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李逸出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之大唐风华录!
李靖微微点头,说道:“老臣认为,高句丽之事我们不可不管,那渊盖苏文的野心若不加以遏制,他疯狂屠戮辽东地区的行径日后必成大患。
如今高恩雅公主前来求助,正合时宜。
不过,出兵之前确实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军队的调度、粮草的筹备,还有对高句丽地形和兵力的进一步侦查,我们要做到知己知彼。”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微微皱着眉头思索着。
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说道:“诸位爱卿,那渊盖苏文在高句丽的所作所为已天理难容,他疯狂屠戮辽东地区的百姓,我大唐岂能坐视不管?户部和兵部也需做好准备,若要出兵,需保证粮草充足,军队精锐。”
大臣们听了李世民的话,纷纷点头称是,不再争论,各自开始准备相关事宜。
退朝之后,李世民将李靖、长孙无忌、杜如晦、李逸和房玄龄等人宣至御书房。
李世民面色凝重,来回踱步后开口道:“诸位爱卿,那高句丽的渊盖苏文在辽东地区犯下的暴行令人发指,朕实在是不能坐视不管。
今日宣你们前来,就是想商议一下攻打高句丽之事。”
李靖率先说道:“陛下,高句丽地形复杂,多山川丘陵,且那渊盖苏文手握重兵。
不过好在如今我们有了火枪火炮这些利器,若运用得当,可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
但出兵之前,我们必须做好充足的情报收集,摸清楚高句丽的兵力部署、军事要塞等情况。”
长孙无忌微微点头,说道:“陛下,臣以为除了军事方面,我们还要考虑到高句丽内部的各方势力。
那高恩雅公主的到来是一个契机,我们可以利用她在高句丽的影响力,联合那些对渊盖苏文不满的势力,从内部瓦解高句丽的抵抗。”
杜如晦则皱着眉头分析道:“陛下,出兵打仗,粮草辎重乃是重中之重。
此次远征高句丽,路途遥远,我们必须提前筹备足够的粮草,并且要保证粮草运输的安全,不能让粮草供应出现问题,否则大军将陷入困境。”
房玄龄接着说道:“陛下,臣觉得我们还需在舆论上占据上风,可以让文人墨客宣扬高句丽渊盖苏文的暴行,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此番出兵是为了解救高句丽的百姓,师出有名,这样可以减少国内以及周边国家的非议。”
李世民听着众人的建议,微微点头道:“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此次攻打高句丽,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又要考虑到各种不利因素。
朕决定,李靖,你负责军事部署和战术制定,务必将火枪火炮的威力最大化。
长孙无忌,你负责联络高句丽内部的反渊盖苏文势力。
杜如晦,粮草筹备之事就交于你了。
玄龄,你负责把控舆论。
李逸,你继续负责火器的制造和改进,以及士兵的火器训练。
朕希望我们齐心协力,一举拿下高句丽,为辽东的百姓报仇雪恨。”
众人齐声应道:“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李逸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愿亲自征讨高句丽。
且臣认为此次出征,大唐必胜,而高句丽必败,原因有三。
李世民目光锐利,微微颔首示意李逸说下去。
“其一,在于我大唐国力昌盛,陛下励精图治多年,如今我大唐无论是在人口数量、经济实力还是物资储备上都远超高句丽。
就拿粮草来说,我大唐粮仓充实,各地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往军需之处,可保大军在高句丽作战期间无后顾之忧。
而高句丽地域狭小,土地贫瘠,一旦战事胶着,粮草供应必然难以持久。”
“其二,是我大唐的军事优势,如今我们有了火枪火炮这样的神兵利器,这些火器威力巨大,在战场上可远攻可破城。
火枪可让我大唐士兵在远距离对高句丽的军队造成巨大杀伤,火炮更是能够轻易轰开高句丽的坚固城池。
而高句丽的武器装备相对落后,他们大多还依赖传统的冷兵器,面对我们的火器,根本难以抵挡。”
“其三,是人心向背,我大唐此次出征是为了解救被渊盖苏文残害的高句丽百姓,是仁义之师。
高句丽百姓对渊盖苏文的暴行早已心怀怨恨,我们出兵,高句丽的百姓心中定会期盼我们能推翻渊盖苏文的暴政,有了高句丽百姓的支持,我们在高句丽的土地上作战就如同在本土作战一般,如鱼得水。”
“好!好!好!” 李世民激动地看着李逸,目光中满是赞赏,“那你再说说,高句丽必输的原因。”
李逸继续说道“其一,那渊盖苏文倒行逆施,在高句丽疯狂屠戮辽东地区,他的这种暴行已经让高句丽内部人心惶惶,许多忠义之士对他不满,国内矛盾重重,内部不稳的高句丽,难以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来对抗我们大唐的军队。”
“其二,高句丽的军事部署存在严重缺陷,他们过度依赖边境的防御工事,却忽略了内部的军事协调。
一旦我们突破其边境防线,他们的军队就会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而且他们的士兵缺乏对新战术的了解,面对我们使用火器的新战术,他们难以快速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其三,高句丽的统治者渊盖苏文目光短浅,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在面对大唐的崛起时,他们没有积极寻求和平共处之道,反而不断挑衅,导致如今的局面。
而我们大唐则有着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无论是战前的准备还是战后的布局,都考虑得十分周全。”
李世民听了李逸的分析,微微点头,心中对此次出征高句丽又增添了几分信心。
众位大臣听到李逸对此次战事的掌握和细节,纷纷投来钦佩的目光,开始交头接耳地称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