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双喜临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万历:打造最强大明!
我轻轻抚摸着手中这把新式枪械,
眼神中闪烁着满意与惊喜。
枪身光滑如镜,雕刻精细,
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
我不禁赞叹道:
“这枪外观如此帅气,定能震慑敌胆。”
“皇上,微臣斗胆,请允许微臣为您演示一番。”
赵士桢躬身行礼,
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我点头应允,
随即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往演武场。
演武场上,
士兵们严阵以待,气氛紧张而肃穆。
赵士桢站在靶前,深吸一口气,
沉稳地举起燧发枪,对准了远处的靶心。
“砰!”枪声响起,子弹如离弦之箭,
瞬间穿透空气,精准地击中了靶心。
众人纷纷惊叹,我也不禁鼓掌叫好。
“好枪!好枪法!”我连声称赞,
随即示意赵士桢继续。
赵士桢连开数枪,每一枪都准确无误,
射程之远更是超乎想象。
他兴奋地报告道:
“皇上,经过改进,
这枪的有效射程从原来的150米提升至将近200米,
敌军在400步开外便难逃一劫!
射击速度也快了一倍,每分钟可达六发!
再加上三段式射击法,
我大明军队岂不是如虎添翼,
骑兵都将无所遁形!
我闻言,面露喜色:
“如此神器,真乃我大明之福!
士桢,你功不可没啊!”
赵士桢谦逊地答道:
“微臣只是尽绵薄之力,
全赖皇上英明领导与工匠们的辛勤付出。”
他顿了顿,又道:
“皇上,微臣斗胆,
想请皇上为这款新武器赐名,
以彰显其不凡之处。”
我略一思索,无耻的冠名了自己的年号,
笑道:
“既如此,便以朕之年号命名,
称之为‘万历铳’如何?”
赵士桢闻言,恭敬道:
“皇上圣明,‘万历铳’之名,实至名归。”
我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
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士桢,你立下如此大功,朕自当重赏。
即日起,你便升任兵仗局管理,
实为兵仗局之二把手。”
赵士桢闻言,激动得几乎要热泪盈眶。
他跪倒在地,连磕三个响头,
感激涕零地说道:
“微臣谢主隆恩!
定当肝脑涂地,以报皇恩浩荡!”
我扶起赵士桢,语重心长地说道:
“士桢,你不仅要有此心,
更要付诸行动。
朕命你加紧生产‘万历铳’,
以后每个月需造出五千把,以备我军换装之用。
未来我大明之安危,可都系于此啊!”
赵士桢深知责任重大,
他挺直腰板,坚定地回答道:
“微臣遵旨!
定不负皇上重托,
誓将‘万历铳’打造成为我大明之利刃!”
此时,
京城城门口,
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突然,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打破了街头的喧嚣。
只见一名身着铠甲的报信兵,
面色匆匆,手持黄色令旗,
口中高喊着:“辽东捷报!速速让开!”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激起了层层涟漪。
百姓们纷纷停下脚步,
交头接耳,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
“听说是辽东的捷报,
咱们皇帝陛下又打了胜仗了!”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激动之色。
“是啊,自从新皇帝登基以来,
那可是捷报频传,真是天佑我大明啊!”
旁边一位中年男子附和道,
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瞧瞧这势头,
皇帝陛下简直就是咱们的中兴之主,
咱们的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了!”
一位年轻妇人抱着孩子,
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对对对,皇帝英明神武,
定能带领咱们大明走向繁荣昌盛!”
周围的百姓纷纷附和,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报信兵在一片赞誉声中穿过中央大街,
直奔皇宫而去。
而街上的百姓们则久久不愿散去,
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
继续议论着皇帝的英明与国家的未来。
“听说了吗?这次辽东之战,
咱们的新式火器大显神威,
敌人根本抵挡不住!”
一位消息灵通的青年神秘兮兮地说道。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
咱们大明有了这样的利器,何愁不能一统天下!”
另一位青年兴奋地回应道。
人群中的气氛愈发高涨,
每个人都沉浸在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之中。
这场突如其来的捷报,不仅点燃了百姓心中的爱国热情,
也让皇帝的威望在民间再次得到了提升。
整个京城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笼罩,
充满了希望与活力。
皇宫内,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
洒在宽阔的演武场上,
一片金辉灿烂
突然,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场内的宁静,
只见太监小三子气喘吁吁地跑来,
神色激动,手中紧握着一卷战报。
“皇上,大喜啊!辽东传来捷报!”
小三子跪倒在地,双手高举战报,
声音因兴奋而微微颤抖。
我闻言,眉头一扬,脸上露出喜色:
“哦?快说来听听。”
小三子迅速展开战报,朗声念道:
“辽东前线,我军英勇奋战,
成功打退建州女真之攻击,
歼灭敌军两万余人,其中骑兵一万,
我方虽有损失,但仅八千余人,
且俘获物资无数,实乃大胜!”
我听后,龙颜大悦,笑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此言不虚。
今日不仅收获新式武器万历铳,
又添此等捷报,实乃双喜临门!”
随后吩咐道:
“小三子,速速传令,
将这份战报亲自送到内阁,
命内阁大臣们仔细核对,
并拟票封赏有功之臣。”
小三子领命而去,
脚步轻快,
仿佛也被这份胜利的喜悦所感染
而内阁之中,
大臣们接到战报后,
亦是激动不已。
他们迅速行动起来,
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核对战报细节,
有的则开始起草封赏诏书。
整个内阁大堂内,
忙碌而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