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共筑未来 > 第22章 俄罗斯歌剧

第22章 俄罗斯歌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共筑未来!

第二天晚上,苏晓宇又带大家去观看俄罗斯歌剧,提到歌剧,曲丽华就会想到世界十大歌剧,《浮士德》、《乡村骑士》、《卡门》、《图兰朵》、《阿依达》、《茶花女》、《弄臣》、《托斯卡》、《奥赛罗》、《蝴蝶夫人》和《艺术家的生涯》。

有些排名也将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莫扎特的《魔笛》、《费加罗的婚礼》排在十大歌剧当中。

这些歌剧的经典都无法超越,世界十个歌剧随便挑出一部,都是艺术瑰宝,特别是欧式唱腔高音难度极高,需要演唱者有熟练的技巧和巧妙的表达方式,这需要经过多年的训练。

在国内,曲丽华也跟着朋友去听过几次歌剧,印象很深刻,尤其佩服那些高八度的男女歌剧演唱家的深厚功力,高音非常嘹亮,可以把音调拖长,尤其唱咏叹调的时候,特别考验演唱家的功力,需要很大的肺扩量,把高音推向高潮,声音响亮,可以唱得很长,没有经验训练的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这需要天赋,也需要后期的训练。

“苏老师,我之前在国内也就和朋友听了几场歌剧,对歌剧不太了解,我只知道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比较出名,俄国的歌剧发展史,我还真不太了解,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苏晓宇点头,“俄罗斯歌剧的萌芽相对于西欧主要音乐国家,俄罗斯专业音乐艺术的历程起步是较晚的,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开展以后,17世纪末、18世纪初彼得大帝的改革揭开了俄国西方化和近代化的序幕,俄国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是对西欧的模仿和复制,而没有自己独立的创造。”

“由于彼得大帝时期的励精图治,努力向西方学习,17世纪以后的俄国,逐渐形成了系统,接受西方教育、具有很高文化和艺术修养的贵族知识分子阶层。但这时的俄罗斯音乐的主流却是各种外来音乐文化,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艺术音乐还未产生。”

“音乐文化其实是和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当时的社会背景、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上层的贵族需要娱乐,喜欢听歌剧,就会请有才艺的作曲家来专门谱写歌剧的配乐,民间也需要娱乐,民间自发组织的音乐聚会也会发展保留下来。”

“长期以来丰厚的民间音乐的积淀与滋养,积累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出现代表音乐家,有一些有天赋的音乐家不甘愿平庸,在音乐上有所追求,不断的探索,攀登艺术高峰,就会创作歌剧脚本并为之配乐。”

夏羽翔团长说:“小曲这一代人是年轻的90后,你们对歌剧肯定不太熟悉,你们这个年龄都喜欢听流行音乐,喜欢摇滚,喜欢朋克那种夸张的重金属,带着极快的节奏,听着很有动感,又令年轻人激情飞扬。”

曲丽华笑了,“是的,夏团长还挺了解我们年轻人的,我父母那一代人比较喜欢苏联歌曲,也喜欢听歌剧、喜欢听我们的国粹京剧、越剧、黄梅戏这些剧种。”

孟文杰说:“我也和小曲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我爸妈一开收音机,我听戏曲,就觉得烦,觉得古代人唱戏拖腔拿调,说一句话也要哼半天,实在太慢了,没那个耐心听下去,欣赏不来。”

夏羽翔团长笑了,“那你是个急性子,听歌剧、听戏曲,不能着急,歌剧有西方交响乐作恢宏的音乐背景,戏剧张弛有度,剧情设计跌宕起伏,那些作品都是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比较多,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态和人们的生活情况,很写实,很受欢迎,之所以能流传下来,说明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小曲、小孟,你们还年轻,你们要多学习,我们出国考察去沿线国家实地考察,就是为了拓宽年轻人的眼界,不断的扩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学到的知识就是你的真本事,积累起来,以后你们成家立业,有了孩子之后,教育孩子,也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的,要不然以后孩子问你们,一问三不知,孩子都会很失望的。”

孟文杰有点不好意思,“夏团长,您批评得对,我下班回家平时只是喜欢听流行音乐,对歌剧和戏曲不太感兴趣,今天听您这样一说,我也觉得应该扩宽一下我的知识面,听苏老师给我们讲一讲,让我大开眼界,我是应该虚心向苏老师多多学习。”

苏晓宇笑了,“我也是被安排到俄罗斯工作,才慢慢学习的,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俄国歌剧的发展,俄罗斯音乐家在19世纪异军突起,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成为当之无愧的欧洲音乐大国,在这些成就中,俄罗斯歌剧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和民族性的伟大经典。”

“我觉得他们歌剧的发展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中国也有戏曲,提到这些耳熟能详的戏曲,印象深刻,它们是我们文化艺术的瑰宝,父母那一代人很喜欢听,年轻人感兴趣的并不多,有些剧种要失传了,也觉得挺遗憾的,如何把传统戏曲继承下去,有传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保留我们的文化艺术,这是值得深思的。”

“说到俄国的歌剧特色,得要从它的历史讲起,俄国歌剧先是受意大利歌剧的影响,后又受法国歌剧的影响,18世纪晚期,法国歌剧又取代意大利歌剧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歌剧舞台上风靡一时。”

“由于贵族阶级都能听说法语,以典雅、细腻见长的法国歌剧比意大利歌剧更受到一般观众的推崇。外国歌剧的输入提高了俄国观众的欣赏水平,也促使一些贵族音乐爱好者有意识地学习西欧作曲技巧,尝试进行俄语歌剧的创作,使俄国音乐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

“格林卡,俄罗斯作曲家,民族乐派。1804年生于斯摩棱斯克之诺沃巴斯科伊,后周游西欧,遍历米兰、罗马、那不勒斯、维也纳和柏林等艺术名都。”

“在意大利,他细心观摩了贝利尼和多尼采蒂的代表作,结识了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意大利歌剧作曲家贝里尼、浪漫主义歌剧巨匠唐尼采蒂,因此这期间他的作品如室内乐《悲怆三重奏》、《降E大调六重奏》、浪漫曲《威尼斯之夜》、《胜利者》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激情、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生活感受。”

“同时他对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萌生了写歌剧的想法,虽然意大利歌剧中旋律因素多彩多姿,令人赞叹,对浪漫主义音乐观念有了很深的感悟。意大利歌剧的悠久传统和现实成就并未使他盲目崇拜,而是决心要创造出从题材和音乐上都是民族的,真正的俄罗斯歌剧。”

“为此,他在德国潜心钻研了作曲技法,并创作了一些习作,为他后来的伟大创造积淀了基础。1834年返国后,格林卡积极投身于歌剧创作。先后创作了《伊凡·苏萨宁》、《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等作品。”

格林卡第一部歌剧的成功为俄罗斯音乐艺术开启了崭新的经典时代,不仅在俄罗斯获得应有的评价,外国评论家也给予很高评价,法国的一位评论家写道:“这不仅仅是部歌剧,而是一部民族史诗。”

“格林卡的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一部气势磅礴的作品,于1842年首演于圣彼得堡大剧院,取得巨大的成功,后又有其他音乐家,达尔戈梅日斯基完成了以普希金同名诗剧为题材的歌剧《水仙女》,他们对俄国的歌剧发展有巨大的贡献。”

“不幸的是格林卡之后婚姻失败和妻子离婚,生活陷入孤独中,他远离亲朋,蛰居了两年后,格林卡先后在法国和西班牙游学,记录下民间歌手和吉他手演奏的西班牙旋律,观察了西班牙的民间音乐,这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创作了两部着名的交响序曲:《阿拉·霍塔》、《回忆马德里的夏夜》,四年的欧洲之行终于使这位俄罗斯音乐大师享誉欧陆,名闻遐迩。”

“格林卡不仅是俄罗斯的乐坛巨擘,而且也是世界乐坛上不朽的音乐大师,之所以能有如此殊荣是因为他热爱人民,深刻理解人民性,尊奉人民性为自己的创作原则,格林卡认为人民性就是普希金所说的,反映人民的性格、世界观、思想方式以及他们的情感。”

“他自己曾说,让我每时每刻都和人民在一起,我要和人民同甘苦,共欢乐,作曲家在民间歌曲的启迪下,谱写成的描绘民间习俗、反映其思想感情的代表作。”

“从这些音乐家的个人经历来看,都有共同点,他们志存高远,立足于人民,取材民间,他们自己的个人经历又跌宕起伏,人生遭遇各种挫折和困难,生活有的时候困苦,精神上也烦闷。”

“他们在艺术上有高远的追求,让他们熬了过来,度过生活的苦难,更加接地气,与民众站在一起,把深厚的情感融入音乐创作之后,所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阅历,创作出来的作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巨大共鸣,让他们成名,成为艺术大师,被后人颂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