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广积粮,高筑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曹子建闻言,解释道。
“王老板,花神杯乃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品种。”
“以十二月令花卉为纹饰,所见康熙花神杯有五彩和青花、诗画合璧和有画无诗共计四种,均精巧可爱。”
“但雍正以后不再成套制作,尔后各朝多仅烧造水仙月季一种,其中尤以咸丰朝制品最为少见。”
“所以三十万的价格,不贵。”
“还不贵呢?”王大宝嗤之以鼻道:“我前些天刷某音,看到某场拍卖会,一对乾隆五彩花神杯,也才三十万的价格而已。”
“乾隆和咸丰中间差了一百多年,你跟我说两个价格一样?”
“古董,古董,那肯定越古老越值钱才是。”
听着对方这番话,曹子建已经有些明白,为什么对方能买到了那么多赝品了。
纯纯外行阿。
原本曹子建是懒得跟对方废话,但谁叫顾客就是上帝呢。
只能耐着性子道:“王老板,你的理解是错误的。”
“因为一件古玩的价值,从来就不是靠年限来界定的。”
“就拿陶瓷来说吧。”
“唐代离咱们久不久?”
“一千多年。”王大宝答道。
“可是,你要知道,一些唐代的陶器,大多卖不上价。”曹子建接口道:“除了存世量多是一方面,当时的制造工艺不足,艺术价值不高又是另一方面。”
“还有,民国距今才一百多年,可是如珠山八友的瓷板画,王步的青花瓷等等,其价值却是超过了很多清三代的官窑。”
王大宝闻言,没有说话。
曹子建见状,正准备继续说点什么。
只是这一次,还没等他开口,一旁的曹蒹葭却是率先道。
“王老板,你对瓷器是不是了解的不多?”
见问话的是一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女人,王大宝自然不肯承认,反驳道:“谁说的?”
“既然你了解瓷器,那我问你,咸丰一朝虽然存在了11年,但烧制瓷器的时间,为什么只有五年?”曹蒹葭问道。
“这....”王大宝被问懵了,因为他真的不知道。
见王大宝不说话,曹蒹葭自问自答道:“因为当时,农民起义,加上海外联军的入侵,使得南方各省均被战火袭扰,景德镇御窑厂的生产、运作受到严重影响。”
“最终,在咸丰五年被迫停烧。”
“此次停烧影响深远,一些制瓷工艺因此失传。”
“虽然说,御窑厂在同治年间又开始重新复烧,但其水平已不可与之前同日而语。”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因此像这对花神杯样式的咸丰精品官窑,极为难得。”
“属于是清代瓷器最后的荣光,其价值不仅不逊色乾隆时期的花神杯,在不久将来,甚至升值速度还要远超乾隆花神杯。”
即便曹蒹葭将话说到这份上,王大宝还是没有选择入手,而是留下一句,我在考虑一下后,便是离开了。
原本,曹子建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没曾想,下午的时候,王大宝又过来了。
进店的第一句话,就是问那咸丰年制花神杯还在不在。
曹子建说了在之后,这一次王大宝没有犹豫,直接买下了。
付完钱后的王大宝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朝曹子建开口道:“曹老板,确实是我对瓷器的了解不够,才说你报的价格高。”
“刚刚我回去后,问了一些人,他们都说这价格可以接受。”
曹子建没想到王大宝这人居然这么实诚,直接承认了自己的不足。
这就发自肺腑的劝道:“王老板,听我一句话,在你对瓷器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尽量少买吧。”
“古玩这一行,不是有钱就行的。”
“起码,你自己要对瓷器有所了解才行,像你这样懂得不多,胡乱出手的话,即便你是千万富翁,也不够你折腾的。”
“曹老板,所以我想以后有空的时候,多来你这,跟你学习一下关于瓷器这方面的知识。”王大宝开口道。
“我还没厉害到教人的地步。”曹子建摆手拒绝道:“不过你想学的话,我可以推荐你看几本书。”
“什么书?”
“你想了解清代瓷器,那就从清代编史看起吧。”曹子建开口道。
“这跟我学习瓷器八杆子打不着阿。”王大宝开口道。
“不,两者关系重大。”曹子建解释道:“因为古玩,就是浓缩了一个时代的历史。”
“而收藏古玩,就是一种破译历史,二次文化梳理的过程。”
“纵观历朝历代,不管是瓷器,还是书画,亦或是青铜器,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框架。”
“这些框架表现在生产力水平以及文化繁荣程度,这也就决定了藏品在材质、质地,色彩以及工艺水平的差异化。”
“所以,你想了解瓷器,首先要做的就是先了解历史。”
就这么的,曹子建跟王大宝聊了起来。
一直到闭店,对方才离开。
一连两天,曹蒹葭看到曹子建确实是在做正经的生意后,这才放心离开了秦省。
这天,清晨。
即便曹蒹葭已经走了,但曹子建还是起了个大早。
简单的洗漱了一番后,便是朝农贸市场而去。
他来此,是为了采购肥料的。
在民国世界虎头沟待得那几天,曹子建发现,那里有很多荒废的盐碱地。
这种盐碱地在民国属于荒废土地,压根无法种植任何农作物。
但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即便是盐碱地,只要稍加改善,完全能利用起来。
比如种植海水稻。
曹子建现在要做的就是对那片荒废的盐碱地先进行土壤改良。
其方法也很简单,就是通过施加腐熟有机肥料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
等到来年四五月份,差不多就能开始种植了。
毕竟广积粮,高筑墙的这个策略方针,不管哪朝哪代都十分受用。
与其在现实世界大批量的购置粮食,还不如因地制宜,自给自足。
毕竟民国大饥荒,七年后,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