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看着就不太聪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六零:换亲后我是大院一霸!
江母再次觉得这个三儿媳妇娶的好,都说外甥像舅,两人生的娃儿肯定也和大舅舅一样聪明,她也稀罕有个上大学的孙子,好能弥补三儿的遗憾。
进屋打开橱柜,这个拿一点,那个拿一点,渐渐加起来有一小包,大部分是在松山县吃不到的晒干的海货。
接过江母拿来的东西,宋佳玉急急忙忙带着小弟走了。
屋里边看着婆婆又拿了一大包东西给三弟妹,江二嫂那颗心又开始酸起来,嫉妒心让她的肝火都旺,还气上头去找婆婆。
“你说什么糊涂话呢?”江母很不理解,这不是正常的亲戚往来吗。
“妈,你凭什么给老三家,不给我家,都是您儿子媳妇,哪能这么偏心呢!”江二嫂据理力争。
“你娘家有人考上了大学吗?还是你娘家要办酒了?”江母疑问。
“就算没有,你也不能一直偏爱老三家啊,您看看二儿子吧,还是个一级工人呢,每个月拿那点工资,哪能活啊!”江二嫂胡搅蛮缠。
对此,江母直接怼了:“老二不上进,你个做儿媳妇不去催,跑来找我这个老娘,我都当奶奶了,当初的工作也让给了老二,这还不够?
你们都只看着我对老三好,也不想想老大老二,哪个的工作不是我和老江运转来的,偏老三不仅没有,还自己当了厂里的电工,老三是家里的大头一点也没拿。
一天到晚盯着这个盯着那个,我怎么没看见你也拿点东西出来孝顺我呢?上次佳玉家里带来的葛根粉你也没少吃啊!”
江二嫂听着婆婆指责,只觉得脑袋被什么东西敲着,又痛又晕,闭眼往地上一倒。
这把江母吓坏了,赶紧叫了老大媳妇过来带着孩子看家,自己则带着老二媳妇去了医院一趟,一检查怀孕了。
江二嫂觉得自己肚子里的娃儿来得正是时候,这下在江家的地位越来越稳了,大嫂也才两个娃呢,这次一定要生个男娃,压大嫂一头。
刚和医生说完话,一进门就看着老二媳妇一脸美着呢。
江母:看着就不太聪明啊!
从松山县回鹿山村,先要坐班车到东明公社,再步行半个小时才能到。
这时候,宋佳玉就很想要有辆二八杠自行车了。
但打卡这么多天,别说自行车了,就连自行车票都没看见过。
一路回来,那是大汗淋漓。
还没进老宋家大门呢,里边七嘴八舌的,十分热闹。
一进屋,哟呵,村里大半的妇女们都在吧。
“佳玉也回来了,这是知道天顺考上大学特意回来呢。”
“嫁去了县里,还真就跟咱村里人不一样了,秋琴啊,你的女儿儿子都养的这么好,有没有啥诀窍啊?”
“鹿山村第一个大学生,你家天顺咋学的,能不能教教我家大熊。”
“……”
大妈们的热情着实恐怖。
宋佳玉费了不知道多少口舌才从人堆中出来。
回头一看,她妈还在那大战群英,跟每一个婶子都能说一句,不见着口渴的,不愧是赵秋琴女同志。
转头去了两弟弟的屋里,只有天顺在安静的看书。
“姐,你来了,姐夫也来了吗?”
“没来,还在厂里上班呢,不过我让人留了口信,到了咱家办酒的那天再过来。”
“就是后天了。”
“这么早?后天也才八月二号。”
宋天顺继续看着书:“爸妈是想着早点办完早点好,村里人热情消退些,他们还想让我带着录取通知书去市里提前报到,就怕村里有眼红的来偷。”
这年代就凭借录取通知书去学校报到,一旦被撕了,就算再去学校也没用。
“的确要保存好。”宋佳玉点头。
今天老宋家热热闹闹,大房一家也没捣乱,甚至魏梅花还来说后天办酒,把家里的碗筷借出来。
晚上,一家子坐在一块儿商量办酒那天的菜。
“咱们家还有两只鸡一只鸭,留下一只鸡,其他的全宰了。”
“是不是还要找村长换点肉票?不整点猪肉席面不像话啊。”
赵秋琴瞪了宋德民一眼,“我这不是在慢慢说嘛,你就好好听着,别插嘴。”
“哦。”宋德民闭嘴。
系统仓库里有各种肉的宋佳玉,想了又想,说:“妈,我在公社认识个人,可以从他手里不用票拿到猪肉,价格每斤只多三分钱。”
宋德民正要拍手喊好,赵秋琴扫了眼,才问清楚:“不是黑市里的吧?”
“当然不是,我可以保证,来历绝对清白。”说出是系统奖励,得把你们吓到,直喊观音菩萨保佑。
赵秋琴相信女儿,算了算家里的钱,咬牙:“那就买两斤五花肉来。”
被家里人如此重视的宋天顺插嘴:“妈,不用买这么多吧?”
“不成,就要买这么多,考上大学是大事,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你不办好,村里人会笑话咱们家。”
赵秋琴拍板,家里没人能反驳。
又说了些素菜,家里田地里剩下哪些可以炒几盘菜,山里能找到的野菜,以及河里能不能摸出鱼来。
最后确认了,一共会办五桌酒席,当天的主食,宋家不提供,来吃酒席的人自带,这样放开来让村里人吃主食,老宋家存的那些粮食可不够霍霍的。
主菜有三样,分别是干笋炖鸡块,萝卜烧鸭,以及土豆烧肉,每一样主菜都要能摆上五桌,干笋、萝卜、土豆三样配菜看着准备得比肉多。
副菜有五样,分别是家里菜地出产,有炒南瓜,炒青菜,烧茄子,拍黄瓜,以及尖椒木耳炒肉丝。
酒席上唯一的汤,用亲家送来的海鲜,加上干蘑菇干菜,还有鸡蛋煮一锅海鲜汤。
菜品确认好,主厨也确认了,老宋家公认做菜好吃的赵秋琴,以及那两天回来露了一手的宋佳玉,帮厨人选是宋老太太、魏梅花、赵外婆、大队长媳妇和两个村里的婶子。
桌子椅子碗筷也都在另一天,挨家挨户借了。
八月二日,正式办升学宴的这天。
下午三点不到,干活的老宋家人便和大队长老村长招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