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长安三万里(5)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
(都是顶级大佬啊。)
(四大边塞诗人集齐了仨。)
(这几个人加在一块,再补一个苏轼那就是妥妥的童年噩梦。)
(支配了我从小学到高中的时光。)
(每个人高适都要说一句“久仰久仰”)
【高三十五,快说说你怎么突然来了长安了?】
故人重逢虽然令人高兴,可惜当酒醉的李白询问高适为何来长安之时,高适懵了。
或许高适此时内心的想法是:“兄弟,你什么情况?不是你让我来长安的吗?现在还反过来问我?”
但李白确实是忘了这件事,想了一下没想起来又跑去木板桥上弹琵琶吟诗去了。
“这李白可真是不靠谱啊,这种事情都能忘?”
“这时候的李白应该已经不受宠了,他也没本事帮高适谋功名了。”
“那也不能忘啊。”
“不过太白当真潇洒不羁、文采出众,真仙人也。”
“可惜仙人可不适合待在人间啊。”
而李白本人则是单手捂脸,先不说没有这回事吧,但这么重要的事他怎么可能忘记。
喂喂喂,虽然高适是主角,但你们也不能这么黑我吧?
但比起一众诗人们的潇洒不羁,肆意享乐,高适却并不喜欢这样的氛围。
在和杜甫去乾陵祭拜了高侃后就回了梁园,而再见到李白和杜甫则是在一年后。
李白因为得罪了李林甫、杨玉环及杨国忠而在长安待不下去了。
人间之道他走不下去了,于是离开长安准备皈依道门。
相比于此,此时李世民更在意的则是高侃:“生擒突厥车鼻可汗,攻灭高句丽,大破新罗,陪葬昭陵,我大唐有这般人物朕竟不知。”
“渤海高士,难道是申国公的族亲,不管了先去找来再说,就是不知道现在出生没有?”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而不少魏晋名士细细品味着这句话,也是觉得非常不错。
这李白的确不愧是诗仙,随口一句便是足以流传千古的句子。
随后高适和杜甫陪李白去钟南山领取了道箓,虽然过程十分艰辛,但李白坚持了下来最终成为了一名道士。
事情过后三人和岑夫子、丹丘生、李邕等人在篝火旁一同饮酒。
酒酣之时李白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随后古人就看到一条银河自九天之上垂落,那银河如梦如幻其中还有着鲲鹏游动。
李白等人也骑着仙鹤飞到银河之上,来到了天宫之中。
那天宫也是气势恢宏,华丽异常,有仙女凌空飞舞,有仙官饮酒作乐。
而李白一边吟诗,一边奔跑着与仙官饮酒,最终从天宫一跃而下沿着银河回到人间。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一段看完,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都感觉这场景也太。。太牛逼了吧。
天呐,那真的是仙宫吗?实在是太美了。”
“不是,凭什么啊?凭什么他李白就能有这种场面。”
“就是,我写诗的时候怎么啥都没有?”
“这不公平,后世人实在太抬爱李白了。”
各朝代的诗人们一个个都酸了,凭什么他们就没有这待遇。
还主角是高适,他们算看出来了,这分明是借高适的视角来讲李白的故事。
而李白本人也是愣了几秒,然后才哈哈大笑:“没错没错,这就是我梦中的场景,这就是仙宫啊。”
但无论多么绚丽美好的梦境都有结束之时,酒醒之后依旧要面对现实。
李白和高适终究不是一路人,正如高适所言李白是天上人,自然要回天上。
而他是世间人,依旧要在世间徘徊。
最后李白入了道门,高适也去投了哥舒翰帐下,而当初救下郭子仪后定下的十年之约李白也忘了。
(划重点,刚才出现了《将进酒》、《拟古十二首(其九)、《侠客行》三首诗。)
(就十分钟啊,他就念了三首。)
(还好侠客行不在背诵行列。)
(不过李白忘性有点大啊,这是第三次了吧。)
(好听点是洒脱不羁,难听就是根本没把你放在心上。)
这一分别便是十年,十年间王昌龄、崔宗之被流放,北海太守李邕被杖杀。
而高适只远远见过李白一次,便是榜一大哥汪伦送别李白之时。
而李白也有了新妻子,乃是宗楚客的孙女宗氏。
在这之后大唐就发生了叛乱,也就是那场让盛唐急转直下的安史之乱。
随后前去平叛的高仙芝、封常清兵败被唐玄宗所杀。
哥舒翰原本打算坚守潼关,却被急功近利的李隆基下令出城与安禄山决战,最终潼关失守哥舒翰被俘。
独自逃回长安的高适发现此时的长安到处都是火光,所有人都在逃窜,再不复昔日的繁盛景象。
“哼,真是看一次就想抽李隆基一次,阵前斩杀大将还一杀就是三个。”
“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开创出那般盛世的。”
刘彻想起李隆基在这场战争中的所作所为都是一阵头疼,想不明白一代明君怎么就堕落成了那般模样。
“那高适说的没错,李林甫这根朽木居然都成了大唐最后一根擎天柱。”
“李隆基统治下的大唐是该有多腐朽啊。”
“李林甫只是贪,但人家是有真才实学的,但是杨国忠,呵呵。”
“唉,只可惜我煌煌大唐就那般夭折了。”
“不错了,放在别的朝代经过这种动乱早亡国了。”
随后一段文字出现,天宝十五年七月肃宗在甘肃灵宝登基,并诏令诸子领天下节度使。
其中永王为四道节度使,江陵大都督。
十一月,肃宗令永王前往四川,永王拒绝。
接着画面一转,到了潼关陷落六个月后。
一位传令兵骑马而来,高喊着新任淮南节度使平定永王之乱。
而画面拉近,那位淮南节度使正是高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