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薛国观的馊主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个飞机去明朝!
崇祯在大殿中踱来踱去,一刻也停不先来,毕竟这种大规模的战事,自他登基以来还是第一次。↖,
可以这么说,这次大战,投入都是双方的精锐力量。
明朝这边除了吴三桂手中的六千关宁铁骑,还有整个辽东的十五万精兵,加上之前杨嗣昌从陕西填充过来的十万精兵,再加上此次从九边各处调过来的精锐之师共计十三万,大明在辽东之地总工投放了将近四十万的兵力,而且,这还是个真是的数字,没有半点夸张。
反观皇太极一方,步兵骑兵加起来只有十六万人,还不到明朝的一半。
可以这么说,如果打仗的时候胜负是用投入人数的多少来衡量的,那么明朝早就甩了皇太极一零零八六条街了。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
别所十六万对四十万,就是对八十万,该胜利的还是要胜利,该失败的还是要失败。
“现在战况如何了?”
崇祯问道。
“回陛下!”此时,平台大殿上,所有三品以上的百官一个也不许回家,全部在大殿上等待陛下的随时召见。
姜逢元站起来说道:“据报,现在双方都在加紧调兵遣将,两方都极尽克制,虽然生了一些小规模的冲突,还没有开始大战。”
“不过!”姜逢元又说道:“陛下,据臣所知,皇太极日夜派骑兵骚扰我军后方,意图截断我大明军队的粮道。”
“无妨!”薛国观出列,说道:“陛下。我军人数众多。定可以以多击少。辽东督师又是洪承畴这个老将,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
崇祯听了,也暗自松了一口气,洪承畴是老将不错,在陕西的时候攻打李自成,就把李自成打的生活不能自理,而且百战百胜,无一败绩。
就凭这一点。皇帝就十分相信洪承畴。
“陛下,臣以为此时也不可掉以轻心!”刘遵宪从队列中蹒跚出来,这两年没见,刘大尚书又老了很多,“辽东军粮本就不多,此次又调集大军入境,若是战事旷日持久,怕是难以延续,老臣奏请陛下,应该及早准备。保证前方将士们的军粮。”
“准!”崇祯环顾四方,看了看臣子。说道:“诸卿可有什么筹粮的具体计划?”
下面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到干实事的时候,便没有人说话了。
“陛下!”刘遵宪接着说道:“辽东军事不同陕边,臣以为朝廷应该晓谕洪总督,让其加紧戒备,莫要轻敌冒进,辽东局势关乎大明国运,更是扼守帝都之咽喉,兹事体大,臣以为还是稳扎稳打为好。”
崇祯点点头,笑着说道:“善,内阁这就拟旨!”然后,又有些忧虑的说道:“朝廷国库空虚,若要稳扎稳打,须得有大量军饷支撑,如之奈何?”
这也是个实情,前方的将士很多,也很能打,可是如果饿着肚子打就歇逼了。
可是皇帝一旦问到军粮这个问题,下面的群臣又像是吃了哑巴药似得,不说话了。
皇帝气得没办法,自己退出大殿,来到殿后的偏殿休息,而这个时候,薛国观入内密奏,说是有解决军饷的办法,可是只能密奏。
皇帝宣薛国观偏殿相见,亲自将他迎接到座位上,问道:“薛爱卿有何良法可解朕之急难?”
薛国观俯顿拜,说道:“当今国库空虚,可是那些世代受大明恩惠的王公贵族,特别是勋贵之后,哪个不是腰缠万贯富可敌国,可如今国难当头,竟无一人慷慨为国,是在可恨!”
“薛爱卿的意思是?”崇祯疑惑的看着他。
“借助!”薛国观说道:“让那些有钱的家伙把银子拿出来,朝廷也不亏待他们,就按照借贷的方式,等辽东战事平定,明年税收收上来以后,再行偿还,如此,眼下之急可解矣!”
“可是!”皇帝想了想,又摇了摇头,说道:“不妥!”
当然不妥,堂堂一个皇帝,穷到向底下的大臣借贷,传出去名声自然不好。
薛国观当然明白皇帝的意思,微微一笑,说道:“陛下不必担忧,那些外臣,由臣代劳去说,至于那些皇亲国戚,恐怕还得陛下您亲自下旨!”
崇祯依旧摇头表示不同意。
然而,薛国观又道:“辽东之事最急,耽误不得!”
意思是现在脸面啊节操啊神马的都可以不要了,只要保住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保住祖宗的坟茔就可以了,不然人家皇太极打到你的脸上来,你毛线都没有了信不信?
听了薛国观这么说,崇祯终于才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接下来的“借助!”就开始了。
薛国观这货是内阁辅,堂堂的朝廷第一人,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外臣中威信虽然不怎么样,可是只要搬出一个臣子为国的大义理由,那当官的不管是多是少,哪怕家里只有三两银子,也得交出二两不是么?
不过,大多数都是敷衍了事的。
比如姜逢元,贵为吏部尚书,有名的富翁,可是到了借助的时候,竟然只拿出来一百两银子,还说这些银子是他平日里省吃俭用节俭下来的。
骗鬼去吧。
别说这些人不忠君爱国,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下,便是有心想要多捐一些,也不能啊,要不然就会变成握在别人手中的把柄,贪污受贿的证据。
所以,薛国观虽然去外臣那边“借助”,可是借助过来的并不多,统共不到十万两银子,这些钱往辽东那个大坑里一放,瞬间就变成水,连一成也不够。
但是不管怎么说,薛国观的任务算是完成了,阻力也不算特别大。
可是崇祯皇帝的任务就不那么容易完成了。
虽然他贵为皇帝,听上去比较吊,可是他要钱的对象一样也很吊。
比如他找到了自己家的小舅子要钱,小舅子前脚跟刚刚答应出钱,后脚跟就跑到自己的姐姐周皇后那边哭穷,一刻钟没到的时间,皇后便会跑到皇帝面前哭穷。
好吧,皇后平时礼仪端庄,掌管六宫不容易,给她个面子,算了吧。
问张国纪,张国纪跑到自己女儿前皇后张嫣哪里哭穷,张嫣倒是没找崇祯算账,可是太子爷却为他出了头,到最后弄得张国纪也没出钱。
后来,崇祯问他舅舅要,舅舅更吊,跑过去找他老妈,太后顿时气得火冒三丈,这钱还要个几把。
这一帮人不能惹,那就捡个软柿子捏吧。
谁软呢?
舅舅捏不得,哥哥的岳父捏不得,小舅子也捏不得,崇祯皇帝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人。
既然太亲太近的捏不得,那就捏个稍微远一点的吧。
武清侯李国瑞!
李国瑞是谁?
大明的外戚,还尼玛是一个比较有钱的外戚,没钱崇祯皇帝也不会找他是不?
关键是,这个家伙没靠山。
额不,应该说靠山已经倒了。
李国瑞是崇祯的爷爷、明神宗朱翊钧的母亲的侄子;也就是崇祯他曾祖母的侄子。
好吧,这么说比较拗口,换个容易接受的:李国瑞是皇帝的爷爷的老表!
找到李国瑞以后,崇祯算是松了一口气,现在,老子找你要钱,我就不相信你还能跑到后宫中找谁给你说情?
找老太后,不好意思,没有了!
不得不说,崇祯这货开口太狠,一开口就对自己爷爷的老表要了四十万两银子,估计在他老人心中,银子都是大风刮过来的吧。
李国瑞领了圣旨以后,回家就哭。
说实话,他不是没有这么多银子,早在神宗年间就开始积累财富,别说四十万里,八十万两也拿的出来。
可是谁又愿意将自己的财富拿出来给别人,哪怕那个人是皇帝也不行。
可他又没有什么靠山,怎么办?
李国瑞不愧为大明宗亲,想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办法:摆摊!
李国舅回到家,先把皇帝的四十万两银子交上去,然后把老婆孩子打到老家去,自己一个人带着下人把自家房子拆了,里面的木头啊,砖瓦啊还有家里的家具,能拿的全部都拿上,跑到城南摆摊出售,说要藉此度日。
此时闹得满城风雨。
崇祯皇帝勃然大怒,下令剥夺武清侯李国瑞的爵位,贬为庶民。
当然了,这个可悲年纪又大的侯爷就此惊吓过度,在历史上匆匆落幕。
李国瑞死后,皇亲国戚人人自危,更是散布谣言,说是:孝定太后(朱由检的曾祖母)在天上指责皇帝对外戚过于刻薄,要遭受天谴,皇帝的儿子行将夭折。
废话,这当然就是谣言,不会有人相信,崇祯皇帝自己也没信。
不过事情蹊跷就蹊跷在这里,没过多久,崇祯皇帝的一个小儿子(原谅我,这个就是尼玛的朱三太子)就突然夭折了。
好吧,不管别人信没信,反正崇祯信了:自己的曾祖母威了。
没办法之下,崇祯又亲自给自己的曾祖母祭祀祷告,还迫不得已追封李国瑞的儿子为武清侯,并且悉数偿还了李家的银子。
薛国观的这个馊主意也终于到此为止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