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 > 《中庸》

《中庸》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

导读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不过,现存的《中庸》版本,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

《中庸》同《易经》一样,都是儒家的理论渊薮。不过《易经》比《中庸》影响大,涵盖面广,而《中庸》是宋以后儒者研读的重点。儒学,特别是理学中的许多命题、概念都出自《中庸》,许多理学大家持守《中庸》的信条,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庸的核心理念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旨并非部分人所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要思想在于修身养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倡导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至德。

中庸之道鼓励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监督,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完美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德、至道、至圣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

第一章(纲领)

第二章(知人)

第三章(正心)

第四章(正心)

第五章(修身)

第六章(审问)

第七章(明道)

第八章(正心)

第九章(正心)

第十章(明道)

第十一章(正心)

第十二章(知物)

第十三章(笃行)

第十四章(修身)

第十五章(齐家)

第十六章(齐家)

第十七章(知天)

第十八章(齐家)

第十九章(齐家)

第二十章(治国)

第二十一章(知性)

第二十二章(诚意)

第二十三章(诚意)

第二十四章(治国)

第二十五章(诚意)

第二十六章(博学)

第二十七章(修身)

第二十八章(明道)

第二十九章(明辨)

第三十章(知法)

第三十一章(修身)

第三十二章(诚意)

第三十三章(正心)

中庸

第一章(纲领)

【原文】

天命之谓性①,率性之谓道②,修道之谓教③。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④,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⑤,谓之中;而皆中节⑥,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⑦;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⑧。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⑨。

【注释】

①天命之谓性:上天规定人应该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这些上天所赋予的美德叫做人的本性。

②率:顺着,遵循。

③修道之谓教:圣人对道进行修订、限制,使道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这就叫做“教”。

④戒慎:警戒谨慎。

⑤未:没有现的时候。

⑥中节:合乎自然的道理。

⑦大本:最大的根本。

⑧达道:天下人共同走的路。

⑨位:各得其位,指天地间万事和顺。

【译文】

天所给予的秉赋叫做性,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修明此道加以推广叫做教。“道”是片刻都不能离开的,能够脱离的,就不是天命的“道”了。所以君子即使在大家都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谨慎警戒,不可疏忽;即使在大家都听不见的地方,也要恐慌担忧,不能怠懈。幽暗的地方无论隐藏得多么好,始终会被现;细微的事情无论多么渺小,终究会显露出来。所以君子独自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时时省察自己。欢喜、愤怒、悲伤、快乐是人之常情,当这些感情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是不偏不倚的,这就叫做“中”。当这些感情表现出来的时候,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能够合乎自然的道理,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所在;和是古往今来人们所共通贯通的大路。能够达到“中和”,那么天地就会各得其所,万物也就生长育了。

第二章(知人)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①,小人反中庸②。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③;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④。”

【注释】

①中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始终坚持正道。

②反:背离。

③时中:指君子在做事时能够恰到好处。

④忌:顾忌。惮: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做事没有偏倚,没有太过也没有不及,事事都符合中庸之道。小人与君子不同,小人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了中庸。君子按照中庸的道理来行事,所以他的言行恰到好处,符合自然规律;小人背离中庸之道,所以小人做事没有顾忌和畏惧。

第三章(正心)

【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①!民鲜能久矣②。”

【注释】

①中庸其至:指中庸是最高的境界。至,极。

②能:达到。

【译文】

孔子说:“中庸,这是至高无上的境界啊!人们很少能达到中庸,这已经有很久了!”

第四章(正心)

【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①,我知之矣:知者过之②,愚者不及也。道之者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孝者不及之。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①道:指中庸之道。行:流行。

②知:同“智”。知者:聪明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流行,我知道其中缘由了:聪明的人过于聪明,愚笨的人过于愚笨,他们都没有达到中和的标准。中庸之道不显明,我知道它的缘由:贤明的人过于贤明,不贤明的人又不够贤明,他们都没有达到中和的标准。没有不吃不喝的人,却很少有人真正分辨出不同滋味。”

第六章(审问)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①,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注释】

①好问:好,音hào,喜爱。好问,指喜欢去请教别人。迩(ěr)言:浅近之言。

【译文】

孔子说:“舜帝真可算是一个极其明智的人。他喜欢向别人请教,又善于对那些浅近的语言仔细审察,包容别人的短处而表扬别人的长处,掌握人们认识的过与不及两个极端,取中庸之道施行于民众,这就是舜之所以能成为舜的原因吧!”

第七章(明道)

【原文】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①,而莫之知辟也②。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③。”

【注释】

①罟:音gǔ,捕鱼鸟用的网。擭,音huò,一种捕兽的机关。

②辟:音,ì,同“避”,避免。

③期:音,jī一整月。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说‘我是聪明的’,然而在利欲的驱使下,他们却像禽兽落入网罟、木笼、陷阱一样,不知道逃避。人们都说‘我是明智的’,但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一个月的时间都不能够坚守。”

第八章(正心)

【原文】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着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①。”

【注释】

①拳拳:音quán,忠实地奉行。服,著,放置。膺,音yīng,胸中。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是这样为人处事的,他选择了中庸之道,每当得到一条好的道理,就牢记在心中,永不丢失。”

第九章(正心)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①,爵禄可辞也②,白刃可蹈也③,中庸不可能也。”

【注释】

①均:平治。

②爵禄:官位俸禄。辞:辞掉。

③白刃:利刃,快刀。蹈(dǎo):踩。

【译文】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平治,官爵俸禄可以辞掉,锋利的刀刃可以用脚踩,但是中庸之道却不容易做到。”

第十章(明道)

【原文】

子路问强①。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②,不报无道③,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④,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⑤,强哉矫⑥!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⑦,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注释】

①子路:孔了的弟子仲由,字子路,好勇。强:刚强。

②教:教诲,教化。

③无道:横逆无理。

④衽(rèn)金革:枕着武器、盔甲睡觉。衽,卧席。金革,武器和盔甲。

⑤流:随波逐流。

⑥矫:强大的样子。

⑦不变塞:不因为贫困而改变自己的主张。塞:不通过,指仕途不顺利。

【译文】

子路向孔子询问怎样才称得上坚强。孔子说:“你问的是南方的坚强,还是北方的坚强,还是你自己所具有的这种坚强呢?用宽容柔顺的办法来教诲别人,假使别人对自己横逆无理也不去报复,这是能够容忍别人南方的刚强。君子奉行这种刚强。枕着武器、盔甲睡觉,遇到战斗就奋勇拼搏,即使死了也不悔恨,这是北方的刚强。强健的人奉行这种刚强。所以君子为人处事和顺又不随波逐流,真是强大啊!君子信守中庸,不偏不倚,真是强大啊!国家政治清明时,君子不会因为贫穷困窘或仕途不顺而改变自己的主张,真是强大啊!国家政治混乱时,君子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操守,真是强大啊!”

第十一章(正心)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①,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②,半涂而废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④,唯圣者能之。”

【注释】

①素:按照《汉书》当作“索”,寻求之意。行怪:做怪异的事。

②遵:遵循,按照。

③涂:通“途”路。

④遁世:避世,指隐居。

【译文】

孔子说:“有些人探求隐僻的道理,行怪异这事,也许后世对这些人有所称道,但我不会这样做。君子应该遵循中庸之道行事,虽然有些人往往半途而废,但我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君子按照中庸的大道来行事,即使终生避世隐居不被人理解,也不悔恨,这只有圣人能够做到。”

第十二章(知物)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①。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②,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③。《诗》云④:“鸢飞戾天⑤,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⑥。

【注释】

①费:作用非常广大。隐:隐微,细小。古人将事物分为本体和作用两个方面,隐指道的本体,费是指作用。

②不肖:指平庸浅陋。

③破:分析、剖析。

④《诗》:指《诗经·大雅·早麓》篇。

⑤鸢(yuān):一种鹰,毛褐色,以蛇、鼠、晰蜴等为食。戾(lì):显明、昭著。

⑥察:显明、昭著。

【译文】

君子的中庸之道,功用广大而本体细微。即使天下男女中最愚笨的,也能够了解中庸之道,但是如果推究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即使圣人也难以企及。即使天下男女中最浅陋平庸的,也能够按照中庸之道来做一些事情,但是如果要推究中庸之道的最终极限,即使圣人也有不及之处。天地如此广大,人们不对它有所遗憾。所以君子的中庸之道十分广大,天下没不什么能够承载容纳它;所以君子的中庸之道十分细微,天下没有什么能够剖析它。《诗经·大雅·早麓》中说:“鹰高飞向蓝天,鱼跳跃进深潭。”这是说中庸之道是无所不至的。君子的中庸之道,从最愚笨的男女知道的浅显道理开始,到它的最高境界,就能昭著天地。

第十三章(笃行)

【原文】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①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②,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③,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④;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⑤,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⑥,君子胡不慥慥尔。”

【注释】

①柯,毛亨注,“斧柄也”。伐柯,砍斧柄。则,郑玄注,“法也”,样子。

②睨:音nì,斜眼观看。

③违:离开,去。

④“所求乎子”句:责求别人懂得做人子的道理,我却未能以此侍奉父亲。

⑤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我只是实践平常的道德,谨守平常的言论。庸,作平常解。

⑥言顾行,行顾言:话说时要想到行动,行动时要顾及说话。

⑦慥慥:音zào,笃厚忠实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并不远离人群,如果人在修道过程中故作玄妙高深,使得道远离了人,这样的修道不能称为中庸。《诗》说‘伐木做斧柄啊伐木做斧柄,斧柄的样式就在眼前’。拿着斧柄来砍伐斧柄,斜起眼睛就看得见样子还以为远吗。因此君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到人们痛改前非为止。能做到忠恕,离中庸之道就不远了。别人施加给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君子要遵循的道德有四项,我孔丘却一项也不能做到:我要求做子女的要孝顺父母,而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我要求做臣下的要忠于国君,而我自己却不能为国尽忠;我要求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而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我要求做朋友的要遵守信用,而自己却未能先做到这一点。中庸道德的实行,中庸格言的谨记,我做得还有不足之处,不敢不努力勤勉。有做得好的地方,也不敢把话全部说尽。言语时要看到行动,行动时也要想到言语。君子怎能不老老实实地言行一致呢!”

第十四章(修身)

【原文】

君子素其位而行①,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②。

在上位,不陵下③,在下位,不援上④,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⑤,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⑥,失诸正鹄⑦,反求诸其身。”

【注释】

①“君子”句:素,在。君子在什么样的地位,做什么样的事。

②“君子无入”句:入,处于。君子不论在什么地位,都能够做到悠然自得。

③陵,欺陵。

④援:攀援。

⑤居易以俟命:居:处。易:平安之处。俟,音sì,等待。

⑥射有似乎君子:射箭的道理像君子的为人。

⑦失诸正鹄:射不到中心。鹄,音gǔ,指箭靶中心的圆圈。古时画布称正,画在皮上称鹄。

【译文】

君子处在平常的地位就做应做的事,不要去羡慕本职以外的名利。身处在富贵的地位上,就做在富贵地位上所应做的事;身处在贫贱的地位上,就做在贫贱地位上所做的事;身处在夷狄的地位上,就做在夷狄地位上所应做的事;身处在患难之中,就做处在患难中所应做的事情。如果能如此,君子没有什么地方不能坦然处之的了。

君子高居上位,不欺凌处于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也不去高攀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却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埋怨天,下不责怪人。所以,君子安分守已,等待天命赐德,小人企图冒险,存侥幸得利之心。

孔子说:“射箭的道理就好像君子行道。倘若箭头射在靶心圆圈以外,应该回过头来责备自己。”

第十五章(齐家)

【原文】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①,辟如登高必自卑②。《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③。”子曰:“父母其顺矣乎④!”

【注释】

①辟如行远必自迩:辟,譬如,比如。迩,接近,近处。譬如行远路必从近地起。

②卑:近处,低处。

③好合,郑玄注:“志意合也。”

④父母其顺矣乎:父母一定很安乐了!

【译文】

学习君子之道,譬如远行;一定要从近处出;就譬如登高,一定要从低处开始。《诗经》说:“与妻子相亲相爱,就像弹奏琴瑟一样,相处和睦,和气而且情深厚。你建立美好的家庭,使家人幸福无忧。”孔子说:“能够如此,父母大概就能称心如意了。”

第十六章(齐家)

【原文】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①!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②。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③,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④!’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⑤。”

【注释】

①其盛矣乎:非常盛大的啊!

②体物:生养万物。

③齐明盛服:齐,音zhā,通“斋”,斋戒。明,洁净。意思是,鬼神能使天下人斋戒沐浴,整齐衣服。

④“《诗》曰”句:格,来,至。度,揣度,推测。矧,音shěn,况。射,厌倦,厌怠不敬。

⑤诚之不可揜如此夫:揜,音yǎn,掩藏,掩盖。恭敬诚实的不可掩蔽,意至与此。

【译文】

孔子说:“鬼神挥的功德,真是盛在无比啊!看它不见形状,听它不闻声音,然而,万物无不以鬼神之气而生长育。天下的人都斋戒沐浴,穿上华丽的服装,以敬奉祭祀他们。浩浩荡荡啊,鬼神仿佛悠闲地漂浮在人群的上空,又好像充溢在人们的身旁。《诗》说:‘鬼神的来临啊,不可揣度啊,何况对他们懈怠不敬啊!’鬼神的行迹本来就是隐匿的,但是其功德却真实而不可遮蔽,的确如此啊!”

第十七章(知天)

【原文】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①,子孙保之②。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③。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④。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⑤。《诗》曰⑥:‘嘉乐君子,宪宪令德⑦。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⑧。’故大德者必受命。”

【注释】

①飨(xǎng):用酒食祭祀。

②保:保住。

③位:指天子之位。禄:指富有四海。名:指臣民称颂。

④材:指事物的本质。笃:加厚。

⑤栽:栽培。培:培养。覆,推败。

⑥《诗》:指《诗经·大雅·假乐》篇。

⑦宪宪:显著,光明。《诗经》中为“显显”。

⑧申:重复。

【译文】

孔子说:“舜是多么孝顺啊!讲德行他是圣人,讲尊贵他是天子。他资财显赫,拥有天下的财富。宗庙祭祀他,子孙保住他的基业。所以有了圣人的德行,一定会得到与之相匹配的天子之位,一定会得到天下的财富,一定会得到老百姓的称颂,也一定会长命百岁。所以天生万物,必定依照各自材质而诚实对侍。所以,可以栽植的树木,就细心培养它;将要倾倒的树木,就趁势摧败它。《诗经·大雅·假乐》中说:‘快乐的君子啊,他的德行光明显耀。他能够和顺地待周围的人,所以能够接受上天所赐予的富禄。上天会保佑他做天子,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所以大德之人必能秉受天命。”

第十八章(齐家)

【原文】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①!以王季为父②,以武王为子③,父作之,子述之④,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⑤,壹戎衣而有天下⑥,身不失天下之显为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⑦,追王大王、王季⑧,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⑨。斯礼也⑩,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11)。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12),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注释】

①文王:指周文王,姓姬名昌,商末周的领袖,武王灭纣后追封他为文王。

②王季:姓姬名季烈,文王之父。武王灭纣后追封他为王季。

③武王:周武王姬,文王之子,打败商纣灭商后建立周朝。

④作:开创。述:继承。

⑤缵(zuǎn):继承。大王:即太王,本名古公亶父,王季之父。绪:事业。

⑥壹戎衣:穿上铠甲(讨伐商纣),意为消灭商朝。

⑦周公:周公姬旦,武王之弟,帮助年幼的武王管理朝政。周公平定了内部和外族的叛乱,还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制作礼乐,建立典章制度。

⑧追王(àng):给先辈们追加王号。

⑨先公:周在取得天下以前的历代祖先。

⑩斯礼:这种礼制。指按死者的爵位进行葬礼,按子孙的爵位进行祭祀的这种礼制。

(11)及:推及。士:商、西周、春秋时期,级别最低的贵族阶层。庶人: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呼。

(12)期(jī)之丧:守丧一周年。

【译文】

孔子说:“没有忧愁的人,恐怕只有周文王了!他的父亲王季贤明通达,他的儿子武王圣明光耀,父亲开创基业,儿子能够继承扬。武王继承太王、王季、文王的事业,消灭商朝,赢得天下。他自己并不因为讨伐商纣而失去光明显耀的忠诚的名声。他贵为天子,拥有天下的财富。宗庙里祭祀他,儿孙们继承他的事业。武王接受天命成为天子,但是没有完成文王未竟的事业。于是周公继承先辈的事业,展文王、武王美德,追封古公为太王、季公为王季,追溯到各位先祖,都用天子的礼节来祭祀他们。这种礼制,上至诸侯大夫,下至士人、庶人,都可以使用。父亲是大夫,儿子为士,那么用大夫的礼节来举行葬礼,用士的礼节来举行葬礼,用大夫的礼节进行祭祀;一周年的守丧礼制,一直到大夫都可以使用;服丧三年的丧制,从下一直通行到天子,因为无论贵贱,为父母守丧的期限都是一样的。”

第十九章(齐家)

【原文】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之事者也①。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②,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③。序爵④,所以辨贵贱也。序事⑤,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⑥,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⑦。践其位⑧,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⑨,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⑩,治国其如示诸掌乎(11)!”

【注释】

①人:指先人。述:继承。

②宗器:古代宗庙祭祀时所用的器物。

③序昭穆:宗庙中供奉祖先灵位,始祖居正中,二世、四世、六世祖居于左侧,称昭位;三世、五世、七世祖居于右侧,称穆位,以此类推昭穆相承,以为次序。

④序爵:按爵位等级排列顺序。

⑤序事,按具体职务排列顺序。事:职务。

⑥旅酬:古代祭祀完毕要举行宴会,来酬谢宾客,宾客也要依次酬答。旅,众人。酬,给客人敬酒。

⑦燕毛:宴会时按毛的颜色确定次序。燕,同“宴”。序齿:按年龄大小来确定次序。

⑧践:登。

⑨郊社:都是祭祀的礼节。周代在冬至的时候,在南郊举行祭天的仪式,称之为“郊”;夏至的时候,在北郊举行祭地的仪式,称之为“社”。

⑩禘(dì):帝王在宗庙中祭祀祖先,五年一次,极为隆重。尝:每年秋天举行的祭祀,用新谷物进献祖先。

(11)示诸掌:在手掌上看某一物件,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译文】

孔子说:“武王、周公大概是最通达孝顺的人吧!孝,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遗志,善于继承先人的事业。在春夏秋冬各个季节中都打扫祖庙,陈列出那些祭祀用的器物,摆出祖先遗留下来的衣服,进献应时的食品。在宗庙里进行祭祀的礼节是用来区分左昭右穆的顺序的;按爵位来排列顺序是用来区分富贵与贫贱;按职务来排列顺序是用来区别贤明与不贤明。祭祀完毕举行宴会,在下位的向在上位的举杯劝酒,这是为了使地位低的人能够有机会表现礼仪。大家到私室饮酒,就按头黑白来确定坐次的上下,以表示尊敬年长的人。人们站到先王所元宝的位置上,举行祭祀的礼节,演奏先王制定的音乐,尊敬先王所尊敬的祖先,爱护先王所爱护的臣子百姓。侍奉死去的祖先,就好像他们还活着一样;侍奉死去的祖先,就好像他们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一样。这就是孝的最高境界。祭祀天地的礼节是用来侍奉上帝的。在宗庙里进行祭祀,是用来祭祀祖先的。明白祭祀天地原礼节、祭祀先祖的意义,那么治理国家就如同观看掌中之物一样的清楚简易。”

第二十章(治国)

【原文】

哀公问政①。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②。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③。夫政也者,蒲卢也④。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⑤;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⑥,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⑦!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⑧;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注释】

①哀公:鲁哀公,姓姬,名蒋,春秋时期鲁国国君。

②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

③人道:指为政之道。敏:勤勉,或解释为迅速。地道:指种植之道。

④蒲卢:即蒲苇,是一种易生长的草本植物。

⑤亲亲:亲爱亲属。第一个“亲”为动词,是亲爱之意,第二个“亲”为名词,是亲属之意。

⑥杀(shà):减少,降低。儒家主张仁爱,提倡亲疏有别。

⑦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这两句话,郑玄和朱熹都认为是衍文,应删去。

⑧知人:知道尊贤爱人。

【译文】

鲁哀公向孔子询问为政的方法。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治措施是最完备的,都写在古代典籍里了。这样的贤人在世,那政法就能实行。如果推行这些政治措施的文王、武王以及他们的臣民都不存在了,那么这些政治措施就要停息了。人的性能可以勉力推行政法,地的性能可以勉力生长草木。这国政犹如蒲苇一般,具备一定的人才才能有成效。所以,为政的根本在于得到贤臣,得到贤臣的关键在于君主自身,努力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的关键在于达到仁爱的标准。仁爱是人的本性,而亲爱自己的亲属是最大的仁爱;有仁爱就应该有道义,而尊重贤人是最大的道义。亲爱自己的亲属要分清远近差别,尊重贤人要区分等级差别,这就是礼节产生的原因。反以君子不可以不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身修养不可以不敬奉双亲;敬奉双亲不可以不了解人的本性;了解人的本性不可以不了解天理。”

【原文】

天下之达道五①,所以行之者之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②,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者一也③。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④,或困而知之⑤,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⑥,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⑦,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⑧,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注释】

①达道:古往今来天下所共行的大道。

②昆弟:兄弟。

③达德:天下人都有的美德。一:指专一、诚实,是《中庸》提倡的美德。

④学:博闻强记。

⑤困:苦苦思索。

⑥安:从容、顺利、安然自得。

⑦勉强:力量不够而强求。

⑧力行:奋用功。

【译文】

古往今来天下共大道理有五项,用来实行这五项大道理的办法有三种。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项就是天下共行的大道理。智慧、仁义、勇敢是天下人共有的美德,具有了这些美德进而能够达到那五项大道理的关键在于一个“诚”字。有的人天性聪明,不用思虑就能明白这些大道理;有的人博闻强记,愤学习也能明白这些大道理;有些人天性愚笨,但通达苦心思索也能明白这些大道理。虽然他们天分不同,但他们最终都明白了这些大道理了,在本质上就是一致的了。有的人心安理得去做,有的人为了名利去做,有的人勉力去做。虽然他们推行大道理时各有难易,但等到他们成功地推行大道理了,他们在本质上就是一致的了。孔子说:“爱好学习,就接近聪明了;愤用功,就接近仁义了;懂得羞耻,就接近勇敢了。”理解了这三句话,就知道修身的道理了;知道了修身的道理,就知道治理百姓的道理了;通晓治理百姓的道理,就知道治理天下的道理了。

【原文】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①是,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②,子庶民也③,来百工也,柔远人也④,怀诸侯也⑤。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⑥,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⑦,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⑧,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⑨,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⑩,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11),既禀称事(12),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13),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14),举废国(15),治乱持危(16),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17),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18)。

【注释】

①为:治理。经:不可变的定理、原则、规定。

②体:体察、体恤。

③子:即以民为子,可解释为爱护。

④柔:爱恤,安抚。

⑤怀:抚恤保护。

⑥劝:顺从。

⑦齐(zhā)明:内心虔诚、专一。齐,纯一不杂。明,洁净无蔽。

⑧贱货:轻视财物。贱,轻视。贵德:看重有德之人。贵:看重,重视。

⑨官盛任使:多设小官,供大臣任用、命令。盛:多。

⑩时使:按季节时令来役使百姓,即在农事轻闲的时候让百姓服公役,意思是爱惜民力。薄敛:减轻赋税。

(11)省:考察。试:考验。

(12)既:肉食。禀:粮米。既禀称事:按做事的多少放肉食、粮米。

(13)嘉:奖励。善:有才能。矜:宽容,体恤。不能:才能不周全的人。

(14)绝世:有爵位封地,但却没有子孙的贵族。

(15)废国:子孙尚在,但却丧失了土地的国家,即已被消灭的国家。

(16)治乱:平定祸乱。持危:扶持倾败。

(17)厚往而薄来:送去的礼物丰厚,接受的贡物微薄。

(18)一:指“诚”。精诚不欺是《中庸》特别倡导的道德。

【译文】

治理国家有九条恒定的法则,就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亲爱亲人,尊敬大臣,体恤群臣,爱护百姓,招雇百工,优抚边远异族,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树立典范;尊重贤人,做事就不会疑惑了;亲爱亲人,就能使家族内部相亲相爱;敬重大臣,做事就不会紊乱;体恤其他臣民,他们就会因为承受了我的恩泽而多多回报于我;爱护百姓,百姓就会顺从我;招雇百工,就能使财货充足丰富;优抚边远异族,四方的百姓就会归附;安好抚诸侯,天下就会敬畏。内心虔诚专一,服饰整齐庄重,不做不合礼仪的事,这就是用来提高修养的方法;驱逐小人,远离女色,轻视财物,重视贤德之人,这就是用为劝勉贤人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爵位,增加他们的俸禄和他们有一致的爱好与厌恶,这就是用来亲爱亲人的方法;多设属官以供大臣们任用,这就是用来鼓励大臣的方法;讲究忠诚信义,给予丰厚的俸禄,这就是用来鼓励士人的方法;爱惜民力,按季节役使百姓,减轻赋税,这就是用来鼓励百姓的方法;每天考察,每月考验,按他们做事的多少来放肉食、粮米,这就是用来鼓励各种工匠的方法;盛情相迎,热情相送,奖励有才的人,宽容才能不足的人,这是用来优抚边远异族的方法;没有子孙的诸侯贵族,取旁枝的人使他们延续下去,已灭亡的国家,封给土地使它再次振兴,平定祸乱,扶持倾败,定期朝见,互派使者,赠送礼物丰厚,收取贡物微薄,这是用来安抚诸侯的方法。总之,治理国家的纲要有九条,用来实施这九条定理的只在于一个“诚”字。

【原文】

凡事豫则立①,不豫则废②。言前定则不跲③,事前定则不困④,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⑤,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⑥,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⑦: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子;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⑧,不思而得⑨,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⑩。

【注释】

①豫:事先有准备。则:就。立:成功。

②废:失败。

③跲(já):绊倒。

④困:屈而不通,即不通顺。

⑤获乎上:获得君主的信任。

⑥顺乎亲:得到父母的欢心。

⑦诚身:使自己内心诚实、善良。

⑧不勉:不需勉强。中:合乎自然。

⑨思:思虑。得:得其道,即获得自然的道理。

⑩固执:坚守不渝。

【译文】

凡事预先做好准备就会成功,不做准备就会废止。说话,要先想好说什么就不会阻遏;做事,要事先想好做什么就不会困窘;推行大道,要事先想定推行什么道理就不至于悔恨;中庸之道,要事先想定到时就不会出毛病。如果在下位的人不能获得君主的信任,就不能治理好百姓;如何取得君主的信任是有一定的途径:如果不能取得朋友的信任,那就不能获得君主的信任;如何取得朋友的信任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欢心,就不能获得朋友的信任;如何取得父母的欢心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如果反过来看自己不能至诚,那就不能获得父母的欢心;如何让自身诚实是有一定的方法的:如果不明白什么是善,那就不能做到诚实。诚实,是上天最初赋予人的本性。用心使自己做到诚实是人的本性。天生至诚的人不需勉强自然合乎中和之道,不用思虑就能获得自然的道理,举止从容合乎中庸,这种人就是圣人。至于一般学习诚的人,就是选择善道并能坚守不渝。

【原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①。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②;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③;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释】

①学、问、思、辨、行:这就是“诚之者”的具体途径。博:广博。审:详细探究。笃:笃实。

②得:融会贯通,有所收获。

③明:分析清楚、明白。

【译文】

这种人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清楚地分辨,要老实地施行。有些知识不学则已,学习不见成效就不能放下。如果有没询问过的,问了还不了解,那就不要停止询问。如果有没有思虑过的,思考了仍旧没有收获,那就不要停止思虑。如果有没有分辨清楚的,仔细分辨仍旧不能明白,那就不要停止分辨。如果有未施行的,努力去做仍旧不踏实,那就不要停止旅行。别人做一次就能做到的,自己做上百次;别人做十次就能做到的,自己就上千次地去做。如果真能按这个方法去做,即使愚笨的人也能变得聪明,即使柔弱的人也能变得刚强。

第二十一章(知性)

【原文】

自诚明,谓之性①;自明诚,谓之教②。诚则明矣,明则诚矣③。

【注释】

①自诚明:自,由。指明白道理。

②自明诚,谓之教:朱熹注云:“先明乎善,而后能实其善者,贤人之学。由教而入者,人道也。”

③则,即。

【译文】

由内心真诚而明达事理,叫做天性:由明达事理而使内心真诚,叫做教化。内心真诚就能够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就能够变得真诚。

第二十二章(诚意)

【原文】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①;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②;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③。

【注释】

①“惟天下”句:惟,只有。尽其性,充分挥人的本性。

②赞:辅助。

③与天地参:与天地并立。

【译文】

只有天下至诚之人,才能最大限度挥自己的天赋;能最大限度挥自己的天赋,才能最大限度挥其他人天赋;能最大限度挥其他人的天赋,才能充分挥万事万物的天赋;能充分挥万事万物的天赋,就能够协助天地化育万物,能够与天地并立为三了。

第二十三章(诚意)

【原文】

其次致曲①,曲能有诚,诚则形②,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③,动则变④,变则化,惟天下至诚为能化。

【注释】

①其次致曲:其次,指次于圣人一等,这里说的是贤人。致,推致。曲,细微之事。

②形:积于中而于外。

③动:朱熹注:“动者,诚能动物。”

④变:变革人心。

【译文】

那些次于圣人的贤人,能够推致局部事理,即从具体的小事情做起,最后达到诚。通过小事而达到诚,真诚就会显现出来,显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渐渐显著就会彰明,彰明就会道成感动,感动就会转变,转变就能教化万物,天下惟有至诚才能教化万物。

第二十四章(治国)

【原文】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①,国家将兴,必有祯祥②;国家将亡,必有妖孽③;见乎蓍龟④,动乎四体⑤。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注释】

①前知,预先知道。

②祯祥:吉祥的征兆。

③妖孽:古代称生物反常的现象。草木之类称妖,虫豸之类称孽,也比喻邪恶的事或人。

④见乎蓍龟:见(xàn),呈现。蓍(shí),一种高二三尺的草,古人用此筮吉凶。

⑤动乎四体:从四肢的举动上看出来。

【译文】

掌握至诚之道,就可以预知未来,国家即将兴盛,一定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灭亡,一定有灾祸邪异。在蓍龟中可以反映,在自己的四肢中也会体现出来。祸福即将到来的时候,善,一定能预知,不善,也一定能事行知晓。所以至诚的人如同神明一般。

第二十五章(诚意)

【原文】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①。诚者物之终始,不成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②,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③,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④。

【注释】

①自道:道:音dǎo,引导。引导自己。

②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已,中止,停止。

③性之德也:表现出天生的德性。

④措:用,实施。

【译文】

诚是自我完善的,而道是自己践行的。诚,贯通事物的始终,没有诚就没有万物,因此君子以守诚为贵。至诚之人不仅仅是成就自己,还要成就万物。自己成就是仁;成全他人是智。这是天性所具之德,内外共同具有的道理,因此随时施行都是适宜的。

第二十六章(博学)

【原文】

故至诚无息①。不息则久,久则征②,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③,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④,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⑤:其为物不贰⑥,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⑦,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⑧,及其广厚,载华岳而重⑨,震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多⑩,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11)、蛟龙(12)、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13)!”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尽不显!文王之德之纯(14)!”盖曰天王之所以为天也,纯亦不已。

【注释】

①息:止息,停止。

②征:证验,效验。

③配地:与地有同等功效。

④见:同“现”,表现。章:同“彰”,显现,彰明。

⑤一言:一,指“诚”字。

⑥不贰:无二心。

⑦斯昭昭之多:天由小小的明亮积累而成。

⑧一撮土:指人们立足只是一撮土。撮(cuō),少。

⑨华岳:古又称“西岳”,在陕西省东部,有壁立千仞之势。

⑩一卷石,卷(quán)通“拳”。拳头大小的石块。

(11)鼋鼍:鼋(yuán),亦称绿团鱼,背甲近圆形,暗绿色。鼍(tuó),即扬子鳄。

(12)蛟龙:古代传说中能吐水的一种龙。

(13)“《诗》云”句:见《诗经·周颂·维天之命》篇,於,音ū,叹词。穆,深远。天道深远,不可穷究。

(14)“於尽”句:不显,岂不显著!纯,纯一不杂。这句话的意思是多么光明啊,文王道德的纯净!

【译文】

所以,至诚是永不停息的,不停息就能持久,持久就会通达,通达就可悠长久远,悠久无穷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用以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用以覆盖万物,悠远用以生长万物。广博深厚与地相匹配,高大光明与天相匹配,悠远而无边无际。这样,不表现却自然彰明,不行动却能感人化物,无所为而自然功成。天地的道理可用一句话概括:它自身真诚不二,化生万物的秘密深奥难测。天地的道理就在于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永久。现在看到的天,它从一点小小光明,长成无边无际的宇宙,日月星辰悬系在上面,世间万物都被它覆盖着。现在看到的地,它从一小撮土那么大,生成广博深厚的大地,负载华山也不觉沉重,汇聚河海而不泄漏,世间万物都被它自己承载着。现在看到的山,它从一小块石头那么大,生成广阔高峻的山,草木花卉生长在上面,飞禽走兽居住在上面,丰富的宝藏从里面开出来。现在看到的水,它从一小勺那么多,聚积成深广难测的大水,鼋、鼍、鲛、鳖生活在里面,各种物产资财也从中繁殖出来。

《诗》说:“上天的道理,啊,深远无穷!”这说的大概就是天之所以为天的道理。“呜呼,这难道不光明吗?周文王的德性多么盛大纯洁!”这大概是说周文王之所以被尊谥为“文”就是国在为他盛大纯洁的品德像天一样运行不止。

第二十七章(修身)

【原文】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①!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②!礼仪三百,威仪三千③。待其人而后行④。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⑤。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⑥,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新,敦厚以崇礼⑦。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⑧,国有道,其言足以兴⑨,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暂,以保其身⑩”其此之谓与!

【注释】

①洋洋:浩浩荡荡,充满的样子。

②优优:充足有余。

③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仪,周朝所定的太仪节,又称经礼。威仪,周朝所定的小仪节,又称曲礼。三百,三千,概数,不确指,是指条数之多。

④其人:指圣贤之人。

⑤凝:凝聚集中,引申为成功之意。

⑥尊德生而道问学:尊,恭敬奉持之意。尊德性,朱熹言:“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dǎo),由,从。朱熹言:“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

⑦敦厚以崇礼:敦,加厚。尊重厚道,崇高礼仪。

⑧倍:悖逆。

⑨其言足以兴:他的话足以振兴国家。

⑩“《诗》曰”句:见《诗经·大雅·烝民》篇。既明白时势,又洞察是非,保全身体性命。

【译文】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浩荡荡,化育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裕而广大啊,三百条礼仪,三千条威仪,有待圣人出现后来实施。因此说:“假如不是具备最高德行的人,那伟大的道理就不会凝聚成形,所以君子遵崇德性,而通过善学好问,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并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境界;达到高明的极致,又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经知道的道理,从而探究对事理新的认识,为人朴实厚道而崇高礼仪。因此君子身处上位而不骄傲,身处下位而不悖逆。国家政治清明时积极进言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就沉默不语以容身自保。”《诗经》说:“既明达有见识,可以保全性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十八章(明道)

【原文】

子曰:“愚而好自用①,贱而好自专②,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③。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④不制度⑤,不考文⑥。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⑧,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注释】

①愚而好自用:好(hào),喜爱。自用,自以为是。

②自专:独断专行,不肯听别人的意见和指导。

③反:同“返”,引申为恢复。

④不议礼:不议论更改礼节,指不修订礼仪。

⑤制度创立法度。制,制定。度,法度。

⑥考文:考订通行的文字。

⑦“今天下”句:“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是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情况,说明《中庸》某些内容为秦或秦以后儒者所增补。

⑧吾说夏礼:说,同“悦”,喜欢。夏礼,夏朝之礼制。

【译文】

孔子说:“愚昧而又刚愎自用,卑贱而又独断专行,生活在当今社会却偏要去恢复古代的制度,这样的人,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

“不是天子不议定礼制,不创制法度,不考核文字。如今天下的车辙轨迹相同,书写的文字相同,伦理道德标准相同。即使有天子的地位,倘若没有圣人的德行,还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即使有圣人的德行,倘若没有天子的地位,也还是不敢制作礼乐制度。”

孔子说:“我解说夏代的礼法,但由于它的后代已经衰败,现在只有一个杞国存在,所以不足以验证。我学习殷代的礼法,现在只有它的后代宋国保持着。我学习周代的礼法,现今正实行着它,所以,我遵从周代的礼法。”

第二十九章(明辨)

【原文】

王天下有三重焉①,其寡过矣乎②!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③,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④,建诸天地而不悖⑤,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⑥。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⑦,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⑧,近之则不厌。《诗》曰⑨:“在彼无恶,在此无射⑩。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11)【注释】①王(àng)天下:统治天下。王,称王、统治,为动词。三重:三项极为重大的事情,就是指前文所提到的“议礼、制度、考文”。

②过:过失。

③本诸身:是指从自身的修养品德做起。本,根本。身,自身。

④征:考证、验证。

⑤建诸天地:建立在天地自然的道理中。悖:违背、背离。

⑥百世:指很多年,百不是确数,是用来表示“多”的。俟:等待。不惑:不疑惑。

⑦动:语言行为。

⑧有望:有仰慕之心。

⑨《诗》:指《诗经·周颂·振鹭》篇。

⑩彼:指本国。此:指周朝。射(yì):厌恨。

(11)蚤:通“早”。

【译文】

君临天下有三件大事要做:“议礼、制度、考文。”如果都能做到,犯错的人就少了。居上位的人,好的德行如果得不到验证就不能使百姓相信,百姓不相信就不会顺从。居下位的人,如果没有天子的地位就不能使自己尊贵,自己的地位不尊贵就不能使百姓相信,百姓不相信就不会顺从。所以,统治天下的君子要想做好“议礼、制度、考文”三项大事,必须在根本上从自身的修养品德做起,从百姓那里得到验证,并用夏禹、商汤、周文王三位圣王的礼仪制度来考察自己以求不犯过错,建立在天地自然的道理中以求没有违背,询问鬼神而没有疑惑,等到许多代以后的圣人来验证仍然没有疑惑。如果能够这样,那么君子就能做好在项大事了。询问鬼神而没有疑惑,这是知晓天理,等到许多代以后的圣人来验证仍然没有疑惑,这是知晓人理。因此,君子的言行能够世世代代作为天下的常规,君子的行动能够成为世世代代天下通行的法规,君子的言谈能够成为世世代代天下通行的准则。远离君子的人仰慕他的言行,靠近君子的人模仿人的言行,丝毫没有厌倦之意。《诗经·周颂·振鹭》中说:“在自己的国里,没有人厌恶他;在周的封地,没有人厌恶他。早起晚睡勤于政事,就能长久地保持美好的声誉。”身居上位的君子从没有不这样做而能及早称誉天下的。

第三十章(知法)

【原文】

仲尼祖述尧舜①,宪章文武②;上律天时③,下袭水土④。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⑤,无不覆帱⑥,辟如四时之错行⑦,如日月之代明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⑨,道并行而不相悖⑩,小德川流,大德敦化(11),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注释】

①祖:以尧舜为宗。述:继述、继承。

②宪:取法、效法。章:表彰、彰明。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③律:依照、遵从。

④袭:沿袭。

⑤辟:通“譬”。辟如是作比喻。持载:承载。

⑥覆帱(dào):覆盖。

⑦错行:错综而行。

⑧代明:交替照明。

⑨并育:一起生长。不相害:互相没有妨害。

⑩道:天地之道,即四季更迭、日月交替之道。不相悖:名遵其位,互不违背。

(11)小德川流:小德就像江水,川流不息。大德敦化:大德可以敦厚化育万物。

【译文】

孔子以尧、舜为宗,继承他们的传统,又彰明周文王、周武王的法制典章并效法他们;他上能遵从天地自然的变化,下能沿袭水土地理环境的道理。圣人之德好比天地那样,没有一样不能承载,没有一个不能覆盖。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运行;就好像天上日月,交替出现,照亮世界。万物共同育而不互相妨害,事理一并施行而不互相违背,小德就像江水,川流不息。大德可以敦厚化育万物。这就是天地之所以大的原因。

第三十一章(修身)

【原文】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①,足以有临也②;宽裕温柔③,足以有容也;强见毅,足以有执也④;齐庄中正⑤,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⑥,足以有别也⑦。溥博渊泉⑧,而时出之⑨。溥博如天,渊泉如渊⑩。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11),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12)。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13),凡有血气者(14),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注释】

①睿:通达,看得深远。知:同“智”。

②临:居上位者对下叫做“临”。

③宽:广大。裕:舒徐,舒缓。温:和厚。柔:柔顺。

④执:坚守。

⑤齐(zhā)庄:恭敬庄重。

⑥文:文章。理:条理。密:详细。察:明辨。

⑦别:能够分别事理。

⑧溥(pǔ)博:充满不可量。溥,普遍,溥通“普”。博,广博。

⑨而时出之:随时出,不先不后。

⑩如天:形容不可测量其高。如渊:形容不可测量其深。

(11)言:训诰,号令。信:听信。

(12)蛮貊(ò):指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13)队(zhuì):通“坠”,坠落。

(14)血气:指人类。

【译文】

只有天下最圣明的人才能居高临下,治理百姓;才能做到宽宏舒徐,温和柔顺,能够包容天下;才能做到奋强壮,刚健坚毅,足以操持决断国政;才能做到恭敬庄重,不偏不倚,是以敬业、敬贤;才能对文章的条理精密详察,是以辨别事理。圣人的德行广博幽深,就像那深深的潭水,圣人的德行随时都会出现,真是妙不可言。圣人的德行广博如天,深厚如渊,表现出来,那么天下的人没有不敬重的;布号令,天下的人没有不相信的;施行政令,天下的人没有不欢喜的。因此,他那美好的声誉流传到中原地区,甚至传播到了遥远的蛮、貊等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凡是舟车能够到达的地方,人力所通行的地方,天所覆盖的地方,日月能够照耀的地方,风霜雨露所降临的地方,没有不尊重他、亲近他的。圣人之德真是可以与上天匹配啊!

第三十二章(诚意)

【原文】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①,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②。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③!渊渊其渊④!浩浩其天⑤!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注释】

①经纶:本为织丝的名词,这里引申为创制。大经:大纲、法规。

②化:从有到无叫做化。育:从无到有叫做育。

③肫肫(zhūn zhūn):诚挚深厚的样子。

④渊渊:深厚静穆的样子。

⑤浩浩:广大的样子。

【译文】

只有天下最诚实的人,才能够创制天下最根本的法规,确立天下最大的根本,知晓天地变化孕育万物的道理。他哪里有什么倚靠啊?他的仁德诚挚!他的表现像潭水一样静穆深沉!他的胸怀像苍天一样多么广阔博大!如果不是本来就聪明智慧、通晓天赋美德的圣贤又怎能明白这一切呢?

第三十三章(正心)

【原文】

《诗》曰①:“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②;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③。君子之道:淡而不厌④,简而文⑤,温而理⑥,知远之近⑦,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⑧。《诗》云⑨:“潜虽伏矣⑩,亦孔之昭(11)!”故君子内省不疚(12),无恶于志(13)。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14):“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15)。”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16):“奏假无言(17),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18),不怒而民威于鈇钺(19)。《诗》云(20):“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21)。”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22):“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23)。”子曰:“声色之于化民,末也(24)。”《诗》曰(25):“德輶如毛(26)。”毛犹有伦(27)。“上天之载,无声无臭(28)。”至矣!

【注释】

①《诗》:指《诗经·卫风·硕人》篇。

②闇(àn)然:暗淡,深藏不露的样子。日章:日渐彰明。章,同“彰”,彰明。

③的(dì):鲜明耀眼。日亡:日渐消亡。

④淡:外表淡薄。不厌:很有意味。

⑤简:简朴。文:文采可观。

⑥温:温厚。理:条理分明。

⑦之:与,和。

⑧风:以自身来感动他人,即教化。微:细微。可与:可许。

⑨《诗》:指《诗经·小雅·正月》篇。

⑩潜:幽深的地方。伏:隐藏不露。

(11)孔:甚,很。昭:显著。

(12)内省(xǐng):经常在内心省察自己。疚:悔恨。

(13)无恶:无愧,没有惭愧。志:心。

(14)《诗》:指《诗经·大雅·抑》篇。

(15)不愧:没有惭愧。屋漏:此指最隐蔽的地方,屋漏是指房间的西北角,因往往在那里开天窗引进光线,故称屋漏。

(16)《诗》:指《诗经·商颂·烈祖》篇。

(17)奏假:诚实恭敬,以祭祀祖先神灵。奏,进。假,感动。无言:默默无声。

(18)不赏而民劝:不需赏赐就能使人民勉力为善。

(19)威:害怕。鈇(fū):铡刀,古代杀人用的刑具。钺(yuè):古代像斧子一样的兵器。鈇钺,这里指刑戮。

(20)《诗》:指《诗经·周颂·烈文》篇。

(21)不(pī)显:不通“丕”,丕显是光明盛大的意思。百辟(ì):众诸侯。刑:通“型”,效法。

(22)《诗》:指《诗经·大雅·皇矣》篇。

(23)不大:未尝。以:与。色:严厉的脸色。

(24)声色:厉声厉色。声,号令。色,容貌。末:末务,无足轻重的事务。

(25)《诗》:指《诗经·大雅·烝民》篇。

(26)輶(yóu):轻。毛:羽毛。德輶如毛:指道德的感化,不着痕迹,就像轻轻的羽毛一样。

(27)毛犹有伦:羽毛虽轻,但还是有东西可以比拟,也就是说还不足以形容“德”。伦,比较。

(28)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出自于《诗经·大雅·文王》篇。

【译文】

《诗经·卫风·硕人》中说“穿上化美的衣服,外面要罩上麻制的罩衣。”这是因为厌恶锦服的文彩过于显著。所以,君子的品德深藏不露但却一天天彰明;小人的品德鲜明耀眼但却一天天消亡。君子的德行是这样的:清淡却很有意味,简朴却很有文采,温厚却条理分明,懂得事物由远至近的生展规律,懂得教化别人必须从自身做起,懂得事物从细微到显著的变化规律。能够做到这些,就已经进入崇高品德的境界了。《诗经·小雅·正月》中说:“鱼儿潜藏在很深的水中,也能被清楚地看到。”所以君子以经常省察自身,就没有惭愧之心。君子之所以远远地超过别人,就在于他能在别人看的地方仍然小心谨慎啊!《诗经·大雅·抑》中说:“仿佛冥冥之中有许多人注视着你的居室,你问心无愧就对得起屋漏的神明了。”所以君子没举动就会让人敬畏,没有说话就会使人信服。《诗经·商颂·烈祖》中说:“诚实恭敬地祭祀祖先神灵,虽然默默无声,但内心诚实,就不会引起周围人的争执。”因此君子不需要赏赐就能使人民勉力为善;不需怒,人民就会像敬畏鈇钺的杀戮一样敬畏他。《诗经·周颂·烈文》中说:“大大地彰显自己的德行,各位诸侯就会效法你。”因此君子笃实恭敬,天下就会太平。《诗经·大雅·皇矣》中说:“我怀念那天赋的美德,不必厉声厉色。”孔子说:“用厉声厉色去教化人民,是最不值得称道的办法。”《诗经·大雅·烝民》中说:”道德的教化,不着痕迹,像羽毛一样轻。”羽毛虽轻,但还是可以比拟,还不足以形容美德。《诗经·大雅·文王》中说:“上天主宰万物的事情,没有声音可听,没有气味可闻。”这才是对大德最确切的描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