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影怜云鹤 > 第38章 第三十九章.以命抵命

第38章 第三十九章.以命抵命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影怜云鹤!

晨曦将至,整个内阁尚且灰蒙蒙的,我卧与榻上,躁动不安,迷迷糊糊间发了噩梦。

梦见身处一个可摘星揽月的高楼,凭栏而望,边上还有无尽的栏杆,蜿蜒曲折。但空无一人。

我突然想起,我是来这里寻人的。左顾右盼,远远地看见了一个人影。瘦骨嶙峋,一袭玄色深衣,男女莫辨。

我立马上去追逐,栏杆旁的空地并不宽敞,而且栏杆低矮。快步追逐间,一个局促的拐弯,我留意到时,身子已经到了栏杆之外。

底下是万丈深渊。眨眼便可以粉身碎骨。

我惊醒。抱紧了熟睡的容云鹤。动作弄醒了他,他迷迷糊糊,也抱住了我。

我难以安眠,回想起香囊和秦佳音之事。

若是她毫无关系,她的婢女为何在深夜,鬼鬼祟祟到了锦鲤池,为何得知婢女擅自出门后,要勃然大怒。

我认定,白伶仃肯定又做了什么害人的事,秦氏也难逃关系。

我想起夏吟盈的死,全赖白伶仃一手谋划。夏吟盈家世显赫,位至嫡后,她不过市井小民,贱命一条,杀人犯法,她本就该以命抵命。

何况还是一尸两命?我既然不如她神机妙算,那就先下手为强。

一勺子砒霜,一了百了。

怎能怪我狠心?

一上午,我都在想这些事。心绪杂乱,但恨意在我胸中横冲直撞。

午膳后,我将孟安云叫来。

“你的手段,向来滴水不漏,我是极为放心的”我已被恨意侵蚀得不知道该如何言语。

“白氏居心叵测,本宫容不下她了,若是今日在不动手,怕是他日,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拔下发上,中空的祥云发簪,递与那人。

孟安云似是有所领悟,接过发簪,俯身行礼,“嫔妾万死不辞”

“我再也受不了这种被人蒙在鼓里的感觉了,我不知道哪天事情就会爆发出来,就像夏吟盈一样,不可挽回,人死不能复生,那种感觉,我再也不想经历第二遍了,安云,你明白吗?”

孟安云上前给我倒了杯热茶,放入我的手中,温热传入我的掌心,“安云都明白,娘娘放心”我点点头。

白氏这几日难得欢喜,楣荣开始会走一小步,眼看着便越走越远。如今已可以在寝殿内,转上一大圈,白氏看着楣荣蹒跚学步的模样,笑意填满了弯弯的眼睛。

那日胡莞颜所说的,不过是奉承的话,楣荣天资聪颖,令白氏喜不自胜,于是心生幻想,胡莞颜几句恭维,白氏也顺水推舟,两人一唱一和,便成了那一日顾影怜听到的言语。

至于秦氏,不过是因为身边婢女私藏了香囊,不舍得丢弃。又偏偏被杓鹤拾到。

那日虽早早歇下,但心事甚重,辗转反侧,夜深人静,便听到了那婢女的动静,得知她深夜出门,自然觉得她不守规矩,所以才勃然大怒。

而顾影怜,也只是忧思过度,宫中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时日久了,稍有不对的地方,便就杯弓蛇影。

从白氏决定对夏吟盈出手的那一瞬,两人之间脆薄如纸的友情,便是彻底烟消云散。

是偶然,更是必然。

楣荣玩闹够了,在木制摇床里沉沉睡去。白氏心情大好,忆起顾影怜之事,顾影怜又不曾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觉得确实不应该对她那样的态度。心生愧疚。

于是寻来些布料针线,亲自动手做了个布偶娃娃,杓鹤是男孩,所以是素色的布料,并无花纹,样式也简单。

白氏心灵手巧,善于手工,做完一个娃娃,不过才刚过未时,楣荣仍旧沉睡,肉嘟嘟的小脸睡着的模样可爱极了。

索性换了衣裳,去关雎宫,去找顾影怜,把事情说清楚。

顾影怜懒懒地,俯身靠在窗下的青玉案前。

我听蓝玉说,白嫔来了时,心里便慌得不行,坐立难安,想避她于千里之外。蓝玉要我镇静,看看白嫔过来,到底所为何事。

我内心波动巨大,面色应该有些古怪。

白嫔看着顾影怜,总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对劲。从袖间拿出布偶娃娃,放轻脚步上前。

“拜见璟妃娘娘”将那个娃娃递到我面前,“嫔妾想了好久,是嫔妾错了,是嫔妾该死,嫔妾..不该将怨恨转到娘娘身上”

似是极尽体贴,满面温柔之色。像极了许多年前,除夕宫宴上的模样。

我低头看了眼那娃娃,虽用墨笔涂画了嘴眼,样式也可爱简单,但毫无生命,又是惨白的颜色,令人看着便觉得,不是给活人的东西。

我勉强点点头,“我不怪你,我替杓鹤收下了”抬手将那娃娃拿了过来。

白氏得到回应,心情愈发畅快,莞尔一笑,“嫔妾先告退了”

我望着那人离去的背影,恍惚间觉得,她是地狱里爬出来的鬼魅,生前受尽苦楚,死后怨念难解,所以来找我索命。

我不敢再看那娃娃,虽如烫手山芋一般,也不敢随意乱扔,于是在开衣柜,将娃娃压在了最底下。

白氏迈着轻快的步子回宫。想着楣荣此时应该饿了,但乳母便在一旁随时待命,倒也不愁。

孟氏安排的人日日紧盯着白氏的动静,终于盼得白氏出门去。

便把乳母支开,蹑手蹑脚到了楣荣面前,一勺子砒霜,直接塞入楣荣的嘴里。生怕难以下咽,又给楣荣灌了些茶。

白氏在关雎宫却没待多久,怕是回来时,还来不及让楣荣死透。

皇宫前后纵横数百里,消息不便通传。

所幸下手后,便赶快去告知了孟安云。

孟安云心血来潮,想去看看白氏得知此事,会是何种神色。于是出门,假装探望楣荣,往白氏宫里去了。

正好路遇白氏。

孟安云虽看着风平浪静,但在白氏宫门前不期而遇,白氏主动和孟氏搭话。

于是两人攀谈了起来,孟安云心里有些踟蹰,故意拖延脚步,不敢上前。两人便站在宫门口,东拉西扯,闲话家常。

拖延了时间。

忽然宫内有人发出一声尖叫,引起众人一阵骚动,齐齐往楣荣的房里去。惊动了白氏。生怕是楣荣出事,立马丢下孟安云,进去看看发生了何事。

孟安云目的达成,却丝毫没有轻松快乐的感觉。反而隐隐有些负罪感。浑身轻飘飘的仿佛身处云端,面无表情地跟着白氏进去了。

楣荣死相颇惨,七窍流血,面色乌青,没多久前,还是一个温软可爱的孩童。如今人人见之,皆捂嘴惊呼,仿佛已成了一个鬼魅般吓人。

白氏先是嚎啕不止,然后不顾仪态,开始发疯,毫无理智地抓着殿中的每一个人问,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

众人一片凄然,也不停地呜咽。

不知何时,外头开始下雪,从天而降洋洋洒洒的白色雪花,自由自在地漫天飞舞。

仿佛此举罪孽深重,已经被老天所探知,铺天盖地的白色,是在为那个无辜的孩子送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