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杀宗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万历:打造最强大明!
朱翊钧点头赞同,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不错,朕亦知此中艰难。
然则,国之大计,在于长远。
朕欲借开海之机,加强海防,打击走私,方能让国家真正富强。”
张居正听后,眼中闪过一抹赞赏:“陛下深谋远虑,臣佩服之至。
清丈田亩与开海并行,一增内赋,一拓外财,双管齐下,定能开创大明新局。”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已看到未来大明的繁荣景象。
然而,就在这温馨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中,一丝不易察觉的暗流悄然涌动。
“只是,先生,”朱翊钧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打击走私,必将触动那些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其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朕虽有心,却也需先生鼎力相助。”
张居正神情坚定,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只是,此事需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臣已安排各地抚按官员,积极推行清丈田亩,以此为基,逐步构建支持改革的力量。”
朱翊钧点头,心中暗自思量。
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武昌府,秋日的阳光带着几分凉意,却照不透这府衙内的紧张气氛。
新任总督殷正茂端坐于案前,眉宇间透露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他刚放下手中的急报,便吩咐侍从:“速请巡按张佳胤大人前来,共商清丈田亩大计。”
不久,张佳胤风尘仆仆步入大堂,两人一番寒暄后,迅速切入正题。
张佳胤的声音沉稳有力:“总督大人,清丈田亩乃朝廷重策,关乎国计民生,我等需即刻行动,不容有误。”
“巡按大人所言极是,我已命各州府即刻筹备,明日便分头行动。”殷正茂回应,眼中闪烁着果决。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次日,当张佳胤亲自督阵武昌府清丈事宜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楚王府的镇国将军朱均玉与潞成王府的奉国将军朱廷武,带着一群趾高气扬的宗室子弟与家奴,公然阻挠。
“你们这是要公然对抗国策吗?”张佳胤怒目而视,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朱均玉冷笑一声,轻蔑地答道:“国策?笑话!这天下姓朱,我们宗室的事,何时轮到你们外人指手画脚?”
“放肆!”张佳胤怒喝,“清丈田亩,利国利民,谁敢阻挠,严惩不贷!”
朱廷武不甘示弱,拔出佩剑,嚣张至极:“谁敢动我们宗室一根汗毛,试试这剑利不利!”话音未落,一记寒光闪过,一名猝不及防的官差应声倒地,鲜血染红了黄土。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张佳胤心中虽惊,但表面依然保持冷静,他深知此刻不能乱了阵脚:“撤!此事必须上报朝廷,让陛下定夺!”
回到总督府,张佳胤直奔殷正茂书房,脸色凝重:“总督大人,宗室子弟公然阻挠清丈,且已伤及无辜,此事非同小可。”
殷正茂闻言,眉头紧锁,拍案而起:“岂有此理!宗室犯法,与庶民同罪!”
“即刻上书朝廷,请求特别授权,对阻挠清丈的宗室子弟,先拿后奏!”
殷正茂与张佳胤站在总督府的大堂之上,两人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能穿透重重阻碍,直达京城的朱翊钧面前。
“总督大人,此疏若上,只怕会掀起轩然大波。”张佳胤的声音虽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殷正茂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决绝:“佳胤兄,国之大计,岂能因个人安危而退缩?宗室若敢阻挠国策,便是自绝于朝廷!”
两人相视一笑,随即提笔联名上书,字字铿锵,句句有力,誓要将这清丈田亩的国策推行到底。
数日之后,
朱翊钧的谕旨如惊雷般炸响在朝野之间,
那冰冷的文字如同锋利的刀刃,直刺宗室子弟的心脏。
“楚王府……朱均玉……枭首!”当这些字眼传入朱均玉的耳中时,他仿佛被雷击中,脸色瞬间苍白如纸。
“不!这不可能!我乃宗室之后,怎能如此轻贱!”朱均玉疯狂地挣扎,眼神中满是不甘与绝望。
张佳胤站在一旁,面容冷峻,声音如铁:“朱均玉,你擅杀官差,目无王法,今日便是你伏法之时!”
随着一声令下,军士们迅速上前,将朱均玉死死摁住。
他挣扎着,嘶吼着,但一切都是徒劳。
“我要见陛下!我要见陛下!”。
唰!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道寒光之上,
只见锋利的刀刃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紧接着,一声沉闷的响动,
朱均玉的头颅,在那一瞬间脱离了身体的束缚,带着一抹刺眼的鲜红,血糊糊地滚落在了其他宗室子弟的眼前。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与秋日的凉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氛围。
宗室子弟们纷纷后退,脸上写满了恐惧与震惊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雷霆手段,更未料到朝廷竟会如此决绝。
“这便是忤逆国策的下场!”张佳胤的声音响彻云霄。
随着朱均玉的头颅滚落,武昌城的天空仿佛也暗淡了几分。
大明朝兼并田地的现象,如同一块难以愈合的疮疤,深深烙印在大明的土地上。
而宗室子弟,凭借着法律赋予的特权,更是肆无忌惮地扩张着自己的领地,将百姓的生计视为草芥。
然而,这一切在朱翊钧的眼中,都是不可容忍的。
若任由宗藩继续胡作非为,大明的根基将动摇,国家的未来也将堪忧。
因此,当朱翊钧收到殷正茂与张佳胤的联名上书时,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下达了严惩宗室子弟的谕旨。
这份谕旨,不仅是对朱均玉、朱廷武等人的惩罚,更是对全天下宗室子弟的一次警告——无论你是谁,无论你的地位有多高,只要触犯国法,都将受到应有的制裁。
朱均玉在临刑前的惊愕与绝望,成为了这场较量中最直观的注脚。
他可能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阻挠清丈田亩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然而,当冰冷的刀刃划过他的脖颈时,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
他的头颅滚落在地,血花四溅,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而朱廷武的被囚,更是让武昌的宗室子弟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与震撼。
他们开始意识到,朝廷对于清丈田亩的决心是如此的坚定与不可动摇。
于是,他们纷纷收敛锋芒,选择了顺从与配合。
随着朱均玉被枭首的消息传遍全国,其他地方的宗室子弟也感受到了这股来自朝廷的强大压力。
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与行为,不再敢轻易挑衅朝廷的权威与底线。
清丈田亩的新政得以顺利推行,大明的土地再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