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元芳得道多助,武后失道寡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从李元芳开始!
紫微宫。
长生院。
武后搬来洛阳后,就搬入此处居住。
对于洛阳奢华的建筑风格,武后一向是很喜欢的,她最认同的或许就是杨广在建筑方面的观念,只是李弘继位后,没有大兴土木,让她颇为遗憾。
目前的国库情况,并不是历史上高宗后期的枯竭,毕竟自从大非川之战惨败后,大唐并没有接连败于吐蕃手中,反倒取得了不小的胜利。
如此一来,西域商路畅通,各国见风使舵,进贡得十分勤快,吐谷浑复国后,大量的牲畜牛羊输入陇右,再加上李弘与民休戚,没什么大动作,国库积累充盈,武后就提议应该营建一座万象神宫,以彰显皇权威仪。
万象神宫,是明堂的又一名称,营建之初的想法是圣人用于布政、祭祀的重要礼制建筑,倒不是说毫无意义,但李弘参考了群臣的意见后,觉得如今不是时候,否决了此议。
武后挺失望的。
当然,建造终究是爱好,她目前关注的,仍旧是朝堂的局势。
近来江南之地盗匪横行,让各州官府都无法遏制,民间又乱象横生,虽然没有到达直接起兵造反的地步,但也谈不上稳定了。
朝中自然要派出官员平此乱象,包括五位宰相在内,都做出了推荐的人选。
武后关心的却是另有其人,此时她放下誊抄的案录,朝着蔡太监颔首:“你做的不错,狄怀英的历练,收录得很齐全,连他在内卫所查的案子都没有遗漏。”
蔡太监喜滋滋地道:“能为太后分忧,是奴的大幸!”
武后又问:“如今朝中百官,对于李元芳举荐狄怀英为江南巡抚使,态度如何?”
蔡太监道:“大多都不看好,那位狄寺丞断案有能耐,但现在的江南乱局,岂是区区一位大理寺丞能够梳理?更何况还要与梅花内卫合作,群臣对于梅花内卫都不喜呢!”
武后不置可否,继续问道:“反对激烈的有哪几位?”
蔡太监道:“反对激烈的倒也不多,毕竟那李元芳凶悍……呃,不过奴听说,来侍郎在尚书省直接嗤笑狄怀英不知所谓,这等事情都敢出头……”
他知道太后的喜恶,觉得刚刚长了对方的士气,赶忙补充了一句:“李元芳此次是出了昏招,不知多少人等着看其笑话,等江南事败,奴必第一时间禀告太后。”
话音落下,却没有期待的赞许,反倒迎来武后冰冷的俯视:“就因为痛恨李元芳,就期盼他事事失败?本宫这些日子也教了你不少,你还是这般眼界?”
蔡太监大惊失色,赶忙跪下,冷汗涔涔地道:“太后恕罪!太后恕罪!”
武后重新拿起案录,再翻看了一遍,目光微微闪动:“李元芳骨子里傲气得很,居然敢给亲信铺宰相之路,本宫倒是希望他举荐的这位狄怀英,真的能平江南之乱……”
蔡太监整个人都是懵的,旁边垂首静立的高太监则想了想道:“太后之意,是来侍郎?”
武后露出几分赞许之色:“不错,这位狄怀英若真是无能之辈,那李元芳举荐人才失当,顶多是威名略损,于他而言又算得了什么?但若是狄怀英真的能平江南之乱,那来恒可就颜面扫地了!”
高太监一听武后指名道姓的称呼,就知道她对于来恒甚是瞧不上眼,甚至还不如那六品的大理寺丞。
但接下来武后却吩咐道:“你们从现在开始,就与来恒身边的人接触,务必在江南之乱有个结果之前,与他取得私下的联系,明白吗?”
蔡太监连连叩首:“是!奴一定办好!”
武后如今培养的内侍,可远远不止他们两位,他如果办不好差事,那就再无翻身的可能了。
武后欣赏蔡太监的狠劲和忠诚,却知道此人只是做些小事,看向高太监,倒是耐心嘱咐道:“征西军队即将班师回朝,丘英也在其中,你之前为他疗伤,好好与之接触,本宫需要他这位资历最老的内卫阁领支持。”
高太监迟疑着道:“可之前李阁领已经识破……丘阁领在凉州贾贼一案中的作用,奴怕他早有防备。”
武后冷笑:“李元芳当然早有防备,但他是丘英一手带出来的,两人的感情不同,你以为他就不会徇私?他若真的刚正不阿,早就将丘英抓入内狱审讯了,还用等现在?”
高太监唯有领命:“奴明白了!”
武后摆了摆手:“退下吧!”
高太监和蔡太监退下,然后与另外两位走入殿内的太监擦身而过。
蔡太监与他们的视线碰撞,满是竞争与警惕,刚刚出殿,就快步离去。
危机感满满之下,干劲愈发充足,全力完成太后交托的任务。
高太监则不急不忙,停在殿外,运转体内的光明劲,隐约听到殿内交谈的几个关键词,涉及到的都是圣人新设立的部门漕司。
他的头低垂着,目光闪烁片刻,也转身离去。
殿内的武后召集了足足十批内侍后,身边堆起了高高的一摞文书。
宫内识字的内侍不少,只是字迹不免各有特色,看起来很累,但武后毫不嫌弃地一份份认真看完,对于朝堂局势立刻有了深入的了解。
以前没有发现,这些内侍的能耐相当可以,宫内上下的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
李弘不软禁她的选择固然高明,但就算没了命妇,她依旧有法子影响朝局。
一想到命妇,武后的心口就是一痛。
经历了武氏子那事后,命妇们起初在长安还能表面上应付一下,到了洛阳后连表面功夫都不做了,近来入宫也挺勤快,但都是去皇后宫中,探望皇后和皇子,她这里则门可罗雀。
她十几年的心血,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威望,就因为这一个契机,在短短半年内丧失殆尽。
毕竟那件事的真相大家都心知肚明,谁愿意冒着声名受损的凶险,来接近一个明显被圣人所不喜的太后呢?
好死不死的,正在怒火充盈之际,宫婢前来禀告:“周国公入宫问安。”
武后咬了咬牙:“又来了?圣人,伱好狠的心呐!”
她真心实意地希望武氏子弟留在长安,但李弘生怕这些人留在那里为非作歹,将他们带来了洛阳,还让武承嗣每日入宫请安。
此时见到武承嗣那猥琐的身影走了进来,武后双目微合,默默念经:“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她要保重好身体,千万不能气,千万不能气。
武承嗣近前,跪地请安,姿态恭敬:“臣向太后请安,愿太后身体安康,福寿绵长。”
武后轻轻嗯了一声,就像是面对一个内侍:“起来吧……无事退下……”
武承嗣松了口气,觉得自从来到洛阳后,这位姑母对自己和颜悦色了许多。
既然如此,他酝酿了许久,自以为得体上进的说辞终于能够出口:“禀太后,武懿宗那贼子欲对命妇所行不轨,是其一人所为,我等还想再入内文学馆学习,为太后分忧……啊!!”
这句话杀伤性太强,佛经也无法阻止武后破防,额头青筋暴起,抄起手边的瓶子,狠狠砸了下去:
“滚!!给本宫滚!!”
……
与此同时。
李府之中。
李彦看着书信,有些动容,因为上面详细写着武后近来的动向与谋划。
他起身一礼:“多谢徐内官冒着巨大风险,前来送信,你们的情谊,我铭记于心。”
这位徐内官,正是高太监麾下的三名内侍之一,赶忙还礼道:“奴等愿意相助,是昔日一路跟随李阁领回长安的,所见所感,当时关内大灾,唯有李阁领肯冒杀身之祸,为小民说话,奴等一直记在心里……”
李彦微微点头,又有些歉然地道:“你们现在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在帮我,如果被太后发现,后宫的事情我无法及时干涉,只能去托请皇后,或许就来不及了……而且我必须如实相告,内侍的地位,我也难以改变。”
这些被送入宫中阉割的,大部分都是穷苦人家的可怜孩子,他抱有同情,却很清楚,太监这个群体是不能起来的。
或许里面也能偶尔出几位好太监,但这是一个必然扭曲的群体,于国于民都毫无益处,甚至也不是皇权的必然延伸,只是一种不计后果的捷径罢了。
所以李彦直接把丑话说在前面,毕竟他本身有底气,哪怕没有内侍相助,也能对付武后。
徐太监闻言眼神一黯,却也做好了心理准备:“李阁领实话实说,是自始至终都把我们当人看,奴等身体残缺,能为李阁领效力,已是心甘情愿,愿意冒此风险!”
“多谢!若是被武后察觉,一定要速速通知我,我一定尽力护你们安全!”
李彦诚心实意地致谢,再仔细看了一遍高太监的书信,目光落在最后一行字上,心头不禁一暖。
上面用很认真的zi'ji写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