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开疆扩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皇帝过来聊聊!
朱棣:“那不可能,您特意将不得重新设立宰相写入了《皇明祖训》,我哪敢违背祖制啊!我早已立下了‘太祖成法,万年不变’的誓言,这点您尽管放心。”
朱元璋:“这还差不多!给你一百个胆子你也不敢!”
朱棣:“不过,整个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重任都压在您一个人的肩上,您不觉得累吗?”
朱元璋:“累!确实很累!我曾经在八天时间里,处理内外诸司1660件奏札,共计3291件事,老子眼睛也花了,脑仁都疼的不行!”
朱棣:“您要是不这么累,可能还能多活10年20年的,那样的话,该多好!”
朱元璋:“我要是多活10年,朱允炆都做稳当皇上了,还有你什么事!”
朱棣:“父皇,您看您这话说的,儿都不爱听。只要朱允炆得到您的真传,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我安安生生地做我的燕王也挺好的。”
朱元璋:“别给我扯远了!继续说内阁的事!”
朱棣:“我怕被繁重的政务给累死,而没有时间去考虑哪些国家大事。《皇明祖训》中虽然明确规定了不能重新设立宰相,但却没有明说不能找几个人来帮自己处理政务。所以,我就找了几个人当秘书、做顾问。”
朱元璋:“小子,你敢打擦边球?”
朱棣:“父皇,我也是没有办法啊。建文帝的班底不能用,我要培养我自己的人啊,不然我真的要累死!咱大明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大大增加,布政使司从11个增长到了13个,卫所数量从300多个增加到了600多个,真的忙不过来啊。”
朱元璋:“哦,我听明白了。你设立内阁,是在我废相及组建新行政班底的双重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朱棣:“是的,父皇。”
朱元璋:“那你不怕他们后来又发展成为宰相?”
朱棣:“那我还是对内阁制度进行设计了的。为了防止这些人的势力过大,他们的官职只设在了五品官员,远远的低于侍郎、尚书这些中央的官员。他们就是当个秘书,提点建议、送个文件什么的,没有实权。”
朱元璋:“哦,那我就放心了。你说的东厂又是个什么玩意?和我设立的锦衣卫什么关系?”
朱棣:“是我大明朝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东厂的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
朱元璋:“看来你比我还狠,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东厂的厂主是什么人?你的亲信?”
朱棣:“这....”
莫凡:“还是我来说吧。这东厂的设立直接背景就是靖难之役。当时朱棣推翻了建文帝政权,在南京自行登基,当时社会上对永乐政权的合法性异议纷起。他觉得设在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于是决定建立一个新的机构。”
朱元璋:“宫外不方便?宫内有人?莫非是宦官?”
朱棣:“嗯。当时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时出现,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对我这个新政权并不十分支持。而我亦对朝廷大臣多不信任。在我心目中,还是觉得宦官比较可靠,而且他们身处皇宫,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
朱元璋:“什么?你敢重用宦官?你敢违背我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禁令?!”
朱棣:“父皇,您别生气啊!当初,我也是没有人用啊。再说,宦官乱不乱政,还是看皇帝有没有权力,你把他控制住、利用好就是了!”
朱元璋:“儿啊,东汉怎么亡的?外戚、宦官轮流干政啊!你怎么不吸取教训呢!”
朱棣:“这...”
莫凡:“还是我来解释吧。东厂建立初期客观上有反腐败的效果,极大的加强了皇权。这没有错。太祖,东厂为宦官专权提供了条件,但在你们明朝,宦官只是皇帝权力的延伸,后来也没有作太大的乱子,当然后遗症肯定有,我们到时候再说。”
朱棣:“就是就是!一件事情都是有利有弊嘛。我接着说啊,军事上我是南征北战,一刻都没闲着,死都死在了班师回朝的路上!”
朱元璋:“哦。这一点我倒是不质疑你的能力,当初我封你们四个儿子镇守长安、太原等地时,就把你放在了北平,攻打北元也都是从你那儿集合部队。你打仗不含糊,这点像你爹我。”
朱棣:“父皇,您终于夸了我一回!我小心脏扑通扑通的。想当年,我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使司和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咱大明的疆土得到了空前的有效拓展。”
朱元璋:“是吗?这事干得漂亮!我大明就要干这样的大事!比那个弱鸡的宋朝要强很多啊!咱也不跟那杀人如麻的铁木真或忽必烈比,他们只会走到哪儿杀到哪儿,简直就是盲流...”
朱棣:“我们把盲流的后代打得落荒而逃!我在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亲率五十万大军深入漠北,亲征鞑靼;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二月,再度出塞,亲征瓦剌;之后又三次率师出征漠北...我要把他们打残!”
朱元璋:“嗯。这点我给你点赞!不过,你这么整,是不是有点穷兵黩武?你也要软硬都抓啊,文化上你也要活跃起来。”
朱棣:“父皇,我这事也办了。永乐元年,我就命翰林广采天下书籍,分类编辑成书,后又命姚广孝等人重修,自有书契以来,凡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各书无不包罗。永乐五年(1407年),书成,我赐名《永乐大典》。”
莫凡:“朱棣文治武功兼修。这个《永乐大典》是一部规模空前的大型类书,全书22937卷,其中仅目录就有16卷,共11095册,总计约370000000字。自先秦至明初,所引书7000-8000种之多,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极为珍贵。”
朱元璋:“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利国利民利后代!”
朱棣:“我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和对南海地区的经营,使得万朝来贺!”
朱元璋:“怎么听着有点大唐的感觉?!”
莫凡:“这个郑和也是个太监...”
朱元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