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钱太多了也麻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覆秦从计划开始!
其实福利制度,并不是从现代社会开始的。
就算华夏之地,也从很早就开始了各种福利。
只是概念不同罢了。
比如《夏箴》上说:“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
《周书》中有记载:“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
《礼记》有云:“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墨子》主张:“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自夏、周以来,华夏王朝就十分重视国家粮食的储备。
这种粮食储备,其实也是一种福利制度。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抵御各种天灾对农事的影响。
在灾年,也确实能够救活很多人。
不过。
虽然华夏很早以前就出现了保险思想的萌芽,但一千多年的发展下来,萌芽始终还是萌芽,没有丝毫的萌发。
更没有人如同赵昆这般,系统地提出保险的概念。
并不是说,赵昆比大多数人聪明,也不是因为他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
华夏之民,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没道理其他几个古国能弄出来的东西,在这里发展不出来。
其实,保险没有在华夏成形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一个基础问题。
在普通百姓为了吃饱肚子而发愁的时代,想让他们思考太长远的东西,未免有些不切实际。
对于朝堂而言,建立粮仓,储备粮食,已经是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了。
不过,基础福利的问题,在如今的大秦,已经彻底得到了解决。
推广全民福利,迫在眉睫。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秦的粮食泛滥了。
没错,赵昆从来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为粮食过剩而发愁。
以前国家没有条件,只能上下齐心,一起吃苦。
现在条件好了,自然该考虑人民的福利水平了。
之前赵昆在当咸鱼的时候,就让监国的扶苏在天下广建粮仓。
不过,赵昆让扶苏建粮仓的目的,却和夏、商截然相反。
以前的朝代修建粮仓,是为了屯粮,以备不时之需。
但赵昆修建粮仓,完全是为了消化大秦国内多余的粮食。
是的,如今大秦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
不是缺粮,而是粮食太多了。
以前大秦百姓的生活,冬闲的时候,一天一顿饭,而且基本上都是只吃稀的。
农忙的时候,也就一天两顿,其中有一顿吃干饭就已经是日子顶好的人家了。
这等待遇,也只有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才能够享受到。
妇孺老人,能够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吃一顿饱饭,就已经算得上是好生活了。
然而,自从赵昆在全国推广红薯土豆,这种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百姓们对这种产量大,又管饱,更重要的是不挑地的食物,拥有无尽的热情。
以至于,现在全天下,只要有条件的地方,谁家都会种点儿红薯土豆。
从那以后,大秦就再无饥馑之忧。
可是,好日子这才没几年,老百姓们还没有忘记被饿肚子支配的恐惧。
如今,哪怕是在关中,普通人家的主粮,依旧是红薯土豆。
吃这些东西多了,吃别的东西,自然就少了。
但这些年,在赵昆的引导下,朝堂一直都在尽力推广各种粮食作物。
各国通商,率先免税的,也都是诸如蔬菜之类的经济作物。
有一次,赵昆去关中的一个农庄考察,来到一个农户家。
当他看到农户家那位年逾八十的老者,手里捧着一碗红薯稀饭时,不由大皱眉头。
那家人养着十几头猪,数十只鸡,因为老者两个儿子曾经从军立功,获得军功,家中也有几十亩地。
然而,他们居然让家中的老寿星就吃红薯稀饭。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不是养生,而是顿顿吃红薯稀饭。
当赵昆了解到真相,准备发怒时,却反被老头教训了一番。
“老朽今年八十有三,自昭襄王起,历经五代国君。也就是到了陛下这里,家里才有了一口饱饭吃。”
“孩子们想要给老朽吃好的,家中蛋肉都不缺,天天吃也吃得起,是老朽自己拒绝了,年轻人不懂饥荒,我又怎么能不知道?
现在这日子,放在以前,那是神仙都不换的,老朽多吃一口好的,都感觉折寿!”
“陛下若想惩罚,就惩罚我这个不懂礼数的老汉,和孩子们没关系!”
那天,赵昆回到咸阳之后,气得一天都没吃下去饭。
难搞啊!
百姓们以朴素的思想,固执地认为藏得住粮食的,才是好人家。
可是,他们没有考虑到,你少吃一口,我少吃一口。
大秦每年出产的那么多粮食,让谁吃去?!
要知道,粮食这种东西,基本上都是有保质期的。
哪怕能存放几年的红薯、土豆等作物,放到第二年,口感也会大幅下降。
没办法。
百姓们存粮是未雨绸缪,抵御灾年。
但按照大秦目前的情况,除非是天崩地裂的那种灾害。
否则存粮,只能拖国家经济发展的后腿。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要知道,粮食可以说是大秦经济最重要的本位等值物。
粮食泛滥,会直接导致粮食的价格卖不上去。
家中有人在工厂、商行做工的人还好,但目前大秦农业人口的占比,依旧超过足足六成。
粮食卖不上价格,让这些人家的收入减少。
在大家都是苦哈哈的时候,家有余粮是件好事。
但现在这种状况,造成了收入的极度不平衡。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足够造成国家动荡。
另一方面,粮价下降,也会影响到经济繁荣。
现在沿海的郡县,已经兴起了抵制从南洋来的农产品风潮。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已经初见端倪。
甚至赵昆收到的奏报中。
关中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宁愿让种出的粮食喂牲口,也不出售的情况。
这个苗头,让赵昆感到心里发寒。
这让他想起了另外一个时空中,两千多年后,某国农民将牛奶倒入河中的事情。
赵昆知道,一旦这种情况出现,随之而来的事情,绝对是一场足以席卷大秦的风暴。
没办法,花钱,必须花钱了。
目前大秦国库富得流油,完全有从国家层面进行调控的底气。
之前赵昆提议修建广南城,以及完善铁路网,本来就有这方面的考量。
但谁能想到,两年过去了,国库的钱非但没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
这钱,越花越多,你敢想?
没办法,只能玩一票大的了。
章台宫中,书页翻动的声音刷刷响起。
不多时,所有臣子将决议会议定的全民福利草桉翻阅完毕。
除了早就知道情况的九位议员外,其他人都是一脸惊骇之色。
原因无他。
这份决议,实在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草桉中提出,将在接下来的五年之中,花费近二十万万银元,在全国兴建三百家公立医馆。
另外,在大秦的东、南、北,再修建三座巨城,并完善联通全国的铁路网。
最让人震惊的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百姓们每个月缴纳一定数额的钱粮,在五十五岁以后,就可以由国家固定返还不低于大秦实时平均收入最低额度的钱粮。
此时能够站立在这里的,都不是无能之辈。
随着赵昆登基,朝堂基本上被大换血了一遍。
十三部尚书,可以说都是新朝臣子。
此时,金融领域的一些概念,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是无稽之谈。
至少,通货膨胀是什么东西,他们还是懂的。
正因为如此,这份草桉中的制度,才让他们更加难以想象。
假定一个百姓从十五岁开始缴纳,每年十二个银元。
到五十五岁的时候,也就缴纳了四百八十个银元。
可是,银元是在不断贬值的。
从银元开始流通,到现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中,银元的购买力,已经贬值了三分之一还多。
四十年之后呢?
难道一个月返还他十个甚至更多银元?
另外还有一点。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秦百姓的平均寿命,正在逐年增长。
以往四十岁,就可以自称老夫了。
活到七十岁去世,就堪称喜丧,一里之地十年都未必能出一个。
但如今的大秦,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
如此一来,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后,朝堂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
赵昆坐在高位,殿中群臣的表情,尽收眼底。
这件事情的推行有难度,他自然心里有数。
做了几个月的皇帝,此时的赵昆,已经养成了一些始皇帝般的霸气。
当初始皇帝主政的时候,想要推行什么政策,群臣谁敢牢骚?
赵昆虽然没必要那么做,但只要他执意推行的政策,任何人反对,都毫无意义。
赵昆大手一挥,直接道:“关于这份草桉,朕意已决。众卿回去好好商讨一番,若有难题,均可提报决议会。”
众臣子面面相觑,想要开口,又觉得不合适。
反正谁也没有当出头鸟的觉悟。
赵昆见状,哑然一笑:“好了,都下去吧。”
众臣走后,陈平留了下来,随赵昆来到殿后。
赵昆递给陈平一份奏折,道:“欧洲之事已经落定,王离在西巴尔城大败西巴尔海军,这是从欧洲传来的消息!”
陈平接过奏折,细细看了一番。
在这过程中,陈平不断倒抽冷气。
两个月前,王离率领大秦海军抵达西巴尔城海域。
扣押大秦海商的西巴尔城城主居然敢负隅顽抗,被大秦海军一战而灭。
随后,王离亲率精兵登岛。
秦军在西巴尔城屠城三日,整个西巴尔城鸡犬不留。
期间,罗马南部总督府曾派海军意图阻止。
结果被大秦海军全部歼灭。
罗马南部总督马尔库斯派使者,想要与王离和谈。
但接连七个使者,全被王离杀掉,将头颅高挂西巴尔城北城门上方。
值得一提的是,在秦军攻入西巴尔城之前,之前被扣押的大秦商队已经冲了出来。
五百余秦人冲入西巴尔城,成为秦军先导。
王离入城的时候,西巴尔城的城主沙克托,以及沙克托的小舅子安巴干,已经被抓。
商队首领周波,在获得王离的许可后,亲自行刑,将两人凌迟处死。
这次王离出海,本意是练兵。
大秦海军护送扶苏远赴美洲后,除了驻扎在美洲基地的海军,其余时候都在沿海打海盗。
海盗打腻了,就在护送一部分回本土的商队。
当然,商队是需要支付费用的。
这次出海,也是为了接回大秦商队,并洗刷大秦商队被劫掠的耻辱。
如今的西巴尔城,已经被大秦占领。
这座城池,位于欧洲南部的巴尔干半岛,是一个天然的海港,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此时的王离,反倒有些舍不得放手了。
所以他发奏报回来,询问赵昆的意见。
看完奏报,陈平沉吟许久。
“不知陛下对王离的提议,是何看法?”陈平问道。
如今的大秦国内,一团乱麻,赵昆的心思主要放在政务上,陈平心中十分清楚。
欧洲不像西域,与大秦接壤,大秦取得一块飞地之后,可以为所欲为。
更不像美洲,几乎算是一个无主之地。
要知道,欧洲是有强国存在的。
在那里驻兵,难度无疑要增加许多。
如今罗马与迦太基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
一旦双方分出胜负,又怎么可能对大秦埋入欧洲的钉子,视若无睹?
随着赵昆登基,之前围绕在他身边的小团体成员,个个都位高权重。
无论他们如何团结,都代表着不同的利益团体,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王离作为海军统帅,兼任军部尚书,他考虑的,自然是军方的利益。
军方的利益是什么?
有仗要打,没有仗,找个由头都要打。
只有战争,才能够体现军人的价值。
所以在西巴尔城驻军,符合军方的利益。
但陈平作为决议会议长,是类似于大秦管家之类的职位。
他考虑问题,当然会从全盘出发。
在心里,陈平是不赞成在西巴尔城驻兵的。
远隔万里,强敌环伺下驻兵,对于大秦来说,完全就是一个赔本买卖。
赵昆自然明白陈平的心思,所以又拿了一份奏报给他。
陈平疑惑的接过奏报,还没看完,脸色就沉了下去。
“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