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第39章 大夏来访

第39章 大夏来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一将功成万骨枯!

皇帝沉吟片刻,看了正在饮茶的盈缺几眼,迟疑道:“朕明日便将那些人放了?”

“不妥,皇上应当立即放了他们,并给些补偿,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闻言,皇帝并没有觉得盈缺直言了当,反而对她的坦言心生欣赏。细细想了下,此事是妥帖的。

其实,在那些人被下狱之后,皇帝便后悔了,可他是一国之君,怎可轻易变卦?如今盈缺上门,要求放了那些闹事的人,正好给了皇帝一个台阶下,何乐而不为呢?

当下皇帝就下旨放了那些人,并给些财物补偿,同时也说明了是盈缺进言,所以才会放了他们。

一来,挽回自己残杀自家百姓的名声;二来,提高盈缺的声望,使得众人不再那么抵触她,日后用到她的时候,才不会有人跳出来闹事。

此举,可谓一举两得。

谈妥之后,皇帝心细的注意到盈缺话中那指使之人,有心询问:“国师,你说那些人是受人蛊惑,那依你看,是何人?”

盈缺迟疑,而就是她的这份迟疑,让皇帝想到了什么,也就不再要求她回答。恭敬地将盈缺送走之后,皇帝看着李希,面色阴沉。

当然,这份阴沉,却不是对着李希的。

沉吟半晌,皇帝说道:“大夏使臣过几日回来我后唐,说是为了两国和平,愿意和亲。朕本欲将接待使臣的事情交给太子,可此事一出,朕瞧着太子也是无力再做这些事,便交由你去做吧!”

李希露出惊讶的神色,随即急急道:“父皇,这不可啊!太子是储君,接待使臣当由他去,若是儿臣去,这不合规矩呀!”

听了李希的话,皇帝大怒:“哼!什么储君,朕看他的胆子是愈发大了,敢拿国师的事情大做文章,这是存心要朕不好过!”

原来,盈缺的迟疑,

竟是让皇帝将一切的过错都归咎到了李珏身上。

他认为李珏是那幕后之人,为的就是打压国师,使民心都到偏向他。皇帝如今还没死,自是不愿看到李珏有这种行为。

民心只能偏向皇帝,李珏一个太子算什么?

“可是……”

“可是什么?你是舒亲王,后唐唯一的亲王,难道还没有资格去接待他大夏小小的使臣吗?”

皇帝怒不可遏,李希见了,面露惊恐之色:“儿臣不敢,既父皇如此说了,儿臣接下便是。只不过,皇兄要是知道了,定会怪罪于我的。”

听得李希话里话外都离不开李珏,显然没将他这个父皇放在眼里,皇帝深切的感受到他这个皇帝不仅是皇位,而且他父亲的权威也受到了威胁。

这种念头一冒出来,那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皇帝不由大怒,为前些日子看好李珏的想法感到后悔。

本来他是准备放下心中的忌惮,好好培养李珏这个储君的。偏偏现在出了这样的事,皇帝对李珏的怀疑便又回来了。

短时间内,皇帝心中的怀疑是消散不了的。

“哼,太子已被禁足,你怕他作甚?再有,这事是朕的旨意,谁会置喙半分?还是说,你们都认为朕老了,管不了太子了吗?”

闻言,李希立马跪地,惶恐道:“儿臣不敢,父皇正值春秋鼎盛之期,儿臣以及众位大臣,均是对父皇马首是瞻的,断断不可能有二心啊!”

李希说得情真意切,一时间,皇帝心中的怒火好像也被这个传闻中他最宠爱的儿子消了大半。

他不由放缓了语气,和颜悦色道:“方才是父皇太急躁了,说了些让你多心的话。不过,接待使臣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若是太子问起,你就让他来找朕要说法。”

李希眼里露出感激的神色,看得

皇帝十分满足:“是,父皇。”

李希走后,皇帝的思绪冷静了,他又想巡街一事到底是不是李珏做的。按他对李珏的了解,他是不可能会做出此事的。

可他现在对盈缺十分信服,盈缺透露出来的消息,定是不会错的,且盈缺为了避嫌,都没有直接说出李珏的名字,此事便又有了可信度。

想了半晌,皇帝也没想出个所以然,便放弃了。

而李希将要接待大夏使臣的消息,不知怎的,就传开了。众人猜测纷纭,多的是猜太子是不是要被废了,而舒亲王李希将会是下一个太子……

流言愈传愈烈,而这次,皇帝却没有什么反应,一点要制止的意思都没有。

也许,他是想要让李珏吃点教训吧!

因为不日大夏就会有使臣来访,李珏就不便再禁足,皇帝就让他在使臣走之后再接着禁足,李珏也无异议。

李珏现在算是明白了,舒亲王应是早就知道大夏会来和亲的事,所以才闹出这么一档子事,就是为了阻止李珏去接待使臣,从而提升他自己的威望。

或许,舒亲王与大夏早就有了交易。

故此,李珏的心也安定了,舒亲王既然达到了目的,那便不会再出什么幺蛾子。只是,那盈缺,却是留不得了。

按皇帝现在对盈缺的态度,不管盈缺说的对不对,皇帝总会先入为主的相信她,如果真是这样,李珏的处境就危险了。

他容不得有这么一个不受掌控的因素出现,这会毁了他这么多年来的精心安排。

然,再想除掉盈缺,也须得有天下人信服的理由。李珏本可以直接暗杀她,可是钟离去了大夏襄阳城,至今都无消息,而他身边的人也都各司其职,脱不开身。

本来是可以叫傅离去的,但奈何李珏实在是舍不得。

盈缺虽没有

武功,但她会下药,这一点,舒亲王等人也从未瞒过他。况皇宫戒备森严,危险至极,让傅离去,李珏实在不放心。

所以,李珏只有静待时机,将盈缺一举拿下。

而说到钟离,倒也奇怪。从他出了后唐国界后,便再无消息传回。

钟离对李珏的忠心自是不用怀疑,所以不用担心他会投奔大夏。而他失去了踪迹,唯一的可能就是被大夏人发现,抓了去。

但李珏实在想不到谁会有那么大能耐抓住钟离。要知道,钟离在各方面都是十分出色的,莫说轻易发现不了他,就算是发现了,也鲜有对手。

或许,是后唐出了内鬼,与大夏沆瀣一气,使得钟离阴沟里翻船。

怪只怪襄阳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平日里守卫堪比皇城,而襄阳的人受大夏恩惠,不会与其他国家勾结,所有外来人员都会引起他们的敌视,故李珏无法轻易安插人进去,钟离的消息也就不得而知了。

这厢李珏担心着钟离,那边舒亲王也紧锣密鼓的筹备着迎接大夏使臣。

虽前些年打了一场不可谓不惨烈的大仗,但有些礼仍不可废。况两国相交、不斩来使,后唐不仅不能打杀他们,还有恭敬地对他们,不然传出去了,对后唐的名声有碍。

故,尽管后唐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不欢迎大夏,也必须得做出一副开心的样子,去迎接大夏使臣。

几日时间一闪而过,大夏使臣经过长途跋涉,也终是来到了长安。

这日,李希亲自带着人在长安城门外等候迎接。

有人说李希是放低了身段,辱了后唐的威名,哪有亲王亲自在城门口等使臣的?有人又说李希这是懂礼数,给了大夏面子,大夏便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总之,众说纷纭,谁也说服不了谁。

大夏仪仗

很快便出现在了长安百姓的视线里,大夏来访,自是很多人要来瞧热闹的。

……

“哎,那马车里坐的是什么人啊?这么华丽的马车,我这辈子还没见过几回呢!”

“嗨,真你就每见识了吧!咱后后唐的马车,多得是比那个好看的!瞧你那样子,真是给咱后唐丢了脸!”

……

“那前头骑马的,就是大夏的太子吧?长得还真是好看!”

“死丫头!说什么傻话呢?他哪有咱们太子好看?就连舒亲王的一根指头都比不上!”

……

众人议论纷纷,只要是有人夸了大夏的,马上就会被顶回来。

舒亲王等人听着这些言论,倒也不恼,市井百姓,总是那么喜欢乱嚼舌头根子。

大夏一行人愈来愈近,李希却也没有下马,拱手对大夏排头的那个男子说道:“大夏太子真是光彩照人啊!不知迷倒了多少小姑娘呢!”

大夏太子笑道:“舒亲王谬赞了,后唐的小姑娘也都很可爱,很讨人喜欢。”

李希被大夏太子轻飘飘的顶回来之后,也不气恼,笑得更加意味深长了:“太子此番前来,定是舟车劳顿,小王这就带各位去驿馆休息可好?”

此番话,明显的表示了后唐此刻不想见大夏,让大夏在驿馆候着,等待传召。

而听到此话,大夏太子还未说什么,就有人喝道:“放肆,我们太子千里迢迢从大夏来你这小小的后唐,你们怎敢如此轻待?还不快快迎我们进皇宫,好吃好喝的款待着?”

李希噗嗤一笑,竟也不在乎在大夏人面前失礼:“听这话,太子等人怕是饿极了,这么说来倒是小王的不是了。不过,我这小小后唐的皇上还未召见,各位怕是进不了宫的。不如,小王带各位去长安有名的酒楼先吃个便饭,然后再去驿馆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