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首义之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起义的这一天晚上,黎元洪在干什么呢? 有记载,起义爆发后,他曾派人主动到楚望台联络过革命党人。对此,首义的重要人物,熊秉坤在后来的两次回忆中,提到过这件事。 一次是一九一二年为湖北革命实录馆写的《前清工程八营革命实录》,他写到:“伍正云闻之马荣云:‘时黎统领差人来信,期于明晨四时来所。’” 此文距起义暴发只半年,记忆应当是可靠的。 另一次是出现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的《武昌起义谈》,他回忆说:“旋,方正修带测绘生四十余人来时,黎统领遣马弁来云,谓早六时将亲来楚望台,余即询曰:来敌乎?来顺乎?答云不知。” 搞清楚黎元洪有没有事先联络革命党人,对那段历史,对黎元洪本人,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黎元洪为什么会联系革命党人,至少应该和以下两件事有关。第一件事:宝塔会议到武昌首义,已经有半年多时间,黎元洪被革命党人推举为临时大都督的事,未必就没有人告诉他。而黎元洪知道了,肯定也会装做不知,他毕竟还吃着朝廷的俸禄,也不可能不给自己留后路。 革命党人起事了,宝塔会议定的事还做不做数了,黎元洪应该是想要知道的。 第二件事:瑞澂杀害了首义三烈士,得到了革命党名册,这些大的功劳,他能不向朝廷报功吗?事实上他是一刻也没停,就给朝廷发了请功电报。 瑞澂看来还是个不吃独食的人,他还为下边的人请功。 “本月初旬,即探明有革命党匪多人,潜匿武昌、汉口地方,意图乘隙起事,当即严饬军警密为防缉。虽时传有扑攻督署之谣,瑞澂不动声色,一意以镇定处之……张彪、铁忠、王履康、齐耀珊,以及各员弁宪兵,无不忠诚奋发,迅赴事机,俾得弭患于初萌,定乱于俄顷。驻汉俄总领事于租界拿匪,用得先破匪策,以寒匪胆,此皆仰赖朝廷威德所致。瑞澂借免殒越,惭幸交并。现在武昌汉口地方,一律安谧,商民并无惊扰。租界教堂,均已严饬保护,堪以上慰宸廑。” 既然为弟兄们请功了,能不能请到先不说,但自己为弟兄们请功这件事一定要让大家知道,得让大家领他这份情。所以,大家很快知道了电报内容。 凭黎元洪的身份,不能看不到,做为军内的二号人物,他的名字不在其内意味着什么,黎元洪本人不会不知道。 从黎元洪的处境看,参不参加起义,都未必能够自保。他要搞清楚状况,他要做出抉择,和革命党人联系不是很正常吗? 关于黎元洪对武昌首义的态度,有一点肯定是确定了的。做为湖北军界的二号人物,他没有同张彪一样,率部镇压或者抵抗起义军。 虽然,他的部属只有一个营在武昌城内,这一营人中也有不少人是革命党,但黎元洪如果想参与对抗起义,登高一呼,也会有不少人会跟他走的。 和平时一样,这个时候他是在军营的司令部。 十点左右,派人到楚望台联络,没有带回口信。接下来,身在协司令部的黎元洪,没有阻止属下的士兵参加起义,也没组织人保护军营和司令部,而只是静观局势的变化。和他在一起的,还有手下的几个军官。 黎元洪的协司令部离楚望台有五里路,在正南方向。间隔一片洼地,通向楚望台有一条小路。总督府衙在黎元洪的协司令部的北面六里的路程。也就是说,黎元洪的协司令部大体在楚望台和总督府两点连线的中间。当起义军从楚望台攻向总督府时,是要经过黎元洪的协司令部的。 当晚,协司令部和所在营房遭受到起义方的枪击和炮击,但起义军没组织人员对协司令部进行攻击。 黎元洪待到半夜十二点时,他和几个手下离开了协司令部。他对大伙的说法是“各自为之”,也就是何去何从,自己决定吧。 陪在黎元洪身边的有参谋刘文吉、执事官王安澜。以及黎元洪所部驻在武昌城内的那个营的长官,即四十一标第三营营管带谢国超。 几个人都劝黎元洪找地方躲一躲。他们先来到了黄土坡的参谋刘文吉家,在那里换上了便衣。然后,他们来到了同样住在黄土坡的营管带谢国超家,谢国超家的房子要大些。 起义军攻下了总督府后,张彪带着没兵变的淄重八营和从总督府撤出来的残兵败将,沿城墙从文昌门溜出,登上楚豫兵船,撤到了汉口刘家庙车站。 攻下了总督衙门,头脑冷静的起义领导人吴兆麟、蔡济民、张振武、李翊东等人在楚望台召开临时会议,研究和商讨组建军政.府事宜。 蔡济民先发言:“现在,起义已初步成功,目前最重要的是组织政.府,不能群龙无首。有了政.府我们就可以通电全国,告之我们的宗旨和主张,呼吁响应,获得支持和认可。当前最紧迫的是推出一位德高望重,能够号令天下的人,免得被别人把我们看做是简单的闹兵变。” 这个时候,革命党的主要领袖人物基本都不在。刘公被隔绝在汉口,孙武被炸伤,蒋翊武出逃,刘英远在京山,詹大悲和胡瑛尚在狱中,居正、黄兴、谭人凤、宋教仁俱在港沪,杨时杰在京城。 时下几位领导人不仅缺乏资历,也难孚重望。吴兆麟是个队官(连长),蔡济民是个排长,熊秉坤是个小班长,他们都不敢站出来主持大局。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拿不出什么主意。 大家商量的最后结果是,上午在咨议局继续开会,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些紧迫问题。 吴兆麟(1882年—1942年10月17日),字畏三,湖北鄂城人 。十六岁投武昌新军工程营当兵,先后考入工程营随营学堂、工程专门学校学习。一九零五年(光绪三十一年)加入革命团体日知会、翌年再考入参谋学堂,毕业后任第八镇工程营左队队官。 我们已经知道,辛亥武昌起义之夜,被起义士兵推为临时总指挥,部署指挥起义部队进攻湖广督署,占领武昌。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曾担任参谋部部长,第一协统领,参加阳夏保卫战。南北议和时,出任民军战时总司令,筹划北伐。一九一二年一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曾任大元帅府参谋总长。后调北京,授陆军中将,成为湖北将军团首要,并任首义同志会理事会主席。 不久退出政坛,致力于社会事业,曾督修樊口大堤等水利工程,捐资修建武昌首义公园。晚年潜心佛法。一九三八年日军侵占武汉,诱以高位,不为所动。病逝后,重庆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 蔡济民(1886-1919),原名国桢,字香圃、幼襄。湖北黄陂人。少通经史,善诗文。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入湖北新军,后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不久,任陆军第八镇十五协二十九标二营司务长、排长等职。一九零六年参与组织日知会,又先后参加共进会、将校研究团、群治学社、文学社,并经查光佛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湖北分会,任参议部长。四川保路运动进入高.潮时,竭力促成共进会、文学社联合,制订起义计划。 一九一七年被孙中山任命为护法军政.府鄂军总司令。 一九一九年一月二十八日在利川被川军方化南杀害。 一九二二年黎元洪总统特追赠其为陆军上将。一九二七年湖北省政.府公葬于武昌伏虎山。 曾与吴醒汉合撰《都督府组织与北伐军改编》一文。 李翊东,生于一八八七年,原名李西屏,湖北黄冈人。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黄州府中学堂,与同学詹大悲等参加证人学会,鼓吹反清救国。宣统元年(1909年)因鼓动学.潮,被校方除名,遂往武昌入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营当兵。后考进湖北陆军测绘学堂,经方兴介绍加入共进会。 武昌首义打响后,正在测绘学堂的他,与学堂的革命党人方兴率队至楚望台参加起义。 一九一三年参加护国讨袁之役。同年赴美国留学。一九二二年回国,任广东军政.府大本营技师。参加了北伐战争。一九二七年后,参加李济深、冯玉祥等领导的反蒋活动,任《民国日报》社长。一九四七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武汉解放前夕,参与组织湖北省和平促.进.会,任常委。 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北省商业厅副厅长、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担任湖北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民革中央委员。 一九六零年因病去世后,安葬在湖北石门峰公园辛亥首义纪念墙下,与熊秉坤、杨时杰等辛亥志士永远相伴,遗著《李西屏文集》。 上午九点,马荣跑来报告,发现了黎元洪的下落。 听到黎元洪的名字,几个人的眼前亮了。蔡济民、张振武诸人,猛然间想起了宝塔会议的决议。怎么搞得,怎么把这件大事忙乎忘了。 急问详情,马荣说,方才带人在街头巡查,发现一胖人肩担皮箱走得急。怕是趁火打劫之辈,带过来一问,是黎协统的伙夫。问他黎协统现在那里,开始不说,经吓唬,说黎在四十一标三营管带谢国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