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六十八章府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彪悍农女路子野!
“说了你也不懂,听我的就是了,不然下次我看见你和大弟动武切磋,我就,我就揍你儿子。”
大丫这话将郑刚给逗得大笑。
“哈哈哈,娘子好厉害,为夫下次再不敢了。”
说笑过后大丫问郑刚
“大弟这次去府城,可说了要你送他去?”
“这倒没说,不过我问他了,他说要自己去,就当历练了。”
“她个十岁的孩子自己走去府城?还历练呢,万一遇到拍花子的可咋办?
不行,我实在不放心,还是得去和爹娘说一声,赶明你送他过去吧!”
听媳妇儿这么说,郑刚只能点头,之前总觉得大丫是那种温柔如水的性子,如今成亲了才发现小媳妇儿也彪悍的一面,不但家里的账目都被她算的清清楚楚,(李家柒的教的乘法口诀和表格用起来。)
偶尔温柔如水,偶尔也会有些小脾气,反倒是让他更加爱的不行。
如今怀孕了,脾气倒是更大了些,和某个部位成正比。
“那行我明天去问问。”
别说大丫了,就是李家人也手不放心里李家柒一个人去府城,真应了那句话,万一遇到人贩子可咋整?
所以最后还是郑刚和李老三,还有二丫三丫,五丫六丫外加张树一起,沈风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已经被李家柒给送到了苏老夫子那里去读书了,至于束修就有李家来出。
倒是张树这小子是一点读书的天分都没有,如今也只能勉强记住三字经和百家姓,千字文这三本就不错了,临走前张嫂子和张根非要将他塞给李家柒当书童。
无法,李家柒如今是男子装扮在外走动,身边也是应该跟个男书童方便些。
便将张树给带上了,至于三丫和五丫,六丫,都是以帮着照顾李家柒的名头去的,二姐纯粹就是去送她外加进货的。
带着苏老夫子的推荐信,主要是不去府城读书的话,你考举人的时候就要麻烦一些,而且苏老夫子也怕她思维局限,无法做出好的文章,还是要多跟那些学子多交流才能有更多的灵感,写出更好的文章。
这古代的府学也是三月初开学,这里可是北方啊!三月初的天气可还冷的很,不过他们身上穿的都是用鸭绒做的羽绒服。
这羽绒服是个好东西,就是产量太少,自从上次让苏县令帮了一次忙,她让家里人做的羽绒服也送了苏县令两套,都是男装,包括苏涛那小子的。
那小子如今十七岁听说已经说好了亲事,至于女方是哪里的人她就不清楚了,也懒得问,反正她这个年纪还早着,倒是二姐和三姐,四姐的亲事让赵氏头发都愁秃了。
来了府城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住的地方,她可以住书院,可三丫他们不能住书院,而且,她也不打算住书院和那些小子们住一起。
找了住的地方后,第二天她就自己去了府学,原来府学里,书童小厮什么的是不让带着的,所以张树只能被留在他们租住的院子里。
小院儿不大,李家柒一个房间,三个姐姐一个房间,张树一个房间,外加一个做饭的地方正好。
站在府学门口,这里可不像小说写的,都是些年轻的公子们,看年纪,十八二十有之,三十来岁也有,至于四十往上,都特么快坐祖父的人了也好意思成年蹲在府学里么?
所以四十往上的都是夫子了,三十来岁的也不是很多,这府学有规定,只让人学上四年,四年后若是你还考不上举人,那么抱歉,不要浪费资源了好么?
苏涛那小子就在府学上了两年,今年第三年,他早就听父亲说李家柒那小子要来,果然,在府学门口看到了身上背着个双肩布包的小子。
十岁的小子个头虽然不算矮,可在这些二十来岁的青年中算是最矮的一个了。
真不想搭理他,无奈还是走过去打一声招呼
“李兄!”
“苏兄!好久不见个头又见长啊!”
苏涛心里翻个白眼儿,跳过这个话题问:
“你这是才来么?我带你去山长那里,然后分衣服和宿舍。”
“宿舍就不用了,我不打算住在这里,我这人不太喜欢跟别人住一个屋。”
苏涛脚步一顿,默默回头看她一眼,听说以前李家穷的时候,他们十个人都能挤在一张炕上,这会儿又不喜欢跟别人住在一个屋里了?
“随你,到时候你自己去跟山长说吧!”
“苏兄你年纪不大为何总板着一张脸?难道是我给你的压力太大了?没关系的,和那些人比起来你年纪还小,就算今年考不上,三年后也才二十,正是好好时候。”
苏涛:……自己果然最讨厌这小子了。
“你就这么有把握能过了府试?”
“当然啊!我是谁啊!前面就是山长住的地方了吧,你去吧,我自己过去就行,上课别晚了。”
“告辞!”
看着苏小少年离开,自己果然是个恶劣的大阿姨,看把小少年给气的。
去了山长的院子,这山长是个五十来岁的老者,干巴精瘦的那种,不过人却是挺精神的,默默看一眼老山长的头顶,发量不少,好吧有点跑偏。
将苏老夫子的介绍信递给山长,老者接过信,先没有看,而是打量一番面前的小少年,五官精致,就是感觉有些女气,不过也算好看了,就这么个小少年,竟然七岁就考上了秀才,今年还要下场,他怎么看都看不出来这少年有什么不同。
“这两年为何没有来府学啊?”
“回山长,小子自己在家自问学的差不多了,来府学就是走个过场。”
“嘶~好狂妄的口气!那老夫倒是要考考你。”
李家柒点头一笑,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老山长睥睨他一眼开口
“何为春秋?”
这可不是让她背诵春秋,一共三十多卷,她也不能在这里背,更不是问的春季和秋季,李家柒略微一思索就道: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读春秋,知春秋,知世事,便是春秋。这是学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