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要给后金添堵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给崇祯出点子:抓经济,搞钱!
处理完手头的一些杂事之后,胡文霆把视线又重新转回到皇太极领导的后金方面。
根据后世史书上的记载,在原先的历史上,皇太极在取得和明军之间进行的大凌河之战的全面胜利之后,在次年的三月份,又组织开展了对名义上的蒙古之主——林丹·巴图尔的第二次西征之战。
在此战之前,皇太极传令已归顺自己的蒙古各部速率部来会。四月,科尔沁、扎鲁特、巴林、奈曼、敖汉、喀喇沁、土默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阿苏特等部的台吉会于西拉木伦河岸,总兵力约十万。
期间,镶黄旗两个蒙古人偷马逃出,将大军压境的消息报告给了林丹汗。当时林丹汗驻帐于宣府边外,听说后非常震惊,于是率众西奔。
皇太极分兵三路穷追了林丹汗四十多天的时间,直到五月下旬进驻归化城之后,才得知林丹汗已渡黄河而去。遂停止追击,经宣府、张家口返回,途中顺便收拢了林丹汗所遗下的部众数万人,后金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
反之,林丹汗在亡命青海的过程中,部众却大量流失,实力已经大减。在次年四月份的时候,林丹所部的两翼大总管塔什海、虎鲁克寨桑又先后投降后金。
到了六月,巴达西寨桑等五个头目又率千余户投降了皇太极。同时林丹所部又极度缺少粮食,甚至到了“杀人易食”的地步。在崇祯六年的时候,林丹汗曾五次攻掠明边,崇祯七年,更是连续在三、四、五月出兵大明边境,闰八月甚至和洪承畴交手,都是为了获得粮食。
林丹汗在青海的时候,曾与漠北外喀尔喀的绰克图台吉、西藏的藏巴汗、康区的白利土司月顿多吉结盟,因为他们都不信仰黄教,所以被称为“反黄教联盟”。
林丹汗试图利用这个联盟东山再起,可是天不假年,就在就崇祯七年夏秋之际,林丹汗因天花死于青海大草滩,结束了叱咤风云的一生。
皇太极领导下的后金,也因此少了一个重要的对手,于是就能有更多的精力来对付大明了。
尽管因为胡文霆的横空出现,帮助大明在大凌河之战中扳回一局,在让皇太极受到一定损失的同时,也让大明方面暂时保住了部署在辽东方面的大部分军队,避免了原先历史上辽东局势在大凌河之战后急剧恶化的态势,今后的历史走向也很有可能因此而发生一些改变。
但还是不能排除皇太极领导的后金方面,存在着东边损失西边补的心理,他们在大明这边吃了亏之后,仍然会继续进行对林丹的西征行动,借此弥补回一些在大凌河一战中所遭受的损失。
胡文霆仔细盘算了一下大明和后金方面在辽东的力量对比之后,还是感到有些无奈,自己正在对其悄悄进行扶持的何家,一时半会之间,根本不可能实现在辽东各股势力中占主导地位。
同时自己的军事力量也还非常单薄,不可能对辽东何家给予很大程度上的支持,再加上辽东局势的背后,还牵涉到朝堂上不同势力之间的争斗。而自己在政治力量方面,同样也是有限得很,不可能直接强硬的和各方势力当面掰一回手腕。
也就是说,胡文霆当前的选择只有一条,就是只能继续猥琐发育着,直到自己的实力达到相当的高度之后,才能选择和其它势力正面碰上一回。
正当胡文霆在心里盘算着怎样才能最大限度上的给皇太极他们添上一些堵,让后金方面先在其它方面忙上一阵子,而根本无暇顾及来对付大明方面的时候,时隔一年多没见的袁崇焕从外地回京了。
他在向朱由检汇报了一下情况之后,就匆匆的赶来拜见胡文霆,于是胡文霆就顺便向他解了一下蒙古,主要就是林丹领导下的反后金力量的一些情况。
通过袁崇焕的相关介绍,胡文霆得知林丹·巴图尔这个所谓的蒙古大汗,目前的情况并不是很好。
在科尔沁部已投入后金阵营、内喀尔喀五部覆灭的情况下,皇太极开始向林丹汗的察哈尔部渗透。察哈尔部的八个鄂托克中,奈曼和敖汉夹在林丹汗和皇太极势力之间,他们为缓解两者间的对立关系,甘愿充当调停者角色,并派出使者去沈阳与皇太极议和。皇太极不仅暗示两鄂托克归顺后金,还要求直接与林丹汗通使。
林丹汗在知道了自己的两个鄂托克通款后金的事实后,不但没有理解他们的想法,反而讨伐奈曼、敖汉,奈曼、敖汉不堪林丹汗的压力,后来干脆就直接背叛了林丹汗,归附后金,并与皇太极订立盟誓。
随后,林丹汗离开辽河套,踏上西迁之路。关于他西迁的原因,袁崇焕分析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因为他在左翼已众叛亲离,再加上后金兵锋正盛,被迫选择西迁;
其次是利用右翼力量薄弱之机,兼并诸部,恢复蒙古大汗的共主地位;第三是当时察哈尔部与明朝贸易的据点广宁已经失陷,林丹汗想通过兼并右翼诸部,将明朝给右翼的丰厚“市赏”据为己有。
右翼诸部果然不是林丹汗的对手,林丹汗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溃了驻牧于宣府外元上都故地的哈喇慎部和定居于归化城的土默特部,很快就在右翼完成立足。
经过数次战役之后,林丹汗彻底平定了右翼地区,驱逐了顺义王卜失兔,并废除了济农额璘臣,结果却又导致了右翼诸部相继归附后金。
另一方面,留守于辽河套的察哈尔部也开始瓦解,不仅奈曼、敖汉两鄂托克投靠后金,阿喇克卓特也步其后尘而降金,浩齐特、乌珠穆沁、苏尼特三鄂托克则北上投奔漠北外喀尔喀硕垒台吉处。
到后来,皇太极一征察哈尔,吞并了察哈尔及哈喇慎之故地。使得林丹汗仅据有宣府边外以西的河套和土默川一带。
同时,林丹汗与大方面的关系也在恶化中,他西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获得右翼所拥有的“市赏”,但朱由检却宣布“尽革其赏”,林丹汗派去索赏的大臣贵英恰也被明军所杀。
因而林丹汗率军大举入侵大同,杀死明军民数万人,并差点攻占大同城。明廷本欲以右翼诸部抵御林丹汗,但是右翼地区却很快的就被林丹汗所平定,明廷不得不再次恢复“市赏”。
林丹汗西迁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军事胜利,但却得罪了大多数蒙古封建主,使他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离统一蒙古的梦想也越来越遥远。
此时的漠西和漠北原本就不臣服林丹汗,漠南诸部则在林丹汗的打击下纷纷东投后金。林丹汗虽获得富庶的右翼故地,但因为“塞外霜早,颗粒无收兼厉疫盛行”,林丹麾下的蒙古诸部已几乎陷入绝境。
同时其余不愿臣服林丹的蒙古各部的抵抗也大大削弱了察哈尔部本身的力量:“察哈尔部之疲甚、饿甚、穷甚”,其兵员严重减耗,“有马约备仅收四万,众不满五万”。
也就是说,如果在没有外力对其进行援助的情况下,林丹汗很快就会像原来的历史上那样,走到穷途末路的地步,最终病死青海。他的后代也在不久之后向皇太极投降,所谓的蒙古帝国正式宣告灭亡。
听完袁崇焕对林丹统治下的蒙古相关情况介绍之后,胡文霆很快就想到了后世美丽国在世界各地的惯用做法,对某一地区中的某一股势力进行大力援助,让其把该地区的局势搞乱,然而自己借机从中渔利。
美丽国的这些做法,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检验,并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此,胡文霆也就不需要多考虑,只要直接照搬就是了。
因此,他在后来进宫向朱由检汇报情况的时候,直接就向朱由检举了几个后世美丽国通过这种方法,在世界各地搅动风云的例子。
然后胡文霆笑着对朱由检说道,我大明目前虽然暂时没有精力来对付皇太极,但也绝对不能让他太自在了,必须经常性的给他添一些堵,而私底下给林丹一些支持,就是给皇太极添堵的最好方式。
紧接着,君臣二人又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商讨,胡文霆指出,在粮食援助方面,需要严格控制一下数量,既不能让林丹手下的人饿死,但也不能让他们吃得太饱,否则他们就会失去了进取心,不能时常给皇太极他们添堵了。
至于武器方面,则更不需要多操心了,不仅火铳本身就是一种易耗品,在经历了几场战争之后,其枪管就到了报废的地步。同时,弹药更是一次性消耗品。而所有这些东西,林丹他们都必须完全依靠大明方面对其进行持续性的提供。
因此,只要自己这方面加强控制,不让这些武器弹药通过其它途径流入林丹的手中,那么我们就可以随时对林丹他们进行拿捏,不怕他们到时候不乖乖的听话。
最后,胡文霆向朱由检提议,这次对林丹他们进行援助一事,还是不拿到朝堂上进行讨论了,悄悄的在私底下进行操作就可以了。免得到时候又多生出一些事端,一旦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之后,我们想要的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了。
朱由检笑着表示了同意,他说:“反正援助出去的这些东西,最终都是由老师您来出的钱,当然是由您来亲自来办理最为合适,也最能让我放心了。”
和朱由检通完气之后,胡文霆就着手开始相关的准备工作,他的初步打算是,把自己已经在辽东时用过的一些火铳全部换下来,经过一些简单的保养之后,把它们提供给林丹的军队。
当然了,从京城这边往回隆镇调配工匠也是一样重要的工作,他要争取在对林丹的援助开始之前,自己这边的新武器研制工作必须取得突破性进展。
当胡文霆时隔半年多时间之后,再次来到锦衣卫南镇抚司衙门的时候,已经事先得到消息的高文采,同样是组织了所有在家的官员到门外迎接胡文霆的到来。
按照胡文霆的惯例,在南镇抚司的官员们把他迎进衙门坐定之后,就二话不说先从身上掏出一沓银票,并笑着对大家说道:“一晃眼间,又和同僚们分别半年有余了,期间我也是怪想念大家的,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来,这点钱先拿去给大家分了,空闲时间可以多喝两杯茶。”
当然,胡文霆说的客气话,事实上他掏出来的银票有二三千两之多,而南镇抚司衙门里面的官员也就二三十人,就算按人头平分,每人也能分到近百两银票。用分到的这些钱,别说是喝茶了,就是去喝花酒,也是足够潇洒上几回的。
高文采和一众大小官员,在笑着说了一声:“谢都督赏!”之后,才接过胡文霆手中的银票。
寒暄过后,胡文霆就和高文采进行了单独沟通,表示自己要从南镇抚司管辖的军匠中抽出一批调往大名府那边的回隆镇,让高文采在这几天时间里,帮忙物色一下相关人选。
同时,胡文霆也把为调往回隆镇人员所提供的丰厚待遇说了一下,包括薪俸上调、免费提供住处、安排家属就业等。
听到这么丰厚的待遇之后,高文采就开着玩笑对胡文霆说道:“都督,听到您给出的这些待遇之后,那些军匠们还不得争抢着要去回隆镇啊,别说是他们了,就连我听了之后,都很想跟着都督去回隆镇。”
胡文霆听后,马上又想到原来历史上,在李自成攻破京城之后,高文采一家十几口人都陪着他一起殉难的场景。于是胡文霆认真的对高文采说道:“高叔,关于您的调动,估计我说了不算数,但我却有一个建议想跟您商量一下,不知可否?”
高文采见胡文霆还是和原来一样,对自己充满了尊重,心里是十分的感动,他也认真的对胡文霆说道:“都督尽管吩咐就是了,哪谈得上商量二字,只要属下能做到的,一定按照都督的吩咐去办。”
胡文霆微笑了一下之后,接着说道:“是这样的,回隆镇那边的情况,想来高叔也听说过一些了,在不久之后,那边的生活条件应该就不会比京城这边差上多少了。
因此,我有个想法,高叔您能不能把您的家人安排一部分到回隆镇去,至于他们到了回隆镇之后的就业和生活等方面的事情,一应都由我来解决,您就不需要多操心了。”
高文采总共有三个儿子以及两个女儿,其中大儿子已经成家并在顺天府衙门里谋了一个差事;二儿子是一个秀才,目前也成家,但却没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最小的儿子目前还只有十多岁,仍然还在求学当中;而两个女儿也都已经出嫁了。
在胡文霆的提议下,高文采又客气的推辞了一番之后,最终同意让目前还没有工作的两个儿子先跟着胡文霆一起到回隆镇去,并表示自己的两个儿子到了回隆镇之后,就交由胡文霆来管教了,并让他们向胡文霆执弟子礼。
胡文霆连忙笑着对高文采说道:“高叔,您这么一来,那不是把辈份都搞乱了吗,不行,不行,他们直接喊我一声哥就行了。
至于学问方面,只要他们愿意学我的那些杂学,就算他们不拜师,我也照样会对他们倾囊相授的。”
说到这里之后,胡文霆又从身上掏出了一千两银票,硬塞到高文采的手中,然后开口对他说道:“高叔,我知道您为人正直,平时不屑于用手中的职权去赚取一些外快,但您也要为家人的生活考虑一下不是?
嘿嘿,我的为人您也应该知道一二,我的这些钱可以绝对保证是干干净净的,因此,您可以放心的拿回去给家人添点衣服手饰之类的东西。这也算是我这个晚辈向您表达的一点心意吧。”
想到胡文霆一而再、再而三的出手帮助自己,不仅两次出手帮助提升了自己的职位,而且如今居然还拿出钱来帮助自己,这让高文采这个大男人,都感动得差点说不出话来。
最后,高文采感叹着对胡文霆说道:“我这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啊,上天居然让我遇上了都督您这么重感情的一个人,罢、罢、罢,今后,我一切都听从都督您的吩咐就是了。”
胡文霆笑着说道:“高叔言重了,不管是以前还是往后,都是我要麻烦您的时候多,我适当的为高叔做点事情,是理所当然的。”
由于高文采在锦衣卫待的时间已经比较长,对里面的一些人员的情况都比较熟悉,没花多长时间就为胡文霆筛选出了近百名技术优秀,人品可靠的军匠,人员名单一确定之后,胡文霆就按照事先的承诺,给大家都发放了足够的搬家费用。
同时,王承恩那边也悄悄的为胡文霆抽调了一批各类工匠,而胡文霆需要朱由检帮忙安排寻访的宋应星、毕懋康等人的名单也交由王承恩转呈给朱由检。
崇祯四年十月初,胡文霆在京城待了一个多月之后,又带着一帮从京城搜罗来的各路人马,踏上了返回回隆镇的行程。