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 > 第177章 殿试

第177章 殿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末:我看看谁敢让我剃头!

张氏对这次科举考试很关心,其原因是因为她要来一个榜下捉婿,就是给赵小六逮一个驸马。

赵小六今年十八岁了,已经有点超龄了。

不过能考中进士的人,年龄也不会太小了。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唐宋以前的科举考试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

明经科,考的是四书五经的经义,和少量的时务策论,只要记忆力好,靠死记硬背也可能过关,相对容易一些。

所以,一个考明经的学生,如果三十岁还没有过关,那就算是老的了。

而且通过明经科考试的学生,只能分配到府、县一级去做个小官。

进士科考的 主要是时务策论,就是针对当时的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个东西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阅历,单靠书本上学来的东西和想象是不行的。

另外还有诗词歌赋,这也是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的。光靠堆砌华丽的词藻也不太行。

唐宋时期的读书人如果中了进士,直接就是高官得做、骏马任骑,但是年龄也大。

昔日龌蹉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进士及第以后写的,他当时都已经四十六岁了。还嘚瑟一下。

大明朝的科举考试呢?是把明经科和进士科捏合在一起考的。

因为明朝初年,百废待兴,需要的是大量的地方官员。

所以侧重点不同,年轻的岁数小的举人,一样有机会中进士。后来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科举制度太高深,轻易掰不明白。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就是说:今年过了会试的,有山东来的、年轻的读书人。

赵令武刚才看名单的时候,特意注意了这个事情。

赵令武说:“娘,今年过了会试的,有两个是山东来的,没娶媳妇儿的光棍儿。”

“真的呀?”

张氏高兴了:“那等殿试考完了,你就把他们领来给我们大家看看。”

赶快给赵锦姝找一个什么驸马吧,女大不中留!

少女情怀没有别的,总是春很麻烦的。不是伤秋悲月就是跟人家跑了。

赵锦姝就是赵小六、赵大妮儿。她现在是永嘉长公主了!

赵小七的名字叫做赵玉姝,她现在是永乐长公主。

藏在帷幕后面偷听的永乐长公主,扯扯永嘉长公主的衣袖。

“姐,你听听!有两个呢!”

“闭嘴!”

永嘉长公主恨不得把永乐长公主的嘴给堵上,那个玩意儿是一个两个的事儿嘛!

赵小七笑嘻嘻的说:“姐,我去给你问问他们到底多大年龄哈!”

赵小六急得直跺脚,“不许去!”

赵令武早就看见她们两个躲在帷幕后面了,现在还叽叽喳喳的。

赵令武说:“出来吧,装什么像儿!”

赵小七笑眯眯的跑出来,“五哥!”

赵小六臊的不行,低着头说:“见过五哥!”还行了一个礼。

赵令武说:“大妮儿,你的驸马我给你留心着呢。现在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咱们山东潍州的,今年二十岁。

一个是咱们山东莱州的,今年十九岁。等殿试结束了,我把他们找来,你偷偷的观察一下。”

之所以要强调一下是山东的,是因为这个年代的交通不发达,天南地北的几乎没有什么交流,每个地方的地区差异太大。

语言方面倒是还可以,因为大家可以说官话,但是饮食方面和风俗习惯就大相径庭了。两个人过日子,吃不到一起去,说不到一起去,太别扭。总不能一见面就是磕吧?

赵小六低着头,好像是“嗯”了一下。

赵小七说:“那还用挑吗?选十九岁的呗!二十岁的太老了。”

赵小七今年十四岁,正处在进化中,已经有些朦胧意识了。她觉得年龄般大般的才是那什么的样子,老男人肯定不行。

张氏说:“滚蛋!”

她五儿子今年都二十一岁了,还打光棍儿呢,这叫他情何以堪!

赵小七笑嘻嘻的不滚蛋,“五哥,我不是说你,你和别人能一样吗?你是皇帝,年龄多大都行!”

赵令武说:“嗯!”

他准备等到八十岁的时候,来一个鸳鸯被里成双对,一树梨花压海棠。

被赵令武一家谈论的两个山东少年,还不知道自己被别人给盯上了,正在午门外跟随那些贡士们一起排队往太和殿走,准备参加殿试。

殿试的考场就在太和殿前的广场上。如果下雨了,就挪到太和殿两侧的长廊里面。

偌大的广场上,摆着三百个桌子、三百个凳子,考生们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考试,谁也不用想着作弊。

贡士的队伍在锦衣卫仪仗的导引下,进了午门,走过了金水桥,进入太和门,就到了太和殿前的广场上。广场四周旌旗招展。

赵令武坐在中间高台的御座上,左右两边分别站立着,身穿朝服执事的文武百官。

贡士们在会员的带领下,赞礼、跪拜!

鸿胪寺的官员拿着名单,一一点名,然后贡士们就坐。仪式感满满。

赵令武随机抽取几名贡士,测试一下他们的诗词、策论,就起身离开太和殿。

下面就是发放试卷,殿试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