那少年的一句话舒展了眉眼,还有人对那少年微微颔首,看来是有相识一番的打算。

王大人嗤道:“油嘴滑舌。”

他本来只是想给人一个下马威,却不料被人巧妙化解后, 还成了他人的垫脚石。简直气得肺都要鼓起来。

这一句何似飞便没再回,只是微微低了下头, 似是有些难过。

在座有些人稍稍皱了皱眉, 觉得王大人这么说一个小少年有些过了;有些则在心中惋惜, 被王大人这么一骂,此少年可能本来肚子里对御策就没多少墨水, 这下就说不出什么来了。

铃响再三,文会开始。

王大人作为一众文官中年纪最长, 资历最高, 虽不是官位最大, 但却因为御史台出身,其他高位者不愿得罪他,便成了开场讲述之人。

“虽然,期间英君谊辟,固有号为稍稍知道矣,而又诅于行道之不利。”顿了顿,他看向何似飞的方向,见少年人不知何时已经抬起头来,便道,“你接。”「1」

何似飞起身,正准备接。

王大人又道:“小子应该第一回参加文会,记得先报家门。”

这便是要自己输得更彻底些吧,毕竟若是传出去,‘那个文会上没接住辩论的小子’和那个‘何解元受邀参加文会,居然第一句就没接住’,肯定是后者对何似飞名气损伤的更大一些。

何似飞道:“绥州何似飞,接大人之论。知务德化矣,而不能不尼之以黄老。知施仁义矣,而不能不竭之以多欲。知思念行仁矣,而不能不画之以近效。上下而三千年间,牵补过时……”「1」

王大人先是见何似飞说了上来,当即面色一凛,后见他能言之有物,对仗工整,语速虽不快

,却也一个磕绊都没打,似是开口说的时候,这句话已经成竹在胸。

在座其他大人原本还对何似飞抱有或怜悯,或可惜的心态,却在何似飞一段流畅的辩论出口后,所有感情当下都被震惊所替代。

——何似飞虽没参加过文会,但他三年前就开始跟不同的人辩论,刚开始是单纯辩论四书五经中的某一句话,后来就是时政,再后来又加了民生、农桑,就连御策,何似飞也不是毫无涉猎。

更何况,考过乡试后在村子里住的那两个月,何似飞再同老师辩论,大部分情况下已经能不落下风,偶尔还能略胜一筹。

要知道,何似飞偶尔能赢的人,可是余明函啊。

王大人没说停,何似飞就一直往下说,刚开始讨论的内容还算浅显,后面就有些深奥,但却不是空想那般的深奥,而是真的细思之后能有启发人心之效用的深入!

渐渐的,其他人都听了进去,甚至还包括那位本想让何似飞出丑,以此来彰显自己‘辈分’的王大人。

谁都没发现,他们这一桌旁边出现了另一个留着胡须,年逾不惑的男人,只不过这人脸上没有丝毫刻板,反倒是一直面带笑容,周身带着一股出尘的仙气。

片刻后,终于有人反应过来,小声道:“曹先生。”

曹义光竖起一根食指,抵在唇边,眸光中依然带着笑意,虽没有说话,却也让那人镇定、安静下来。

何似飞直到说完王大人起头的这一段才停下,他的话音落下,便能感受到自己身边安静如鸡,即便有声音,也是从远处其他桌边传来的。

何似飞目光从自己面前延伸到王大人那边,开口:“大人,绥州何似飞已说完。”

王大人显然也看到了曹义光,他敢在在场所有人面前‘卖老’,却是完全不敢对着曹义光卖的,且不说曹义光同他年纪一般大,单单是曹义光在天下文人心中的地位,还有他背后的琼笙书肆,都让他多加忌惮。

王大人张了张口,想接何似飞方才的最后一句辩论,并给他的说法做一个总结,他张了张口,发现自己竟然没办法接……

倒不是他内心没有想法,就是他总结起来有些像大白话,完全达不到何似飞那脱口便是骈文的程度。

这么接 ……感觉就是自曝老底自取其辱。

就在王大人想要开口让曹义光曹先生总结时,曹义光也开了口:“王大人?”

恰到好处的疑问语气,让王大人不开口都不行。

王大人:“……”

这真不是曹义

光刻意为难王大人,他只是提醒王大人要遵守规矩。毕竟,王大人那么喜欢规矩中的‘敬老’这一点。

琼笙社开年第一宴的头筹居然被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拔得,这个消息当晚就传遍了整个京城文人圈。

有人饮酒忿忿:“定是因为没邀请我,这才被那少年给抢了风头。”

有人摇扇自怜:“邀请我了,可我那日当值,走不开,哎。”

大多数人都比较理智:“那少年到底何来头?讨论的哪一论题?同桌都有谁?这么小的年纪,只要不是跟王大人一桌,其他的……让给他一个头筹也不是没可能啊。”

翌日,京城小报便发行了整整十八页,将文会记录清清楚楚的登记出来。

午间,石山谷在厨房做饭,花如锦和邹子浔带着京城小报走进何似飞的小院,道:“似飞啊似飞,你先下可成了壬辰年开年京城最风光的人。”

何似飞看了一眼他俩的打扮,略微一想,便猜到了实情,道:“京城小报不好抢?”

花如锦道:“可不是,我让我书童进去抢,那琼笙书肆还不给卖,说前面已经有不少书童抢过了,担心有人积攒多份,再高价另外售出。必须得正主亲自来买。于是我和邹兄便过去了,邹兄挤得快一些,买到了,我就沾了光,能与之同观。”

邹子浔还心有余悸,道:“……琼笙书肆这么安排,真不会得罪人么?”

毕竟要正主亲自去买,有些正主定然不会自己出现在书肆,可这些人又想看到,琼笙书肆就把人给得罪了。

何似飞思考了一下,道:“我觉得,那些达官贵人、王公贵族等,琼笙书肆定然会亲自派人送几份上门,而剩下的……也就不怕得罪了。”

花如锦先前也为此疑惑,闻言露出一个了然的笑容,道:“京城还真是一个能把人按照三六九等分得明明白白的地方。我等当真是最底层之人,只能自己去买。”

何似飞这回倒没完全附和,而是道:“花兄,琼笙书肆让诸位亲身去买,也是担心小报被有心之人囤积在手,他们高价售出,反倒是让更多家境一般的书生看不到小报。如此一来,倒是维护了底层文人。”

亲身去买和拿钱也买不到小报,对于想看小报的人来说,自然会选择前者。

花如锦道:“这么一想,倒还真是如此。”

邹子浔一直在看这份小报的内容,道:“何兄的这份辩论,我这么看都觉得十分精妙,简直是改一百遍可能都写不出来,何兄却可脱口而出。太让我佩服了。”

何似飞道:“倒也不算完全脱口而出,此前跟老师便讨论过类似的辩题罢了。”

邹子浔“哦”了一声,道:“原来如此。”

花如锦则看了邹子浔一眼,微微摇头,未置一词。

等他们出门,走在路上,花如锦才对邹子浔道:“邹兄,虽说何贤弟之前讨论过类似辩题,但你且仔细看看小报,王大人起的头……那是讨论过类似辩题就能脱口而出的么?”

那是得把自己此前的论点打乱,重新整合语言,才能接得住的。

邹子浔:“……!”

何似飞在琼笙社的宴会上大出风头,皇帝甚至都让人买了一份小报送进宫里,仔细看了一遍,笑道:“这小少年有意思!”

太监立刻将何似飞的来历籍贯,师承何人都说了一遍,皇帝微微有些惊讶:“那岂不是算朕的同门师弟?”

他这么一说,太监的额角当即跳了一下,就连最近给皇帝讲授制衡之策的内阁首辅都沉默一瞬。

首辅大人躬身行李,劝道:“陛下。”

皇帝收敛了一些,道:“你们啊,严肃古板。朕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首辅道:“陛下请讲。”

“也没什么,就是这小报上怎么没写少年郎的师承,意思是京城中人还不知道他师承余老?”皇帝问。

太监自从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跟着他,对他的想法了如指掌,道:“可不是么,奴婢问了那买小报的侍卫,京城中人确实还没几个直到何小公子何解元的师承。”

皇帝又问:“那他为何隐瞒?”

太监想了想,道:“奴婢猜,原因有二。其一,余老曾与先帝闹出过些嫌隙,先帝甚至在气头上时说过不要余明函弟子入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