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终于来信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团宠锦鲤小福宝!
叶晖利看懂了儿子这幅画的含义了,不由的痛哭出声,看到哭得差点连气的接不上的大哥,叶晖国放下了心,能哭出来就好。
想到母亲对自己说的话:“晖国,你大哥的磨难太多了,只有他自己挺过来,那就万事大吉。”
现在看来,大哥又一次的挺过来了,希望以后真的如母亲所说,万事大吉就好了。
叶晖利将儿子的信仔仔细细的又看了一遍:“晖国,尘儿应该在那里做了小学的老师,他们两个在那里应该站住了脚。”
是的,叶尘鸣的这幅画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不但站住了脚,还要准备迎来丰收的季节。
“大哥,你以前有几个同学现在的位置不错,能不能探听一下父母和妹妹的情况,哪怕散尽家财也要试试。”叶晖国提议。
叶晖利点头,得知自己的孩子安好,求死的念头就会消失,然后脑子就能活转回来。
拍了跑叶晖国的肩膀:“你这段时间辛苦了,快回去陪陪弟妹吧,珍惜当下。”
叶晖国抹了一把脸:“大哥,莫急,求稳。”
叶晖国离开了,叶晖利拿出了香烟,又开始抽了起来,脑子不断的在换算着最佳的路径。
想了整整一个晚上,才提起了笔,他要找的人,是一个响当当的人,当年被人暗害投入水中,被自己父亲所救。
这封信发出去其实也就是索取回报了,叶晖利内心是不想这么做的,可形势所逼,也实在是有点无可奈何。
然后就是无尽的等待,一种自己的命运被人家握在手里的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就在叶晖利心力交瘁之际,自家的大门上被人用钢笔写了两个字“安、等”
叶尘鸣也终于接到了来自沪市的信件,信里同样是没有一个字,同样是一副用素描笔绘成的图。
黑白相间的图中,一条河流在奔腾,河上有一个老翁划着一叶扁舟,逆流而上,河道宽大,河水湍急,老翁头戴着斗笠,身上穿着蓑衣,用力的划着小舟。
叶尘鸣仔细的看着小舟,感觉有点不同,思索了一下,把图纸竖了起来,这下明白了,小舟就是一个安字横过来变化而成。而那个斗笠和蓑衣就是一个等字的样子。
叶尘鸣的心暂时放下了,父亲这里的情况还是安好的,至于等,也只能等了,这段时间就在这里好好等待,争取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马村长头大了,上面又有知青要来,蘑菇村不是一个大村庄,可容纳不了那么多的知青,接纳知青如同抽奖,运气好抽了个好奖,运气不好,那就没有啥好说的了。
隔壁几个村子的村长都在告状,什么播种的秧苗都被知青们扔得乱七八糟,村民们还要拔出来重新载种,费时费力不说,秧苗都损失了不少。
知青们不团结,总是搞小动作,大事没有,小事不断,简直让人恨得牙痒痒,却丝毫没有办法杜绝。
最要紧的就是知青们根本就不会煮饭,村里照顾他们,让他们分散到村民家里,于是,矛盾出来了,他们嫌弃村民家里的饭菜难以下咽,不值得他们所支付的金额。
当然,一棍子可不能打死所有人,好的知青让村民们爱不释手,如蘑菇村的叶尘儿、叶尘鸣、刘利民,他们兢兢业业教书,参加劳动也是踏实努力,每次都是拿下最高的公分。
马村长没有说话,号召是必须要响应的,争辩这么多,还不如心里祈祷一下,这次分给自己的知青少一点,人要勤劳一点,最好是男知青,力气大,能干重活。
老天爷听到了马村长的祈祷了,果然分到蘑菇村的知青是最少的,只有两男一女三个知青。
祈祷的愿望实现了,马村长恨不得立马跪下来,重重的给老天爷叩几个响头,但自己知道,如果真的这样做,那他的这个村长也当到头了。
骑上自行车就往知青点去了,他要通知知青们,让出一个房间,给新来的知青住,还要去汤建军这里打几个炕琴,谁知道明年后年还有没有人来,多打几个放在仓库里,有备无患。
现在的冬小麦已经晒干装袋,只等着交完公粮后给村民们发放余粮,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又好上半成,但想要完全吃细粮是绝对不可能的,还是要靠着十月份的玉米和红薯。
农活暂时没有那么忙,学校也放假了,所以知青们基本上都在自己的屋子里休息,马村长是知道知青点中间的那个屋子的,暂时没人住就被当成了堂屋,就直接招呼这些人进了堂屋开会。
“过几天村里要去接三个知青过来,二男一女,希望你们这些老知青好好的带领新知青,让他们熟悉这里,热爱这里,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还有,希望你们能够妥善的安排房间,用一颗热诚的心来迎接新人的到来。”马村长说道。
又有知青要来了啊,众人听后心里也说不出个啥滋味,只希望来人能够好相处一点。
李强听到提供房间立马来了劲,冬天过完后,自己就转回了老地方,如果新来的知青跟自己一个屋子,那么冬季就不用舔着脸去叶尘鸣那里了。
“村长,我们现在为了节约资源,都一个屋子猫着呢,现在不是夏天吗,所以刚分开,我这里可以接纳两个男知青,我妹妹这里可以接纳一个女知青。”
马村长点点头,又是一对被排挤的兄妹吧,呵呵。
“那行吧,炕琴要过几天才有,到时候叶尘鸣你带新来的知青去村委会领取,还有粮食也是,他们每人二十斤粮食,先吃后扣。”
村长说完后就骑着自己那辆宝贝自行车去了杨建军的家里,这次还打四个炕琴吧,唉,又要花钱了啊。
交公粮的日子到了,严小强作为壮劳力被村长叫去交公粮,严小南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于是就跟在后面一起去了。
每家每户的板车都拿了出来装公粮,一辆板车装满后再来一辆,前面一个人拉,后面几个人推,就这样排着队往镇上的粮站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