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白发黑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私奔的青春!
第三篇是黄春莺的《此时彼刻》。
风吹,雨打,黄叶如陀螺般旋转,纷飞坠地。
藏在乌云背后的太阳无比感伤地自言自语:要不是那煽情的妩媚的微风的撩拨,兴许那黄叶还可以在枝头上多呆一会儿。
风愤愤不平,嘴往上翘,反驳道:你怎么倒怪起我来了!要不是那雨点给了那黄叶老头当头一棒,它们会那么快就掉下来吗!
落叶却没有半点伤心与怨气,只是和气地告诉大家说:即使新生的嫩芽不排挤我们,我们的思想也会随着我们日渐枯黄的身躯慢慢地老化,我们已经年轻过,现在的我们已没有再次年轻的理由与权利。因此,你们不必感伤我们的凋落。
那些离别后的相思,或许是飘落的黄叶想重回枝头的奢望与期盼。然而,试问一下,那冬去春回的候鸟,有哪一只会继续栖息于往年的旧巢中!黄叶说得对,我们只有一次年轻的机会,心情也是如此,走过从前,便只剩下以后。想想现今的自己,尽管身仍在名师大,可扮演的角色却比去年多了一重。去年还是一位懵懂羞涩的大一师妹,今年却变成了05级师弟师妹的师姐。
回首往昔,当自己正值儿时,父母手中的两三颗糖就可以令正在嚎啕大哭的自己破涕为笑,而如今或许你一次性塞给我七八千块钱也未必能令我笑逐颜开。暂且引用古人的一句话:真可谓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人大概与时间原本就是对称物,人只能与此时此刻相爱。倘若某人只惦着过去,又或是执著于将来,那么他对远在天边的时间的情感根本就是一厢情愿。然而,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谈起来不免费力且无功。
那么,该从何处着手去解读时间这个看似深奥莫测的名词呢?其实,人就是时间的一个小小的载体,我们要谈时间,那我们不妨就从人这一角度来切入。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与此相关,我们不妨再设想一下以下这个问题:长大后的我们为什么会急切地想找个伴侣?这里面,恐怕除了生理的本能需求外,那时间上的孤独与无所依托无疑就是千里一线牵的红娘了。当然,周围环境中成双成对的情侣对于我们的影响恐怕也是不容小觑的。
很多时候,人都有模仿的本能和反应。不妨打个比方,例如人在电影院里看《一个好人》这部电影,看着的时候个个不免泪流满面,同时暗下决心,以后坚决要做一个像电影主角那样随时随地帮助别人的好人。可是,当人们的前脚刚跨过门槛而后脚还没踏出电影院的大门时,便各自各精彩了。哪怕门外此刻正站着一个准备独自过马路的老奶奶,这时候恐怕也是没人愿意伸出“好人式”的援助之手去扶她一把的。
此情此景,不妨学点古人口舌:真可谓是此一地,彼一地也!因此,这谁也不能怪。也许我们在信誓旦旦的那一刻,我们的内心都是无比真诚的,可是誓言之后我们所表现出来的有言无行,那是由于时间与地点的不一致而导致了发誓者的言行不一。
因为,人不仅要与当前的时间成对称,还要与当前的地点成对称,这也是所谓的此时此地了。余华不是曾经发自肺腑地问道:现在我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写出像《活着》这样的作品了。我爱写作,可写作她还爱我吗!文思泉涌的彼时彼地她是爱余华的,写作也是爱他的!然而一旦貌似江郎才尽,作为时间的隔阂仿似不爱他了,这时他对写作的爱不免产生了疑问:写作是不是已经不爱我了!其实,此时的写作并不是不爱他了,而是写作灵感本身的时空被限制了,它失去了爱别人甚至是爱她自己的能力和掌控力。因此,我想,此时的余华应该不只是单单怀疑“写作是不是不爱我了”!在他心底,肯定同时挣扎徘徊着一个巨大的疑问号:我对写作的爱是不是没有以前的那样强烈了!
这种被时间和地点强行分隔的冷漠感,总让人有一种对天长啸泄愤的冲动。池莉不是说《有了快感,你就喊》吗!烟花做到了,烟花总是在到达顶点的那一瞬间灿放它所有的光华,同时大喊一声“嘣”!让所有在场仰望它的人都为之惊叹不已,这种在时间与地点上两者上强烈共鸣的现象,在春节时燃放烟花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彼时你正在家里观看烟花齐鸣的壮丽景观,你肯定会为之载歌载舞并手舞足蹈,但倘若此刻的你只是通过电视机观看别人燃放烟花,那你最大的反应无非就是“哗哗”感叹两声而已。此前后两种情状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别,皆因电视重播不同于实地观赏,此时非烟花盛放之时刻。
这种时间与地点的共鸣现象,如果可以应用到大学校园里的爱情上,我想,也只有哪些能够真正读懂彼此时间的两个人才可以更长久地在一起。男生和女生就如时钟的长针与短针,二者转动的速度虽然不一致,可是,男生每走一圈,女生必须得懂得他是走了一分钟的时间,从而跟着他前进相对应的一小格。女生对男生的了解应当如此,男生对女生的了解也应当如此。
当有一天,假如男生和女生都误读了彼此的时间,又或是误读了彼此的地点,抑或是时间与地点二者都被误读了,那结果只能是两人选择分开,从而去苦苦寻找适合各自时空的另一半。此后不久,他她都找到了在时间和地点上又都能与自己共鸣的另外一个她他。这,也是人之常情,理应包容和理解。
因为,此时非彼时,此地非彼地,此人非彼人也。
“有哲理散文的感觉,又有点意识流的味道,还有点说不清的思绪。”谭惠龄双手捂住脸,告诫自己道,“哎,管它什么感觉,先看下一篇才是正理。”
第四篇是郑杏影的《昨夜风雨》。
昨夜冷风陡增,盖上厚厚的被子舒服地躺着,颇有深秋入冬的感觉。如此良夜,本应入梦,不料却难以成寐。左思右想,竟不知是何缘故。兴许,这就是反习惯所造成的不习惯。醒着静静地听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云上街那边灯熄人静,乌云压城;窗外风雨,噼哩啪啦,声声在心。假寐良久,仍难睡去。心里稍烦,辗转反侧,思索不止。
本应酣睡,却无法成眠。此中不乏周华健歌中“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所唱的那种意味。其实不想走,却又不得不走,如此不舍,思念便胜过了一切。作为曾被誉为“垮掉的一代”的80后,愤青的意绪已经开始慢慢淡化,无奈与默许黑暗的强大存在正在蚕食自己的心。我的脑子十分清醒,梦境总是优于实际的光景,这不是幻想,只是长久的憧憬与期盼。
人生如朝露,去日何患多寡,一朝纵情放歌,一朝纵情蹉跎。近水楼台,潜心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往往不是先捞月,而是先赏月,先谈月。住在北区三栋504宿舍中,怕的不是没有梦想,怕的是自己就此滑向一个难堪的部落,并成为其中黯然无光的一份子。
古诗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往往是情不自禁地将自己与其周围的人相对比,这种对比,没有一分半毫浪漫的诗意,总是百分之二百的生活实际。此种相互比较的一个特点,不是在于要找出彼此的不同点,而是力求你我的相同之处。黑发产生的是黑色的影子,白色产生的也是黑色的影子。它,有如看黑白影象,同一个圈子里的小角色,横看起来远近高低其实都是一个样。无事的时候,比比倒也是个消磨时光的好玩意,只是其中的日与夜,实在过于无味与乏情及缺音少颜色。
为求现在和将来都有一个满意的三餐一宿,走在他乡当故乡。这是想得比较长远也比较实际的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黄粱美梦,这也是未来的自己所要面对的职业心态与攻坚法则。人很渺小,幸福很伟大,人追求幸福,渺小追求伟大,他乡不是故乡却已然故乡,其实,超值。
不过,追求幸福的过程会让人揪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幸福,早被另外的几个专有名词所代替:那就是车子和房子以及票子。接受了十几年传统教育的我们,那样的思想早已根植心中。为达成此之夙愿,多少人不顾劳苦奔波,踏上了寻觅再寻觅的征程。平时待我很好的梁暮林师兄十一月份就已经开始上网投简历找工作了,明年六月份他就要毕业了。前两天他还对我说过,两腿跨过,不顾东西南北,有路就行,有路就走;两眼望去,没有春夏秋冬,白天在忙,晚上也在忙。
现代人的生存意识很强,我们貌似可以随遇而安,但是,我们却忘了,随遇而安恰恰是我们忘本的开始。在这个时候,人都是外销自己的高手,没有人愿意低调和继续保持低调。我的一个朋友说她自己是很低调的,其实,低调也不过是她外销自己的一种手段而已。现代社会所说的低调,早已不是低调原本的意思。低调,犹如远古时期人类以树叶掩其羞,彼时,人人皆如此,遂不以为奇。今时,再行低调,想必别人也不同意。
生死,何其大也,孰不知,幸福更大。生死不由人,幸福,事在人为。人之生死,在于圆幸福一梦。梦成,得之,梦破,失之。追求幸福,不容易,如果不是拥有过硬的本领,那就是拥有过硬的人际关系。
通向幸福的第一种途径主要是凭自己之本事,第二条道路则可以借他人之力来圆自己之梦。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首先采用的,常常是第一种,我也不例外。为求有超人的本领,我本想来个博览群书,效仿一下猪先生饱饮群食,一年半载之间便由一头一二十斤的小猪崽子长成一头三百多磅的肥硕大猪。
可是,我发现,最近,我却无心翻书。也是的,欲速则不达。看来,要想做个“胖子”,“饭”真得一口一口地吃。第一条道路不顺,其实可以尝试第二种方法的。只是,第二种并不是很有面子的那种,因为此种方法往往要联系上婚姻大事。女的出这种牌,其实还好,毕竟不会像男的被侮辱是“吃软饭”,毕竟女人是要嫁出去的。只是,目前首要做的事,是要在大学里找到一位称心如意的男朋友。
我要找的男朋友他的三观必须与我契合,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因为,只有三观一致才能产生默契,只有思想观念对等才会产生幸福,谓之对等的幸福。社会有不同层次的人,幸福也就有不同的层次之分。鲁迅先生曾说:“贾府里的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阿Q的精神胜利,对于一般人来说那是搞笑,而对于博士教授这些文化人来说,却是别扭与难堪。
生活有不同层级,物质决定意识,观感不同,对待同一事物,于彼谓之佳肴,于此则可能谓之毒药了。跑马看不上拉驴的,开宝马的不大可能钟情于开QQ奇瑞的,开法拉利的与驾驶劳斯莱斯的才般配,这是称对称砣对砣门当户对的另一种潜在说法。金玉良缘,木石前盟,我们既从心里面鄙视它,又从根子里认同它。门不当户不对的,高低悬殊结合的幸福,其实已在幸福的话题之外。
不同层级的人结合所赋予的幸福,其追求的只不过是一种被消灭感,处于向上跳级的人来说,其独立性已被物质所吞噬,没有独立可言。这,不是世界的悲剧,它只是彰显物质高高在上而造物之主被贬损的一种悲惨的境地。应该毫不客气地说,梁祝故事之所以感人泪目,就在于它发生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观众还没有受到物质太大的污染和同化。梁祝故事的后来,正当男女主人公都走出了学堂,毕了业。此时,梁祝的爱情,真的经不起祝家父母对马梁两家官位高低一而再,再而三的殚精竭虑的两相权衡和比较推敲。最后,梁山伯含恨而终,而祝英台只能用死来反抗其父母私自做出的违背自己意愿的选择。人,做到如此,夫复何言!
夜深人静,风急雨冷,我的脑子高速旋转了一圈又一圈,终于形神俱乏,于是渐渐入梦。窗外的风,继续吹!雨,继续下!
谭惠龄掩卷长叹,想不到郑杏影同学的思想居然如此成熟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