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何必马革裹尸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当他们赶到山口,正好看到辎重连正漫山遍野的追杀清军后勤队,二话不说就加入了追击行列,这下清军后勤兵就更没活路了,一个个跪伏在铁蹄下乞降求饶。
林啸看到又缴获这么多战马自然喜不自胜,不过当他看到各部队抓的俘虏数目之后,就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各营连战后清点,共缴获战马三千多匹,挽马和拉车黄牛各有二千多,辎重大车二千多辆,粮食军械不计其数,可惜军饷银两缴获不多;另俘虏清军二万五千余人,其中令林啸头疼的伤兵即达二千余人,盘点下来各支部队中居然是李元胤的步军缴获的最多,他们事先埋伏在山口各条小道后面,待丧魂失魄的清军逃进来就被包了饺子,各条小道上一共抓了一万三千多人。
若论毙敌人数,还数段正宏的机炮连最多,迫击炮轰死的清军不算,光峡谷口的机枪阵地前,就密密麻麻躺满了尸体,某些位置甚至一摞摞堆成了尸山,当然,丁帅制造的大爆炸不算,因为那片被完全摧毁的小树林里,几乎找不出完整的尸,几乎全是暗红色碎土和黏糊糊的碎肉块。
林啸自己的兵也有伤亡,其中被红衣大炮击中的七名士兵阵亡,另有被流弹击中要害的三名士兵阵亡,其余因各种原因受伤的士兵也达三十多人。
加上李元胤的诱敌骑兵也有二十三人阵亡,三十多人受伤,此战总共伤亡九十多人。
林啸派人把伤员送往甘棠镇交给俞济凡他们医治,组织俘虏清理清军尸体残骸并加以安葬。
一万多民夫每人了百十斤粮食就地遣散,一部分清军抢来的大车也归还给主人带走,民夫们喜出望外,大部分千恩万谢磕头离去,最后剩下二千余名无家可归的却不肯走,嚷嚷着要加入明军。
林啸瞅着这些人大多是年轻人,便答应他们留下,暂时继续帮忙押运粮草,并承诺他们一律给予报酬,不过想当兵的以后须得参加新兵试训,试训合格的才能正式入伍。
……
对于牺牲的烈士,李元胤主张他的士兵在哪里战死便安葬在哪里。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而林啸则坚持要把他的子弟兵带回防城镇,他要在那里修建一座烈士陵园,让兄弟们尽量安息在同一个地方。
“我的兄弟们,生前热热闹闹在一起,死后也不能孤孤单单的。”
林啸帮李元胤组织了一个隆重的仪式,把二十三名烈士的遗体安葬在山谷中一片向阳的山坡上,并立碑记念。
当列队举枪的仪仗兵一轮轮对天齐射,送战友上路的时候,林啸默默地矗立一旁,平时常带笑意的眼中,此刻射出两道森冷寒光,寒气逼人,令人怵。
……
安葬仪式刚结束,司徒正便匆匆找来,说是何守信电台呼叫,有急事汇报。
何守信在电台中简单汇报了南宁朝廷目前的境况,并把瞿式耜的想法一并交待清楚。
林啸从何守信焦急的语气中感知到目前瞿式耜面临的局面确实已经十分危急。
“你转告瞿大人,让他稍安勿躁,我们刚刚歼灭了孔有德主力,孔贼已经伏诛,我们会立即回师南宁,让他尽量稳住局面,等我们赶到,那些跳梁小丑就掀不起风浪。”林啸冷冷地说道。
“明白!团长!”
“外敌刚除,内贼又起!真是可恶!”收线后,林啸咬牙恨恨的道。
……
广西,南宁,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的临时行在。
此时,刚刚逃至此地不久的小朝廷处于一片慌乱吵闹之中。
自十月初清军东路尚可喜、耿继茂击溃李成栋余部再次攻陷广州,北路孔有德攻陷桂林后,永历帝由肇庆、梧州、象州,一路迁都,逃至南宁。
眼看各路明军一路丧师失地,毫无战斗力可言,局势一不可收拾,有人就提议打农民军的主意,改镇压为招抚,暂时依靠农民军的力量牵制清军。
此前,原活跃在川鄂边区的李自成大顺军余部,在李赤心(原名李过,李自成养子)、高必正(原名高一功,李自成妻弟)与党守素和李来亨等人的领导下,坚持抗清,可惜屡经恶战,兵力已大为衰弱,因而由川东退入贵州一带,受南明招抚后,倒是忠心耿耿,坚持联明抗清作战。
李自成的另一支由郝摇旗、刘体纯等统率的农民军余部,在桂林溃败后,由于军纪败坏,受朝廷呵叱,又受友军排挤,于是心生不满,已带兵出走,回川鄂边一带,独力抗清,不再受朝廷节制。
而云南副使杨畏知率军民奋力平定当地土司沙定洲的反叛后,适逢原张献忠大西军旧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人率数万人由川西一带退入云贵,杨畏知起初领兵抵抗,兵败落水,被孙可望救起,表达了联明抗清的意愿,杨畏知乃受命招抚孙可望部,相约联明抗清,并折箭为誓,约法三章:“不用献忠年号,仍尊明朝;不杀百姓;不掳妇女。”
可惜杨畏知不知道孙可望却是个居心叵测之人,自恃兵多日益骄横,刚入云南安定不久,寸功未见便要求封其为秦王。
由于朝廷坚持异姓不封王的祖制,未能满足其要求,孙可望心生不满,九月亲自率兵至贵州边境,并派部将率骑兵六百人至南宁,名为保护朝廷,实际是窥视朝廷动静,以兵威相逼。
适逢李过病逝,郧国公高必正也受群臣排挤,入朝提请回四川作战,说了一句公道话:“本朝无异姓封王例,我破京师,逼死先帝,滔天大罪,蒙恩宥赦,亦止公爵尔。张氏窃据一隅,罪固减等,封上公足矣,安敢冀王爵?自今当与我同心报国,洗去贼名,毋欺朝廷孱弱,我两家士马足相当也。”又致书孙可望相劝,词义严正。
孙可望恼羞成怒,竟于高必正回川途中悍然围攻,击杀了高必正等主要将领,只余李来亨一人逃至四川,召集旧部数万人,重新打出“夔东十三家”旗帜,继续抗清。
十月,清军连破广州、桂林,来势汹汹,永历帝情急之下,允诺封孙可望为冀王,孙可望却仍不受,坚持请封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