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 第124章 安史之乱(三)

第124章 安史之乱(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在张巡苦守睢阳半年多,河北的颜真卿率领义军与叛军史思明陷入对峙时,大唐驻守西域的安西军终于带着十余万精锐边军抵达关中。

盘踞长安的叛军安庆绪一方,也派遣十一万精锐与之对抗。

此时双方军队情况为:

唐军以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率前军,郭子仪率中军,河源军使王思礼率后军,总兵力十五万人。

其中包括回纥、大食、南蛮等总计四万外族军队。

因为叛军过于强大,郭子仪在此前的清渠之战中失利,唐肃宗李亨与回纥达成交易,双方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即,允许回纥军队在帮助唐军攻下城池后,劫掠除官员世家以外的大唐百姓。

事关大唐的存亡,为了取胜,大唐的统治集团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叛军方面,安庆绪派遣将领安守忠、李归仁,指挥十一万精锐大军应战。

本质上,这是大唐的河北边军与西北边军的决战,双方都是大唐最精锐的军队,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军队。

双方士兵大部分着甲,守卫边疆,历战无数,作战方式和经验相差无几。

兵器亦是当时最全面最精良的器械。

尤其双方绝大部分都是唐人,且都认为是在为国而战。

双方总兵力共计二十六万余。

公元757年9月27日,双方最终在长安西南方向香积寺爆发大战。

没有偷袭,没有谋略,在过于强大的力量前,势均力敌的双方拼的只有自己的实力。

冲锋开始,双方铁骑顶着箭雨冲撞在一起。

钢铁与钢铁碰撞,血肉驱动着铁甲与钢刀长矛战至力竭。

交战双方的兵马不断涌入战场。

受伤倒地的兵卒都得被踩踏至死。

当唐军一方出现颓势时,安西军将领李嗣业,组织两千敢死之士,全员皆执斩马刀,排成一道墙齐头并进,如同一排绞肉机般与敌军厮杀在一起。

其中将领李嗣业最为悍勇。

所谓“挡嗣业刀者,人马俱碎。”

唐军的阵脚得以在李嗣业率领的敢死队下稳住,双方大军继续厮杀。

极为惨烈的伤亡下,势均力敌的双方最后拼的就是谁先扛不住退缩。

经过了短暂却也漫长的六个小时,双方共计战死人数就达到了十三万人。

最终唐军以七万精锐的惨重代价,斩杀六万叛军精锐,另外俘虏两万。

安庆绪残军退入长安,次日弃城东逃,唐军收复长安。

在此战中,唐军与叛军几乎是一换一的战损比,唐军阵亡率达到了一半,叛军阵亡率到了六成以上。

而在后世战争中认为,当阵亡率达到百分之三十仍然看不到获胜的希望时,军队就会无法遏制地发生全面溃逃。

但香积寺之战中,双方的阵亡率却是如此之高。

此战也被认为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之战。

但是此战过后,大唐的精锐军队几乎损失殆尽,大唐直接从强盛彻底走向衰落。

香积寺一战后,唐军收复长安。

回纥等外族军队要求按照约定开始劫掠长安的百姓。

唐军主帅李俶,即唐肃宗李亨长子,阻止了他们。

对他们说如今刚得长安,若大肆劫掠百姓,必然会迫使洛阳百姓坚决帮助贼军一同守城,不如等收复洛阳后再履行约定。

回纥暂时同意下来。

之后,唐军与回纥军继续东进,收复了洛阳,回纥军在洛阳府库夺取财帛,在市井村坊劫掠三天。

无数百姓被回纥军洗劫,众多妇女也被他们掳走奸淫。

受尽叛军劫掠的大唐百姓,却又被他们望眼欲穿盼来的“王师”再一次劫掠。

无数百姓活不下去死亡,而其它地区活着的百姓,在得知消息后也对如此大唐彻底心死。

此时的大唐军队伤亡太多,且叛军还没有被剿灭殆尽。

不愿再付出更多伤亡与回纥军交战的唐军们,也只能按照命令眼睁睁看着自己国家的百姓们被劫掠凌辱。

直到大唐朝廷拿出罗锦一万匹给回纥,回纥军才停止了劫掠。

唐军们虽然明白朝廷的动机和无奈,但对大唐也渐渐失去了那份为国征战到死的信仰。】

大唐的百姓们看着这样的朝廷和皇帝,心中的怒火壮大到无以复加。

朝廷为了平息叛乱,兵力不足,只要朝廷发动他们,跟他们讲清楚其中的“大义”,他们当然可以挺身而出与大唐一起为了国家存亡而战。

为什么要用残害百姓的方式,去求外族?

百姓在朝廷严眼中真的就与牲畜牛羊无异吗?那这样的朝廷还有必要存在吗?

在天幕的影响下,大唐的许多百姓诞生出如此想法。

不过人与人的悲欢总是不相通的。

比如身处安史之乱,亲历过战争残酷的百姓可能是这样的想法。

但盛世时期,或者安定和平时期的大唐百姓,想的可能就只是皇帝已经看到了天幕,会反省自己的过错的,或者会引以为戒,绝不会步其后尘的。

要这样想法的百姓去为了国家奉献一切,乃至生命,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

只有苦难降临到自己头上时,且避无可避时,人才会爆发出惊人的勇气。

没办法,这是人性。

但如果有“觉醒者”未雨绸缪提前激发百姓的安危意识,情况或许才会大为不同。

……

李世民看着大唐成了一副末世景象,气到浑身都在发颤。

若是可以,他恨不能让李隆基跪在这里,让他也看看未来的大唐被他祸害成了什么模样。

但平息过后更多的还是无奈。

即便有改进过的三省六部制,可到头来还是没有杜绝昏君乱国。

晚年的李隆基为了享乐,为了落个耳根清净,三省最高官员他想换就换。

只要皇权拥有最高权力,那制度可以由皇权建立,就可以被皇权毁坏。

皇权究竟要如何限制,才能既平衡国家不出现权臣乱政,又能将皇帝的责任心深度与百姓的利益绑定在一起?

难不成只有复辟恢复禅让制吗?

由百姓推举出部落首领,再由各个部落从诸首领中推举贤明者为天子?

这样看似倒是解决了问题。

百姓有了推举天子的权力,天子如若不顾百姓安危,压榨百姓享受特权,那么百姓就有重新推举新天子的权力。

这样天子在天下人的监督中就失去了享受特权的环境,身为天子更多的就是在荣耀和百姓期望的压力下兢兢业业操持政务。

各部落首领,或者说各地官员也是同理,必须经由推举出任。

而贤明的天子也需设定固定的任期,期满必须禅让推举新天子,以确保天子的职位不以人的精力消耗和人的本性而降低执政能力。

可这样的制度完全就是理想世界中才会存在的。

未经过足够开智的百姓,其眼界就必然会局限在个人的利益得失中。

哪个天子承诺给予百姓更多利益,百姓就会盲目推举谁,渐渐的国家就必然无法行使真正有利于国家利益,但难免会损害百姓利益的政策。

比如收取必要的赋税,以及对外战争等必须要百姓承担的付出。

站在国家角度的统治集团,与未开智只顾自己利益的百姓,必然要在很多事情上站在“对立面”。

如此,统治集团又如何履行应尽的责任?只怕会在大势之下,渐渐陷入不断抢着给百姓画饼的混乱之中。

而且军队又该掌握在谁的手里?

天子?还是各部落首领?

总之没有在百姓心中建立足够的国家认同感,没有普及教育让全国百姓都有足够的“大义”前,这种制度就只能是理想。

不过现在有天幕在陈述历史和优秀制度中,为百姓建立了一定的“大义”理念,并且各古代王朝也成功用足够的时间建立了各种基础的话,这个理想或许会以设想之外的速度实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