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十八陵之贞陵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隔壁老王!
关中十八陵之一的贞陵,是唐朝最后一位明君——唐宣宗李忱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兴隆镇北仲山,也有说法认为其位于白王镇崔黄村东北的北仲山南麓。以下是对贞陵的详细介绍:
###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位置**:贞陵地处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东、西、北三面群山环绕,东傍冶峪河,西邻泾河,东南距德宗崇陵20多千米,范围跨泾阳、淳化两县。
* **自然环境**:陵园依山为陵,陵园东、西二神门外两对阙址分别位于仲山东西两座山的峰颠之上,形势壮观。其地势优越,陵园面积广阔,占地约629万平方米,史载“封内一百二十里”。
### 二、历史沿革
* 贞陵是李忱的陵寝,他在唐大中十三年八月七日(859年9月7日,《旧唐书》记载;《新唐书》则记为八月十日,即今9月10日)驾崩后,于唐大中十四年(860年)二月安葬于此。
* 贞陵在五代时期就已被盗,地面石刻文物也屡遭破坏。但尽管如此,贞陵仍保留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 三、建筑格局
* **陵园结构**:贞陵陵园依山势构筑夯土城垣,东西窄,南北长,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四面各辟一门,以四神命名(朱雀门、玄武门、青龙门、白虎门),门外各置石狮1对,筑阙台1对。陵园四隅建角楼。
* **神道石刻**:朱雀门外设神道,长505米,宽68米,其南端筑乳台1对,在南约1.5千米处筑鹊台1对。神道自南而北依次排列华表、翼马、鸵鸟、仗马、翁仲等石刻,展现了唐代石刻艺术的精湛技艺。
* **陵园建筑**:朱雀门内有献殿遗址,门外南偏西有陵园附属建筑遗址。鹊台西北方发现下宫遗址。陵园城墙虽然经过长时间的风雨侵蚀已经尽数毁坏,但仍能依稀看出其昔日的宏伟规模。
### 四、文物保护与价值
* 贞陵在1956年8月6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01年6月25日,包含贞陵在内的唐代帝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9年4月24日,包含贞陵在内的唐代帝陵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贞陵作为晚唐帝陵的代表,不仅体现了唐代帝陵的建筑风格和石刻艺术特色,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见证了唐朝的兴衰更替和帝王的荣辱兴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李忱的传说与故事
## 引言
唐宣宗李忱(公元810-859年),作为唐朝的第十八位皇帝,其在位期间(公元846—859年)以其勤勉治国、重视人才和恢复佛教的举措而闻名。然而,除了他在政治上的作为,李忱的生平还伴随着许多传奇色彩浓厚的传说与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李忱的人物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
## 少年时代的传说
### 龙床之梦
据一些后世文献记载,李忱在年幼时曾有过一次不寻常的经历。据《碧岩集》等文献描述,李忱少时曾爬到兄长唐穆宗的龙床上,模仿皇帝接见大臣的姿态,穆宗对此大为赞赏。这一行为虽被后世史家视为无稽之谈,但无疑为李忱的传奇人生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 出家为僧的传说
更为人所熟知的,是关于李忱出家为僧的传说。尽管正史中并无相关记载,但五代时的《中朝故事》、《北梦琐言》及南宋陆游的《避暑漫钞》等文献中均有简略记载。传说中,李忱因某种原因(如被唐武宗迫害)而遁入空门,游历四方,甚至一度在杭州受到齐安禅师的照顾。李忱即位后,为报恩情,不仅敕赐寺名,还追谥齐安禅师为悟空大师,并御制哀诗以悼念。
## 政治生涯的传奇
### 登基为帝
公元845年,唐武宗病危,宦官们为了找一个易于控制的皇帝,将当时的光王李怡(即李忱)立为皇太叔,并更名李忱。李忱即位后,勤勉治国,打击权臣和党争,纠正武宗时期的矫枉过正政策,尤其是恢复佛教,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 重视人才与文学
李忱爱才如命,尤其欣赏白居易的文才与从政之才。白居易去世后,李忱特作《吊白居易》以表怀念之情,这在古代帝王中实属罕见。此外,李忱还通过整顿吏治、重视科举等措施,选拔了一大批有才能的官员,为晚唐的政治稳定做出了贡献。
## 文学与书法成就
### 散文创作
李忱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有深厚文学素养的皇帝。他创作了大量散文作品,如《大赦文》、《上顺宗宪宗谥号赦文》、《两税外不许更徵诏》等,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也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 书法作品
李忱的书法作品同样为人称道。北宋时御府仍藏有其行书作品《赐李丛勑》、《赐李丛手勑》、《赐李丛手诏》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李忱的书法才华,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李忱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少年时代的龙床之梦,还是出家为僧的传奇经历,都为他的人生增添了许多神秘与浪漫。然而,更为人称道的还是他在政治上的杰出贡献和深厚的文学素养。李忱以他的智慧和勤奋,为晚唐的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欢迎来到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的唐贞陵,这里是我国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宣宗李忱的陵寝,也是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同探索这座承载着丰富历史与文化内涵的陵墓。
#### 一、贞陵概况
唐贞陵位于泾阳县白王镇崔黄村东北,北仲山南麓,海拔1003米。整个陵园依山而建,城垣沿自然山势构筑,南垣长1680米,北垣长4080米,东垣长2985米,西垣长4440米,内城面积达到约629万平方米,是晚唐时期最大的皇陵,也是唐代十八座帝王陵中最为壮观的之一。
#### 二、陵园建筑
贞陵陵园四面各辟一门,分别以四神命名:青龙门、白虎门、朱雀门、玄武门。门外各置石狮一对,筑阙台一对,陵园四隅还建有角楼。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唐代帝陵的宏伟气势,也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
- **朱雀门**:是陵园的正门,门前设有神道,神道自南而北依次排列着华表、翼马、鸵鸟、石马、翁仲等石刻。这些石刻虽然历经沧桑,但部分仍保存完好,展现了唐朝石刻艺术的风采。
- **西门石狮**:尤为引人注目,西门在山脊之上,与陵山主峰隔沟相望。门外由黄土夯制而成的两座土阙,高约8米,相距48米。门阙以西270米的山梁上,蹲坐着“出征在外的俊美石狮”,它们因镇守门阙之外而显得英勇豪气,被誉为“最美贞西”。
#### 三、石刻艺术
贞陵的石刻是陵园的一大亮点,现存有华表1对、翼马1对、鸵鸟1只、石马5对、石狮4对、石人13尊,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但仍能从中感受到唐朝石刻艺术的精湛与独特。
- **石狮**:西门外的石狮表情含笑,双目圆瞪,前后排列,气势不凡。与其他帝王陵的石狮不同,它们镇守在门阙之外,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石马**:石马的设计也别具一格,周身圆润厚实,拥有“性感大厚唇”,显得萌态可掬。但这样的设计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石刻艺术的衰退和国力的衰微。
- **翁仲**:作为陵墓中的“卫士”,翁仲的形象在贞陵中也得到了体现。但贞陵中的翁仲像选材不一,有的白到发光,有的则因石材上的石花而影响颜值,雕刻细节上也较为粗疏。
#### 四、历史价值
唐贞陵不仅是一座陵墓,更是唐朝历史的重要见证。宣宗李忱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史称“大中(宣宗年号)之政有贞观之风”,他收复河陇失地,打击藩镇势力,一度出现大治的景象,被誉为“小太宗”。然而,晚唐时期国势日衰,贞陵石刻的衰退也反映了这一历史背景。
#### 五、保护现状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贞陵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和保护。目前,陵园内的部分建筑和石刻得到了有效的修缮和保护,供游客参观和学习。同时,这里也是研究晚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及雕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