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初战高句丽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五胡之血时代!
王立在信中并没有说乐浪、带方两郡要赖账,而是告诉刘预,如今乐浪、带方两郡的情况有变,与之前的局势已经不一样了。
原来,王浚新委任的东夷校尉崔毖,已经到达了辽东郡,并且很快以东夷校尉的名义,调停了高句丽、慕容部、宇文部之间的纷争,毕竟这三家此时都还弱小的很,就连王浚的爪牙段部鲜卑实力都在这三家之上,更何况崔毖身后撑腰的可是王浚本人。
东夷校尉崔毖此举虽然不是为了针对乐浪、带方两郡,但是高句丽与慕容鲜卑之间的战事停止后,基本就有了充足的兵力,很快就把北边的北扶余野人给打进了深山老林里,而此时张统率领的乐浪、带方两郡的子弟刚刚开始准备进剿盖马大山附近的高句丽、濊貊人的村落,打算以刀枪捕奴还债呢。
这两郡的子弟刚开始出动,就很快遭到了高句丽人南下反击,高句丽大王乙弗利亲率大军征讨,号称十万大军。
如此一来,张统手下豪强和郡兵人心惶惶,主动退缩撤回了。
刘预把这些情况跟刘珣一说,刘珣立刻就是有些担心。
“十万大军?要是张统他们打不退这十万高句丽人,那岂不是就不能捕捉胡奴,也就不能抵偿我们的债务了?”
刘珣的话也正是刘预最关心的。
要知道,之前交付给张统的那些兵器、铠甲等军械,虽然都是青州军已经不再采用的样式,但都是晋武帝灭吴国时候备战囤积的,除了有些老旧,基本都是上等的货色,也就是说价值不菲啊,这要是张统不能用奴隶来抵偿,那可就是损失大了。
“哼!十万?”刘预不屑一顾的冷笑一声,“这些高句丽人,就算是高句丽全部男丁,也未必有十万。”
西晋末年的高句丽,还不是隋唐时代跨有辽东、辉发江和半岛北部的东北亚大国,那时候的高句丽国,别说是十万军队,就是三十万民兵也是能调集起来的。
但是,现在,也就是西晋末年的高句丽,不过是在长白山南北附近山甸中的初始奴隶国家,辽东半岛上的东夷校尉、慕容部、宇文部,论实力,各个都是他爸爸,也就是能欺负一下处于野人的北扶余、肃慎、无及、濊貊人,再一个就是蚕食孤悬海外,爹不疼娘不爱的乐浪、带方两郡。
这时候的高句丽,根本不可能调集十万军队攻打张统。
根据刘预的推测,这时候的高句丽全部男丁也未必有十万人,因为与慕容鲜卑等敌人连年混战,也不可能倾巢而出,这一次南下的军队顶多不会超过两万人。
而且,就算是这两万人中,真正拥有铠甲铁剑的精锐顶多也就是一两千人。
因为,根据刘预的记忆,历史上对于高句丽武备精良的记载要在集中在公元四世纪中后期以后,正好是对应“五胡乱华”时期,大批的中原汉人逃亡辽东,慕容鲜卑等进入中原,被高句丽趁虚而入之后,才有了大规模的铁器应用。
此时的高句丽,铁甲铁剑还都是贵族武士才能使用的,根本不可能做到与晋军一样的普及率。
对于这个问题,当刘预把一直负责航行辽西、辽东的青州水军将领衣仲叫来后,也得到了衣仲的确认。
经过一年多的往来贸易,衣仲对于辽东各部族比较熟悉,他赌咒发誓,表示高句丽人这一次肯定也就是出动了一两万人,因为高句丽就是个初级的国家,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军力进行远征。
不过,虽然高句丽人的实力不太强大,但是衣仲也不太看好乐浪、带方两郡兵的胜利希望。
“这两郡的士兵,基本都是各家豪强的子弟和部曲,这次高句丽人入侵,虽然兵力不过一两万,但是肯定沿途招揽大批濊貊野人参战,这些人肯定四散抢掠,而各家豪强肯定都只会自保各自的田地坞堡,很难集中军力对高句丽人进行反击。”
衣仲的话,倒是基本合乎刘预对于两郡豪强的猜测。
“那各人自扫家门,岂不是只能各自为战,这两郡兵力本就少,又不肯同心协力,如何能打退高句丽人。”刘珣对于衣仲描述的乐浪、带方两郡豪强的表现,十分的不满。
衣仲无奈的一笑,说道。
“公子,你有所不知,乐浪、带方两郡本就是原来戍边的大大小小的军头,都是这些人变成了如今的豪强,根本没有多少编户百姓,可以让张统这个太守调遣,而张统这个太守真真正正能调动的也就是自家的两三百兵,再加上拥护他的一些豪强部曲,总共不会超过一千人。”
衣仲又继续说道。
“而且,张统的这个两郡太守,本来就是自己封的,要不是高句丽逼迫的紧急,这两郡中那些不服他的豪强,还未必听他调遣呢。”
听了衣仲的话,刘预倒是明白了,这两郡太守张统,未必不想集中军力,把拳头攥紧了打人,只不过受限于实力和威望,很难把各家豪强真正的统一指挥。
“好,既然这样的话,那就是想办法,去帮一帮这个张统。”刘预已经草草有了主意。
这两郡太守张统,是必须要扶植的,并不是仅仅因为他能方便捕捉周围的蛮子奴隶。
刘预所想的另一个原因其实更加重要,乐浪、带方两郡就是插在辽东背后一个大钉子,而辽东这地方,在南北朝时代,是非常重要的,慕容、宇文、高句丽三方的征战都是在这附近。
刘预想着,要是能以张统为契机,把乐浪、带方两郡的实力收为己用,那将来不仅有了捕捉奴隶的地方,还能限制辽东半岛上的胡人势力,让他们不敢轻易的西进中原。
所以,刘预决定直接派遣一部青州军,直接介入乐浪、带方两郡与高句丽的战争,当然可以先打着帮助张统的名义,在名义上可以听从张统号令,方便张统借此号令其余的各家豪强,当然真正的行军作战还是有青州军自己做主。
经过估计,刘预计划派出的青州军不会超过三千人,一方面三千披铁甲,用强弓钢枪的战兵足以吊打两倍的高句丽部落兵,另一方面,青州军的水军船只还并不那么富裕,在维持正常的贸易之外,三千的人运输和物资补给,就已经是最大的极限了。
如今的青州军,战兵数量有两万,其中最精锐的五千人都是集中在临淄,其余的都是分散在各郡县军府中,另外还有三万辅兵,基本都是给战兵种地的农户,如今已经开始耕种了,对于兵力的调动也不宜太多。
对于三千士兵的调动,刘预已经有大概的计划,但是对于选择谁率领这三千战兵去对抗高句丽人,却是让刘预有些犯难。
这一次,刘预自己并不是适合亲自前去,一方面有杀鸡用牛刀的麻烦,另一方面,刘预此时最关心的事情,其实就是春天的耕种,毕竟这可是关系到一年到头,能不能吃饱饭,能不能养活那么多士兵和百姓的真正大事。
除了刘预,另外一个最合适的人就是董平。
董平在刘预看来,已经颇有将帅之才,为人也比较谨慎,但是董平镇守济北郡,防备兖州冀州方便的敌情,也是不能轻动的。
除此之外,李丰、赵昆这几个东莱郡的老兄弟,都是属于勇猛有余,将略不足的水平,而且刘预发觉这些老兄弟最近都是有些膨胀了,如果让他们单独领军去乐浪、带方两郡,很有可能自恃军力傲慢对待张统和两郡士人,那样的话,可就不利于以后拉拢收服两郡人心。
而另外的青州本地豪强出身的属下,刘预又不愿意他们再立功劳,毕竟这些人就算是没有功劳,都已经是青州的本土实力派了,要是再让其中有了拔尖的人物,万一形成了又领头的本土势力,那可就让刘预不能安心了。
至于冀州等外地来投的吴信等人,刘预虽然对于他的实力非常欣赏,但是刘预的骑军操练,还正指望吴信这些人呢,根本也不能轻易调动。
数来数去,刘预竟然发现自己已经是无将可用的状态。
看到刘预竟然为此发愁,一旁的刘珣立刻毛遂自荐。
“大人,我最近已经熟读了《吴子》《孙子》,也通读了大人编写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虽然不能指挥千军万马,但是指挥个三千兵马,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刘珣一直在刘预身边担任卫兵将领,其实就是指挥率领几十个人,根本没有真正的指挥作战,但是因为血缘关系,在青州军中的威望还可以,再加上他个人勇武也是非常不错,要是出去指挥实力来说,倒也是不错的人选。
“你?肯定不行,什么行军作战,你还要学很多呢。”刘预并不理会刘珣的少年热血,毕竟他不过十六七岁,能有一身个人勇武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指挥作战却是并不合适的。
不过,对于刘预的否定,少年热血的刘珣,并不气馁。
“大人,区区一帮高句丽蛮子,你再把冉良给我当副手,我俩人各帅一军,一个突击就能把那些高句丽蛮子打得屁滚尿流。”
听到刘珣这么说,刘预更不肯了,看起来平日里很是有些稳重了,真到了行军作战上,还是这么简单粗暴。
不过,刘珣的这句话,倒是让刘预想起来一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是已经在刘预身边担任骑将的冉隆。
因为冉隆辗转数百里,为广平乞活军求援,他在青州军士兵中的名声还是非常好的。
再加上他的儿子冉良,深的刘预看重,并且和刘珣一起担任少年亲卫的领军,在青州军上下中都知道,冉隆是非常得到刘预信任的。
而且,冉隆在乞活军中的时候,就已经率领颇有领军经验,只要谨慎一些,率领三千人马作战,也不会犯什么大的失误。
所以,刘预越想越觉得,冉隆率领这三千兵马是最合适不过了。
不一会儿,冉隆就被刘预派人给召了过来。
冉隆听后,对于刘预交个自己这个任务,也是有些受宠若惊,这种统帅数千人的权力,在整个青州军中还只有董平有过。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从一见面开始,刘预就对自己父子如此青睐信任,但是冉隆对于刘预如此看重自己还是非常感动的。
只不过,他一个粗豪的汉子,脸上却是没有什么表示,只是痛快的答应了,并没有故作一些扭捏谦让的态势。
这样倒是也颇为投合刘预的脾气。
随后,刘预就让刘珣一起随从冉隆,去准备出征的一切军备,他打算让刘珣和冉良一起,跟随冉隆前去,毕竟就算是冉良这种猛将苗子,也是需要实战积累经验的,而此时的高句丽,实力不强不弱正好是再适合不过。
安排了好了一切之后,没用了几天时间,冉隆就率领三千青州战兵,登上了青州水军的六槽船,渡海前往乐浪郡,准备用武力帮助两郡太守张统,防止乐浪、带方两郡的士人因为高句丽人入侵,而不能偿还欠债。
在处理完了这些情况后,刘预又开始率领亲信官吏和卫兵,开始离开临淄城,准备巡查周边乐安郡、齐郡、北海郡的春耕情况,毕竟这三郡是青州大半数的军府兵所在,至于东部的东莱郡、长广郡和城阳郡,则交给了华琇这个青州别驾去巡查。
其实,刘预的这一番巡查,对于监督各地军府的春耕情况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原因,其实是因为,古代时候,没有照片、新闻和互联网,许多的基层士兵,特别是这种分散各郡县的府兵,对于最高级的将领概念是很模糊,很抽象的,也就是说他们对于青州军的主将刘预其实只是有个大概的印象,要是刘预一直蹲在临淄城内,很容易失去对这些最基层士兵的影响,要是有些别有用心的中下层军官鼓惑,这些士兵很容易被人分化蒙蔽的。
所以,刘预这种作秀式的巡查,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当近一个月的匆匆行程结束,刘预返回临淄城的时候,远在海东乐浪郡的冉隆,也传回来了第一份对高句丽人的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