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安史之乱3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堂兄,平时喜欢饮酒作乐,为人不学无术,因为杨贵妃被唐玄宗宠幸才被屡屡提升,一人身兼四十多个官职,权倾朝野。正是因为杨国忠在职期间的一系列骚操作,最后直接成为了安禄山叛变的导火索。其一是杨国忠两次发动对南诏的战争,但全部战败。20万大唐将士战死沙场,但杨国忠因为贪图军功,两次战争皆伪造捷报上报朝廷,李隆基还因此对杨国忠大加封赏】
【其二是天宝年间,关中地区连发水灾,唐玄宗担心会伤害庄稼,导致严重饥荒。杨国忠便挑选了最好的庄稼拿给李隆基看,李隆基信以为真,安禄山看到如此昏庸的李隆基,反叛的野心越来越强。如果说安禄山对老谋深算的李林甫还算惧怕,那对杨国忠则是完全不放在眼里】
李隆基听天幕说得越多,心里的怒火就越大,甚至可以说是气急败坏。
他好歹是个皇帝,可在天幕眼里却犹如被臣子玩弄在鼓掌之中的玩意,朕当真如此不堪,如此昏庸吗?
李隆基问这个问题简直就是自取其辱。华夏五千多年历史中明君不少,昏君更是多如牛毛,但和他一样从明君走向昏君之流的倒是少之又少!
【公元754年,唐玄宗按照杨国忠的建议招安禄山入朝,试探其有无谋反之心,安禄山由于事先得到了杨贵妃的通风报信,于是将计就计装模作样的向唐玄宗哭诉自己的一片“赤心”,使得唐玄宗对他更加信任,还有提拔安禄山为宰相的想法。杨国忠哪里愿意啊?他虽然做人不怎么样,但是看人是真的准,立即劝阻说道:“安禄山虽然有军功但他目不识丁,怎么能当宰相呢?”自此,安禄山和杨国忠两人的矛盾更加尖锐了】
【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联合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兵马,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此举可谓是让全国震惊,因为唐朝当时已经几代人都没有见过战争了,朝廷军队更是毫无战斗力可言,叛军所到之处,当地县令有的闻风弃城逃跑,有的干脆打开城门迎接叛军,即使有个别抵抗的,也尽数被叛军擒杀,仅仅三天,安禄山就控制了河北】
“砰!”唐玄宗气得一手拍在龙椅上,双目圆瞪恨不得冲到天幕上杀了安禄山。同时他对大唐的官员也非常失望,作为当地的父母官,叛军来时居然不护着百姓的性命,反而弃城而逃,哪里有半点当官的样子!简直比逆贼还要可恶!!!
而唐太宗这边目光冰冷,面无表情,似乎已经接受后世子孙无可救药的模样了。但是他低估了唐玄宗无可救药的程度了……
而其他位面的皇帝大多数都是看热闹的,只有少数人是认真思考如果他们身为大唐臣子,该如何破这个局?
【当战报传到朝廷时,唐玄宗居然认为这是有人陷害安禄山而编造的谎言。此后接连6天不断有战报传来,唐玄宗才如梦初醒,召开大臣们商议应对之策。最后,唐玄宗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防守洛阳,他的第六子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由于军情紧急,朝廷的精锐边军都来不及回京勤王,封常清、高仙芝只能临时从洛阳招募士兵,但招募的都是些市井子弟,毫无战斗经验】
【仅过去三十多天,安禄山的大军便攻陷了东都洛阳。看到洛阳的繁华,安禄山再也按捺不住想要当皇帝的野心了。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洛阳失守后,晚年早已昏庸无能的李隆基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在没有做任何调查的情况下便以“失律丧师”之罪将封常清、高仙芝两员大将处斩,然后启用卧病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率军20万镇守潼关】
天幕下,唐玄宗看到安禄山不仅谋反,还敢登基为帝后只觉得一股怒火直冲脑门,仿佛有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在他胸中翻滚。他的双手紧紧握拳,微微颤抖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安禄山,你这个逆贼!”唐玄宗怒喝一声,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愤怒与威严。他的双眼通红,燃烧着熊熊怒火,那曾经满是睿智与从容的眼眸,此刻只剩下被背叛后的狂怒。
“朕待你不薄,给你权力,给你荣耀,你竟敢如此背叛朕,背叛大唐!”他的声音如雷霆般炸响,满是震怒与痛心。
周围的大臣、太监宫女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战战兢兢地低垂着头,生怕触怒了盛怒中的皇帝。唐玄宗停下脚步,仰头望着天幕,那愤怒的目光似乎要穿透天幕,直逼安禄山所在之处。“朕定要将你这逆贼碎尸万段,以正国法,以慰我大唐百姓!”他咬牙切齿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决绝与坚定。
另一个安禄山已经反叛的大唐位面,战场上的硝烟尚未散尽,封常清与高仙芝并肩而立,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天幕。天幕之上,那残酷的画面和文字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们的心。
当他们看到自己保卫国家,浴血奋战,最终却被唐玄宗斩首的消息时,两人的身躯微微一震。封常清的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他缓缓开口道:“高将军,没想到我们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高仙芝微微仰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悲凉,“但我们无愧于国家,无愧于百姓。”
封常清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是啊,我们为了保卫大唐,拼尽了全力。虽死无憾。”他的眼神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曾经战火纷飞的战场,看到了那些与他们一同奋战的将士们。“我们用生命守护了这片土地,即便陛下不理解我们的苦衷,但我们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
高仙芝重重地点了点头,“吾等一生,为大唐而战,为国家而死,何悔之有?”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高大,那是一种不屈的精神,一种对国家的忠诚。
天幕上的画面继续闪烁着,而封常清和高仙芝却挺直了脊梁,他们的心中没有怨恨,只有对国家深深的眷恋和守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