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十七章 我是认真的

第二十七章 我是认真的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我是认真的”

“国学”这个词在最近几年流行起来。但这个词并不准确,新文化运动时期,大家都对它作了批判。把它概括为中华传统文化,又好像大了点。把它概括为中国神秘文化,又好像小了点。拒我观察,当今讲国学的,忽悠的多。

我需要像南怀瑾那样包罗万象的老师,他会扩充你的视野,让你有一个俯瞰式的整体把握;我也需要像季羡林那样专攻一项的老师,让你有一个管窥式的精确瞄准。

后来,我才知道,张思远的想法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他思考得真是有点远。

一来这个班,我就明白,所谓的国学大师,就是一个混饭吃的。讲了一些易经的常识,穿凿附会的多,其最大特点:毫无实用性。比如,他说一个手掌五个手指,就是对应五行,并且对应五脏,手背为阳,手掌为阴。但如果有学生追问,如何利用五指看病,他就顾左右而言他,语焉不详了。

其实,只要学过《黄帝内经》的人,就知道五行生克及五脏间的相互关系。但这位“大师”,连这起码的常识都不知道。《内经》上讲,心肝脾肺肾对应火木土金水,如果随意补肾水,则会克制心火,导致心脏出毛病,这是基本原理,“大师”竟然不知道,怪不得原来有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只听了一节课就走了。

不仅如此,这位“大师”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儒释道)简单归结为儒家,把儒家简单归结为程朱,把程朱简单归结为“三字经”、“第子规”等,就不是知识不全了,完全是故意忽悠!

我不反感儒家,我认为儒家必须从《论语》学起,程朱是儒家的堕落变异,我非常反感,因为它束缚了中国人生动活泼的创造力和质朴的价值观。我不反对《三字经》,但它只能作为开蒙参考读本,没多大学术意义。

我最反感的,也恰恰是这个“大师”最得意的:《弟子规》,当今是何世?还要搞奴化?这样的人如果在中国形成气候,中国将何以在现代社会自处?完全害人!

我觉有一双眼睛总在盯着我,没错,是他:张思远。他好像对老师的上课并无多大兴趣,而是总在观察我的表情,当我摆头看见他时,他那迅速躲闪的目光证明了我的猜测。不行,这小子有鬼,哥要找他聊聊。

“哥,你听了两节课了,怎么样?”

“就那样。”我要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看这小子耍什么花样。

“别,哥,我早就看出你已经不耐烦了,其实,我找你来听这课,是有目的的。”

果然年轻,心里存不住话。“你小子,胆子大,敢诓我,说,憋什么大招呢?”

“哥,你不会生我的气吧。”

“有屁快放!”

“其实,我早就看过这个老师的视频,我也觉得没什么水平。但我觉得你跟我父亲那事算命,挺准的。我想,算命应该也算是传统文化吧。如果,是的话,那么,你肯定对这个老师的课听不下去。但是,我对传统文化确实想学下去。对不起,哥,这是你把我的兴趣勾引起来的,你得负责,教教我,哥。”

“原来是这。开什么玩笑,我自己还半桶水,哪敢教你。”

“哥,我不这么认为。我听了很多人的课,但我觉得管用的东西少。就你能算命这本事,就值得学。如果,你说你是半桶水,那这些教授岂不是一碗水都没有?”

“不能这样说,有的教授知道一些道,但他没有学过术,这不妨碍他教你。我学过一些术,但,道嘛,我也在寻找过程中。”

然后,我把我师从董先生的故事简略地告诉了他,并把我到北京的两个目的也对他说了了说。唬得这小子一愣一愣的:“我靠,我真碰上个大师!”

“我不能教你。”

“为什么?哥,你嫌弃我?”

“不是,因为我自己并没有明白道,不具备授徒的本事。对术来讲,它只是谋生的手段,我个人隐约觉得,干这行有违因果,不是你展的方向。你作为名校的研究生,谋生的手段已经有了,没有必要向这方面展。但是,我的直觉是:你小子肯定还有其他目的。”

当“有违因果”这四个字蹦出来的时候,也吓了我自己一跳。我相信因果吗?为什么它会从我嘴里冒出来?是自然的下意识反应还是神灵指引?

“果然瞒不了你,哥,我就是想让算下自己的命。”

“哈哈,绕了个大圈子,你尾巴终于漏出来了,说吧,算什么?”

“我想算算我姻缘。哥,我女朋友你也见过了,我想算算我和她有没有戏。”

“有没有戏那么重要吗?你演的戏还少了?”

“哥,别笑话我,我是认真的。”说这话时,他居然脸红了,他居然脸~红~了~

“哥,你扎我心了。我跟她认识后,才知道什么叫爱情。有一句信天游唱的:高山上修庙还嫌低,面对面坐着还想你。我找到那种感觉了。跟你说实话,我跟她到现在几个月了,别说跟她那个,就是拉手拥抱也是上周的事,还没展到亲亲的地步呢。”

“看得出来,我又不是瞎子,你是把她当仙女了。”

“哥,你知道吗?她是农村考出来的,一直努力学习,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从未谈过恋爱,所以在感情上有点洁癖,我怕她知道我以前的事,那就惨了。”

我知道,恨,能改变一个人,比如说我,因为恨,我至今都无法原谅我的亲妈。但在张思远的身上,我看到,爱,也能改变一个人。比如他因为爱他的父母,所以努力考上了名校。现在,因为爱他的女神,所以在改变自己的性情。

但是,我不能跟他算这个命。我得保护他善良而脆弱的心灵,就像我不给我自己算命的道理一样,我不能破坏命运的自然流程,也不愿过早知道上帝的安排。

让时光像流水冲刷我的灵魂,我甘愿接受被情感淹没的命运!我想起法国有个小说,名叫《追忆似水年华》,其主要特征是对细节和心理感受过度细微的描写,细腻得让人倒胃口。但其中有个场景我认为比喻是恰当的:我像是躺在河底的观察者,看时光的流水静静淌过,我要看清每一丝波纹每一根水草。这样就能留住时光吗?这样就能赋予过去以意义吗?佛说:过去心不可得。普希金吟唱到: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但,我们由过去而来,现实的转换并不是那么容易抹杀过去的情绪的。

这是我感情受伤的后遗症,难道我还没从那个事件中走出来?

是的,并没有走出来。在梦中闪现,或者误认了街上的背影,在床边听到自己的呼吸,仿佛还有她的声音。逛遍三里屯,隐约听到也曾经的歌声;偶过朝阳区,期望能偶遇她的眼神~~~

“哥,想什么呢?你是在跟我算吗?”

“没有,我在想一件事情。”此时,我对这件事有了两方面的推理:第一,如果,我算出来的结果,是他俩好事有成,那么,张思远会在今后认为此为命中注定,他就少了追求牵挂的动力,为此爱减色;第二,如果,我算出来他俩没有结果,那么,提前增加了张思远的痛苦,都是划不来的。况且,古语云:宁拆一座庙,一拆一桩婚。我坚定了不给他算的决心。

“思远,这件事我不能跟你算。你别起急,听我跟你慢慢说。算命,你要的是一个结果,但是爱情,最重要的是那个过程。你说,你会为今天的晚饭激动吗?你会为明天的课程激动吗?不会,因为,这是注定的知道结果的事情。但是你会为她激动,美,就在结果的不确定中,就在对预期的努力中,就在那一瞬间眼波流动的对视中,看得出来,你很享受这个过程。为什么要去破坏它呢?”

“哥,我还是想知道结果。”

“那你知道结果是为了什么?如果你知道你和她会成功走入婚姻甚至一生相守,你会不这么疯狂地追求她吗,反正她终究是你的人?如果你知道你们长不了,你会马上会离开她,另觅新欢吗?”

“那肯定不会。”

“那就保持期待,让子弹飞一会儿。”

我记得在北大的某次文学创作讲座上,我听到过一个老师讲过,要让文学作品有可读性和趣味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打破晕轮效果,别让人看到了开头就猜出结尾;二是设置一个特定的情感漩涡,让读者在情感代入中激荡情绪;三是保持期待的张力,让最终的结局只在最后出现,甚至最后都不出现。这就是美!爱情这事,也这样。

“保持期待,保持期待,哥,有时,这是煎熬!”

“这就对了,有苦才有甜,幸福和煎熬是伙伴,这就是你的心灵体操、这就是你的情感秋千,玩去吧你!”

“哥,我真的是认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