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国重工:崛起 > 第148章 喜讯

第148章 喜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国重工:崛起!

钟成赶回研发所,来到“天外天”地下九层伏羲一号的机房。

他坐在一个操作终端前,打字通知9527把科技院高能物理实验中心这几个月的可控核聚变试验数据调过来。

足足花了半个月的空余时间,他才将所有的试验结果看完。

其间,他还亲自进行了几百次模拟试验,结果都证实了叶文欣的结论,超托克马克的路不通。

钟成的脾气来了,他开始对仿星器这些其他可控核聚变手段逐一进行尝试。

利用9527的能力,他找来了世界上最先进可控核聚变试验装置和试验数据,准备在太虚试验系统中构建模型再进行试验。

团队的成员们察觉到了钟成的异常,纷纷表示关心。

钟成也不隐瞒了,他把可控核聚变的消息给团队成员解说了一遍。

众人都被这消息震惊了,表示愿意利用业余时间来帮忙钟成进行研究。

人多好办事,钟成把众人分成三个小组,分别研究仿星器、反场箍缩磁约束和惯性约束三个方向。

大家开会讨论后,把其他一些非常规的可控核聚变实现方式都否定了。

比如一度呼声非常高的常温核聚变(冷聚变)。

冷聚变是在相对低温(甚至常温)下进行的核聚变反应,这种情况是针对自然界已知存在的热核聚变(恒星内部热核反应)而提出的一种概念性‘假设’。

这种设想将极大的降低反应要求,可以使用更普通而且简单的设备,同时也使聚核反应更安全。

因为冷聚变的原理和实验装置都非常简单,一个普通电解槽就可以了,就是用金属‘钯’来催化电解‘重水’,据说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核聚变发生。

钟成团队只用了几小时就在太虚实验系统中构建出了模型,然后这个方案就被否定了。

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冷核聚变试验结果,钟成他们发现根本无法重复,只是骗局而已。

众人的模拟试验过程到8月中旬终止了。

一来是因为朱雀战机工程已经到了最紧张的阶段,二来已经基本证实目前所知的可控核聚变实现手段都不可行。

赵唯劝说钟成,要冷静一点,科学研究有时不是凭一口气就能成功的。

可控核聚变无法实现,应该是人类对物理世界的认识还不够,在恒星中发生的可控核聚变过程中存在四种基本作用力的共同参与,人类的模拟有形无神,不成功是必然的。

杨希也认为目前人类对可控核聚变的研究走进死路了,要么对基础物理理论进行突破,要么找到另外的捷径。

前者不用说了,后者同样需要天才式的灵感,不是闷在试验室里能成功的。

杨希的话提醒了钟成,当初石墨烯材料制作就是利用9527提供的巧妙工艺降低了制作难度,那么可控核聚变呢?

9527的回复是‘大国重工系统’中的可控核聚变是没有内容的,不知道是它“遗忘”了,还是它的母星文明就没有走这条科技发展路线。

9527说可控核聚变是行星级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研究难度非常大,卡住了无数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实现了可控核聚变,文明才能够在本恒星系内进行探索,并且在别的行星上建立殖民地和生活科研区。

而不仅仅是“到此一游”!

钟成不得不暂时放下可控核聚变的研发,让大家不用再管这件事了,全力干好朱雀战机的量产准备工作。

理智告诉他,放手也是一种智慧!

但他真不愿意放弃。

9月金秋。

东海工程二期朱雀战机量产项目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祝融电推制造工厂试产成功,大型祝融电推性能达到设计目标,单台推力56吨。

300KW的大型刑天激光炮也问世了,后羿电磁炮随后也试制成功。

……

9月10日。

第一具朱雀战机的机体在机体制造车间下线,被大型吊车转运到了朱雀战机的总装配车间。

朱雀战机的机体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空壳。

壳体进入总装配车间后,前面工作都是在其内部进行,就像装修房子一样。

首先,工程师们会在里面安装各种管道、电气系统、绝缘物等。

因为是在机壳内部空间操作,无法全部使用自动装配设备,很多工作还需要人工来完成。

如果有智能机器人了,对这种大型飞机的装配才可能完全取消人工。

工程师们还要负责安装用于飞行控制的电缆,同时完成内部驾驶舱的安装。

跟着才是各类武器系统、雷达通讯系统、发动机、动力电池的安装过程,同时固定连接它们的各种电缆、线路、舱体等。

在整个过程中,各个相关系统需要一查再查。

最后就是测试机翼飞行控制、动力系统的性能,然后就是保证它们能够联动工作良好。

基本到了这一步,飞机也快出厂了,整个装配时间要用五天。

在朱雀战机总装配车间有五个装配工位,可同时组装五架朱雀战机,一个月能制造最少24架。

这种大飞机装配工艺目前还无法实现全自动化,有人工参与,装配节奏就快不起来。

朱雀战机的装配不同于精卫无人战机,后者体积小、内部空间更小,可采用上下机壳分离,把内部系统安装完成后,上下机壳合拢焊上即可。

朱雀战机体积和内部空间巨大,如果要保证机体不在高速飞行中解体,就只有制造成一体式,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

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总装配难度,机体的制造过程也非常麻烦。

所以能保证一个月产出二十几架,已经很不错了。

好在朱雀战机最终列装数量不会超过三千架,一年生产200多架也能满足逐步列装的需要。

9月16日。

东海工程二期项目传出喜讯,第一架朱雀战机下线了。

邓总、万总等公司领导连同东海工程的项目成员齐集朱雀战机总装配车间。

由钟成最后拔掉了被命名为朱雀一号的第一架朱雀战机机体上的检测电缆,宣布朱雀战机问世了。

随后朱雀一号被重型转运叉车运出了总装配车间,被放到了厂区内的专门机场上。

说是机场,其实就是只有四个足球场大小的停机坪,有五十个机位,可供五十架朱雀战机起降停放。

因为朱雀战机用不着五六代战机需要的几公里长的跑道,它们可以垂直起降。

朱雀一号被放置在一号停机位上,16根支撑气缸柱被压缩到只有2米的高度。

机身最终定型为机长18米、翼展24米、机身高度2米,通体黑色,就像一支巨大的怪鸟蹲伏在地面上。

工程师最后一次用仪器进行了检测,确定没有问题。

起飞准备就绪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