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气象 > 第45章 景龙政变,一次影响深远的未遂政变(下)

第45章 景龙政变,一次影响深远的未遂政变(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气象!

【04】反击开始了

李显夫妇波诡云谲的前半生,让他们极为相信命数。因此,对精通命理术数的人很看重。算命先生郑普思、叶静能皆因此受到李显重用,分别从布衣身份做了秘书监和国子祭酒。

宰相桓彦范、崔玄暐反复劝阻,甚至搬出贞观年间担任这两个职务的都是魏徵、虞世南、颜师古、孔颖达这样的名臣来说教,李显只淡淡回了句:“我已下令,不能再改。”

四月二十五日,李显在继位近半年后正式组阁,成立了由兵部尚书魏元忠、吏部尚书韦安石、右散骑常侍李怀远、辅国大将军唐休璟、检校益府长史崔玄暐、检校杨府长史杨再思、刑部尚书祝钦明七人组成的领导班子。

这七人里,除李怀远、祝钦明外,其他都是武则天执政时的老班底。至于五大政变功臣,只有崔玄暐还在列。

五月份,李显颁旨,为张柬之、武攸暨、武三思、郑普思等十六人赐免死铁券,承诺除谋逆大罪外,可赦免他们十次死罪。

耐人寻味的是,把张柬之这些政变功臣,与他们的政敌武三思等人放到一处奖励,这是架秧子还是和稀泥?恐怕只有李显清楚!

果然,张柬之、敬晖他们坐不住了,联合百余官员集体请愿,去除诸武王爵!李显不准!

敬晖着急之下使出昏招,派亲信崔湜到武三思身边做卧底,刺探武三思动静。

崔湜敏锐察觉到皇上更亲近武三思,当即反水投靠武三思,把敬晖等人的图谋和盘托出,被武三思推荐为中书舍人。

还有殿中侍御史郑愔,因谄谀张易之被贬为宣州司士参军。在那里仍不老实又犯下贪污罪,逃回东都藏匿。像这样的投机分子,自然嗅出了朝中的风向转变。他私下拜谒武三思,劝武三思尽早除掉张柬之五人,同样被武三思引荐为中书舍人,与崔湜一起做了武三思的智囊。

有了崔湜与郑愔的出谋划策,武三思开始反击。

他在韦后面前竭力诋毁敬晖等人倚仗功劳、专擅权力,将来会对社稷不利。韦后又吹枕头风给李显,李显本就最听她的,加之又有母亲那番话做对照,随即对“五大功臣”动了心思。

武三思提议李显加封五人为王,然后借机免除他们职务。这样对外不失尊宠功臣之名,对内则可名正言顺的收回他们手中权力。李显深以为然!

五月十六日,诏令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张柬之为汉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崔玄暐为博陵王,免去现有职务,赏赐金帛鞍马,每月只在初一、十五两天上朝。不久,又把唯一还在宰相序列中的崔玄暐外调为梁州刺史。

没了五人掣肘,朝中大权尽归武三思所有!

桓彦范的大兄哥赵履温,原为易州刺史,通过桓彦范的关系升任司农少卿,解决了长安户口。为了表示感激,他送给有权有势的妹夫两个漂亮婢女。桓彦范一失势,赵履温立即的把她们要了回去。

由此可见,桓彦范他们动辄天下苍生、江山社稷,实际上做的也无非是些鸡零狗碎之事!

李显欣赏宋璟的正直,让他出任黄门侍郎(相当于皇帝办公室主任),替自己处理政务。武三思曾为私事请托于他,被宋璟当场严辞拒绝,张扬跋扈的武三思却连一声都没敢吭。

真正的君子,必然是毫无私心的。唯其无私,才会让他人、甚至对手都予以尊重!当你自我感觉良好,却总不被领导和身边人待见,不妨回头想想,是不是存有私心杂念!

七月份,张柬之请求回襄州养老,李显痛快批准!

十一月十三日,女皇武则天病逝!

李显守丧,令魏元忠暂摄政务。

魏元忠曾饱受磨难,却始终坚贞不屈,在朝中名望极高,武三思对他尤为忌惮。为讨好魏元忠,武三思矫称接到则天皇帝临终遗命,褒奖魏元忠,并实封一百户。魏元忠感动的老泪纵横,旁观的人都说:“这下完了,连老魏也倒向武三思了。”

【05】渣男学者宋之问

当初李显的女婿王同皎也参与了神龙政变,“五王”失势,他倍感沮丧。

神龙二年(706年)三月,他的两位往日好友宋之问、宋之逊前来投靠。这两人都因依附张易之坐罪贬往岭南,这次逃回,无非是想托托门路获得赦免,以便重新当官。

王同皎很讲义气,痛快收留了他们。

因心情郁闷,王同皎时常与亲信在密室痛骂武三思和韦后。不料被宋之逊偷听到了,宋之逊不念收留之恩,派儿子宋昙找武三思检举。

武三思正愁抓不住他的把柄,随即指使御史构陷称他伙同张仲之、祖延庆、周憬等人欲图刺杀武三思,废除韦后。

毕竟是自己女婿,李显对此也很重视,指派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姚绍之去查,还让宰相杨再思、李峤、韦巨源全程监督。

糊涂的李显也不想想,他派去的这些人全都是武三思爪牙,又怎会有公平可言!

张仲之在众人面前供出武三思与韦后有奸情,杨再思、韦巨源装作没听见。姚绍之赶忙让人把张仲之反绑起来押回监所,张仲之仍挣扎着说个不停。姚绍之让人打折了他的胳膊,张仲之惨叫着说:“我就是死了也会在天庭控告你!”

谋反罪名就这样被坐实,王同皎处斩,成为第一个被杀掉的“神龙政变”功臣。宋之问、宋之逊因举报有功,免除罪名升官晋职。

宋之问是初唐着名诗人,善写五言排律,却做出这种忘恩负义的勾当。可见,有学问真的未必有品行!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武三思与韦后的奸情,虽经姚绍之等人遮盖下来,但又怎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就在王同皎处斩不久,有个叫韦月将的人以书面形式,举报武三思私通皇后,欲图不轨!

我们可以想见李显看到奏疏后的状态,他愤怒的简直要抓狂,下令立即处死韦月将。黄门侍郎宋璟却奏请按程序审讯,李显暴怒的连头巾都顾不上扎,拖着鞋走出来,对宋璟喊道:“朕说把他斩了,你为什么不办!”

宋璟不慌不忙的回答:“此人告发皇后与武三思有暧昧,陛下如果连问都不问就杀了他,臣担心会引来非议。如果非要杀他,请先杀了臣!否则,臣不敢接受诏旨。”

大理卿尹思贞等也来劝谏,认为夏季行刑有违天时。李显怒气这才有所缓解,下令把韦月将责打一顿流放岭南。但侮妻之恨怎肯罢休,秋分刚过,李显就派人让广州都督周仁轨处死了韦月将。

提起周仁轨,有必要啰嗦几句。

当初李显岳父韦玄贞被武则天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市东北)病死,蛮人酋长宁承基看上了韦玄贞的女儿,韦玄贞妻子崔氏不同意,宁承基恼羞成怒,杀害了崔氏及韦玄贞的四个儿子。

李显继位,派广州都督周仁轨发兵两万征讨宁承基。宁承基打不过唐军,率众逃入海中,被周仁轨追上杀死,用其首级祭奠崔氏。李显加封周仁轨为镇国大将军,赐爵汝南郡公。韦后隔着帘幕跪拜,以父亲礼节事奉周仁轨。后来韦氏败亡,周仁轨坐罪被杀。

【06】“五王”殒命

举报韦后一事总算平息下来,虽然仍有人在私下里议论,但谁也不敢公开提及。

眼看到了七月份,李显登基已一年有半。在群臣反复力谏下,他诏令第三子李重俊为太子!

李重俊不是嫡子,立他为太子是因为韦后的儿子李重润已被武则天处死,按长幼次序轮到他了。

李重俊聪明果决,敢想敢干,有股子豪气。他的东宫属官大多为朝中权贵子弟,一帮纨绔聚在一起呜呜喳喳,时常做些出格的事。左庶子姚珽多次劝谏,他都不听。

立储,意味着权力的延续,这是武三思所不愿看到的。他有更高的政治诉求,可不只是仅做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而要实现梦想,就必须先把朝廷这锅水搅浑,再以杀伐立威掌握权柄!

他暗中派人把韦后丑行写成告示,张贴于闹市,请求废黜韦后。

暴怒的李显让御史大夫李承嘉彻查此事,李承嘉早已投靠武三思,按武三思授意奏报:“此事现已查明,是敬晖、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暐五人指使他人所为,实属大逆不道,应当诛灭三族。”

武三思生怕李显不信,又让安乐公主在内宫诋毁,侍御史郑愔在朝堂挑唆。

李显让法官议定罪行,大理丞裴谈奏称:“敬晖等人罪大恶极,对他们您只需下旨抄斩即可,不必再行审讯。”

李显因刚刚赐予他们免死铁券,不好立即反悔,下令将五人以及他们家族十六岁以上子弟全部流放岭南。

武三思没有达成所愿,又怂恿太子李重俊上表,请求诛灭“五王”三族,仍未得到允准。

崔湜劝武三思:“敬晖等人留着不杀终为后患,不如派人矫诏除掉他们。”武三思问谁可以做这事,崔湜推荐了大理正周利贞。

周利贞为人残忍,素为“五王”轻视,还曾将他贬为嘉州司马,对“五王”成见很大。

武三思派周利贞以右台侍御史身份出使岭南,借机除掉“五王”。

等周利贞抵达岭南,张柬之、崔玄暐已病死,逃过一劫。桓彦范在贵州落入周利贞之手,周利贞让人把他捆起来,按在竹茬上反复摩擦,直至肉烂见骨,再用刑杖打死。

敬晖惨遭凌迟,袁恕己被逼喝下含有剧毒的野葛汁。因他长期服食丹药,体内具有较强抗药性,喝进数升仍然没死。在药性折磨下,他痛苦的在地上翻滚,指甲因抓挠土地全部脱落。周利贞冷笑着在旁观看,直到折磨够了,才让人打死了他。

除去了这五人,武三思在朝中势力达到顶点。他时常得意的对众人讲:“我不知世上什么是善人、什么是恶人,只知道顺从我的就是善人,违背我的就是恶人!”

兵部尚书宗楚客、将作大匠宗晋卿、太府卿纪处讷、鸿胪卿甘元柬这些高官都是武三思羽翼。

而御史中丞周利贞、侍御史冉祖雍、太仆丞宋之逊、监察御史姚绍之则充任武三思爪牙,人们称他们“五狗”。

【07】轻视对手势必万劫不复

武三思权可遮天,李显的老婆、妃子都是他情人,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是他儿媳,李显这皇帝无非就是随时可除去的傀儡。

放眼朝中,唯一能对他构成威胁的就只剩下太子李重俊了!

可怜的李重俊,名义上虽贵为太子,但在朝中权贵眼中只是个谁都可以摆弄的“受气包”。

韦后因李重俊不是由她所生,对李重俊很反感。上官婉儿为了武三思,在颁布敕令时每每尊崇武氏,贬低太子。安乐公主与丈夫武崇训则时常欺侮太子,甚至当众戏称太子为奴。武崇训又唆使公主请求李显废掉太子,改立她为皇太女。

俗话说泥人都有三分土性,更何况年轻气盛的李重俊!

作为大唐储君,也有一些依附于他的文武百官。尤其是与他交往的那些宗室子弟,大多在羽林卫中任职。这给了他得以操纵军队的机会,他开始不动声色的暗中策划。

武三思虽说忌惮李重俊,却压根也没把他放在眼里,总觉得朝中群臣大多投靠于己,一群小玩闹能搞出什么新花样,根本没做任何防范。

盲目乐观还要轻视他人,最终让武三思堕入万劫不复,再没了翻身机会!

景龙元年(707年)七月初六,太子李重俊会同参与“神龙政变”的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以及将领李思冲、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矫诏调动三百余名骑兵,突然攻入武三思府中,杀死了毫无防备的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及其亲党十余人。

而后,又派左金吾卫大将军成王李千里,其子天水王李禧分兵把守长安外城各城门,李重俊与李多祚率军自内城太极殿肃章门冲入,直抵皇宫,呼喝着索要武三思情人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急中生智,大声说:“我看他们意思,一定是想先杀了我,然后再杀皇后与圣上。”

听上官婉儿这么说,李显忙与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登上玄武门城楼躲避,并派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带百余卫士在楼下防守。

宰相杨再思、苏镶、李峤与兵部尚书宗楚客、左卫将军纪处讷得到消息,拥兵两千余人屯驻太极殿前,与李千里父子对峙。

李多祚先行抵达玄武楼,想登上城楼面见李显,解释起兵理由,却遭护卫拦阻。李多祚只得与太子驻军玄武门前,等待皇上问话。

宦官杨思勖守在李显身旁,主动请求进击叛军。得到李显默许后,他独自下楼叫阵,一刀砍死了叛军将领野呼利。野呼利是李多祚女婿,素以勇悍着称,却仅一个照面就被杨思勖所杀,叛军士气顿时大挫。

李显借机从城上探出头来,俯身对楼下士卒喊话:“你们都是朕的卫士,为何跟随李多祚造反!有能斩杀他们的,算你等大功一件!”

对于参与反叛的士卒来讲,无非是想捞点实惠。现在皇上已经有了准备,政变势必无功。与其被朝廷治罪问斩,不如杀了李多祚他们换取功名。这笔账并不难算,于是,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悲催的死在临阵倒戈的士卒手中。

李千里父子攻打太极殿右延明门,兵败战死。太子李重俊带百余残部逃向终南山,走到鄠县时为部下所杀。

李显拿他首级祭奠武三思父子后,悬挂于政事堂示众,把成王李千里改为“蝮”姓,参与同党一律处斩。

武三思父子追赠梁宣王、鲁忠王。

杨思勖独挑强敌立下首功,加封青光禄大夫兼内常侍,成为大唐建国以来首位获封官职的宦官。

杨思勖虽身为宦官,出身并不简单。他本名苏佑之,父亲是罗州大首领苏历,母亲是雷州大首领陈玄的女儿,六岁时阖家蒙难,他因年幼免死净身做了宦官。其人勇猛凶狠,颇有膂力,后来在唐玄宗主政时,三次挂帅平叛岭南有功,获封大将军,是有唐一代着名的宦官将领!

这场政变虽然没有成功,但却打乱了朝中势力布局,对大唐未来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武三思跟随武则天多年,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在“神龙政变”后的不利局势下,表现的沉稳果决。他利用上官婉儿接触韦后,又通过韦后搞定李显,再设计除掉“五王”,独掌朝中大权,所走每一步都极尽精妙。

照此势头发展,如果武三思没死,大唐很有可能落入他的手中。这也是睿宗李旦继位后,又恢复李重俊太子名号的原因所在。

就当前来讲,李重俊死了,太子人选该如何解决?韦后、安乐公主觊觎皇位,想模仿女皇武则天,她们又将如何行动?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也都大权在握,各有想法。

暗潮涌动之下,谁才是胜利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