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进攻与退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起兵之后,孙恩一边攻城掠地,一边将矛头指向了当地的大小门阀士族。】
【这个过程中,除了会稽内史王凝之及其子女外,还有吴兴太守谢邈、南康公谢明慧、黄门侍郎谢冲、中书郎孔道、太子洗马孔福、永嘉太守司马逸等先后被杀,其中,谢邈和谢冲都是谢安的侄子,谢明慧是谢冲的儿子。】
【这些人被杀之后,他们的佃农和宾客、奴婢都加入了孙恩的队伍。】
【会稽这个地方,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就能够知道这属于是高门士族聚集之地,昔年王羲之与谢安等人聚于兰亭,就是在会稽;谢安出仕前隐居之地,也是会稽——事实上,南渡之后的谢氏,大部分都居住在会稽郡东山,因此也被称为东山谢氏;王氏一族南渡之后,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居住在会稽郡。】
【可以说,会稽是高门士族的大本营。】
【也正因如此,在此地,普通百姓、底层佃户奴婢等,对于门阀士族的仇恨也相当深刻。】
【在仇恨的指引下,在孙恩的野心的膨胀之下,会稽一带的死伤便数不胜数。】
【同时,由于孙恩本人疯狂狠厉与短视,原本的起义军没有军纪约束,在一日日的杀伐之下越发疯狂,普通百姓都无法逃过他们的屠刀——而孙恩对此不以为然,毫不在意。】
【可以说,孙恩的起兵发展到现在,只有破坏,而没有任何的建设,这也是孙恩失败的核心原因之一。】
【不要说我们当年,就是古代的封建王朝的建立者,也没有一个是大肆屠杀疯狂破坏之后获得成功的;能够成功的人,哪怕只是成功一时,也需要在自己的占领区能够维持一定的秩序,进行一定的建设和恢复乃至发展——纯粹的破坏,毫无未来。】
朱元璋非常认同地点头。
纯粹的破坏,怎么可能有什么好结果?
他当年起兵,从小卒做起,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上战场,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最重要的几个原因,其一,是因为他找不到别的合适的出路,他曾经忍饥挨饿,曾经颠沛流离,这种生活同样是极有可能什么时候就死了,与上战场也没有太大的区别,相反,他参军之后还能吃饱;
其二,就是天下大乱,世道混乱,秩序崩塌,普通人独自求活基本上活不下去,除非能够躲到深山之中——但是深山之中又是什么好去处吗?大部分人到了深山里面,同样是等死。
从这两个原因来看,一个合格的首领,一个合格的争夺天下的人,必须要保证自己治下的基本秩序。
没有稳定的、正常的秩序,百姓们凭什么愿意留在当地?没有百姓留在当地,就没有人、没有各种资源,这支起义军就根本发展不下去。
没有秩序,百姓们即便出于种种原因,留在了当地,又凭什么能够安心耕种、安稳劳作,生产各种粮食、纺织布匹、经营各种生计?
他们永远会担心,自己会不会有朝一日突然不保,会不会有朝一日天降横祸,会不会……
他们只会想着能活一日是一日,并且时刻寻找着更好的出路,一有机会、一有可能就立刻离开。
这种情况下,这支起义军能有什么好结果?
没有百姓安心耕种劳作,就没有稳定的粮草来源,也没有稳定的人口来源,更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治下的百姓不断流失,外面的百姓不愿前来,最终只能失败。
没有基础的秩序,就更不要指望恢复状态,以及日后的进一步发展了,那都是无稽之谈。
这也是为什么他朱元璋有时候会忍一忍的原因——嗯,确实是忍了不是。
【说回起兵过程。】
【在会稽郡被攻破之后,在门阀子弟被杀死许多之后,朝廷迅速做出了反应。】
【他们派遣了谢安的次子谢琰、时任徐州刺史,督吴兴、义兴等郡军事,司马元显为中军将军。同时,时任镇北将军、掌管兖、青、徐、扬、冀、幽、并七州及晋陵的军务的刘牢之,也派人前去支援三吴地区。】
【谢琰作为谢安的儿子,对于北府军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作为谢氏族人,对于会稽等三吴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刘牢之派遣的援军抵达后,发现吴郡内史桓谦已弃城逃走,刘牢之便决议出兵,刘牢之的部属也可以说是脱胎于当年的北府兵,刘牢之曾为谢玄的左右手。】
【他上奏朝廷,随后亲自领兵即刻出征,抵达了三吴地区,与谢琰联合镇压孙恩。】
【原本孙恩的野心还很大,他想要借助八郡的响应,干脆推翻东晋朝廷,但是面对东晋朝廷的镇压大军,以及原本并不算东边八郡——一定程度上自治的刘牢之的大军,他选择了退却。】
【而谢琰和刘牢之的大军一路进攻一路获胜,孙恩的军队完全不是对手,原本想要以钱塘江为界,与东晋朝廷分庭抗礼的孙恩,被迫一路后退,最终撤回海岛之上。】
【谢琰斩杀了孙恩下属领袖许允之、丘尪。在为防止孙恩再度登陆发动袭击,朝廷命令谢琰以本官领会稽内史、都督五郡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