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三家归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曹芳继位后,曹爽和司马懿共同成为了执掌大权的托孤重臣。
曹魏政权也早已意识到司马懿的权力过大,而今诸葛亮一死,司马懿已并非不可替代。
曹魏开始对其有了更强的打压措施。
采用明升暗降的方式,让司马懿成为太傅,削夺了他的兵权。
但是司马懿在曹魏军政之中的影响根深蒂固。
没了军权的司马懿装病蛰伏,悄无声息地发展着自己的力量。
早年曹操为了稳固政权杀害了不少士族,这些人与曹魏政权的仇恨并没有随着时间早早消散。
司马懿便私下招揽这些人成为自己的死士。
这些死士平常以平民身份生活,训练和管理非常隐秘,并且只靠单线联络。
就像明朝时期的锦衣卫或后世的特工间谍。
曹魏方面很难发现他们的存在。
并且司马懿是历经四朝的元老,对曹魏军队和官僚氏族有很高的影响力与威望。
在人脉和自身力量的加持下,司马懿最终在曹爽陪同少帝曹芳去高平陵祭祀,京师宗室力量空缺时,突然发动了政变。
率领三千死士迅速控制皇宫和宗室。
同时封锁洛阳城门,夺取京师禁军这支曹魏最强精锐大军的指挥权。
之后司马懿以郭太后的名义发动清君侧,将曹爽集团定义为挟持少帝企图夺权的造反势力。
如此曹爽一方的局势瞬间陷入被动。
但此时的曹爽赢面仍然很大。
司马懿只是占据了洛阳和京师禁军,而曹爽手中有皇帝曹芳,只要前往许昌筹措兵马,并以天子号令召集各州郡出兵讨伐司马懿。
虽然会使曹魏国力大损,但足以剿灭司马懿保住曹魏政权。
而司马懿也知晓这点,为了迫使曹爽交出兵权,于是相约曹爽,效大汉光武帝刘秀故事,在洛水之畔盟誓。
许诺如果曹爽交出兵权,便保证他的荣华富贵和爵位。
而曹爽考虑到如果悍然发动大规模内战,以至手足相残,魏国的国力必然大幅倒退,很难再有灭亡蜀吴统一天下的实力,甚至有被东吴趁虚而入以至亡国的可能。
而且曹爽的家人宗族还都在洛阳,若是强攻怕是会面临灭族。
于是优柔寡断的曹爽答应了前往洛水盟誓,向司马懿交出了兵权。
曹爽终究不如曹魏以前的那些战略眼光长远,决策果断又凶狠的将领。
以至让司马懿以区区三千死士就夺得了曹魏政权。
然而司马懿根本就没有打算信守洛水誓约,在掌控权力后不久,便违背诺言以谋反罪处死了曹爽及其党羽,清除了反对势力。
并在之后渐渐更换州郡官吏,将潜在的反对势力也逐个清除,彻底掌控了曹魏政权。
期间驻守军事重镇的淮南寿春三次发动反抗司马家的兵变,但都被掌权后的司马家平定了下来。
公元251年,活了73岁的司马懿去世,他的长子司马师接替了他的权力,继续掌控着名义上的曹魏政权。
公元254年,曹芳密谋近臣意图夺回政权,但密谋泄密,曹芳最终被司马师废除帝位,改立年仅十四岁的曹髦为帝。
回望曹芳的一生,八岁继位,大权掌握在曹爽手里,司马懿政变时他十七岁,可仍然没有任何实权左右曹爽的决定。
到二十二岁时,虽不安于成为傀儡颓废度日,有复兴曹氏的欲望,可却已经彻底没有了实现兴复的条件。
不过终究尝试反抗过,倒也没有丢曹氏的脸。
而在他之后的曹髦,虽也是傀儡毫无实权,但更是不负曹家和身为帝王的血性。
公元255年,司马师因眼睛长了肿瘤,术后割去肿瘤还未康复,又在平叛淮南过程中,眼球震出眼眶去世,其弟司马昭继续掌控权柄。
公元260年,年仅二十岁的曹髦密诏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等人入宫。
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朕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然而,王沈和王业却向司马昭告了密。
曹髦知晓泄密后仍不愿认命,悍然率领殿中宿卫和奴仆共计数百人,身穿太祖曹操的铠甲,举兵向司马昭的府邸冲杀。
然而刚出宫门不远,便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和成济等人带领的数千甲兵包围。
曹髦举天子剑喝道:
“朕乃大魏天子!尔等闯进宫来莫非要造反不成!?”
曹髦以帝王威严一时震慑住了普通士兵,可之后还是被成济用长戟刺死了。
当街弑君,古今往来只有司马氏独此一家。
曹髦也用自己气节和死亡,将司马家永远刻在了历史上受后世人鄙夷。
曹髦死后,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傀儡皇帝。
并且为了将弑君这个永记史册的罪名推到成济身上,还极其虚伪又残忍地将成济千刀万剐,夷三族。
(有说法司马昭本没想杀曹髦,因为有曹芳反抗但只是被废没有杀害这个前例在。
但是这个说法漏洞很大,成济如果接到明确命令不能杀曹髦,他也绝不可能自作聪明去背弑君这个罪名。)
公元265年,司马昭因病去世,其子司马炎继承大权。
正是司马昭执政期间,蜀汉灭亡。
蜀汉灭亡司马炎掌权后,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步,只剩消灭东吴了。
但在此之前,司马炎终于走出了取代大魏成立晋朝的一步。
公元266年,司马炎逼迫曹奂禅让,自己继承帝位,因其父亲司马昭被封为了晋王,封地在春秋时期晋国故地,所以建国号为晋。
晋朝由此建立。
而要说到晋朝灭亡东吴的过程,得先说说东吴这些年来发生的变故。
公元229年,在石亭之战击败魏军之后,孙权终于称帝,建国号吴。
但之后因为孙权在立嗣问题上反复无常。
太子孙登早逝后,立孙和为太子。
可孙权后又格外宠爱鲁王孙霸,待遇基本与太子相当,使得孙霸渐有了夺嫡之意。
朝臣也分为太子、鲁王二党,互相攻讦。
这场“二宫之争”持续近十年,消耗了大量的政治资源,许多重臣卷入其中。
孙权的晚年终究是昏聩了。
不仅没有及早调停二宫之争,反而忽视长远影响,废黜孙和,赐死孙霸。
两个最有继承资格的子嗣都被孙权自绝了后路。
并且参与二宫之争的许多大臣都被牵连,或处死,或流放。
东吴政权被大规模清洗,为后续严重的政治混乱埋下祸根。
并改立年仅七岁的孙亮为太子。
这场严重的政治斗争起源于孙权,且孙权晚年沉迷享乐,不勤国事,导致后续新晋升的臣子争权夺利,贪污腐败,最终导致东吴开始极速衰落,且在最后被晋朝灭亡。
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孙亮继位。
因为孙权留下的祸根。
公元258年,孙亮被权臣孙綝。
孙亮在位期间一直在与权臣争夺权力,因不满权臣孙綝把持朝政,于是密谋诛杀他。
但消息走漏,孙綝废孙亮帝位,改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
公元260年,年仅十八岁的孙亮被诬陷自杀。(另有说法是被孙綝毒杀。)
孙休继位之后再一次密谋诛杀孙綝,这一次没有泄密,孙綝被杀。
孙休在位六年间励精图治,可仍然无法挽回多年来东吴内斗和权力更迭频繁带来的疲弊衰落形势。
而且孙休总计在位六年后便因病去世。
因儿子过于年幼,孙休立孙和之子孙皓继位。
执政初期孙皓还算能施行善政,后来却荒淫无度,沉迷酒色。
最终导致东吴国力进一步下降,再也无法抗衡晋朝。
在司马炎的征讨下,公元280年孙皓投降。
晋朝灭东吴的战事尤为顺利,仅用短短三个多月时间便一举灭亡了东吴。
明明地盘和实力比蜀汉更强的东吴,却在最后表现得一塌糊涂。
至此从公元220年汉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到280年晋朝统一天下,历时共计六十年。
但是要从公元189年董卓进京开始算起,那便历时长达九十一年。
从184年黄巾起义时天下约五千万人口。
经过诸侯混战,三国鼎立开始,人口只剩了一千万。
再到晋朝重新统一天下,人口又略微提升到了一千六百万。
在这近百年间残酷又混乱的岁月里,人口落差达到了恐怖的四千万,人口下降多达七成。
如此触目心惊的数字变化,在一段段人相食、白骨遍野、大战伤亡数字、百姓无以维生等历史记载的文字中,可以略微窥见当时的天下是一片何等凄惨的景象。
这段充满杀戮和政权林立的历史,也成为了华夏文明永远需要铭记的过往。
可苦难坎坷的华夏文明,又即将在下一段历史时期,经历比这更加黑暗,更加刻骨铭心的悲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