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 第45章 买头小驴

第45章 买头小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女穿男:农家子的科举青云路!

猫娃子一喜:“石头,快讲吧!”

秦石头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好,我这就讲。”

然后在弟弟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猫娃子都看傻眼了,“你大声点呀!”

“为什么要大声?弟弟学了,我就讲给弟弟听,你又没学,不能让你听。”

猫娃子恼的又哭起来。

郑氏在一旁笑得前俯后仰,她算是看出来了,石头是猫,猫娃子是老鼠,兄弟两个闹腾归闹腾,可又不会太凶。

这样她就放心了。起身又要回去干活。

猫娃子叫阿奶,她全当做没听见,这小子精着呢。

一出门看见赵草儿,“这回你放心了?”

赵草儿有些不好意思,“娘,我就是怕猫娃子他……”

“行了,怕他生病,全家人都要怕,哪次他生病不是要全家人操心?你是当娘的,心疼儿子应该,可也总该想一想,就这么一个儿子,不狠心叫他学个本事,长大后难道哭闹就能填饱肚子吗?”

“娘,我知道了。”

秦石头和弟弟分吃馒头,猫娃子又不哭了,也找他要,馒头放在火塘烤过,外皮酥脆,里面是热的软的。

秦石头自己吃外皮,把瓤子分给他和锁头。

“二哥,你学不学?学了我就给你讲故事听。”

可能是馒头瓤起了作用,又或许是身旁没了可靠的亲人,猫娃子总算乖多了,跟着秦石头学认字,学会了就听石猴的故事。

晚上全家人一起吃饭,郑氏讲起今日发生的事,虎头追问:“啥石猴的故事?”

于是饭后秦石头又当着全家人的面讲起了故事。

猫娃子嘟着嘴,一脸的不乐意,他吃亏了,白学那么些字!

过了年就是元宵,过元宵要吃汤圆饺子,还要再放炮竹。

吃饭穿衣都要节省的农家没那么多讲究,买了些肥肉回来榨出猪油,油渣剁碎混着白菜做馅,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回的美味,全家人围坐一起吃完一大锅,就这么过了正月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

元宵节后不久,就立春了,冰雪消融,虽然天气依旧寒冷,可农家已经在忙着准备春耕的事。

秦木桥告诉俩儿子,等开春后就不能再做豆腐卖,到时候家里就少了一项开支,家里人都十分不解。

秦春富甚至道:“爹,不就是辛苦一些吗?我能干?”

王丽梅也心疼那些钱:“就是,爹,大不了我来干呗!”

秦木桥呵斥钻钱眼的俩人:“胡闹!家里的地要耕,就剩你们三个妇道人家,能拉得动磨?还要买蚕种养蚕摘桑叶,忙的过来吗?”

“摘桑叶有一巧二巧她们帮着……”王丽梅说话声音渐小,也觉得不太实际。

养蚕比拉地还要难。

这是门精细活,一箩蚕能吃十几斤桑叶,从早到晚不间断地吃,每天都要采桑叶,他们家就半亩桑树,都不够蚕吃的。每年养蚕后期,都要走好远去找桑树。

采回来的桑叶要清洗,要晾晒,叶片不能有水,不然蚕吃了会死。

他们家四间房,只有三间住人,还有一间就是专门养蚕的房,不养蚕时女人们就在那里织布。

蚕房又要通风又不能见日头,家里还不能有异味,不能有吵闹声音,但凡哪里没做好,蚕分分钟死给人看。

养蚕虽然辛苦,可蚕丝价高,每年都有商人到村里收散户的蚕丝,是秦家很重要的经济来源。

他们家上半年既要春耕,又要养蚕,哪里有时间做豆腐卖呢。

虎头叹气,不由得感慨:“要是咱们会石猴的分身术就好了,家里的活就有人干了。”

一个冬天,他们家里人天天听石猴的故事,每天干活都多了几分滋味。

秦冬财忍俊不禁:“哪有这么好的事?”

转头又道:“爹,要不咱们买头牛吧!”

一头牛起码顶两个人力,这样他们就能腾出手磨豆腐卖了。

秦木桥也头疼啊,家里人太少了,活干不过来。他何尝不想买牛,可一头成年耕牛价格不便宜,一年到头吃的草料不少,又要精心照料,他们家没养过牛,能养好吗?

秦石头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一直在思考,家里确实人手不够。十四个人,三个成年男人,大哥只能算半个,他还没长大,爹和爷爷他们怕把大哥累坏了,平日叫他下地也只干些轻点的活。

三个半男人要拉四十多亩地,深耕翻土,除草插秧灌水……上半年连轴转,没个停歇。

家里还有三个女人,女人们忙着摘桑叶养蚕种织布,做饭都要一巧二巧几个女孩来,更别提家里还养鸡鸭,他要上学,锁头还小,猫娃子可以忽略不计。

一巧二巧过完年才九岁,三巧四巧也才七岁,就要承担许多家务活,没个闲的。

这样一算,买牛确实能空出俩人做豆腐,可牛价高昂,不便养殖,还不如买驴呢。

驴体质结实,耐粗饲,磨豆腐剩下的豆渣就能用来喂驴,驴还不容易生病,性情温和而且耐劳。

虽然不能代替耕牛的位置,可作为替代品很不错。

农本位的古代,耕牛价值高,吃牛肉在很多朝代都是被律法禁止的。驴就不一样了,吃驴肉的很多,驴两三岁就能配种繁殖,一直到十五岁还有生育能力,这样一算……

养驴的经济价值也不小啊!

于是秦石头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阿爷,咱们为什么不能买头驴呢?”

秦木桥沉吟片刻,驴是比牛便宜,可一头牛顶两三个人力,一头驴顶多抵一个半。

价格只便宜一小半。

秦石头发现,自己家里人都有一种要有就要最好的想法……

“阿爷,要不就买驴吧,到时候咱家有钱了,还能把驴卖掉,再买牛回来。”

“就是,我也感觉买驴比买牛好,这样腾出一个人手,咱们还能继续做豆腐挣钱,早晚能把买驴的钱挣回来!”

郑氏也跟着劝。

秦木桥叹息,其实他还是想买牛。

“行吧,那明后两日,春富冬财跟我一同去看看,买头驴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