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何寄锦书来 > 第148章 维民所止

第148章 维民所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何寄锦书来!

六月六日,从早上的云翳来看,今天会是一个大晴天,赵文振和苏一尘等人分别花了一两银子,在客栈买了专门为考子准备的食盒,食盒里装着两样糕点,以便考子取食充饥。

大梁国上下千名学子齐齐往太学而来,太学门口一溜站着十几个身着宫服打扮的人,这些不是太学里的文官,而是内宫的侍从,所以旁人在他们身上做不得手脚。

赶来的考子排成两个长队,一一经过,由这些内宫的侍从一一的细细检查,衣服里外,帽间发带,甚至是鞋履裤裾无一不差,读书人的斯文在这里被折腾的一点都没有了。

就是这样有辱斯文的事,没人说一句不该。

赵文振规规矩矩的站着,任由这宫内侍从,将自己浑身上下摸了个遍,心中还是有一丝的膈应。

“下一个”。

赵文振如释重负,整理好衣服,提着食盒走进了太学大门,红纸剪成的三角标上,写着“考子去处”几个字,赵文振按着指示来到考试的地方。

两块木板分出一个两尺见宽的隔间,齐腰横陈一只木案,一张简易的竹凳,便是一个考位的全部陈设了,四周墙壁皆用白灰粉成,一只苍蝇爬上去都清晰可见。

赵文振跨过木案,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的等着。

想想前世,自己学习也不差,但是每次到了考试就发挥不好,还好最重要的那场考试考的还不错,要说他为什么要选考古专业,还还得从这专业的招生条件说起,食宿全包,还免学费,这样的条件对当时的赵文振来说已经不能用诱惑了。

当时只想着有个学上就行,那想过毕业找工作的事,如此只能说命运可叹。

再世为人,又踏上这改变命运的考场,赵文振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往日种种的回忆,有带着一丝丝的哀伤。

一个时辰后,今年乡试的考子已经全部入了太学,一名考官拿着一封写有学子姓名等信息的信,急急的进了宫。

不多时,这名考官,骑马赶来,在太学门前下了马,便有一人敲响了太学中的一口大钟,刚才检查考子的那十几个宫人此时俱在太学内,齐齐喊道:“考题到”。

刚才这考官将考题拿给今年的主考官,这主考官不是别人正是孔知的父亲。

孔祭酒小心翼翼的接过,展开看时明显的一愣,随即又露出一个原来如此的笑容,朗声道:“考题为论维民所止”。

底下的一种考官听得,在考场上走了两圈,嘴里大喊着考题,以保证每个考子都能听清楚。

赵文振听到考题后,没有马上动笔,将一卷子夷纸展开用镇纸压好,细细的思索起来。

维民所止这句话原出自《诗经·玄鸟》,原文是“千里,维民所止”,常释都邑周边千里,都是百姓居住地。

赵文振想来,宣和皇帝以此为题应该远不止这层意思,此句深意当是大梁治下是为民政,千里之地竟是百姓所居之地,含有爱护百姓之意,君王彪炳自己爱护百姓每朝皆有,算不得什么稀奇的事。

赵文振嗤笑一声,写了起来,从写下第一个字,好似就没有什么阻碍,宣和皇帝既然要彪炳大梁的爱民制度,赵文振自然是大肆的吹捧了一番,不过吹完就行了吗?

半卷吹捧之词写完,赵文振顺了顺笔,又写道:“然观大梁今之律法,实违了维民所止之意,除此,仕宦圈地之事比之前朝有增无减,民所居之地,无一物维民所有,文臣弄权与朝野,民心所想上不达天听,下无人可诉,维民所止实乃止民所为,焉知水载舟行,亦能覆舟于涛波”。

写毕,在卷尾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拿过封名帖,将名字遮住,一阵困意袭来,竟趴在木案上睡着了。

巡视的孔祭酒见赵文振趴在木案上,鼾声阵阵,脸上有几分的怒意,虽有心提醒,但身为主考官,这时是不能和考子说话的,便往右挪了一步,咳嗽了两声。

那知赵文振不为所动,孔祭酒摇摇头,继续往前走去。

此时太阳已经完全升起,六月间的太阳格外的炙热,趴在木案上的赵文振额头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

“铛”

一声钟声响起,赵文振惊醒过来,擦了擦嘴角的口水,还好卷纸卷起放在了一边。

“粘好封名帖,站在木案一尺处”。

考官的声音传来,安静的考场这时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十几个考官一齐走来,收着卷纸。

卷纸收好后装入了两个打木箱中,帖了封纸,由几名带甲侍卫护着运走。

“考子离场”。

从左至右一个个被隔在两尺之地的学子,有序的外太学外走去。

出了太学门,考子便如泄了闸的洪水,有人喜笑颜开,大声说着今年定能榜上有名,有人苦着一张脸,好像被抽光了全身的力气,但更多的是像赵文振这样看不出喜怒。

赵文振站在一旁,等着孔知几人,看着从太学中走出的学子,赵文振想这些人中有人会中榜为官,又会不会压榨百姓呢?

耳边似乎又响起了柴桑那个小女孩的话:“哥哥,你要是做了官,会不会也和他们一样?”。

“明诚兄,看你神情恍惚想什么呢?”

赵文振笑道:“我再想子清要是中了榜,你要请我喝酒”

孔知笑道:“真中了榜,一顿酒算什么,就是怕中不了啊”

苏一尘和张宝根相继走了出来,见赵文振和孔知谈笑,走上前来,说道:“你们两人这么高兴,文章定是做的不错”。

孔知道:“卷纸都封了,好不好都没有所谓了,今晚一定要大醉一场才好”。

苏一尘道:“子清兄所言极是,今晚喝他三大坛才好”。

四人相跟着往客栈走去,孔知忽问:“从墨兄,今日文章做得如何?”

张宝根道:“以民之眼看维民所止,心中所想俱是写了出来,静待发榜才知”。

孔知又问道:“明诚兄你做的如何?”

赵文振道:“那就要看谁阅考卷了,遇明官,必能进榜,遇权臣党羽,或有牢狱之灾”

其他三人一脸诧异,还要问,赵文振怎么也不再说了,只言发榜便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