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兵临南京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末之烽火连城!
池州东门的明军士兵接二连三的放下了兵器投降了,消息传到其他三门,其他明军除了部分顽强抵抗到底,也都纷纷放下兵器投降。
在红领军完全占领城墙要地后,赵成武在一帮将领的衬托下骑着高头大马进入了池州。
徐勇率领三百名亲卫跪在地上,双手高举着左良玉的人头,低头沉默不语。
看见赵成武后,徐勇拜见道:“拜见赵将军,左良玉人头在此,请将军查验!”
赵成武没见过左良玉,不过想来徐勇也不必用个假人头骗他,于是下马将徐勇扶起来,道:“辛苦徐将军了,得你拨乱反正,我军减少了伤亡,将军义举必将天下传颂。”
徐勇身材高大,看了看只闻其名的赵贼,只见赵贼大约二十岁年纪,容貌清秀身材中等,说话也十分随和,并没有传说中的泥腿子习惯。
两人互相打量,赵成武知道此人颇有勇力,使的一把二十斤虎头大刀,在辽东杀过东虏,在历史书上也曾记载此人先是投清后反清,是南明义军里少有的勇将。
赵成武带着一群将领进入池州府衙,下令伙头军杀猪宰羊犒赏三军,又在府衙中大摆宴席邀军中重要人物吃酒。
今日是个重要日子,左良玉部下大多数都投了他,从此军中多了三千骑兵以及两千步兵,这些兵虽然军纪不怎么样但都打过许多战斗,心理素质还是可以的,赵成武把两千步兵成立一个旅交给一个投诚的把总胡忠民带领。
至于三千骑兵成立骁骑营,暂时交给了徐勇带领。
由于是带资入股,赵成武没有亏待徐勇这个辽东人,三千骑兵一个也没动,用人不疑的举动令徐勇心中感动,当下表示追随若有反心天打雷劈。
都是自己用剩的招数,赵成武心里表示听听就好,具体还是要看徐勇的表现。
第二天赵成武在一群左良玉侍妾的服侍下起了床,洗漱好后一个熟人早已经在大厅中等候多时,是王大文。
赵成武笑了笑道:“先生怎的不在武昌替我看好地盘跑来池州了?”
王大文道:“武昌田地已经量丈清楚,军中将士也已经根据战功所得依规发放田亩,事情办完了就赶紧过来看看主上,看看有没有能用上王某的地方。”
赵成武哈哈大笑,道:“先生来晚了,池州攻下后,沿江直下东南,芜湖无多少明军驻守,南京攻下指日可待。”
王大文点了点头,道:“行军路线早就规划好,在下论及打仗自然不如主上,只是南京是大明最大的城池,乃昔日大明首都,城中人口百万之巨,又有三道城郭,主上仅仅三万士兵,连城墙都站不满,何论包围夺城?”
赵成武点头同意这个观点,是啊南京太大了,三万兵马连包围都做不到,理论上是无法攻破南京的,可是万一有内应呢?
赵成武把内应一事一说,王大文双眼发亮,道:“如此水到渠成也,占领南京不过弹指之间的事,接下来主上入主南京,应该筹备登基建国之事了。”
赵成武也想过这个问题,一直被人扣着反贼的帽子任谁也不太高兴,士兵们给他办事都要顶着个反贼的帽子,分发的田地也没个正统名分,是该想想这个问题了。
王大文不是外人,这个野心他一个人精早就看出来了,没必要再遮遮掩掩。
赵成武道:“先生说的是,登基建国是该提上日程了,只是这些事情我不太懂,还请先生教我。”
王大文道:“主上登基有三个迫在眉睫的事情要办,第一个就是主上的终身大事,缺一个名正言顺的主母,这个主母乃是你登基后的皇后,不可忽视。”
“第二个就是文武官员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是用旧明的官制还是别的官制,这个得确定下来,这事关系重大影响日后我朝的行政运行内存不可忽视。”
“第三个就是军中编制问题,您在武昌立的军制太过混乱,有红领军的军级制、有李忠义的北路军、现在又有徐勇的骑兵、胡忠明的步兵、兵力来源过于混乱,于我新朝不利,兵制统合不可忽视。”
两人讨论了一天,吃过晚饭王大文才告辞离开,留下赵成武独自思考未来,上面讨论的这些事得他亲自来定,没有人敢插手,都是精明人,惜命的很。
终身大事不必担心,事实上自从起兵以来,陆陆续续有不少人都旁敲侧击过,军中将领尤其是何必胜这厮没少进献美貌女子,这些女子大都出身官宦或者出身书香门第,但他日子也过得担惊受怕的未曾考虑,现在这事已经迫在眉睫了。
军中编制问题也是一样,各营还算在掌控之中,但是北路军李忠义部、以及徐勇部都是半独立状态,对他今后非常不利,是该整合一下了。
至于新朝官职问题,他打算继续沿用旧明官制,采取内阁三省六部制,这个官员运行体制已经十分成熟,不必再改。
想通了这些问题后,当即下令大军三天后继续沿江下东南,沿途攻破芜湖、拔除板子矶防线,兵临南京城下。
南京保留着一套完整的中央机构,包括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部门。
1644年崇祯挂脖子后,南京六部百官成为大明王朝的唯一正统朝廷。
在半个月前,马士英等人拥戴和崇祯帝血统最近的福王朱由崧即位于南京明故宫,年号弘光,史称弘光帝,延续明朝统治。
红领军在南京城下扎下了连绵十五里的大营,骑兵不断游弋在城下耀武扬威,对着城墙上的守军破口大骂。
赵成武手持单筒望远镜站立在大营了望台上观察南京城防,旁边是王大文、何必胜、赵忠信、徐勇等一干将领。
南京城防设施较完备,城墙高大坚固,由于地处富庶的江南,农业、丝棉业、纺织业等都非常发达,水陆交通便利,是明朝重要的经济中心。
明朝的税收主要来自靠近南京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杭州、湖州、嘉兴等府,因此南京城里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传说中的秦淮八艳也从此处成名,赵成武扭头对着一干文武道:“南京太大了,城墙高的有七八米,最低的也有六米,光靠三万人是拿不下来的。”
徐勇原本就是明军那边的,闻言道:“南京城中杂七杂八的士兵加在一起也有两三万,如果动员青壮年就更多了,战力虽然拉跨可是人多势众,我军要强攻的确有些困难。”
赵成武不以为意,哈哈大笑道:“如果他们聪明,就知道应该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