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大明造航母 > 第167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第167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大明造航母!

下午,吴长庆前往大学堂里授课。

他对教育的重视,要超过军队,经济,民生和政治。

只有培养出更多的新式人才,这个社会才能有进步,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可不是什么玩笑话,而是一句真理。

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只有科技,没有其他。

商业发达,无非就是让商人更富一些,他们的财富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从百姓手里赚来的。

制度优越,无非就是让贪官少一点,百姓的负担更轻一些。官员的财富被分配到了百姓身上,但其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却是没有增加。

这也许可以让财富分配的更加均匀合理些,但这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总量就这么多,有人多了就一定会有人少。

而这,就必然会产生矛盾。

以前的帝王解决这种财富分配矛盾的办法都是一样,笼络精英阶层,用武力镇压被剥削的百姓。

而吴长庆则要走另一条路,那就提升社会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让精英阶层和百姓一同富裕。

提高粮食产量,以前四亩地才能养活一个人,在杂交水稻的推广下,可以做到两亩地养活一个人。

使用更多的机械耕地,收割,以前一个人只能种五亩地,将来一个人可以种十亩。而多出的人则可以用来从事其他行业,制造出更多的利民商品。

总之,想要富裕只能靠提升社会的生产力,而绝不是靠什么繁华的商业或者廉洁的政府。这一点,已经被历史证明了。

在二十一世纪,再腐败的政府,其百姓过的生活也比古代人好。

想要提升社会生产力,只有靠科技。

所以,无论多么忙,吴长庆都会抽空来到大学堂进行讲学授课。

改变这个世界靠他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哪怕有系统的辅助都做不到,唯有发动广大群众,培养大量人才,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来到大学堂,吴长庆看到一群学员正围在一块,像是发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

吴长庆走了过去,听到了众人的议论。

“这个镜子太神奇了,为什么可以把事物放大那么多倍。”

“这好像是利用了凸面镜的折射原理。”

“听起来好像和望远镜一样。”

.......

众人正议论着,忽然有人发现了吴长庆,连忙叫了一声老师。

其余人立即转过头来,看到吴长庆连忙行礼。

吴长庆拿起那个筒状物体看了看,发现这是由两面凸透镜组成的初级显微镜。

放大镜这种东西,很早就已经被人发现了,但是因为缺乏高纯度的透明材料,所以一直被忽视。

而在吴长庆弄出玻璃之后,大学堂里就有一些学员开始研磨放大效果更好的放大镜。

而现在,更是有细心的学生发生,将两块凸透镜按一定距离组合摆放,变成了可以提升数倍放大效果的工具。

这其实就是显微镜的雏形了,只要沿着这个思路一直弄下去,就能得到有实用价值的显微镜。

这个很重要,因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显微镜的发展。当人类在显微镜下看到各种细菌,以及人体组织之后,他们才更加深入的了解人体,了解一些病症的根本原因。

“这个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吴长庆问。

听到吴长庆的询问,众人都向其中一个学员投去了羡慕的眼光。很显然,这东西老师很喜欢,发明者肯定可以得到赏识。

“回禀老师,是我偶然间发现的,尚未取名,老师取为显微镜,倒是贴切。”

祖大卢回答道。

“很好,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大家有没有想过,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物资究竟是什么,它们到底有多小?

可惜,在以前我们肉眼凡胎,看不清世界的真相,只能靠凭空猜测,多有误解。而现在,这种显微镜却是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它能让我们看清更细微的事物。

我记得你好像叫祖大卢是吧,很好,待会拿着我的条子去工部,让他们全力配合你制造出透光性更好的镜片,要让这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更大。”

其实吴长庆可以直接造出更先进的显微镜,但他不会去那样做,他需要那些能够自主研发的人才,需要更多能够自主思考创造的人才。

那些按照他给出的制造工艺进行制造的人,只能算是技工,而不是科学家。

听到吴长庆记得自己的名字,而且还得到了夸奖,祖大卢激动的脸都红了。

他以前只是一个无人知晓的小人物,是这上千学子中的普通一员。而现在,当朝的国公爷当着众人的面夸赞了他,而且还给了他特权,交给了他重要的任务。

可以说,他现在已经是一步登天了。

这种激动的心情,他这种还没有培养出什么城府的年轻人,无法隐藏自己的心思。

“学生谨记老师教诲,必将这显微镜改良成佳品。”

祖大卢说道,其他学生则是各种羡慕嫉妒恨。之前大家还是平等的同学,以后就要对祖大卢喊一句祖大人了。

“老师,学生也发现了一物,请老师明鉴。”

有一学生看到祖大卢得了好处,也不甘示弱的站了出来献宝。

“哦,你有什么发现,快点拿上来。”

吴长庆看着这群生机勃勃的学生,成就感爆棚。这些未来的科学家,可都是他的学生呀,是他启蒙了这些人。

楚大谕拿出了一个木架,上面吊着根铁棍。

随手楚大谕拨动了一下铁棍,铁棍就左右摆动起来。

“这算是什么发现?”

不少学员吐槽了起来,这个看起来太平常了,远远不如显微镜震撼。

楚大谕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满,不过他看到吴长庆没有生气,心里倒是放心了不少,解释道:“老师,我发现这根铁棍左右摆动的时候,每一次摆动用的时间几乎都是一样多。”

“你凭什么说用时一样多,老师说过肉眼的观测不准确,你精确测量过吗?”

“就算是摆动的时间一样多,但这又有什么用?”

吴长庆还没发话,其他学生倒是挑起了毛病。

原因嘛,大概是嫉妒。

谁不想在吴长庆面前露脸,自己没有拿得出手的研究,看到别人有了成果,自然是郁闷和嫉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