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将军总是被撩 > 16.往事

16.往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将军总是被撩!

林老头不放心沈奕瑾,说什么都不肯回家,硬是留下来吃了午饭,又准备待到晚上吃晚饭。

林言虽然很是无奈,但他也担心沈奕瑾,便也没有反对,他跟交代了一些事情后,便拿着药篓,先回了家。

林老头一直跟在沈奕瑾身边溜达,沈奕瑾走到哪,他就跟到哪,把沈奕瑾给烦的,但又不能说他,因为林老头的心情很不好,要是说了他,是要真生自己气的,到时候又要哄。

沈奕瑾不想惹他生气,也不想哄他。

这么一直到了傍晚。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沈奕瑾放下手里的书,起身去了厨房,这回林老头倒是没有再跟过去,而是和施南钺一起。

沈奕瑾离开后,施南钺便主动告诉林老头,他已经把自己的身份告诉了沈奕瑾。

林老头闻言,点了下头,道:“这样也好,那孩子很是聪明,即便你不告诉他,他也会自己发现的。”

施南钺忆起上午的事,微微颔首道:“沈兄弟确实不同常人,比常人敏锐了不少。”

林老头眯着眼叹息了一声,感慨道:“沈奕瑾自小听觉便比常人灵敏不少,再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得见,而且那孩子也是真的聪明,一本书翻个几遍,便能背下来,如今这样,是真的可惜了。”

沈奕瑾给施南钺太多惊奇,所以他对沈奕瑾很是好奇,但他先前问的时候,沈奕瑾表示出了抗拒,他便也不再问了,如今听林老头提起,便问他道:“林大夫,您知道沈兄弟为何不再参加科考了吗?以他的学识,纵然无法再乡试中拿到魁首,但考中举人,该是没问题的。”

林老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你若是想知道,可以自己去问他。”

施南钺也不隐瞒,直言道:“我其实问过了,但沈兄弟并没有告诉我,而之前有一日,我和沈兄弟在谈话时,发现他还是想做官的。”

闻言,林老头摇了摇头,又叹了一声气,他道:“这其实也不是秘密,只是此事对沈奕瑾而言,是很大的打击,他不愿再提起罢了。”

那件事情,桃源村里的人都知道,只是沈奕瑾自己不愿再提,再加上事情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也就渐渐没人再提起了。

林老头给自己倒了杯茶,盯着茶盏上升起的白雾看了一会,缓缓开口说道:“这件事,是要从七年前说起的……”

七年前,也是和现今一样的冬日。

那年,北面的突厥联合辽国一起进犯中原,联军兵马多达五十万,一时之间,边城硝烟四起,而领军的将领因固执己见不听副将劝告,七十万的兵马折损近半,最后不得不从边城一路退到了几百里以外的江城驻扎营地。

因为战事告急,朝廷四处征兵,凡是家中有青壮男子的,都被征了去,沈奕瑾由于考中了秀才,可免除徭役,但沈奕瑾的父亲不行,便被征了去。

由于战事吃紧,征来的新兵还未来得及训练便直接出发去了战场,那年的冬季特别寒冷,很多人受不住寒冷和疾苦,在路上就病死了,沈奕瑾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

消息传至家中时,沈奕瑾的母亲王氏正在河边洗衣,她听了这个噩耗,整个人站都站不住了,再加上当时苗兰也在她身边,明面上听着是在安慰,但语气却是阴阳怪气的冷嘲热讽,尽是幸灾乐祸。

王氏听着苗兰的话,顿时心口一痛,眼前一黑直接栽进了河里,冬日的河水冰凉无比,尽管她很快就被救上来了,但还是发起了高烧。

那时又恰巧林老头和林言去了北方,给一个染上瘟疫的村子治病,一时半会回不来,王氏本就因为丈夫的惨死而忧伤不已,又加上掉进水了染上了风寒,二者相结合,完全击垮了她,高烧几日不退,整日迷迷糊糊的,纵然找了大夫用了药,但却没有起一点作用。

王氏虽然苦苦熬了数十日,但最后到底还是撑不住,追着沈奕瑾的父亲去了。

沈奕瑾在短短几日,连着失去了父亲和母亲,打击太大,他那时候还什么都不懂,以为沈鸿志和苗兰见他失去爹娘,心疼他,是真想帮他,就轻信了他们,可是丧礼过后,他们却拿走了他家里所有的银子和值钱的家当,并且在沈奕瑾好不容易熬过了痛苦,又跑到衙门告状,在知府面前痛斥他不孝,不给王氏看病,才害的王氏病死。

那时,已经是又过了八个月,正值秋闱。

沈奕瑾一直记得爹娘在世时始终盼着他能考上举人,光宗耀祖,因此尽管这几个月他过得极为痛苦,这一次的乡试,他是想去的。

他想让爹娘在九泉之下能够安心。

可是因为苗兰的诬告,害他失去了乡试的机会。

百行孝为先,燕朝最重孝道,先帝甚至将孝道写进了律法,律法写明:凡学子在参加考试前,都应严查是否对父母尽了孝,不孝者,不允参考;凡是秀才、举人、进士,若有得此功名却不孝者,也应夺去名号,并发配徭役;凡朝中官员有不孝者,当立即罢免其职位,且终身不允再入仕途,以此警惕世人。

接到沈鸿志和苗兰的状告,知府并未去查证,偏听偏信,便要夺去沈奕瑾的秀才之名,又要将他贬去做苦力,沈奕瑾虽有辩解,但知府根本不听他的话,认定了他真是不孝之人,对他十分厌恶,若非最后关头,沈奕瑾的恩师及时站了出来,以举人的身份替沈奕瑾做了担保,恐怕沈奕瑾早已经没了秀才的身份。

但即便保住了秀才之名,知府也要求沈奕瑾要守丧满三年方能继续参考,那一年的乡试,沈奕瑾到底是没有去成。

至此,都还不是令沈奕瑾彻底对官场失望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三年后的乡试。

那一年的乡试,沈奕瑾去了,也考得极好。

但在出名次之前,知府邀请了包括沈奕瑾在内的六名考生过府做客,其中有三人是乡绅之子,家里小有钱财,另外两名,则和沈奕瑾一样,是学问出众的寒门学子。

宴席上,知府微笑着,向沈奕瑾他们三人隐晦的提出了需要给他送礼,这样才能拿到好的名次,否则只会白白给他人做了嫁衣,自己却名落孙山。

沈奕瑾年轻气盛,不屑如此行径,他们三人之中,唯有他一人坚持没有给知府送礼,但也只有他,名落孙山,没有考上举人。

而那日同他一起去的另外三名乡绅之子,名字皆在榜上,其中一人,还是解元,然而那人,却只是个学问普通,只会吃喝玩乐、不学无术的公子哥。

沈奕瑾心里苦闷,在酒楼喝起了闷酒,却恰巧遇上了那个得了解元的乡绅之子,当时他已经喝得烂醉,糊里糊涂的,在看到沈奕瑾时,便跑了过来,先是出言讽刺了他一番,之后又口无遮拦的,将自己与知府的勾当,全部说了出来。

原来,他给知府塞了十万两银子,想要拿个名次,而知府嫌弃沈奕瑾不识抬举,又记得三年前沈奕瑾被指不孝,二者相合,让他更为不喜,便所幸将沈奕瑾的试卷,换给了这名乡绅之子。

沈奕瑾得知此事后,曾经尝试过要状告知府收受贿赂,罔顾法纪,但江南官场,官官相护,他人微言轻,根本毫无用处,甚至险些被害,而那知府却又高升了,被调回了京城。

因为如此,沈奕瑾才真对官场彻底失望了,从此再不参加科考。

饮了一口茶水,林老头抬手抚了抚自己下颚的长须,叹着气道:“沈奕瑾这孩子是固执的,一旦是认定了的事,便不会再更改了,尽管他心里还是想做官的,但倘若杭州知府还在,江南官场仍是污浊不堪,朝廷也毫无作为,恐怕是不会再生出科考的心了。”

施南钺是个武将,但对此亦是深恶痛绝,他听完话,便皱紧眉头,沉默了下来。

他最初领旨来到江南时,还不懂得陛下为何会唯独对江南这处的山贼如此上心,还赐给了他一柄宝剑,让他遇到问题,可以先斩后奏,无需顾虑任何,如今想来,除山贼并非是主要的,来到江南,肃清江南官场,才是陛下让他此行的目的。

如此的话,沈奕瑾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证人,他的存在,威胁到了许多官员。

思及此,施南钺抬头看向林老头,神情严肃道:“林大夫,若我料想的不错,沈兄弟只怕是真有危险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