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永乐盛世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刚刚成为皇帝不久的朱棣看着这些弊病头疼不已。
他的政权能够迅速稳固,是建立在宗室有足够的利益可以安分守己的情况下的。
刚刚答应宗室们的富贵荣华实在难以立即毁约。
真要进一步削藩也必须得等他将兵权全都收回,并妥善分配利益培育出遍布军队的亲信军官,还要牢牢掌控一整套财政体系官员后,才能一举削藩到底。
而且真到时机可以削藩的时候,他面对的将是已经增长到数以万计,遍布大明方方面面盘根错节的宗室。
这些宗室有钱有人有土地,想要秘密生产火药火器拉起一支支精锐不是难事。
真正好削藩的时机,就是老爹朱元璋那个时期,那会儿宗室不多,且还都畏惧老爹。
制定祖制、限制藩王都只是一句话的事。
现在这个难题落到了他手里实在难办。
后来的明朝历代皇帝都没能下狠心削藩,担忧的可能就是这些原因。
不过朱棣头疼过后也很快下了决断。
宗室弊端是哪怕有再先进的火器和科技都无法解决的内部大害。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寄生在百姓身上吸血却不从事实际生产的食利阶级过多,腐败的官僚也是其中主要之一。
这事越早解决越容易,万万拖不得。
哪怕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这些宗室也决不能再无休无止地增加下去了。
爵位只能单传,旁的宗室子孙只能受委屈做庶人了。
倒逼他们勤勉学习尽忠职守是唯一的出路。
这时得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一举解决……
【稳固政权以后,朱棣改革官制,设立内阁。
内阁直接听命皇权,承担大量政令起草、审核、调整工作,并对奏章进行审阅写出初步的处理意见,这就是“票拟”。
而皇帝参考内阁给出的意见后,进行最终的裁定,这就是“批红”。
(朱棣虽然创建了内阁,但票拟制度要到朱瞻基时期才有,朱棣的内阁更多是他和朱高炽的执政顾问。)
为了防止内阁专权,六部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拥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内阁不能直接指挥六部,只能通过票拟建议皇帝来间接影响六部事务,无权直接干涉。
另外还由皇帝的亲信太监组成司礼监。
司礼监太监作为皇权的延伸,代为行使批红之权,内阁的票拟必须经过司礼监太监的批红才能生效。
司礼监无权干涉内阁上呈的票拟,内阁也无法左右司礼监的批红决定。
双方之间互相制衡,互相监督,极大分担了皇帝的执政压力。
同时明朝还设立了都察院和锦衣卫。
都察院可以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明面上的耳目风纪之司,拥有广泛的监察权,内阁官员自然也在其监察范围之中。
锦衣卫则是天子暗中的耳目。
同样有监视官员的权力,他们可以暗中调查官员是否有结党营私、贪污腐败等不法行为。
并通过安插密探或线人等方式,收集朝廷上下、京城内外的各种情报。
锦衣卫还有自己的镇抚司,可以跳过正常司法程序审讯嫌疑人,有独立的监狱。
执法效率很高,但权力较容易被滥用,以严刑逼供来获取口供是较为常见的情况。
对于封疆地方的官员还根据三大职权划分为了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掌管地方上的户籍管理、人口统计、基层组织建设、财政收支、官员考核任免建议。
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审判、监察官员和司法管理。
都指挥使司作为地方军事总机构,负责指挥和管理本省的卫所军队,包括军事训练、军资调配、军事建设、军事行动等职权。
(司礼监、都察院、锦衣卫、三司都是朱元璋时期就设立了的,其中司礼监权力当时还没有那么大,朱棣在朱元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了这些行政机构。)
明朝的这一套从朝堂到地方,从明处到暗处的完善政治体制,让明朝的皇帝高度集权,执政效率还算不错。
地方官员想要造反非常困难。
不过也因为职权划分过细,也让曾经可以一肩挑的官职被划分成了好几个不同官职,官员数量增加,行政成本就不可避免地上去了。
行政支出高了,朝廷没法给官员们较高的薪水进行高薪养廉。
所以明朝相较历朝历代,官员的俸禄水平都是比较低的,就连职位不低的高官都生活拮据,甚至出现无法满足正常生活开支的情况。
这就促使了官员在如此严格的互相监督体制下,仍然不惜冒着巨大风险结党营私,靠贪污来实现自己的财富追求。
当然官员薪水低下,也与宗室每年都会分走庞大财政收入有关。
哪怕能将这笔巨大支出转移部分到官员俸禄上,这套行政体制其实都还是可以的。
正是靠着这套体制,朱棣用了十几年时间经营国家,渐渐形成了明朝的第一个盛世,也是明朝国力的巅峰时期。
永乐盛世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百姓生活较为富足。
1405年,朱棣在位的第三年,郑和还开启了第一次下西洋的征程。
历次的下西洋,让明朝与海外诸国建立起华夷朝贡政治体系。
通过朝贡和回赐,明朝大为开拓了海外贸易,促进了中原王朝与各国的经济交流,丰富了国内市场。
同时也让中原王朝更进一步了解到了世界政治格局和地理轮廓。
中外文明在这一时期,从思想、宗教、艺术、科技、物种等多方面进行交流与传播。
不过因为明朝的强盛和物产丰富,除了海外珍宝、药材、香料等物产,更多还是明朝对外输出科技、文化与货物。
但也让世界诸国从这些方面和郑和庞大的舰队中知道了,遥远的东方还有一个名叫明朝的空前强国。】
“老四仗着咱给他打下的基础,治国方面还是不错的嘛,百姓日子好过起来了,不知道武功方面如何?开拓了多少疆域?”
看着朱元璋已经不在意朱棣篡位了,马皇后说道:
“能开创一个盛世就已经很不错啦,百姓安康,诸国来朝,这历史上的老四可没有上苍传授的科技,打起仗来还是得靠将士们拼命,如无必要,能少打一些就少打一些,百姓们也能少些负担把好日子过下去。”
朱元璋笑道:“一提起枪械和大炮,咱是真忍不住想再把疆域打得更大一些。
起码得比蒙元疆域最大的时候更大嘛,否则后世人岂不是会说咱明朝还比不过元朝?”
马皇后:“蒙元疆域最大时可是达到了那个叫欧洲的地方,那可太远了,咱们这辈子怕是看不到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儿,咱们就把百姓民生和工造弄好就行了,留下个好局面让儿孙们去折腾吧。”
朱元璋老不羞地牵住了马皇后的手。
“这辈子让你操累太多了,往后咱们也过过咱们自己的日子,可不能让你走在了咱的前面,想想就怕,也不知道历史上的咱是怎么一个人熬过剩下的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