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给崇祯出点子:抓经济,搞钱 > 第123章 淮安府二三事

第123章 淮安府二三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给崇祯出点子:抓经济,搞钱!

考虑到叶绍袁归心似箭的心情,再加上自己的时间也比较有限,因此,胡文霆在济宁休息了一晚之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安排船队启程,直奔运河重镇淮安府,连中途经过的徐州府也没有多做停留。

虽然到了胡文霆所处后世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穿越六百多载历史风雨的淮安府已辞别昔日辉煌,黯然步入衰落和沉寂。

但是在当前的大明时代,淮安府却还是大明名列前十的大都市,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

淮安府,下辖海州、邳州和山阳、清河、安东、盐城、桃源、沭阳、赣榆、宿迁、睢宁九县,治所设在山阳县。

同时,在淮安境内,除了正常设置的淮安府衙之外,还设有河道衙门以及漕运总督衙门,另外还是淮扬镇总兵驻地,因此它还可以被称为政治和军事重镇。

由于淮安地处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分界处,京杭大运河赋予这座城市“南北通衢”的功能,南来的人流和货物从水路运到这里,可以选择弃船登陆,走陆路继续北上;而北方的人流和货物也骑马到这里,再卸货上船,选择走水路到达南方。

南船和北马,在这座城市用这种方式在沟通,这是中国古代物流的一个特有阶段的产物,这个交汇点就落在运河的某个点上,因此导致淮安这个内陆港口城市一度空前繁荣。

而淮安到了后世还被称为历史文化名城,因为这座城市在历史上曾经人文荟萃,诞生过不少的名人,比如是总理的故乡,汉代名将淮阴候韩信的故里,还有巾帼梁红玉,状元郎沈坤等一大批着名的文人武将。

其中沈坤是离胡文霆目前所处时代最近的一位名人,沈坤一生中最大的业绩不是读书做官,不是中状元、做翰林,而是抗倭。

而胡文霆本人除了对时下的后金充满厌恶之外,另一个让他讨厌的对象就是倭国了,因此,他在同叶绍袁聊天的过程中,就专门就沈坤的一些事迹向他进行了详细了解。

据叶绍袁介绍,明嘉靖年间,是倭寇最猖獗的时代。大明东南沿海一带,包括淮安府在内,当地百姓经常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加上此时的黄河是经由淮安府境内入海的,因此水灾频发,更是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十分深重的灾难。

当然了,在多年的抗倭斗争中,大明也曾涌现出不少抗倭名将和民族英雄,大家所熟知的戚继光、谭纶、余大猷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淮安状元沈坤是戚继光同时代人,居然也是一名抗倭英雄。

沈坤与戚继光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戚继光自己招募并训练了一支军队,且作战极为勇敢,时人称之为“戚家军”;而状元沈坤也是散尽家赀募集乡勇,亲自训练成一支千人的乡兵,时人称之为“状元兵”。

戚继光在抗倭胜利以后,就遭到朝中文官集团的排挤打击,以致被罢官并调离了他一手苦心训练出来的军队;而沈坤也是于抗倭胜利以后,被人诬陷,最终瘐死诏狱。

戚继光、余大猷等人的事迹,被载入史册,后来又有专书介绍,因而历来为人们熟知,而沈坤的事迹,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载入正史,逐渐湮没。因此,胡文霆对其的相关搞倭事迹也并不是很了解,于是,他就非常认真的听着叶绍袁的相关讲述。

沈坤生于明正德二年,字伯生,一字伯载,号十洲,是沈家的长子。沈坤中了状元以后,按照大明的惯例,被授予翰林院修撰。虽然这个官职只是从六品,仅比掌管一县的知县高一级,但在文人眼里却是极为荣耀,沈坤在北京翰林院整整待了十三年。

而倭国自十四纪初以来,长期处于内战局面,该国南朝因失败丧失军职的武士,在国内站不住脚,流亡在周边的海岛上,成为无业的“浪人”。

随后,他们勾结一些流氓和奸商,还利用一部分破产农民,合伙窜到大明沿海地区来,时而进行走私活动,时而进行抢劫,说到底就是一伙杀人越货的海盗。

到了十五世纪后期,倭国进入战国时期。各割据政权,争着以该国的代表来到大明进贡,所谓进贡,就是通过向大明进献他们的一些特产和大明回以赏赐的方式进行的一种贸易活动。

由于大明政府对进贡的次数与人数限制得很严,官方的贸易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于是他们就支持那些浪人来到大明沿海地区,进行掠夺物资和财富的活动,因此,所谓的倭寇就更加猖獗起来。

淮安是沿海重镇,其所属盐城,庙湾都是海防前线。淮安又是漕运要道,因而成为倭寇骚扰的重要目标。每遇东南风,倭寇即飘洋而来,由庙湾窜犯淮安,奸淫杀戮,淮安当地百姓受尽了苦难。

倭寇闹得最凶的时候,正好是沈坤在家为母丁忧的那几年。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倭寇由日照南来,经赣榆、沭阳、桃源至清河,“流害千里,杀戮千余。”三十五年秋,沈坤刚到家,倭寇就在瓜洲焚烧了一批漕运的官船。

第二年春,倭寇又从如皋、海门上来,抢掠南通、扬州、高邮、宝应、淮安等地。五月,另一路倭寇由天长、盱眙、抢掠泗州、淮安。

这几年中倭警不断,偏偏又不断闹着水灾,淮安百姓极端困苦。淮安当时还驻扎着淮安、大河两个卫,淮安卫七个千户所,大河卫五个,按编制兵力应有一万三千余人。

而且还有镇守淮安的总兵、参将,军事力量算得上是雄厚的,抵御这些小股倭寇,按道理说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但因为当时朝中党争不休,很长时间都不能讨论出一个有效的应对方案,再加上兵丁们在平时又缺少应有的训练,导致这些官兵根本不能打仗,临阵一触即溃。

本来漕运总督兼淮安、风阳、庐州、扬州四府巡抚,这里发生军事问题,照例需要其领兵打仗。但由于存在倭警,为了保证漕运畅通,漕运总督根本顾不上巡抚地方,更谈不上组织抗倭了。

后来,朝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专门单设了淮安巡抚一职,并指派一名文官来淮任职,全权负责抗倭一事。

而大明的文官也就那么一回事,虽然其号称知兵,但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上,因此一旦进入实战之后,自然就是造成一次又一次的失利了,这使得淮安的百姓们非常失望,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位真正的英雄人物,率领一支神兵来救国安民。

面对这一现实,沈坤也是十分的感慨,他既痛恨官兵之腐败无能,又无限同情百姓所遭受的灾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沈坤感到这正是自己为国家为当地百姓出力的时候了。

于是,沈坤在完成了安葬事宜之后,就毅然决定拿出自己家的全部积蓄并变卖了大部分家产,树起了抗倭大旗。他先是招募了一千多名青壮年,并亲自组织训练,把他们变成一支英勇善战的抗倭乡兵。真要说起来,沈坤的这一壮举,比戚继光组建戚家军还要早上一年多时间。

沈坤的乡兵大营设在新城,在新城、河下设立路障,并派人日夜巡逻。同时还建了不少的岗楼,楼下可以藏兵,楼顶上又可以安排人进行了望,发现情况后立即发出警报,这些岗楼被称为“御倭屯了所”。

白天,沈坤在新城内练兵,夜晚的时候他又独居城外,负责巡视敌情。期间,沈坤经常教导他部下的那些乡兵伞,为了保卫大明江山,保卫自己家园,一定要在平时加紧训练,在战时英勇杀敌,这样即使战死了也是十分光荣的。

在沈坤的严格训练和不时的思想教育下,所有乡兵都做到了纪律严明、令行禁止、雷厉风行、英勇善战,因此也就打了许多大胜仗。

在淮安一带的抗倭行动取得阶段性胜利以后,沈坤将姚家荡战场的倭寇尸体弄到一起,挖了一个个深坑进行集中埋葬,上面筑起高墩,把它取名为“埋倭山”,也有人称之为“埋倭墩”,用以激励和警示当地的百姓以及后人。

鉴于沈坤在抗倭一事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嘉靖三十八年,皇帝下达圣旨,欲任命沈坤为北京国子监祭酒。但是,沈坤还未及赴任,就吃了一场冤枉官司,被逮入诏狱。

沈坤受诬下狱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因沈坤天生聪明能干,才能出众且又“任气违俗”,说话做事绝不随波逐流,不轻易附和别人的意见,非常讨厌阿谀奉承吹牛拍马。所以就难免就会招人嫉妒或仇视,正如俗语所说的“皎皎者易污,挠挠者易折”。

二是因为沈坤在训练乡兵的过程中,是要以军法来进行约束的,自然就要得罪到一些人,如果是官府的军队还好,别人无法随意的进行指责和抱怨。

但沈坤的乡兵却属于“民办”性质的,那些因犯错而受到过军法处罚的人,就会永远记住你对他的军纪制裁。

同时,鉴于官府方面的一些不作为行为,沈坤在安排巡逻防守、打仗杀敌的时候,也难免与官府发生一些摩擦,这些都是造成他后来被诬陷下狱的原因。

在沈坤去世后,朝廷虽然对他没有一个正式的说法,但是淮安当地的百姓们却十分怀念他。人们在姚家荡建立一座报功祠,纪念他的抗倭功劳。为了保存沈坤的遗迹,人们把沈坤家附近的抗倭屯了望所改建成了状元楼,以表示家乡人民对他的怀念。

后来又把他早年读书的新城南门楼修建一新,也称作状元楼。这座楼上面的匾额,出自万历年间淮安书法家熊斗阳的手笔。

详细的介绍完沈坤的相关事迹之后,叶绍袁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就是一阵的沉默。

胡文霆忽然想起叶绍袁的夫人沈宜修也姓沈,于是就八卦的问了一句:“叶先生,是不是沈状元同叶夫人之间也存在着一些渊源,否则您怎么会对他的相关事迹如数家珍般的熟悉呢?”

叶绍袁朝胡文霆摇了摇头之后,说道:“大将军,虽然沈状元他同我家夫人一样都姓沈,但事实上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的渊源,硬要说他们这间有什么联系的话,那只能说五百年前可能是一家的吧。

在下之所以对他的情况如此了解,那是因为在下也有着和他一样的心思,都想着为当地的百姓们做一些事情,可是在下却没有沈状元的那种一往无前的勇气,而只能是选择一种消极的隐居生活。因此,在下在说完他的事迹之后,才会发出一声轻叹。”

胡文霆微笑着对叶绍袁说道:“叶先生,不瞒您说,我之所以这么爽快的就答应出手帮助治疗叶小姐的胸痹之症,这同我敬重您的人品有着很大的关系,我知道您也有一颗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只是没有勇气把它付诸行动而已。

我这次南下,除了为叶小姐治病之外,还想着在很多方面同叶先生达成合作,比如在您家附近建一些工坊,专门负责生产一些目前大明还没有的东西。

到时候,您以及您的家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一来,不仅您的心情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郁闷了,同时,您家人的心情也会随之好起来,要知道,一个人的心情好坏,对于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也不是不容忽视的。

如果您真想让您的所有家人都能健健康康的生活着,那么您首先得转变一下当前的这种消极避世的态度。

哦,我这可不是在教训您,而是向您提的一个建议,至于最终您会如何进行选择,等到您考虑成熟之后,再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吧。”

叶绍袁听了胡文霆所说的这番话之后,先是谨慎的看了胡文霆一眼,等看到胡文霆脸上还是一脸的平静之后,他又开始低着头若有所思的沉默起来。

由于自己一旦要下船进入淮安府的话,难免又要兴师动众的,因此,在运河的淮安府站点停留期间,胡文霆还是没有下船,但却派了周大虎以及周大豹两人,悄悄的带了一批人员下船进到淮安府城内,对当地的地形以及各战略要点进行了一番侦查,以备今后的不时之需。

当然了,叶绍袁对此是一无所知的,他仍然陪着胡文霆一起在船上闲聊着,并就淮安府的一些其它情况,再次向胡文霆进行了一番介绍。

比如,因淮安地处漕运要津,自大明立国以来,湖广、江西、浙江以及南直隶的漕粮须由淮安城北盘五坝过淮,“运道由江至淮安,伫于旧仓,车盘过坝,复装船入淮河”。

作为大明的漕运中心,淮安仓储场所众多。淮安的府属粮仓共有房一千多间间。若再加上新城大军仓、淮安仓,淮安府仓规模接近二千五百间房的规模,足以可见淮安作为“南船北马、舍舟登陆”之地,淮安仓转漕发挥了巨大作用。

又比如,因为淮安的区位非常重要,历来均为兵家必争之地,连绵的战火铸造了淮安“三联城”的独特布局和综合防御系统,可以说淮安府的城池建造特色鲜明,独具匠心。

其中淮安府署与南面的漕运总督署、镇淮楼、山阳县署首尾相连,绵亘在府城的中轴线上,构成了淮安城的政治中心。其宏大的建筑规模也充分体现了淮安府在大明的显赫地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