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热血锦衣卫 > 第153章 莫氏

第153章 莫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热血锦衣卫!

广西,梧州府。

时间倏忽而逝,出使安南莫朝的张岳,在锦衣卫百户王桐的护卫下,安然归来。

总督府后堂内,毛伯温看着风尘仆仆的张岳,欣然道:“维乔,此番却是辛苦你了。”

张岳恭敬回道:“阁部,下官此次出使,不辱使命。”

毛伯温问道:“这安南国内,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张岳道:“下官抵达升龙城的时候,安南国内正在忙于新君继位之事。”

“新君即位?”毛伯温眉头一皱,有些疑惑。

张岳点头道:“不错,乃是那莫朝的国主莫登瀛亡故。”

毛伯温惊讶道:“莫登瀛死了?”

“阁部,安南国主莫登瀛已经死了九个多月。”张岳算了算日子,这莫登瀛乃是在嘉靖十九年正月里死的,现在已然入秋,差不多间隔了有十个月。

毛伯温则是心中默默盘算着莫登瀛之死,对于眼下大明的出兵讨伐,会带来什么影响。

张岳接着回禀:“其子莫福海继位,不过莫朝的朝政,仍是被逆贼莫登庸把持着。”

“下官到了升龙城之后,虽然被人看管着,住在驿馆,但从驿馆中的小吏口中打听到,这莫朝上下听闻我天兵集结,准备进攻安南,人心惶惶。尤其是莫登瀛一死,新主继位,便划分成了两派。”张岳将在升龙城的所见所闻向毛伯温一一诉说。

毛伯温点头道:“主少国疑,天兵临前,分出了主战派和主和派,也是不足为奇。”

张岳看了一眼恭敬站在一旁的锦衣卫百户王桐,又道:“另外,王百户还打探到一个好消息。”

毛伯温听他所言,亦是看向王桐。

王桐连忙恭敬一礼,回道:“阁部,卑职确实打探到一个消息,只是不知虚实。”

毛伯温一捋胡须,笑着道:“无妨,王百户打探到什么消息,一并讲来,或许对我国朝南征,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王桐如实禀报道:“卑职打听到,就在不久前,安南南部地区,也就是乂安府一带,尊奉黎朝的残存势力,在大将阮淦的统领下,攻占乂安城,军声大振,所至远近皆被其降服。”

毛伯温急忙令人取来安南舆图,铺在桌子上展开,仔细观瞧。

这乂安位于安南清化府以南地区,和升龙城所在的归化府只隔数府之地。

安南国,古称交阯,唐以前皆隶属于中国。

始皇大帝横扫八荒六合,一统天下,这安南地区归属象郡管辖。

至大汉时期,武帝刘彻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人,兵分五路,出兵十万,攻下安南,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统归中央管辖。

东汉时期,素来臣服于中国的交趾郡发生叛乱,光武帝刘秀拜马援为伏波将军,统领汉军八千,合交趾兵共两万军队,南攻交趾。大军沿水路而进,深入交趾腹地,依山开道千余里,直捣二征巢穴,大破反军,斩杀叛逆征侧、征贰,传首洛阳。

盛唐时,安南则是归安南都护府管辖。

至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地,军阀混战,朝代更迭如家常便饭,安南被当地豪族曲承美窃据,南汉大有三年,南汉高祖刘遣大将李守鄘、梁克贞攻交趾,擒杀曲承美。

至宋初,封丁部领为交阯郡王,三传之后,为大臣黎桓所篡。

黎氏亦三传为大臣李公蕴所篡。李氏八传,无子,传其婿陈日炬。

至此,交趾自立,成为中国之藩属国。

元朝时,镇南王孛儿只斤·脱欢发兵南攻安南,却因暑雨、瘟疫,被迫退兵。

待到太祖皇帝朱元璋威压群雄,横扫六合之后,安南纳贡臣服,成为大明不征之国。

至成祖皇帝朱棣在位时,安南国胡氏篡位,侵扰边境,袭杀明使,致使朝廷震怒。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永乐四年七月,朱棣以成国公朱能为主帅,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张辅为副帅,征讨安南。

永乐五年,明军攻破安南都城清化,胡氏灭亡。

随后,朱棣便诏告天下,改安南为交阯,设三司管理。

令设交州、北江、谅江、三江、建平、新安、建昌、奉化、清化、镇蛮、谅山、新平、演州、乂安、顺化十五府,分辖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

又设太原、宣化、嘉兴、归化、广威五州,直隶布政司,分辖二十九县。其他要害,咸设卫所控制之。

只是到了宣宗皇帝朱瞻基时,安南反叛,朝廷再次派军南征,却接连损兵折将,昌江一战,七万明军更是一战尽殁。

此战震惊朝堂,虽然张辅、蹇义、夏原吉等老臣依然力主出重兵讨贼,然而,以杨荣、杨士奇为首的文官,借着朱瞻基的厌战之意,连翻上奏,言称安南荒远,多年劳师无功,不如许了黎利,以息兵争。

朝堂争议数月之后,朱瞻基下令王通率余部近八万人北返,撤销交趾布政使司,同时赦免黎利抗命之罪,封陈高为安南国王。

至此,安南国立,不复为中国之归属。

此时的安南国,东西一千七百六十里,南北二千八百里,有口众五百余万。

毛伯温看着地图,仔细观瞧。

张岳接话道:“听说阮淦攻下乂安等地后,升龙城内,投降我大明的主和派便压下了主战派,占据了上风。”

“那莫登庸也终于肯露面,将下官叫进王宫,表示出愿意归降我大明之意。”张岳笑道。

毛伯温抬起头,思索片刻,问道:“想必这莫登庸,提了什么要求吧?”

张岳点头道:“阁部料事如神。”

毛伯温走了几步,看向屋外,湛蓝的天空中,几朵白云飘过。

“他提了什么条件?”毛伯温收回眼神,看向张岳道:“维乔,但讲无妨。”

张岳回道:“莫登庸不愿在降表里承认贬号。”

毛伯温眉头紧皱,莫登庸不愿贬号,这事莫说朝廷不会同意,就是皇上那里,亦是不会同意。

见毛伯温露出愁意,张岳连忙又道:“阁部,这安南之地,竭中国十余年之力,仅得到数十郡县之虚名耳,如果能不费一兵一卒,令莫登庸投降,至于这贬号之事,下官以为,可以再做商议。”

“张大人,此言差矣。”一个清脆的少年人声音自门外传来,随后,便见两个一身青色劲装,腰悬宝刀的锦衣卫走了进来。

“卑职陆良,见过阁部大人,见过张大人,见过百户大人。”陆良躬身向着屋内的三人施礼。

张鹏亦是见礼,而后便默默退到了门口,不再做声。

“你刚才说什么?”张岳面露不悦。

“卑职刚刚说,张大人此言差矣。”陆良又重复一遍。

不等张岳追问,陆良接着正色道:“这安南国,自古以来就是我中华之国土,秦时设象郡,汉时设交趾郡,唐时又设安南都护府,这安南国的国号,必须去除,而且一旦安南国降了,朝廷一定要派遣官员,治理安南。”

陆良掷地有声。

张岳面色阴沉,大声责问道:“小小的锦衣卫总旗,大放厥词,你懂什么,也敢在这里妄言国家大事。”

陆良一抱拳:“卑职虽然职位低微,亦是知道,中国虽大,这老祖宗留下的基业,一寸也不能丢。”

“荒缪,你可知朝廷的实际情况,你可知此次南征,耗费民财几何?你又可知,这两广境内,又有多少灾民,嗷嗷待哺,需要钱粮赈济?你又可知,朝廷如若治理安南国,要消耗多少人力、财力和物力?”见毛伯温没有阻拦之意,张岳便是一连串的发问。

“耗费我大明之国力,却徒得了一个郡县的虚名,此为蠢夫之所为。”张岳冷冷道。

陆良轻笑一声,目光炯炯,盯着张岳道:“张大人,若论辩言,你饱读诗书,我的确说不过你。”

“但是,你怎么知道,这现在花些人力财力,就是空耗国库,不是为后世的子孙在造福?你又怎么知道,那安南国就是一处蛮荒之地,没有可取之处?”陆良走了两步,看到桌案上的安南国舆图,面色凝重。

走上前去,陆良手指着舆图道:“这安南国,虽然距离北京城遥远,治理不易,但是其地甚广,山林矿产丰富,这些都暂且不说,就说这地理位置。”

“安南国,地处于我大明疆土与中南半岛的连接处,占据此地,乃是经略西洋的跳板,地理位置极为重要。”陆良随后看向一旁露出好奇之色的毛伯温,大声道:“阁部,收复安南之后,我大明不仅可以更容易的控制中南半岛,近可制占城、暹罗、真腊诸国,远亦可控满刺加及这中南半岛附近的苏门答刺、旧港、瓜哇、泞泥等国。”

张岳却是冷冷一笑:“我大明,富有四海,一个小小的蛮夷之地,竟被你说的如此重要。至于你所说的那些海外诸国,不过都是些对大明称臣纳贡的藩国而已,弹丸之地,何惧之有。”

毛伯温终于出声,他咳嗽一声,接过话语:“如果这安南国降了,南海之地便廓然肃洁。至于究竟是以我大明的藩国待之,还是以郡县治理,此事亦是有皇上决定。”

张岳赞同道:“陆良,你一个少年,懂得什么,阁部所言,才是老成持国之道。”

陆良反驳他道:“毛大人,张大人,你们虽知我大明富有四海,但是又岂会知道,远在西方的诸国,此刻已然崛起,正靠着坚船利炮,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地方,足迹早已是遍布全世界,不出几年,便会与我大明接触。”

毛伯温和张岳对视一眼后,哈哈大笑道:“我大明兵甲之雄,车马之盛,旌旗之众,耀于川陆。风清日和,埃尘不兴,铙鼓之声,訇震山谷。即便是有那番邦到来,亦是要臣服。”

“哈哈,阁部所言甚是。”张岳附和道。

陆良见与这二人说不明白,便也放弃了,这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在井里待久了,岂会知晓井外的世界,早已是天翻地覆,乾坤剧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