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一路风雨晴 > 第130章 经历的婚姻

第130章 经历的婚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一路风雨晴!

姐问杨捡:“复婚以后呢?家庭生活比以前好了么?”

杨捡说:“没有。那年春节,本来早就说好的,去我妈家过年。我妈买这个,买那个,高兴的从早忙到晚;老人家嘛一年到头就盼个团圆。

结果人家领孩子去陪自己父母了!

我安慰我妈:都是父母生的,人之常情,元宵节再一起过吧。

结果元宵节人家还不来!我就有点生气,想单独接孩子回来,可孩子让她父母教的,跟我和我妈一点也不亲近,还说奶奶做饭,没有姥姥做饭好吃;说什么也不来。

我妈哭了半宿。

我跟我妈说,既然孩子不愿意和我们在一起,就不要再惦记他了,就当他是别人家的孩子吧!”

姐叹气:“虽然离婚了,但孩子总归是父母生的;父母两方给予的双份关爱,总比一方给予孩子的多!可有些父母偏要教小孩子排斥、疏远,甚至仇恨另一方!这么做,除了减少孩子应得的爱,又有什么意义呢?”

杨捡幽愤道:“三观不正!即使我心里没有安心,也很难和她一家人相处到一起。一个家庭,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停地吵闹,让人厌烦!

所以后来她一说要离,我心里就一阵窃喜,生怕她反悔,赶紧学她第一次离婚时说的话:那就别等明天了,今天下午就去民政局。

她见我当真,跟我哭闹,晚上又去我屋里示好……我不是粗鲁的人,她想怎样就怎样吧。反正她一闹腾,我就去我妈家住。

冷静一段时间,她又去找我回来。八年,就是这样断点续传式过来的!直到你母亲去世,我再次见到安心,才明白:爱,只愿意给我爱的人!只有和相爱的人组成的家,才能像个真正的家!”

姐说:“那是当然的!——安心知道你离婚吗?”

“知道,当天我就告诉她了。可她,仍然不理我、恨我。”

“多给她点时间——你……离婚顺利吗?”

“ 顺利!协议离婚,很简单。”

“你的……前妻,没和你吵闹么?”

“没有。客观的说,魏兰和她的父母不一样,她开朗、大方、不记仇,就是脾气有点无常。在她眼里,好的时候什么都好,不好的时候什么都不好。

我在家里很少说话,因为摸不准她过山车一样的情绪,若哪句话不顺她的耳,她就针对这句,居高临下、没完没了,讲她那一套大道理。”

姐问:“那,你和她……行夫妻之事么?”

“这个……她不主动,我真的就不行……”

“你没有用心吧?比如,事前热身什么的……”姐用手乱比划一通。

杨捡明白姐的意思,正经道:“姐你不是男人,所以不懂男人的心理。那个事……呃……打个比方:就好比在饭店用餐,如果服务员是个温顺的小女生,你就愿意消费很多东西。

如果旁边站一强壮的女服务员,她紧盯着你,你杯子一空,她就给你上烈性酒。而你,刚好不喜欢那种酒,知道喝下去会难受,你就想装醉或逃跑。夫妻之间也是一样,愿意和对方做,与强迫自己和对方做,感觉完全不同。”

姐说:“我以为你离婚完全是因为安心。看来,是你们夫妻感情出了问题。”

杨捡认真说:“我和前妻没有感情,只有义务。始终都是。”

姐感慨:“八年夫妻,如果没有感情,那一定是漫长的八年!”

“是!很漫长!记得离婚时工作人员问她:离婚原因?她看我一眼,说感情破裂。工作人员又问我——我就烦她们瞎调解,只想早日逃离,干脆说我有家暴,很厉害的那种……”

姐说:“虽然你没有动口动手,但你对她疏远,不给她温情,这绝对算得上是冷暴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有真正走进婚姻,才懂得没有感情的家庭有多痛苦!”

“既然没感情,你为什么不早点离?如果没有孩子,会少去许多牵扯,对双方都有好处!”

杨捡无奈道:“结婚半个月我就酝酿好了离婚,可她偏就怀孕了!她先是用试纸测出来,后来去医院做b超,证明是真的。

我劝她做掉,因为她经常喝酒,白酒,一喝就是大半瓶;啤酒,都是几个人踩着箱子喝。酒精对胎儿肯定不好。但她很固执,说她喜欢小孩,我不要,她就自己养,不管孩子生下来是什么样……”

听了杨捡的讲述,姐叹道:“ 女人就是这样,你宠她,她就对你温柔如水;你疏离她,她就对你冷漠生硬。她向你要温情,你不给,她必然情海生波!”

杨捡无奈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也怨不得别人!只怪你当初盲目冲动!不过话又说回来,年少时,谁又没向生活展示过桀骜不驯!”

“唉!只因当年太无知,害人害已!”

姐安慰他:“没事的,你们还年轻,都有从头开始的资本—— 孩子跟他妈,他妈要上班,她一个人照顾得来么?”

“昨天,魏兰电话里说,她和孩子搬去她爸妈家住,可以相互照顾。平时孩子就交给她父母管,我和她早饭中饭都在单位解决,晚上各自应酬,家里基本不生火。”

“这日子过的!”

“魏兰带着孩子搬去她爸妈家住,肯定是她父母的主意!孩子跟他们住在一起,我和我妈就不好意思去看孩子了!她父母的目的,就是要切断我和孩子之间的所有联系。

事实上,他们确实做到了,孩子对我和我妈很抵触,见我就像见陌生人!我妈去学校看他,给他带好吃的、好玩的,他头都不回,跟不认识似的。八岁不到的小孩子,怨气怎么这么大?”

姐说:“这也不能怪小孩子!变成这样,一是性格,二是生活环境。”

“他姥爷姥姥拿他当宝,溺爱得不行。我一纠正他的坏毛病,他要么不理,要么说:这里不是你的家,你回奶奶家去吧!

说实话,我对孩子既陌生又奇怪,他是怎么来的?怎么长大的?不跟我一个姓,长得也不像我,为什么叫我爸爸?我时常恍惚。他让我回我妈家,我伤感又高兴,心里巴不得远离他们!”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